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婉心
編輯|鄭懷舟
今年上半年,跟極米售後客服拉扯了兩個多月後,楊華最終放棄了維修。
她沒想到,自己花 5200 元購入的極米 H3 投影儀,僅一年後,剛過保修期,機器便 " 準時 " 出現故障。更讓她驚訝的是,官方報出的維修費總額高達 1800 多元,而舊機回收價格,僅能賣出 1320 元。
" 維修費甚至超過了舊設備的價格,我修還是不修?" 楊華感到氣憤。
因極米的高價維修而左右爲難的消費者,并不在少數。近幾年不少消費者在社交平台反映,極米産品存在 " 過保就壞 " 以及 " 維修費高昂 " 等問題。
和消費者口碑相對應的是,極米在二級市場的股價連續走低,近一年公司股價累計下跌超 60%,而同期滬深 300 指數下跌 10.2%。
去年更成爲極米業績下滑的拐點。财報顯示,去年極米實現營業收入爲 42.2 億元,同比增速從 2021 年的 42.8% 大幅下滑至 4.6%,扣非淨利潤爲 4.4 億元,同比增速從 2021 年的 73.4% 下滑至 3.1%。
市值曾經一度超過 400 億元的 " 投影儀第一股 ",如今風光不再,很多問題也随之浮出水面。
01 " 用 10 年 " 變 " 年抛機 "?
楊華在 2020 年底購入極米 H3 投影儀," 買之後沒用幾次,到了 2021 年 10 月才開始高頻使用,結果用了兩個月之後就出問題了,當時正好剛過保。" 楊華告訴 36 氪。
這之後,楊華開始了漫長的維修之路。
她的 H3 投影儀主要問題是畫面出現多個白點,背後是光機故障引起,也是投影儀機器最爲普遍的問題之一。
極米對其産品進行檢查後,給楊華列出包含光機、音響和電源線的故障清單,報出 1800 元的高昂維修費。
" 極米雖然有明碼标價的人工費、配件費,但如果(用戶)隻是線上描述問題,他們不會告知什麽配件需要更換,一定要把産品寄過去檢測才報價。" 楊華表示," 網上随便一搜都知道白點黑點是光機問題,極米客服不可能不知道,但是用戶一旦把産品寄過去,大部分人最終會選擇維修。"
36 氪查詢發現,極米官網的維修報價中,H3 的光機維修價爲 1038 元。而一位第三方技術人員告訴 36 氪," 售後一般是換整個光機,肯定貴,但其實隻需要換壞掉的零件就可以,600 元左右就可以解決。"
H3 維修報價 來源:極米官網
楊華表示,"維修報價水分很高,按我的經驗,如果不接受官方價格,大概率都是可以講價的,還至少可以講兩次。我看到同樣型号換光機的人,有人花 500 元,有人花 1000 元。"
此外,36 氪在極米門店的走訪中也發現,針對 H3 這一型号産品,極米銷售口徑不一。線上旗艦店客服告訴 36 氪,H3 和 H3S 是兩款不同的産品,2021 年推出 H3S 後,H3 在去年年初已經下市,而門店銷售則稱 H3 就是 H3S。
不可否認,消費電子維修不透明的問題,對消費者而言向來是黑盒。但由于長久以來極米過度營銷,一度宣稱 " 可以看 10 年 ",而實際情況卻變 " 年抛機 ",疊加高價維修,引起消費者的不佳體驗,極米口碑遭反噬也就不難理解。
由于維修價過高,楊華拒絕維修,但售後問題并沒有結束。" 極米把産品給我寄回來後,外殼竟然出現了劃痕,他們表示賠三個月芒果會員,但我不接受,希望把我的機子複原。幾經折騰,他們終于給我更換了外殼,但又在未經我同意情況下,把機子系統還原了。"
在和極米的拉扯中,楊華感到不可理喻的是,維修報價中," 電源線有寵物牙印 " 需要幾百元更換,外殼被刮花卻隻賠三個月芒果會員。
楊華的情況并不是例外,來自消費者 " 過保就壞 "、" 維修費貴 "、" 品控差 " 的反饋不在少數。這使得極米的産品問題持續發酵,不僅屢遭消費者投訴,更多次因品控和宣傳問題遭到處罰。
2019 年,極米科技生産的投影儀在國家監督抽查中被檢驗出不合格。2017 年,極米線上分銷第一大客戶,在與極米科技的合作期間兩度因發布虛假廣告被處罰。
在消費者反饋的重重壓力下,今年 6 月,極米将多年的一年質保政策改爲了兩年質保,追平了行業平均标準。不過極米客服告訴 36 氪,兩年質保僅針對 6 月 8 日之後購買的顧客,此前購買的産品,仍舊是一年質保。
02 研發落後,遭同行圍攻?
