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VCG111421248465
最近,聊天機器人 ChatGPT 爆火,引發各界對人工智能(AI)概念關注讨論的同時,也令不少打工人 " 瑟瑟發抖 "。
這個由人工智能實驗室 OpenAI 發布的 " 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 ",上線僅兩個月用戶破億。來自全球的試用者們驚奇地發現,ChatGPT 表現出可以部分代替人工完成創作劇本、撰寫研報、應用編程等複雜工作的出色能力。
雖然你我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尚且不得而知,但在業界看來,泛用性極強的 ChatGPT 已成為 AI 發展史上的裡程碑,如何與 AI 共生,可能是我們每個人都将面對的問題。
實際上,ChatGPT" 一夜爆火 " 背後,是深度學習技術的十年發展進程。無論是風頭正盛的 ChatGPT,還是此前引發廣泛關注的 AI 繪畫,亦或是不斷在具體場景應用的 AI 寫稿、虛拟人主播等,AIGC(人工智能生産内容)都展示了其令人着迷的能力。
随之而來,一場關于人類未來職業的讨論由此掀起:未來的人工智能究竟是抹殺工作機會的 " 洪水猛獸 ",還是為各行業帶來新生的催化劑?面對可能的失業風險,公共政策又該如何應對?
AI 的 " 出圈 " 時刻
有人說,現在正是讨論人工智能的好時候。自 2012 年深度學習革命以來,距今剛好經曆 10 年時間。
《紐約時報》知名科技記者凱德 · 梅茨的《深度學習革命:從曆史到未來》,就記錄了這段正在發生的曆史。書中講述了一群将深度學習帶給全世界的企業家和科學家的故事,從谷歌、Facebook、百度等大公司的決策者到學術界的領軍人物—— " 深度學習三巨頭 ",再到 DeepMind、OpenAI 等知名實驗室開創者。
《深度學習革命:從曆史到未來》, [ 美 ] 凱德 · 梅茨 著,桂曙光 譯,中信出版集團,2022 年 12 月
這些人工智能大佬們的經曆,也見證了人工智能研究的萌芽階段,行業經曆的兩次 " 寒冬 ",以及當下的前沿進展。
1960 年,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弗蘭 · 羅森布拉特在紐約一間實驗室打造了 " 馬克一号 " 感知機,也就是早期的神經網絡。不過,感知機與神經網絡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深度學習的發展仿佛一個向上回旋模型,發展緩慢。
直到 2012 年,被譽為深度學習鼻祖的傑夫 · 辛頓和他的兩位學生,憑借神經網絡 AlexNet 拿下 ImageNet 冠軍,向世界證明神經網絡能夠以超越其他任何技術的精度識别常見物體。同時,辛頓還創建了 DNNresearch 公司,讓各家競争者以秘密競拍的方式來做團隊收購。
據悉,當時參與競拍的不隻有 " 矽谷 " 巨頭谷歌與微軟,還有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百度,以及當時成立僅兩年的 DeepMind。通過這場秘密競拍,辛頓将神經網絡推向了科技行業中心。
這場秘密競拍猶如 " 發令槍 ",一小群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散落在谷歌、Meta、微軟與百度等科技公司(還有幾位後來成立了非營利組織 OpenAI),開始潛心培育一個想法、一種機器。
2016 年,谷歌 AlphaGo 圍棋人工智能程序擊敗韓國傳奇棋手李世石;2017 年,AlphaGo 又擊敗中國頂尖棋手柯潔……一時間,外界開始驚歎于人工智能在某一特定領域已超越人類的超強能力。
2022 年 9 月,一幅名為《太空歌劇院》的 AI 繪畫作品獲得一場藝術比賽的金獎。AIGC 作為 " 創作大師 " 的強大潛力由此顯露出冰山一角,也被視為 AIGC 領域的标志性事件。
而作為突破了消費類應用用戶增長指數曆史的 AI 應用,ChatGPT 上線僅兩個月便在各界引起關注。ChatGPT 爆火,也引發科技巨頭間的 " 比拼 " ——
微軟必應集成 ChatGPT 後,全球下載量猛漲 10 倍;谷歌 AI 聊天機器人 Bard 出師不利,市值一夜蒸發 7000 億;在中國,百度透露将于今年 3 月推出 " 文心一言 ",面向公衆開放;阿裡達摩院也在研發類 ChatGPT 對話機器人,已進入内測階段;京東官宣 ChatJD,要做産業版 ChatGPT ……
無怪乎有人說,深度學習的風光大年已來。
重建 " 就業安全感 "
據普華永道報告預測,未來 15 年人工智能将促進全球經濟增速提高 14%,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世界各國都在加快對人工智能的相關部署,力求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競争中搶占先機。
2022 年 11 月 5 日,參觀者在第五屆進博會技術裝備展區人工智能專區體驗元宇宙交互應用 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7 年,中國把人工智能上升至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确立了 " 三步走 " 目标。也是自 2017 年起," 人工智能 " 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且在曆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亮相,成為熱門關鍵詞。
根據 2020 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白皮書預測,中國人工智能産業正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到 2025 年核心産業規模将達到 4000 億元,未來更有望發展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場。
技術和市場飛速發展的另外一面是,自 AI 概念誕生起,AI 取代人類工種的可能就被反複讨論。ChatGPT 橫空出世兩個多月後,這一憂慮進一步被放大。
" 與大多數影響工作場所的技術革命一樣,聊天機器人有可能帶來赢家和輸家,并将影響藍領和白領工人。" 近日,聯合國貿發組織(UNCTAD)技術與物流司司長斯瑞曼在《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 ChatGPT 如何影響工作就業》中如是表示。
一方面,伴随着人口紅利消失,企業用工成本不斷增加,加快了 " 機器換人 " 的發展進程,機器逐漸替代從事傳統勞動密集型工作任務的低技能勞動力;另一方面,高技能勞動力憑借較強的學習能力及自身比較優勢,與人工智能技術形成互補,也将導緻高技能勞動力的需求偏向。
當問及 " 你會讓哪些人類職業消失 " 時,ChatGPT 的回答是,AI 機器學習技術發展可能會讓 " 數據輸入、記賬和統計、一些簡單的客戶服務工作 " 被取代。與此同時,ChatGPT 認為,它不能完全取代人類,因為有些工作仍然需要人類的判斷力和創造力。
" 對于我們今天的工作,在這個老齡化社會和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下,AI 主要是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而随着效率的提高,我們最終會工作得更少。" 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 · 蓋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也有業内人士分析認為,開發和利用人工智能的工作崗位将大量出現,相關人才也将成為 " 香饽饽 "。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能做什麼?
美國作家達雷爾 · 韋斯特在《即将來臨的工作危機:數字經濟時代的工作挑戰、轉型與機遇》中提到," 在瞬息萬變的世界裡,人們必須終身學習。"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 " 設立終身學習賬戶 ",為工作再培訓和繼續教育活動提供資金。
《即将來臨的工作危機》, [ 美 ] 達雷爾 · 韋斯特 著,王珍珍 譯,中心出版集團,2022 年 7 月
而從政府層面而言,也要相應完善就業扶持制度、健全崗位培訓制度等。同時,政府和企業要引導勞動力就業者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終身學習建立就業安全感。
某種程度上,人類的進步是不可阻擋的。當人工智能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變成代替我們 " 思考 "" 創作 " 的工具,如何正确運用科技,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