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 5 天了,廣州久違的煙火氣,回來了。方艙外的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方艙裡一切依舊如火如荼。截止到 12 月 4 日,廣州本輪疫情累計出院(艙)87006 例。作為承載希望的 " 生命之舟 今天君濤文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明明可以出艙,有人卻不願意走,歡迎閱讀~
解封 5 天了,廣州久違的煙火氣,回來了。方艙外的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方艙裡一切依舊如火如荼。截止到 12 月 4 日,廣州本輪疫情累計出院(艙)87006 例。
作為承載希望的 " 生命之舟 ",方艙醫院與普通醫院又不一樣。方艙大白說,艙裡住着的不是患者,隻是一群特殊的 " 戰友 ",他們感染了新冠,來到方艙養病,而他們本身有着自己的職業,有着自己擅長的事,也總有人不斷地挺身而出。他們就地上崗當起了志願者,手戴紅袖章,身穿紅馬甲,協助醫護開展工作,為艙友解決困難,成了方艙 " 大白 " 的得力助手。
◎ 大白和志願者在一起。
01
申請 " 延期退艙 " 的 D 區 " 趙雷鋒 "
摘下 " 紅袖标 ",跟護士站的 " 大白 " 們告别,接受了出艙健康宣教…… 12 月 1 日晚上,琶洲方艙 D 區的 " 趙雷鋒 " 拖着行李和艙友們一起等候出艙。
誰不想早點出艙回家?但老趙在得知達到出艙标準的那一刻,他卻當場跟 " 大白 " 申請 " 延期退艙 "," 我想留下來,陪你們到方艙支援任務結束!"聽到老趙這句話," 大白 " 不禁紅了眼眶。
來自四川的老趙,是一名退伍軍人,長期在深圳工作和生活。作為廣東省防疫志願者隊伍的一員,他此前多次參加支援抗疫。
2020 年武漢疫情爆發時,在那個最寒冷的冬天,老趙支援雷神山方艙醫院的建設,從事水電安裝與維護工作,堅守了兩個多月。
2021 年,深圳疫情爆發期間,他又在風險區當了社區志願者,給居民送物資、安保、核酸掃碼等。
2022 年,香港疫情爆發,他又以建設者的身份,赴港支援建設落馬洲方艙醫院,負責水電安裝與安保等工作。
當得知廣州海珠區疫情嚴重,有 15 年黨齡的老趙忍不住第一時間報名支援,和商信保安有限公司的同事們于 11 月 4 日從深圳打車來到廣州,守在方艙醫院之外。
直到 11 月 23 日,老趙意外查出核酸陽性,變成了 " 無症狀感染者 ",他的 5 個隊友也中招了,他們一起住進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支援琶洲方艙醫院的 D 區。
" 來到方艙,環境還不錯,但是患者很多,有一萬多人,醫護人員忙得腳不沾地," 辦好了入艙手續的他,便報名成為了方艙志願者。
為什麼熱衷于做防疫志願者?老趙很樸實地說," 因為我是退伍軍人,也是共産黨員,所以我要沖到第一線去。"
D 區住滿了無症狀感染者和輕症。一次用餐需要發放的盒飯有 600 多份,除此之外還有各種需要發放的物資、用品,身穿厚厚防護服的護理人員常常搬得氣喘籲籲。老趙找到醫療隊黃春榮護長,主動提出要将這些 " 重活 " 負責起來:" 隻要我們志願者在,就盡量不讓你們醫護人員那麼辛苦搬運重物。"
除了搬運、分發餐食外,他還帶頭處理垃圾,幹起老本行,當 " 安全員 " 維護艙内秩序。艙内有部分床壞了急需維修,他拿着工具包,把整個方艙有問題的床全修好了。艙友們很高興,護士們很感動。自從進艙後,D 區到處都有他的身影,每當不認識的護士問起他的名字,他總是開玩笑地說," 我是 D 區雷鋒 "。
除了身體力行,老趙常常在志願者微信群轉發防護知識,傳遞抗疫正能量,鼓勵大家堅定信心。
◎ 老趙修理 D 區的病床。
老趙沒有發燒,沒有咳嗽,不用吃藥,進艙 4 天,核酸就轉陰了,因為他想帶着隊友一起出艙,又在方艙鞏固隔離了三天。
方艙有規定,老趙的 " 延期退艙 " 願望最終沒有實現。回到艙外的世界,他現在居家隔離監測,接下來會繼續待在廣州做志願者。老趙說:" 廣州什麼時候宣布抗疫徹底勝利,我們就什麼時候回深圳,疫情不退,我們不撤。"
◎ 出艙前夕,老趙發了一條朋友圈。
02
茜茜一家四口都是志願者
茜茜女士是一名志願者,11 月 30 号晚上确診新冠,淩晨進入方艙。當看到方艙裡密密麻麻的兩千多号人,她心裡焦急萬分。忐忑地随着人流到了護士站,迎接她的,除了醫生護士,映入眼簾的還有熟悉的身影——穿着紅馬甲的志願者,茜茜的心放了下來," 這裡有我的同道,可以放心了!"