" 智能微投這一品類,本身在投影儀中故障率就較高,而且不當的使用習慣也直接影響故障發生的幾率。" 前述技術人員告訴 36 氪。這意味着,如果要保障用戶體驗,智能微投品牌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在技術研發和質量保障上。
隻是,核心技術缺失是智能微投行業一直以來的主要矛盾。
投影儀的核心是光機,光機占據投影機一半左右的成本構成,主要由鏡頭、光源和芯片構成。多數極米用戶反映的黑點白點問題,背後正是光機故障引起。
和行業整體情況一樣,極米在 2019 年之前,光機均需外購。自 2019 年開始,極米引入自研光機,如今極米自研光機占比已經超過 90%。不過,由于國内智能微投底層技術和核心器件的缺失,極米的光機自研主要集中在光機系統的設計和集成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極米加重自研的同時,其光機技術在同行之間引來了更多争議。
今年 5 月,極米推出了自身的投影光源技術研發成果—— DualLight 超級混光,簡單來說,即采用激光和 LED 混光光源。
目前家用投影的三種常見光源技術路線,分别爲 LED、單色激光和三色激光。而極米在官方宣傳中稱 " 三色激光技術是極不成熟的僞技術,有嚴重的散斑和色邊。"
這觸怒了堅果和海信等其他投影儀廠商,他們均爲 " 三色激光派 "。
堅果首席産品官 Will 在朋友圈表示 " 極米開倒車 ",他指出,三色激光在所有投影光源技術中有着最強的天然素質,是行業内公認的技術拐點,并稱極米存在違反公平競争的拉踩行爲,公司已經立案調查。
而海信首席品牌官朱書琴則表示," 極米技術水平不高,沒能攻克激光技術半途而廢 ",暗示極米的超級混光技術是研發失敗的備用方案。
兩種技術路線孰優孰劣尚無定論,但可以作爲參考的一個側面是,鳳凰科技曾在 6 月 8 日舉行了堅果 N1 Ultra 和極米 RS Pro3 的盲測活動,最終 107 名路人觀衆中,98 人投票給了堅果三色激光的産品。
此外,持續一個月的口水戰引起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等專家公開發聲,許祖彥稱 " 三色激光技術是最好的,是下一代顯示技術的主流。"
極米推行混光而非三色激光技術,除研發失敗的可能性之外,還可能存在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的考量。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激光光源的采購成本大約是 LED 光源的四倍至五倍左右。以極米 H5 和堅果 N1Pro 兩款産品爲例,極米的 LED 光源僅占到 H5 整機成本的 9% 左右,而三色激光光源占到堅果 N1Pro 整機成本的 30% 左右。
也就是說,通過推行混光技術和光機的部分自研(系統設計和集成方面),近些年極米的成本得以持續下降。财報顯示,其毛利率從 2017 年的 19.1% 提升至了 36%。
另一層面,這也說明極米的光機自研仍然隻停留在淺層,核心光源和芯片仍需外采,難以擺脫 " 輕研發 " 的标簽。
從數據來看,2017 年至 2023 年一季度,極米累計研發費用投入爲 10 億左右,占累計營收比例約爲 6%,而同期銷售費用爲 23 億左右,占累計營收比約爲 14%。
在具體的技術專利方面,與同行光峰科技對比,截止到 2022 年,極米科技獲取的專利累計爲 737 個,而同期,光峰科技的累計專利數爲 1773 個。
03 大尺寸電視降維打擊
冒着陷入輿論風波的危險,去拉踩其他技術路線,背後或許是極米對銷售下滑的焦慮作祟。
