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0 月 9 日訊(記者 胡皓瓊)下半年暑運、中秋國慶假期背景下,鐵路客流明顯增加。基于此,在今日舉行的京滬高鐵(601816.SH)2023 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有不少投資者提問:" 随着客流的增加,公司未來對本線和跨線車輛開行會如何安排?"" 公司對後續客流的展望?"
針對上述投資者疑慮,京滬高鐵管理層表示,根據過往經驗來看,京滬高鐵客流高峰是在每年的七八月份,三季度是一年中的旺季,之後四季度會有所回落。但整體來看,今年還是處于向正常狀态恢複過程中的一年,列車開行數量跟曆史高峰還存在一定差距。未來公司将根據客流情況合理安排列車開行方案,滿足市場需求。
至于投資者提出的票價市場化相關問題,公司獨董張星臣稱,公司始終在研究探索更加符合市場客流需求的浮動票價機制。" 從上半年的結果來看,今年客流較 2019 年同期還有一些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票價措施會較爲謹慎。"
此外,公司成本方面,據公司總會計師羅躍成介紹,成本端占比較大的是委托運輸管理費,大概占 20% 以上。此外是折舊,以及動車組使用費、牽引電費、财務費用等。支出增長比較大的是委托運輸付費,主要是因爲随着擔當列車運行數量增加,動車組的列車服務工作量也增加。
關于電力成本,羅躍成進一步表示,國家于 2021 年底實施了市場化電價政策,公司單位電價與 2019 年同期相比有一定增加,但與市場普遍的 20% 上浮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近兩年公司單位電價基本保持穩定,主要是列車開行量增加帶來的電費增長。
根據中報,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192.79 億元,同比增長 143.19%;歸母淨利潤 51.36 億元,去年同期虧損 10.28 億元,實現扭虧爲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