随着 Ray-Ban Meta 在海外爆火,累計出貨量超過 100 萬副,衆多國内企業紛紛湧入 AI 智能眼鏡賽道。
今年 7 月的時候,業内分析 Ray-Ban Meta 帶起了至少 50 個潛在的 AI 智能眼鏡團隊湧入該賽道,如今四個月過去,這一數字可能已經飙升到了 100 家。僅僅過去一周,便有多家廠商相繼亮出了 AI 智能眼鏡新品,一場 " 百鏡大戰 " 一觸即發。
在這形形色色的 AI 智能眼鏡企業中,Rokid 是一個極爲獨特的存在,它已經在這條賽道上默默耕耘了十年。
十年前,祝銘明目睹了謝爾蓋 · 布林(Sergey Brin)率着一隊跳傘運動員從策帕林飛艇上一躍而下,用一種驚心動魄的方式将谷歌智能眼鏡帶入了公衆的視野。這一幕讓他激動不已,他找到自己在阿裏巴巴的領導,提出要離職去追尋夢想。
他預測,未來有兩個領域将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AI(人工智能)和 AR(增強顯示),更重要的是,這兩者最終會融合在一起。他決心要去做一件能夠改變人類生活的事,而且要做得比谷歌更好。
十年後,Rokid Jungle 2024 合作夥伴暨新品發布會上,祝銘明帶着他的 Rokid 站在了同一個地方,阿裏巴巴園區内,向全世界展示他的夢想成果。
本期鲸犀出海百人談,我們邀請到了 Rokid 創始人兼 CEO 祝銘明,分享他對當下這波 AI 智能眼鏡熱潮的看法,以及 Rokid 在 AI 智能眼鏡賽道上十年求索的心得和經驗。以下是專訪的全部内容,雷峰網鲸犀進行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與整理:
好眼鏡、好耳機、好相機、好助手
鲸犀:此次推出的新品,從外形上看,已經很貼近普通眼鏡了,和上一代産品相比我們做了哪些改進?給用戶會有哪些更優化的體驗感?
祝銘明:雖然都叫做 AR 眼鏡,但實際上 AR 眼鏡在現在這個階段有兩個完全不同的品類。一個品類就是我們過去一直在做的産品,交互能力、展現能力、計算能力等都非常強,比如像 Rokid AR Lite AR 空間計算套裝,其特點就是能力很強、展現能力也很強,但它沒辦法日常佩戴,因爲還是一個非傳統眼鏡形态的産品,在辦公、玩遊戲時可以帶上。
另一個方向上的産品,叫做 AI+AR,AI+AR 的産品展現力有限,但是它特點就是輕便、一體,就像一個普通眼鏡不到 50 克,有點像 Ray-Ban Meta,本質上講是一個 AI 眼鏡。
Rokid 即将推出的這款産品,跟最近很多企業一窩蜂推出的産品最大的區别就是,我們是從 AR 眼鏡演變出來的加上 AI 能力的眼鏡,它不是一個純粹的 AI 眼鏡。當然 AI 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但它核心強調四個能力(這四個能力本身也是按照優先級排的):
第一個能力就是它首先是一個好眼鏡,你可以日常佩戴,且佩戴很舒服,而且可以取代近視鏡、老花鏡,所以我們的宣傳口号叫不止一副好眼鏡。第二它是一副好耳機。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耳機,因爲本身隻要打電話或者語音,都需要一個耳機。第三它是個好相機,跟雷朋一樣,它在拍照攝影方面品質非常好。第四它是個好助手,像 AI 的一些能力,比如翻譯、信息提醒、導航,AI 搜索、AI 問答等系列功能。
總的來說,即好眼鏡、好耳機、好相機、好助手。
鲸犀:目前,我們發現海報披露的合作夥伴除了互聯網科技品牌之外,還出現時尚眼鏡品牌 BOLON,這一合作是否意味着我們将産品線拓展到時尚眼鏡産品?還是将我們的技術賦能 BOLON?具體合作模式可否展開講講?
