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一場轟轟烈烈的缺芯潮襲來。芯片價格一路飛漲,直接火出圈。那時候,一顆芯片價格漲十幾倍都是小意思,漲百倍的都不少見。原本幾塊錢的 MCU 能賣到幾百塊,汽車芯片更是重災區,有的網紅料甚至一萬一顆成交。
誰手裏有貨,誰就能賺錢,還是采購們上門求你賺這筆錢。那兩年,華強北的路上多了不少豪車,時不時就聽說某位老闆又賺了幾個小目标。
暴富的消息令人眼饞,許多其他行業的人也想進來 " 分一杯羹 "。行情好的時候,即便吃不到肉,多少還能喝點肉湯,進來賺到錢的人确實不少。有芯片現貨商僅靠一單就在深圳買下了一套房;有 90 後銷售不到半年掙了上千萬;還有富二代接了父親的盤,在這一波行情膽子更大,賺了很多錢。
但行情有周期,芯片不可能一直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市場溫度驟降。
今年,行情降至冰點,芯片價格一路暴跌。之前 300 多塊的 MCU,現在隻要個位數,網紅料大都 " 泯然衆人 "。
賺不到錢了,這是芯片分銷行業目前的共識。不僅如此,高價囤了芯片,砸在手裏的人也不少。
華強北變安靜了,甚至不少公司開始退租、換辦公室,華強北的房租據說下降了快三成。狂歡的浪潮褪去,那些當初轉行來賣芯片的人怎麽樣了?還在堅持賣芯片嗎?他們後悔了嗎?
2022 年初的知乎用戶還在說 " 躺着賺錢 ",今年被 " 打臉 " 了
01
" 聽說賣芯片很賺錢。"
2021-2022 年,芯片分銷行業湧入了一大波新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有的是想找一個好賽道自己創業,有的是因爲原行業受到重創不得不轉行,也有的隻是因爲誤打誤撞。
選擇的原因很多,但引起他們極大興趣的都是那一句:" 聽說賣芯片很賺錢。"
小方原來在旅遊行業,主要幫一些企業定制出遊團建,也會做一些會展、會務、新聞發布會之類的活。幹了兩年之後,她就開始自己創業,依舊紮根于旅遊市場。
後來疫情爆發,一夜之間,整個旅遊行業奄奄一息,小方不得不開始考慮轉行。
" 決定轉行之後,我做了很久很久的定位,覺得必須得找一個可以持續發展的行業。我問了很多人,考察過各種市場,還去了解了國家未來的發展走向,之前我其實是屬于在第三産業服務業,它是‘虛’的、沒有産品的,這次我決定要找一個有實實在在的産品的行業。"
小方來到芯片分銷行業多少帶點陰差陽錯,她一開始看中的是新能源、新材料行業,去了一家芯片分銷公司面試,沒想到一去就走不了了,當下老闆就讓她下周入職。
老冀則不同,一開始就看準了目标,要在芯片分銷行業紮根。
老冀之前做了十幾年物流供應鏈,做的是大宗商品,可以說和芯片一點關系都沒有。
物流有一個環節是幫外貿公司做代收代付,老冀當時有一些華強北的客戶,之前這些人一天隻有 5、6 萬美金,最多不超過 10 萬。但到了 2022 年,突然一下子一天能有 50 萬、100 萬美金。突然增加了這麽多的量,老冀去打聽了一下,原來這些人是幹芯片貿易的。
" 他們能有這麽大的量,我就知道,這生意必然賺錢。"
老冀開始了解芯片分銷的時候已經是 2022 年 7、8 月份,再花了 2 個月左右的時間去調研市場,在華強北走訪了幾十家公司,包括做芯片貿易的現貨商、外貿公司,做終端的等等,都去問了一遍。結果等他問完,芯片行情已經不行了。
做,還是不做,這是個問題。
老冀之前幹物流也有所成,後面自己當了老闆。年近 40 的他還想找一個新的行業做大做強,深耕進去。問了這麽多人,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經驗,老冀還是覺得,芯片分銷,可以幹。他決定入局。
比起上面兩位職場 " 老鳥 ",剛畢業沒幾年的小張入行入得有點稀裏糊塗。
2020 年中,小張從上一家做連接器的公司裸辭了。