财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極米營收首次出現負增長,同比下滑 12.8%,扣非淨利潤更是腰斬近 60%,PE ( TTM ) 估值從去年年初近 70 倍一路下探至 23 倍。
今年 2 月,極米股價曾反彈至 200 元以上,但一季度财報發布後,股價迅速下滑至 140 元。
整體行業正在步入存量時代。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投影儀銷量爲 142.8 萬台,同比增長 7.9%。同比去年一季度的 132.3 萬台銷量以及 22.1% 增幅,今年一季度增速明顯放緩。
在行業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和極米下滑相對應的,是今年上半年堅果銷售同比增長了 50%。雖然極米仍坐着行業頭把交椅,但卻不得不面對更爲内卷的競争環境。
内卷同時出現在行業内外。一方面,智能微投行業經曆着消費降級的風潮,高價投影儀正逐步失去市場。
按成像原理,投影儀分爲 DLP、LCD、LCOS 三大類。其中 DLP 和 LCD 占據主要市場,DLP 成本高于 LCD,使得前者多用于 2000 元以上的中高端産品,而後者多爲千元的低端産品。
此前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DLP 一度是市場主流。根據洛圖科技數據,2019 年采用 DLP 路線的投影儀在整體投影儀中的占比高達 75%。
但三年過去,消費趨勢大變臉。洛圖科技數據顯示,去年 LCD 産品出貨量占比已提升至 64%,DLP 機型銷售份額僅爲 36%。到了今年第一季度,DLP 産品的份額進一步下降至了 30% 以下。
回到極米,從成立之初極米就以 DLP 爲主要技術路線,而堅果、光鋒科技等其他對手則均同時布局了 DLP 和 LCD 産品。這讓市場的變化面前,極米顯得更加措手不及。今年 4 月,極米推出了 LCD 技術的子品牌快樂星球,以期奪回丢失的市場份額。
除技術路線更叠外,去年開始家用投影儀開始普遍降價。IDC 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投影機市場總出貨量 505 萬台,同比增長 7.4%,但銷售額 198.5 億元人民币,同比下降 7.4%。
而極米一直以來都主攻中高端市場,銷售價格在 4000 元及以上。爲防止客戶流失,去年底到今年初,極米也開始大幅降價,根據浙商證券數據,今年一季度極米科技對旗下多款主力産品進行了降價促銷,其中 H3S 從 4999 元降至 4299 元,Z6X 從 2799 元降至 2599 元。
"感覺極米不上不下的,比配置,确實比那些便宜的好很多,比質量,又不如明基這些。" 楊華表示," 性價比确實比電視機低很多。"
智能微投用戶群體的需求,可基本分爲三類:家裏的第二台電視;年輕人将其作爲電視機 " 平替 ",适合租房和小戶型;相比于電視機,單純更喜歡大屏且便于移動的投影儀。
顯然前兩種需求的用戶價格敏感度較高。在宏觀經濟上行期,消費能力充足,價格敏感會減弱,反之,則會增強,追求性價比的心态會占據上風。
另一方面,大尺寸液晶電視降價,更給投影儀的困境添了一把火。随着面闆價格一路下跌,如今大尺寸電視最低已經來到 70 英寸 2000 元的價格水平。
"4999 可以買一個 85 寸電視了,誰還用投影? " 這是很多消費者的心态。
極米财報顯示,公司去年商品庫存猛增至 5.4 億元,較年初的 2.8 億元的賬面價值增長了 93%。而原材料賬面餘額較年初未有大變動,很可能存在滞銷問題。
行業紅利期結束,很多問題浮出水面,極米如果不想成爲裸泳者,顯然還需要更多努力。
(文中楊華爲化名)
關注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