祝銘明:眼鏡作爲日常佩戴的産品,其優先級非常高。剛才我們講到一副好眼鏡,一副好眼鏡如何定義,那就是除了戴着舒服之外,它還天然具備時尚屬性,得是一個戴在臉上好看的眼鏡,所以跟時尚品牌的合作就會變得非常重要,這也是爲什麽 Meta 會跟雷朋合作。
BOLON 是中國第一眼鏡品牌,所以我們跟 BOLON 合作。這是此次合作的出發點,其實簡單地講還是因爲它是一副日常佩戴的眼鏡,所以要把時尚屬性拉滿。
鲸犀:這次合作,分工是怎樣的?
祝銘明:BOLON 負責設計,我們負責整個技術和體驗。不是貼牌。這次發布會 BOLON 市場負責人也會來的,發布會上他們的團隊也會上去講,你會發現他們團隊在設計上花了好多功夫,而且這次産品是非常典型的 BOLON 風格的設計。
鲸犀:Rokid 的産品設計本身也不錯。
祝銘明:跟 BOLON 是不一樣的。Rokid 一看就是科技産品,但是 BOLON 純粹就是時尚産品。即将發布的新品,你第一眼看的時候,如果不告訴你,你會以爲它是一副時尚眼鏡。是跟 Rokid 之前完全不一樣的設計語言。
我們非常尊重 BOLON,所以這款産品是以 BOLON 的設計師爲核心設計的,我們的設計師隻是從技術角度提供了參考,這是一次非常深度的合作。你會看到新款産品跟市面上的其他眼鏡都不一樣。
AI 補齊了輕便型眼鏡展現力不足的短闆
鲸犀:近來 AR 眼鏡風起,在您看來,大模型這波 AI 浪潮對 AR 眼鏡行業的發展有哪些影響?
祝銘明:Rokid 之前爲什麽不推這款眼鏡,一個根本的原因是如果純粹從 AR 的角度來講,它的展現力不足,不能看電影,不能玩遊戲、不能辦公、不能社交,所以 Rokid 一直沒有去做。但是 AI,通過後台能力的增強彌補了它在展現力上的不足,讓它變得很有用。原來這個眼鏡就很尴尬,你做一個輕便的眼鏡,但是用途有限,但 AI 就讓它的用處一下就變廣了,比如說搜索、拍照、翻譯一系列的這種功能,它的能力就變得很實用。
所以 AI 肯定是對日常佩戴的這種類型的眼鏡,是一個強助力。這也是爲什麽,在過去兩年 AI 的基礎上,推出了整個産品。其實這個産品從 AR 的技術講,早就 ready 了,實驗室早在兩三年前就已經完成了這個産品的原型設計。
Meta 與雷朋的合作,一開始是基于社交屬性來的,它并沒有做 AI 的東西,它是希望做一個社交拍照分享,它更像是一個戴在頭上的相機,這是 Meta 與雷朋合作當時的設計出發點。對于很多美國人來講,本身就要買一副雷朋的眼鏡,再加上有一點社交屬性。
Rokid 的出發點不一樣,Rokid 是從 AR 的角度出發,思考的是 AI 跟 AR 有沒有真正增強的能力,反而社交不是我們的核心。
可以理解爲 Ray-Ban Meta 和 Rokid 即将推出的新品,看起來都是日常佩戴的眼鏡,但是它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Rokid 是原生的 AI AR 産品,雷朋其實是從社交拍照類的眼鏡衍生而來,加了一些 AI 的能力。
這也是爲什麽 Rokid 一定會有顯示,因爲 Rokid 本身就是一個 AR 公司,所以我們思考的是 AR 的眼鏡如何跟 AI 進行結合,而 glasses 就是我們交的第一份答卷。
鲸犀:大模型火了以後,又湧現出了一批新的 AI 眼鏡創業公司,這些公司和上一批智能眼鏡企業有哪些不同?Rokid 的技術區别于其他企業,有不一樣嗎?我們的優勢有哪些?
