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不完美小寶
虞書欣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不隻因爲雲爲衫,而且因爲阿雲嘎。
有粉絲在《雲之羽》的微博讨論區艾特虞書欣問," 你知道衫姐死了之後叫阿雲嘎嗎?" 意思是,虞書欣飾演的雲爲衫在劇中被男主宮子羽愛稱爲阿雲,嘎在網絡用語中又代表着死亡,所以阿雲死了要叫阿雲嘎。随即,虞書欣回複了該粉絲," 疑惑後發出爆笑。"
如此一來一回,對于虞書欣粉絲來說是幽默逗趣,但對于阿雲嘎的粉絲來說,卻不僅冒犯而且 " 惡毒 "。經過科普後大家才知道,阿雲嘎的父母都很早就離開人世,他被哥哥帶大。但還沒看到阿雲嘎成名,哥哥也因病去世。所以用阿雲嘎的名字來開關于生老病死的玩笑,着實令人憤怒。
最後,虞書欣兩度向阿雲嘎道歉。隻是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虞書欣本就算不上好的路人緣因一時口舌之快再次岌岌可危。
而向上梳理這件事情的源頭,不得不提到近一兩年來,演員熱衷在作品熱播期以翻牌形式——即随機回複粉絲以協助劇宣。一方面,積極有效地交流互動能促進觀衆的追劇熱情和正面反饋;另一方面,演員在答粉絲問的過程中偶爾冒出的金句能引發話題熱點,加速作品出圈。
但這一切利好,都要建立在演員的回複足夠精彩、足夠有梗的基礎上。一旦遭遇虞書欣這樣的尴尬,更像是強行有趣反被有趣誤,得不償失。于是,如何高效翻牌也成了當代演員的一大難題。
除此之外,收官作文怎麽寫、營業視頻怎麽笑、熱度破萬的福利怎麽發,都已經是衡量演員軟實力的重要标準。
盡管,磨練演技才是演員的第一要緊事,但軟實力的提升同樣不容忽視。甚至說,演技好會被認可是好演員,演技好且軟實力強才能真正跻身流量池。
01
攢物料、搞抽獎、拗造型
在 " 阿雲嘎事件 " 出現之前,虞書欣的軟實力一直不容小觑,素有營業女王之稱。
有她參與的作品向來不愁宣發素材,她不僅積極發布拍攝幕後、片場花絮、劇中穿搭等種類繁多的物料,而且質量也都可圈可點。2023 年 8 月新浪娛樂發布微博星 IP 觀察報告,虞書欣的自主營業話題 # 來自星星的穿搭 # 榮登榜首,站内影響力指數高達 98.8。
最新的《雲之羽》花絮中,還能聽到劇組工作人員調侃虞書欣是宣傳總監。拍戲之餘,她總拿着一台相機在片場左拍右攝,并将拍攝所得保存好,待後續劇播期間根據播出節奏發出。如果說爲自己産出物料是理所應當,那麽樂于帶領同劇組 " 共同富裕 " 才是宣傳總監頭銜的重點所在。
王鶴棣被廣泛認可的哭戲花絮源自虞書欣的微博視頻,張淩赫最爲出圈的長珩仙君造型照出自虞書欣之手,郭敬明、王一栩等幕後工作人員傳播較廣的工作照多是虞書欣所拍,就連戲份不重的配角也能借由虞書欣發出的片場照獲取一些熱度。
# 虞書欣在劇組打幾份工啊 # 等熱搜話題最終反哺回虞書欣自身,大家既在稱贊她拍得好看,也在誇獎她懂得做人。
具有相同軟實力的演員還有沈月。芒果 TV 播出的慢綜藝《快樂的大人》的原型,就是沈月和王敬軒、吳宇恒等演員拍攝漫改劇《開畫!少女漫》時自娛自樂産出的 VLOG。雖然《開畫!少女漫》開播遙遙無期,但編導出身、能拍會剪的沈月卻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帶火了 " 野豬一家 "。
可見,演員的軟實力首先是要作用在自身作品的宣發上。換言之,演員多樣化的宣發手段是自身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雲之羽》開播當天,虞書欣在小号發布了一條抽獎微博爲開播造勢,抽獎禮品包括但不限于愛馬仕皮包、紀梵希耳環、戴森吹風機。截止目前,該條抽獎微博已經轉發近 20 萬次,不少網友表示," 沖着愛馬仕,也要打開一下愛奇藝。"