安頓好床位後,茜茜就加入了方艙志願者服務隊,開始了自己不同以往的志願者活動,貼核酸試管、取餐派飯、照顧老弱病殘……
12 月 1 日中午,茜茜的姐姐阿娟,以及姐姐的兩個孩子(侄子康康和侄女琪琪)确診感染,也被送進了方艙。當天晚上九點,兩個小家夥去護士站找小姨茜茜玩,好奇地看到在忙碌貼核酸标簽的小姨和其他志願者,茜茜邀請兩人參與," 這可比玩手機遊戲有趣 "。兩個小家夥興奮地答應,開始認真地貼起了标簽。
力所能及地去做事,兩個孩子和媽媽在小姨的帶領下,每天在網課之餘,做起了小小志願者,協助分飯、派水果,帶其他小朋友到圖書找書看,到方艙臨時學校學習,教小妹妹艙友畫畫,康康和琪琪覺得方艙的生活一點也不單調,做志願者助人助己,真有意義。
◎ 康康和琪琪在教小朋友畫畫。
為什麼會想讓還沒長大的侄子侄女也參與志願者服務?茜茜回答說:"從小養成一個習慣去幫助别人,有這種意識,也希望在他們以後成長的過程中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幫助 "。
03
電腦高手 " 帥康 "
省醫琶洲方艙分為四個病區,每個班次每組四名護士加一名醫生要管理六百多人的醫療、飲食起居、物資分派及環境衛生,工作量巨大,于是快速集結了二十多名志願者,拉起了微信群。
電腦高手帥康是其中一員,他像 " 救火隊長 " 一樣,哪裡需要哪裡上,經常給醫務人員解決各種電腦、手機的疑難雜症,用技術保障 " 大白們 " 的工作高效運轉。
◎ 帥康用自己的手提電腦幫大白畫方艙的床位架構表。
帥康年輕有活力,主動擔任起了 A 區第一任志願者隊長。他組織 28 位志願者承擔起了方艙裡各種穿着防護服醫護人員無法從事的工作如推車搬飯派飯、協助運送物資、定時通知核酸檢測等工作。
艙内的特殊群體,也是他帶領志願者隊伍群主動發現,并幫忙照顧的。其中有一位聾啞人,由于無法正常言語溝通交流,到達廣州南站不能自行買票坐車回家,怎樣解決這個難題?帥康所在的志願隊伍群裡,大家集思廣益,出謀劃策,把這位聾啞艙友和她在增城化龍方艙的妹妹其中一人轉艙到一起?讓她們姐妹二人同一天出院南站彙合?後來經請示,最終決定讓她的親戚從深圳到廣州南站提前等候,安排同一天出院的艙友護送聾啞艙友到南站,使得聾啞艙友順利和家人團聚。
04
方艙 " 理發師 "
" 護士,我們想剪頭發。" 在逸仙琶洲方艙醫院的護士台前,幾位艙友提出,因為疫情一個多月沒理發,現在頭發太長有些難受。
" 這個我會,我可以來!"40 歲的艙友阿廣(化名)聞訊而來,他的随身行李中正好帶了一個便攜式的電動剪發器。
塑料凳子一放,垃圾袋一圍,一場 " 簡陋 " 又 " 特别 " 的義剪活動就這麼在方艙内開展了起來。
◎ 阿廣給艙友理發。
給幾位艙友們理發後,阿廣向護理團隊提出," 如果需要的話,我一天可以給 30 個人剪頭發。" 阿廣說,這是他在方艙度過的第 10 天," 也許很快就可以出艙了,但我還是想盡量為大家做點事情,我們現在要團結起來共渡難關。"
結語
沒有志願者,就沒有方艙内的秩序井然,談何保障醫療安全?
向所有抗疫志願者緻敬!
通訊員|黃睿 黃春榮 艾亮 陳亮 王利平 張偉娜
編輯|廖穎瑤
圖片|醫院提供
RECOMMEND
推薦閱讀
關于明明可以出艙,有人卻不願意走就介紹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君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