祝銘明:Rokid 真正的積累是在軟件和系統層面,這次爲什麽我會更強調 AR 和 AI 合作,也是這個原因。一直以來,我們是以操作系統、生态、算法、交互這些東西組成的,大部分的宣傳也是圍繞這些來做,而不是簡單地講一個顯示的眼鏡。目前,除了 Rokid 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還在單純去講一個戴在頭上的顯示的大屏,Rokid 早就不講這個故事了,但是戴在頭上的大屏是一個最基本的能力。打一個不太恰當但比較接近的比方,以電腦或手機爲例,我們是做手機 / 電腦的,其他人是做顯示屏 / 顯示器的,這就是最大的區别。而且我們跟 Apple 一樣,在操作系統層面直接就有完整的一套解決方案。所以你可以理解爲我們跟現在大部分的玩家不是一類公司,我們更多的還是從一個計算平台的角度去思考。
一句話來說就是 Rokid 打造一個完整的全棧的計算平台,AR AI 計算平台,這是我們跟大家最大的區别。計算平台就意味着從硬件、軟件、操作系統、算法、生态都是完整的,所以我一直說,Rokid 是一個隐藏在精美硬件下的軟件系統平台。我們公司的工程師 60% 以上是軟件工程師。
這個産業太早期了,所以你不能有太大的短闆,不能說我是一個軟件公司,就做一個很醜的硬件,這沒有道理。尤其是一開始的玩家,都是比較挑剔的玩家,更不能有太大的短闆。從本質上來講,我還是希望大家能理解,Rokid 之所以做一個很漂亮很好用的硬件,是爲了承載我們的軟件和生态。
尤其是這次的産品,它作爲一個時尚眼鏡,首先得強調它是一副時尚眼鏡,但它的功能非常強大,強大到讓你吃驚。舉個例子,我前幾天拿 X 光底片問它得了什麽病,它就能直接告訴我;有個盲人戴上眼鏡,他的太太告訴他桌子上有個西紅柿,眼鏡可以告訴他西紅柿在他的右手邊,他可以直接去拿;一個化妝品,它可以告訴你适不适合幹性或油性皮膚;下象棋的時候,它可以引導你怎麽走,一步步赢得這盤棋。它對物品的識别能達到這種地步。
預計明年海外收入占總收入一半
鲸犀:很多新的 AI 眼鏡公司都選擇先在海外市場發展,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Rokid 在海外有哪些布局?在您看來,出海僅僅是賣貨這麽簡單嗎?企業出海需要什麽能力?
祝銘明:其實對于很多企業來講,純粹消費類的産品,其實就是出海賣貨,品牌渠道建設,但是對于 AR 眼鏡,對于我們這樣的智能終端眼鏡,它的任務更重。首先出海非常重要,Rokid 也會不遺餘力來做,我們接下來也會宣布一系列的出海動作,但實際上對于我們來講更關鍵的是如何建立,除了品牌、渠道、營銷這些基本的操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生态,海外的内容、生态。
我們在去年的時候就跟谷歌合作,把 Android TV 所有的生态都挪到我們上一代的海外的産品上,那個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因爲這是一個智能終端産品,如果你拿回去它隻是一個硬件的顯示器,其實還是太薄弱了,你肯定還是要考慮海外的生态怎麽對接,整個合作夥伴怎麽去建設,這個 Rokid 花了大量的精力。目前爲止谷歌也隻授權了 Rokid 一家。
所以信息類的,像我們這樣 AR 類的産品,其實比其他的标準的快消類的産品還是要難很多,但我們也必須得迎接這個挑戰。
鲸犀:目前,Rokid 的海外市場主要集中在哪些地方?