劇集開播時,演員粉絲抽送視頻平台會員是常有之事,但演員本人抽獎鼓勵網友追劇少之又少。能夠創意出新奇的宣發點子,不失爲虞書欣宣發軟實力的一大體現。
以及虞書欣在橫店上下班時的誇張穿搭,也造就了她的另一軟實力。演員閉關拍戲又被粉絲稱爲 " 守寡期 ",有些演員主動要求沉浸角色,杜絕所有的對外營業,不發微博、不錄綜藝、不露面不出現。粉絲一邊感懷演員對待作品的認真,一邊難免抱怨追星的無趣。尤其在橫店,演員的營業範圍有限,兩點一線的拍攝日常很難讓粉絲迸發新鮮感。
以虞書欣爲代表的一些女演員,就将橫店的上下班路走成了一次次時裝秀場。每天以不同的穿搭新鮮粉絲的眼球,既不耽誤劇組的正常拍攝,又能滿足粉絲的追星體驗,出色的造型偶爾還能成功打造一條熱搜話題。
如上種種軟實力表現,實則也是如今藝人宣發的基本邏輯。時刻保持營業狀态固然很累,但無論物料轟炸還是橫店走秀,又或者抽獎送禮,都能簡單有效的幫助藝人提高傳播聲量。虞書欣做到的無非是将藝宣工作人格化,隻不過事事親力親爲,也就極易導緻其他實力不足之處要遭诟病。
02
勤翻牌、練網感、卸包袱
反觀讓營業女王栽了好大一跟頭的粉絲翻牌,正是白敬亭的拿手好戲。每當有劇播出,白敬亭的 " 答粉絲問 " 就必定要席卷一次熱搜。
現在白敬亭的微博評論區早已成了互聯網的造梗基地。" 比白敬亭更搞笑的,隻有白敬亭的評論區。"" 要被白敬亭評論區笑麻了。"" 說得好聽是和粉絲互動,說的不好聽是和網友互怼。"在這種歡脫的翻牌氛圍下,白敬亭的微博、抖音賬号往往比其他演員更能吸引到普通觀衆、路人,無異于間接擴散了宣發的輻射範圍。
同樣,隸屬于封神質子團一員的陳牧馳,由于擅長在回複粉絲時自我調侃,屢次幫《封神第一部》促成熱點話題,被粉絲欽點爲電影的野生宣發,大呼 " 請封神立刻将宣發之位傳給陳牧馳。"
相比于惜字如金的内娛愛豆,演員的翻牌率極高。隻要是作品播出期間,都會由微博超話牽頭組織多次翻牌活動。營銷号也會将演員的翻牌語錄整理成表情包,供網友賞鑒和流傳。表情包的出爐,讓這些演員在年輕的追星群體中形成共鳴。
但翻牌粉絲這種事,極度考驗演員的網感。網感好,則句句成梗引得無數網友來湊熱鬧;網感差,則句句爆雷搞笑不成反成笑柄。縱使是沖浪高手白敬亭,在回複粉絲時也出現過失誤,手滑誤将一張诋毀何炅的截圖發了出去。這次手滑迄今仍是許多網友讨厭白敬亭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網感是在不斷變化的東西,哪怕曾經插科打诨的玩笑能赢得網友喜愛,但一招不慎就容易被瞬息萬變的互聯網反将一軍。
虞書欣在玩 " 阿雲嘎 " 這個梗之前,也大約想不到在抖音上點贊第一的梗被搬運至微博後會被群嘲。抖音和微博的網友分爲不同群體,演員回複時也要将平台的受衆群體畫像考慮進去。看似隻是回複一句話,事實上是絞盡腦汁也不一定能做對的高考真題。
所以與其追求網感,也有演員另辟蹊徑講究以真心換真心。陳哲遠在超話翻牌粉絲的時候,老老實實回答粉絲的家長裏短,吃沒吃飯、幾點飛機、何時休息 …… 回複的話有些乏味,沒有一句踩在潮流前線,但粉絲看得也格外開心。
張頌文的微博評論區則一直是他和粉絲的聊天室,幾乎每一條微博都能看到他給粉絲的回複,多的有幾十條,少的也有十幾條。有時候張頌文曬自己吃了什麽水果、喝了什麽茶,評論區粉絲也會根據微博内容曬出自己最近在幹什麽。這種翻牌不考究演員的沖浪速度,更像是在考察演員是否能卸下自己的明星包袱,做到事事有回應。
隻不過,張頌文的翻牌模式也并非全無問題。近期,有張頌文粉絲質問張頌文爲什麽總在回複某位習慣性辱追的粉絲,并要求他不要再回複那位粉絲。結果時隔幾天,張頌文再次回複了那位粉絲,導緻其他粉絲傷心欲絕表示要脫粉。
翻牌這一略顯封建糟粕的詞彙存在即有争議。粉絲一定會糾結演員回複的粉絲是唯粉還是 CP 粉,會在意演員爲什麽總是回複同一位粉絲,更會介意回複粉絲的時候語氣好不好、夠不夠用心。總而言之,翻牌的确稱得上是演員最難修煉的軟實力。
03
寫作文、學韓舞、唱 OST
