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1193 字
閱讀時間:9分鍾
"
咱們今天來聊點 " 皮毛 ",電動車的設計。
編輯|王虛琪
剪輯|王 政
可以确認,科技的發展推動着汽車進步,并且是飛速的、颠覆的,例如,動力形式、驅動方式的改變;車載智能交互系統、自動駕駛技術、虛拟實境技術,以及新材料研發、落地,可以爲駕駛者提供更快、更高效、更舒适的駕駛體驗。科技讓汽車更加安全,更加環保,更加符合當今社會的需求和要求,這也是未來設計最重要且必須走的方向,當下也确實是這樣走的。
但是你會發現,在這條道路上有些設計并不是那麽美好,趨同沒特點,功能依舊存在弊端。比如老生常談的隐藏式門把手,尤其是廣州車展那些新車發布後,變得多了起來,甚至還有隐藏門把手也取消的,比如極氪 007、極越 01。無論是隐藏的還是用按鍵電動開啓的,相比那點風阻,我相信更多人在意的是好用。而且我相信,随着三電技術的持續叠代,續航、補能焦慮逐漸被解決,門把手那點風阻帶來的對續航的影響,完全可以忽略。換個視角,對車企來說這也不算是什麽好事,隐藏式門把手的結構複雜,需要增加感應、伸縮等器件,成本要更高。所以無論從哪方面來說,把門把手還回來,都是皆大歡喜的。
隐藏門把手隻是一個典型,由此引發了我的深思,對電動車設計大趨勢的思考。電動汽車是技術進步的結果,催生的設計是趨同的,但問題也是共同的。趨同層面,極簡、低風阻是我們閉眼睛就能想到的、車輪盡可能靠近四角是一定的,就連小米汽車也沒能逃脫,甚至不及燃油車有新意;而問題層面,全景天幕、隐藏門把手、屏幕集成按鍵,這些功能很好,但要有選擇。可以電動開門,也可以手動;可以看星星,也可以遮陽;可以語音,也可以動手。并非說趨同是不好的,也不是說問題不能解決,而是過度缺少個性,缺少思考。有那麽一瞬間,讓人真的很懷念,那個汽車設計大爆炸的年代。
回看當年,随着戰争的結束,與之相關的生産制造逐漸向民用轉變,加之人造衛星發射上天,人們對于科技的推崇、對于太空的癡迷,對未來生活的向往無以複加。在此環境下,汽車就成了突破口,催生出了各種天馬行空的設計。
水滴造型的車身設計、半隐藏的後輪設計、可電動收回的燈組,都可以被看作是當年爲降低風阻和帶來科技感的必備組件。之外還有隐藏在車燈内的加油孔、向下收進門檻或滑進翼子闆的車門等等,在不影響功能的基礎上做到了便利、美觀、有科技感。
過去并非是優秀的,用來評判當下也是武斷的,當年的勝景受制安全法規不可能再重現,但當年的瘋狂似乎可以爲我們提供另一種思路,以當下技術實力加以實現,讓更多真正具有開創性且好用的産品和功能出現在我們眼前。諸如極氪 007 上的燈慕系統,不光更有意思,也對交通有很大幫助;以及基于動力系統的革新,讓 MG Cyberster 此類雙門跑車重現等等。電動車設計或許也會迎來屬于自己的 " 黃金年代 "。
設計主觀性較強,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見解,咱們評論區咱們聊一聊,最後記得給一個五星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