祝銘明:跟其他企業都差不多。作爲電子快消品,基本上還是北美、日韓、歐洲。歐洲市場,我們剛剛進入,北美和日本我們已經做了一年了。
未來會持續經營海外市場,計劃是要做到海外收入占整體收入的一半。
鲸犀:計劃什麽時候可以實現?
祝銘明:明年應該就能實現,今年已經比較接近一半了。
鲸犀:海外團隊占比多少?
祝銘明:團隊不多,因爲海外畢竟隻是渠道、營銷和生态的團隊,核心研發還是在國内。
鲸犀:您剛才提到說接下來會宣布一系列出海動作,能提前透露一下嗎?
祝銘明:比如說這次與 BOLON 聯合的産品就是面向全球銷售的,不是隻針對中國市場。接下來 Rokid 所有的産品都是一上來就面向全球,這次的發布會,你會發現我們也有一些海外的合作夥伴也在現場,而且都是非常大的合作夥伴。
很多人把全球化理解爲中國産品出海,這個思想還是有點狹隘,其實從一開始産品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它就是一個全球化的産品,就像 iPhone,它沒有說中國 iPhone,美國 iPhone,它就是 iPhone,最多在生态内容上做個差别,應付一下當地的政策,其他的都一樣。
鲸犀:那在發展策略上,Rokid 将注重對 C 端市場的挖掘,還是對 B 端市場的深耕,亦或者是 "To B+To C" 雙輪驅動?
祝銘明:海外重點肯定是 To C,To B 是順帶着做一做。如果有類似文博這些業務,他們有興趣合作,我們也會加強做,但核心海外還是以 C 端爲主,因爲想快速做影響力,B 端我們就穩紮穩打去做就好了。
鲸犀:Rokid 雖然已經成立很多年了,但要同時拓展國内和海外市場需要投入的資源是非常大的,Rokid 是怎麽來分配有限的資源的?
祝銘明:其實營銷資源,Rokid 國内國外本來就差不多,而技術、平台和産品我們從一開始就是統一設計的,由同一個團隊支撐,大家都複用的,也就營銷和品牌團隊上可能會做一定的切割,但總體來說,海内外投入都是相同的,甚至海外可能還會多一點。
鲸犀:海外的 XR 産品仍舊是領先于國内的,作爲追趕者我們怎麽在海外市場去跟他們競争,國内這批 XR 企業的優勢在哪裏?
祝銘明:首先我糾正你一個觀點,其實從 AR 産品的角度來講,Rokid 是領先于他們的,我如果把 5 年以後研發的 prototype(原型機)拿給你看,你也會覺得很先進。我們跟大公司最大的區别就是我們不會拿一個像 Orion 一樣到 2030 年都不會量産的産品給大家看而已,這不是我們的風格。
如果我拿一個我們 2030 年才會去考慮生産的産品,它一定是非常非常驚豔和先進的。Vision Pro 的技術是非常強大的,但是在産品方向上,Apple 自己也認爲它是個錯誤的方向,所以我覺得在這個領域裏面,Rokid 從來都不是追趕者,Rokid 做的事跟很多人都是不一樣。
應該說我們也是引領者,或者我們是另外一個堅持自己的産品路線和思考的公司,怎麽與他們一起共同引領這個行業的發展,所以每一次 Rokid 發布的産品都不僅僅在中國,在全球都會引發關注。這次發布會,海外的大的媒體也會非常關注,比如像時代周刊等都會關注我們的發展。
鲸犀:ok,換個說法,在一個巨頭看中的領域,國内的創業公司,如何找到自己差異化的優勢和前進路徑?
