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學期準備換書包嗎?"
" 小朋友的書包有推薦嗎?"
臨近開學,這幾天的家長群裏,不少人都讨論起孩子每天都要背的書包。護脊的、輕便的、帶有孩子喜歡的圖案的 …… 書包的講究很多,不少家庭更是一年就要換一個。
杭州媽媽梅女士發出的一條朋友圈,讓記者很意外——她兒子的一隻書包,用了整整 7 年。" 好幾次叫他換書包,他都說還能用,怎麽都不肯換。" 于是,我們找梅女士聊了聊書包背後的故事 ……
99 元買的書包,
從二年級用到了九年級
跟很多家長一樣,快開學了,前幾天梅女士想着要給兒子清洗一下書包,一清洗才發現,書包的包帶壞了,裏面的填充物已經全都碎了。梅女士想起來,這隻書包,兒子已經整整用了 7 年。
買這隻書包的那一幕,梅女士至今還記憶猶新——
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去接女兒下課,逛了一下超市,問兒子要不要買一個書包,他一眼就看中了一隻藍色的書包,價格不貴,99 元。從那之後,每一年兒子都背着這隻書包,一直到馬上升入九年級,一算,已經用了整整 7 年。
一隻書包,是怎麽用到 7 年的?
梅女士說,兒子身高不高,不到一米六,體型瘦小,所以這隻書包背起來,也沒有顯得特别小。" 進入高年級,書本、資料有點多,有時候裝不下,就用其他袋子裝起來。"
一年年下來,書包就用到了九年級。這 7 年間,兒子的這隻書包,她也縫縫補補修理過好多次。
" 破了就修,裂縫這些小問題,就縫補一下,之前拉鏈頭壞了,也更換過。" 梅女士在杭州經營一家織補羊絨衫的店鋪,有一身的縫補好手藝。看書包舊舊的,之前好幾次,她都催兒子要不要換一隻新書包,但都被兒子拒絕," 尊重他的想法,壞了就修,髒了就洗洗刷刷。"
這一次清洗完書包後,梅女士發現書包用的太久,裏面的填充物已經碎掉,就進行了更換。
" 新的時候摸起來軟軟的,包帶也是鼓鼓的,這次拆開來一看,裏面都不行了。" 梅女士剪掉了兒子的一件舊背心,當成新的填充物塞了回去," 強行給他修整好了,他說還要用的。"
節儉的 " 乖乖兒 ",是這麽養成的
" 其實書包不貴,有的家庭哪怕一個學期換一個也正常,但他就是不同意,說還能用,就要繼續用。" 說起兒子的書包,梅女士有一肚子的話要分享," 他一年級時候的書包,是我們一個賣書包的朋友送的,用久了有一點掉皮,他也不肯換,我就在上面畫了一幅畫,各種大大小小的圓圈,然後寫上他的名字、班級。"
這隻媽媽牌 " 手工定制 " 的書包,要不是因爲個子長高了,顯得太小了,估計兒子還會一直用下去。
在媽媽眼裏,兒子确實一直非常節省,不換書包隻是其中之一。
" 其他東西也很節省,他的筆袋也用了好幾年。高年級有鉛筆、鋼筆,我說太小了要不要換一個,他也說不需要。" 兒子也和媽媽一樣心靈手巧,筆袋的拉鏈頭壞了,他就用勞技課做的一個球球栓上了。
說起來,兒子也争氣。梅女士的兒子叫潘越,在杭州景彙中學讀書,上學期考到了年級前 15 名。" 真的一點都不需要我們操心,比我還會整理,有時候我都會笑他有強迫症。"
梅女士翻出一張照片,兒子潘越跳完的跳繩,都會用繩子綁好,整整齊齊。
這隻用了 7 年的書包,讓人想起了那個用一支筆考 600 場試,最終圓夢複旦的浙江男生張彥鵬。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同樣的自律和懂事。
這樣的孩子,是怎麽教育出來的?
梅女士老家在松陽,在杭州經營這家羊絨衫店鋪并不輕松。" 錢掙得辛苦不辛苦,孩子們都看在眼裏,心裏有數的。" 兒子上幼兒園時,遇到冬天織補旺季,梅女士都會讓他回老家,跟着奶奶一起生活,春天了再接回來," 婆婆性格很好,也很愛整潔,大概就是言傳身教,慢慢他自己就學會了。"
來杭州上學後,梅女士說兒子遇到的也都是好老師," 所以作爲家長的我們反而沒操什麽心,放手讓他們自己管好自己。"
來源:潮新聞 記者 朱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