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季度的智能手機市場可謂熱鬧非凡,先是在 8 月 29 日華爲在尚未召開發布會的情況下,突然宣布 Mate 60 Pro 直接上架銷售,官方将其稱之爲 " 先鋒計劃 ",開售後信息迅速登上熱搜,同時線下也出現了 " 一機難求 " 的情況。
随後的 9 月 13 日,蘋果正式推出 iPhone 15 系列産品,首發 3nm 制程芯片 A17 Pro,同時利用钛金屬中框爲旗艦産品實現減重并轉爲 USB-C 接口。同時,高通與聯發科都在近期帶來了面向下一代旗艦手機産品的全新 SoC,搭載骁龍 8 Gen3 與天玑 9300 芯片的小米 14 系列、vivo X100 系列陸續發布,圍繞高端智能手機市場的競争愈發激烈。
數據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根據市場調研機構 Canalys 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第三季度,售價達到 3500 元以上的中國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12.3%。要知道,這可是在整體市場同比下滑 4.5% 的大背景下取得的增長。
可以預見的是,作爲市場中爲數不多的 " 增量 ",未來各個手機廠商對于高端市場的競争勢必會更加激烈,産品端,廠商會圍繞芯片、屏幕、散熱模組設計、電池容量、CMOS 等硬件展開競争的同時,還會進一步通過外觀設計尋找差異化,同時細分型号來實現多價位覆蓋的方式搶占市場。
那麽,當下高端市場的鏖戰是否已經出現了新格局?是,也不是。
從整體來看,根據 Canalys 公布的型号銷量數據,在新品發布前,加速清倉的 iPhone 14 Pro Max、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依然是市場銷量前三,蘋果依然牢牢占據着智能手機高端市場,依靠對老機型的降價,就能有效封堵其他廠商的高端突圍。
但與此同時,蘋果在國内高端市場中新的挑戰者已經露面,華爲 Mate 60 Pro 成爲銷量榜單上的第 4 名,另一款機型 P60 則爲第 6 名,此外 vivo X90s 也入榜成爲銷量第 10 名的機型。同爲新發布的手機産品,華爲 Mate 60 Pro 銷量則超過了 iPhone 15 Pro Max 與 iPhone 15 Pro,登頂高端新機銷量排名。
面對新的競争對手,蘋果也很快轉變了戰略,在新品發售之初,部分型号還有 " 加價 " 的情況,等到後期供貨逐步穩定後,蘋果迅速打起 " 價格戰 "。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蘋果可謂 " 火力全開 ",在京東、天貓、拼多多等多個平台開啓促銷,雙十一期間,蘋果天貓官方旗艦店和京東自營旗艦店都進行了程度不等的優惠券降價,優惠在 500 元至 800 元不等。
钛媒體 App 在浏覽拼多多平台時發現,其對 iPhone 15 系列的降價促銷力度更大,部分配置優惠甚至可以達到 1200 元以上。從去年開始,蘋果就正式加入了雙十一的大促,當時業内就有聲音指出:加入雙十一隻是因爲蘋果 iPhone 14 系列升級較小,需要通過價格來吸引用戶,屬于一種臨時舉措。
那麽從今年雙十一開始,蘋果估計就會成爲各個促銷節點的 " 常駐嘉賓 ",過去依靠創新、性能、生态來吸引用戶的蘋果,如今卻要靠 " 降價 " 沖上暢銷榜單。
這一方面說明了在品牌價值、産品認知層面,即便售價較高,用戶依舊認可蘋果,另一方面,則說明了目前蘋果産品的定價策略需要調整,産品力上也無法完全支撐其現有的價格體系,說白了就是價格 " 虛高 "。反觀其目前最大競争對手華爲 Mate 60 系列,目前依然處于 " 缺貨 " 狀态,部分型号仍需通過二手平台加價購買。
業内人士表示:" 産品發布後快速降價會引發‘用戶低價思維慣性’,尤其是對于非剛需的持币購買用戶來說,往往會使他們對産品的價格錨點從售價公布時就已經降低至促銷價位,不達到預期價格就不會購買。"
進入 2023 年末,其他廠商對于高端市場的圍剿正在加劇,從用戶日常使用關注度較高的性能、流暢度、攝影等基礎體驗方面,華爲、小米、OPPO、vivo 的新機都已經獲得了與蘋果新品正面掰手腕的能力,因此在固有的品牌力和生态粘性之外,蘋果也需要尋找自己的第二抓手。(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 / 鄧劍雲,編輯 / 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