祝銘明:國内企業天然的優勢就是數據、應用、生态它是不同的,Meta 做得再好,Apple 做得再好,他們在國内的生态基本上還是比較匮乏的,甚至進不來的,比如 Meta。
其實,海外競争也沒有其他的訣竅,就是靠産品,做出更好的産品,做一個用戶更喜歡的産品。尤其是海外用戶,他們其實更理性,不大在意産品是來自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他們更看重的還是産品好不好。
Rokid 判斷這些東西通常會剝掉大公司、小公司的外衣,我們還是要看産品是不是真的做得比别人更好。
Rokid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真的想參與全球競争,就真正紮紮實實做好産品,做好用戶價值。
鲸犀:您會認爲财力不是決定因素?
祝銘明:坦白來說,大公司燒錢也不一定能做出來。産品不是靠燒錢做出來,是用心,要用心去做,其他都是假的。
如果靠燒錢就能做産品,那任何行業都沒有創業公司的機會了。
而且創業公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包袱不大,他可以更專注地做好這個産品,大公司反而有些光環和包袱,就像 vision Pro,一個典型的光環包袱下的産品,看着很強大,但最後其實用戶不買單。所以我覺得不用太迷信大公司,還是要回歸産品,Rokid 從來都是這樣的,對于比我們小的更早期的創業公司,我們反而會很尊重,他們是怎麽去思考産品的。大公司我們也一樣,大公司我們會更重視去分析它的産品思考是怎麽樣的,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哪些東西值得借鑒,但不會因爲它是 Apple 所以我們就跟随它。
Rokid 一直以來都是走自己的風格,走自己的思考,我們不是一個跟随者。所以還是那句話,赢得這個市場本質靠一個好産品,其他都是假的。
Rokid 叫 AR 時代的引領者,我們是沒有限定 " 中國 " 兩個字的,我們叫 Rokid,AR 時代的引領者,是要做全球 AR 時代的引領者,至少我們要在全球的競争裏面有自己的話語權和自己的特色。
鲸犀:您認爲智能眼鏡行業的春天快到了嗎,Rokid 的「iPhone 時刻」在什麽時候?
祝銘明:大概是在 2026 年~2027 年之間,不會再晚了。
鲸犀:爲什麽這麽說呢,依據是什麽?
祝銘明:其實 Rokid 基本上是能夠代表行業的節奏,每一次 Rokid 發布會之後,對行業都會有一個大的啓發。我們設定的時間點就是這個時間點,所以大概率這件事情會在 2026~2027 之間。我們不僅僅是預測未來,我們實際上是在實踐這個預測。
另外再加上行業的整個生态差不多是在 2026 年到 2027 年間,各個環節都會趨向成熟,所以在那個時候一定會引發一個大高潮。
所以,一方面是基于 Rokid 在行業的影響力,我們自己把時間點設定在 2026~2027 年之間;另一方面就是目前整個生态都在往這個方面去做,上下遊供應鏈将會在 2026~2027 年間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咱們先把話留在這,以後我們再來對照這個時間點,看我說得準不準。
最大的困擾是教育市場而非競争
鲸犀:最近很多小米這樣的大廠也開始殺入 XR 賽道,這會對 Rokid 這樣的企業産生什麽樣的影響?