有沒有容易修煉的軟實力?自然也是有的。收官小作文就是演員的必修課之一。
不知從何時開始,一部劇集收官時,演員都必須在微博發表一篇多于 140 字的長微博感時傷秋,不發就是不用心。收官小作文裏要講述從拍到播的心路曆程,還要談論塑造角色的用心良苦,更要流露收官之際的依依不舍,最後要感激觀衆朋友的堅持陪伴。
有的粉絲在劇集剛開播時就等待着演員的小作文,想要從字裏行間找出他們對角色的解讀。也有些粉絲,利用小作文的質量相互拉踩演員的演技。這股風氣之下,演員的寫作水準也卷了起來,小作文的字數越來越多,篇幅越來越長,但内容卻越來越水。
一衆公式化的模版中曾有佼佼者的出現。《狂飙》收官時,劇中唐小龍的扮演者林家川的小作文直接讓觀衆贊歎," 這是我看過的收官小作文裏寫得最好的!"" 原來演員是有點文化的,我以爲内娛全員文盲呢。"
而對于一些劇播成績不太好的演員來說,收官小作文等價于洗白大會。前有江疏影在《清平樂》中的演技被觀衆吐槽太差,怒回了一篇名爲《一個怎麽都捧不紅的女演員的獨白》,豈料弄巧成拙沒人買賬;後有王楚然在《我的人間煙火》中的角色人設翻車,在收官小作文裏給觀衆道歉,然而木已成舟沒能收獲同情。
還有一些因小作文寫得太差,連帶着演員演技被牽連的例子。例如,王鶴棣在《流星花園》收官時發的一篇小作文,其中提到的 "F4 成天在一起的事情就是泡妞。"" 哪個富二代身邊沒有點酒肉朋友。"" 完全不懂你(道明寺)爲什麽要對一個如此平庸的女孩子(杉菜)這麽好。"這篇小作文一經發出,王鶴棣被觀衆大罵是惡臭的男性刻闆思維。
小作文寫得好與不好,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演員的文化素養,但是不是不寫小作文的演員就一定不是好演員呢?也不盡然。許多老牌實力演員在職業生涯裏從未發表過任何收官小作文,但也碩果累累,深受觀衆愛戴。
隻能說,如今小作文之風刮到内娛演員圈,演員高低也要寫一篇才能更好地證明自己對角色投入過深刻感情。約定成俗的收官小作文,讓演員的軟實力有了一個固定且嚴明的考核标準。
與收官小作文旗鼓相當的,是當作品取得了一個相對滿意的成績後,演員會送出何種福利。其中,最受觀衆歡迎的福利是強迫演員學習本身沒接觸過的舞蹈。
韓國女團(G)I-DLE 的《TOMBOY》《Queencard》一度是内娛演員的熱門指定曲目。白敬亭、成毅、李昀銳、鄧爲、劉維、曾舜晞、陳都靈、梁潔等衆多演員,都爲兌現觀衆承諾而大跳熱辣韓舞,# 内娛 queencard 決賽圈 # 作爲熱門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網友笑稱," 不會跳《Queencard》的演員,不是一個好演員。"
而唱跳兩相對應,自唱劇集 OST 同樣是值得演員修煉的另一種軟實力。白敬亭自爆《長風渡》的 OST《願如長風》是自己竭力争取來的," 聽了長風渡有聲小說之後很喜歡主題曲《願如長風》,就特地找劇方同事申請再唱一版。"
雲爲衫飾演者虞書欣和宮遠徵飾演者田嘉瑞,分别演唱了《雲之羽》OST《終角淺》和《歌者》。相較之下,因唱歌神似水牛哞哞而被網友親切稱爲牛牛的男主角張淩赫,被問到爲什麽沒有獻唱 OST 時反問網友," 我配嗎?"
寫作、跳舞、唱歌,這三種軟實力更類似于演員的技能展示。能夠擁有無疑是加分項,但技能點不足也不算是過失。張淩赫的自嘲是一種思路,或者正因爲唱得難聽,觀衆才會讓不常唱歌的他唱一次主題曲作爲劇播福利,借機好好的 " 取笑 " 他。
當代互聯網環境嚴苛不假,演員與網友打交道時難免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軟實力,唯恐當了 " 虞書欣 " 得罪了 " 阿雲嘎 "。但反過來想,各種冒頭湧現的軟實力正在幫這代觀衆調教出适合他們的演員。
如今演員想要飛升頂流,可不單單隻靠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