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8 月 17 日電,經濟日報第七版文章指出,剛剛過去的 7 月,滬深證券交易所 IPO 申報爲零,引發各種猜想。市場上關于暫停 IPO 的聲音此起彼伏。近年來,每逢市場震蕩,總有人将目光瞄準 IPO,視 IPO 常态化爲罪魁禍首。對此,筆者認爲,反複糾纏于以暫停 IPO 來救市,既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反而對資本市場改革向縱深推進造成幹擾,實不可取。随意按下 IPO" 暫停鍵 " 對市場的傷害卻是顯而易見的。一些優質企業的上市步伐被迫中止,融資難、過度依賴間接融資等難題無法得到緩解,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将受到影響,服務實體經濟功能因此弱化。同時,随着市場入口的 " 紮緊 ",上市公司資源稀缺性加劇,炒作殼資源的風氣或将随之擡頭等。在保持入口暢通的同時,進一步疏通出口,也能緩解市場擴容壓力。與成熟市場相比,A 股年均退市率依然偏低,進一步健全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應是接下來的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