祝銘明:肯定會産生影響,但這個影響是好的影響。
現在的大方向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最大的困擾并不是競争,當然,未來也許是。但現在最大的困擾是教育市場,而不是競争,我覺的這才是核心。
首先你對自己的産品有信心的話,不要去擔心競争。我還是那句話,不管大公司、小公司,是産品第一。第二就是這個市場現在更需要的是共同熱鬧和引發大家的關注,而不是去瞄準怎麽競争,這不是 Rokid 要做的事,Rokid 産品差異化非常明顯。目前,小米也好,百度也好,推出的産品還是比較 follow 雷朋的路線的。Rokid 是有自己的路線,他們是以耳機爲核心出發點,Rokid 是以 AR 爲核心出發點。所以大家目前爲止是沒有大的競争的,但即便是有競争也不用怕,因爲這個行業現在太藍海了,你稍微錯開一點,稍微做點外觀的區别,可能就會有不同的受衆人群。
所以現在,競争不是主旋律,教育市場才是主旋律。有大公司進來,或者更多的人進來絕對是好事。如果還是自己一個小的創業公司在教育市場,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那對于創業公司來講,就是如何保證在未來的競争中你的産品、技術和用戶價值仍然是走在前面的,這才是我們更多要思考的問題。
但至少到今天爲止,我覺得在單位密度上,在投入上,Rokid 在行業内哪怕跟大公司相比,也是最大的一家公司。不是看整體的體量,而是看專業的戰場上,大家投入和影響力到底是什麽樣的。比如說這次的發布會,是 AR 全球最大的發布會,在這個領域,Rokid 的投入和影響力絕對是最大的。
還是那句話,這競争不是主旋律,共同教育市場才是現在的主旋律,以後也許會競争,但現在先不要去思考。
尤其如果一個企業在早期靠低價去打市場,一定是錯誤的。當然,大公司經常會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這也許是他們能夠最快速、最簡單去試錯的方法,所以對于創業公司來說,一定要抗住前兩年大公司的進攻,Rokid 已經扛了 10 年。沒有的任何一個産業在早期是靠低價赢得戰争的。
鲸犀:所以要先将蛋糕做大,将這個市場做大。
祝銘明:如果用戶真的喜歡你的産品,真的願意用你的産品,總有一群人會願意爲你的理想和夢想買單。如果你一開始就聚集了這麽一群愛占便宜的、低價的人作爲早期的種子用戶,可想而知,未來整個的社區、用戶文化,将是多麽糟糕的一個結果。
鲸犀:Rokid 已經成立 10 年,可能不用像初創公司一樣兢兢戰戰。基于當前這股 AR 眼鏡的熱潮,Rokid 将在這一波浪潮中如何把握新機遇?
祝銘明:首先,Rokid 一直有自知之明,仍然把自己定位成初創公司,而且更重要的是,Rokid 一直在思考做好的産品和不一樣的産品。
競争是最低程度的能力,真正的能力是做差異,Rokid 希望做出自己特色和差異的東西,哪怕我們最終在一個同質競争中赢得戰争,也并不是 Rokid 最好的戰略。
假設 Rokid 未來也成爲大公司,我們永遠要思考三個問題:一是其他人做不到,我們爲什麽能做到;二是其他人做到了但做不好,我們爲什麽能做好;三是其他人已經做得很好了,我們能不能做得不同。
真正優秀的戰略是差異,而不是競争,即便你競争能赢,可能也是一個比較慘烈的結果,比如可能會面臨價格競争或同質競争。
鲸犀:對于國内外 AR 眼鏡市場現狀和趨勢,您有哪些預判?
祝銘明:未來 AR 眼鏡一定會變成一個所有能力都具備的東西,大概在 3~5 年内,變得又輕便,展現能力又好,畫面精緻,使用起來也很智能,而且佩戴舒适時尚。在這 3~5 年中,AR 眼鏡将會形成非常清晰的兩個技術路線,一個是空間計算路線,一個是便攜式日常佩戴眼鏡的路線,這兩條路線會獨立發展 3~5 年,然後在 3~5 年之後,他們會融合在一起。
空間計算和 AI+AR 眼鏡會各自引領不同的方向去跑,但 Rokid 是兩隻腳同步在跑。
我們之所以兩隻腳同步在跑,是因爲我們相信在未來 3 ~ 5 年後他們又會合到一起來。大家在這個領域各自尋找機會,有人專注做空間計算或大屏,有人專注做便攜式,甚至有的就做一個沒有顯示的耳機類的眼鏡,也都沒有問題,但總的來說,就是在這兩個大的方向裏各自尋找自己的細分市場,但在未來 3~5 年之後他們會變成一個事,那個時候手機行業就要面臨大的挑戰了。
(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