裸辭一時爽,但一個人孤身在外,經濟和精神的壓力還是很難扛。裸辭後的一個月裏,小張海投了很多家公司,但始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招聘軟件上刷到了芯片銷售,想說去試一試,沒想到一試就是三年。
這兩年入行的人基本從面試的時候就開始聽那些華強北的傳說,幾平米的櫃台後誕生的億萬富翁,一單就拿下深圳一套房的普通銷售,年入百萬都不夠吸引人了。
2020 年開始,受疫情影響,大部分行業都多少受到了沖擊。在一片哀聲中,芯片分銷卻頻頻傳出暴富的傳聞。
沒有人不想賺大錢。
在缺芯潮的那兩年,芯片銷售崗成爲了香饽饽。行情的火熱甚至蓋過了個人的能力,隻要你手上有貨,終端都排隊找你做生意。無數人随着這波浪潮湧入這個行業,期待着多少能有點收獲。
02
" 行情變天了,
但總有能做的事。"
進入一個陌生的行業總要先學習、積累經驗,芯片分銷也不例外。不過前兩年行情好,即便是個小白,也能絲滑成單,慢慢積攢人脈。
小方就覺得,自己入行趕上了一個好時候。
小方在 2021 下半年入行,剛開始的半年主要是沉澱自己,學習和摸索芯片行業的産品體系、模式體系。她入行的時候正好抓住了那波好行情的尾巴,成交也相對快一些。
" 那個時候基本就是,你有貨我就給你買,不需要其他的,隻要有貨就能成交。"
小張同樣在那兩年嘗到了甜頭。那時候缺貨嚴重,客戶都出來找貨,開發客戶就比較順利。甚至在她入職兩個月的時候就拿到了 100 萬的訂單,做單的時候開心得不得了。
" 那個時候好稚嫩,每開一個小單,開發一個小客戶,就開心得能看着那個訂單傻笑一會。"
行情好歸好,但對于轉行的人來說,要改變原來的思維和處理模式也要花點功夫。
小方的第一個大終端客戶是南京的,需求主要來自國外,小方負責在國内市場幫他找芯片。這是個很大的客戶,賬期要放大概 2-3 個月,小方找到了一批就先買了進來。
沒想到買進來之後,客戶就開始一直挑剔。這批貨如果客戶不收,就相當于砸在小方手裏。她隻能想辦法硬着頭皮讓客戶收下。
" 我直接和我老闆抱着這一箱芯片去南京找他了。花了一整天,聊了很久,結果客戶還是沒要,隻能和老闆又把這箱芯片抱回去。"
那是小方轉行第二個月遇見的大客戶,當時她就想," 這大客戶也太難做了。"
芯片分銷行業的大客戶和小方以前接觸的大客戶太不一樣了,更多的是車廠、工業類大廠、上市公司等類型,還有大型國企以及外企,與她之前旅遊行業接觸的私營企業客戶完全不一樣。
與這類大客戶接觸,中間有很多不一樣的流程與規矩,要自己走過一遍才能體會。
好在也不是一直這麽不順。
小方之後碰到一個差不多情況的大客戶,一個車企要一批貨,客戶和 Tier1 都确認需求之後,她就先把那批貨買進來了。
" 買完之後客戶不認賬了,覺得價格太高,要和我砍價。"
小方去聯系 Tier1 ,但 Tier1 表示客戶不要的話他也沒辦法。她一咬牙直接飛去了深圳,拉上了 Tier1 去找客戶一起吃飯。最後和 Tier1 一起合作,終于讓客戶把這批貨拿進去了。
2022 年下半年,行情開始不對勁了。原本到處找貨的客戶都不見了,現貨商手裏的庫存越來越高,有些終端甚至都堆起了庫存,沒有了訂單,機器都不開了。
小方雖然開始瘋狂跑客戶,但成效都不大。不過,她發現這些客戶的需求變少,忙着清庫存,一些芯片也成爲了倉庫裏的呆料。
生意是活的,就看你怎麽去做。和老闆商量了一下,小方決定不賣貨了,改買貨。
小方的公司搞了一個很大的倉庫,把一個大客戶幾噸的貨都給拉過來了。然後又四處找呆料,把貨都運到這個新倉庫裏。有了這一倉庫的庫存,公司也可以從單純地走渠道,轉型成有龐大庫存的貿易商,之後也可以不單單通過渠道去做生意,在客戶心中的地位也會變高。現在,這個新倉庫裏的貨已經開始賣了。
小方想," 即便是在困境裏,也可以做點什麽。"
老冀正式入局的時候,行情已經到谷底了。
但他鐵了心要在芯片分銷行業紮根,在人人喊 " 冷 " 的時候,他成立了一家芯片貿易新公司。一共三個股東,又拉了一個幹了 16 年的老兵一起加入,現在主要是幹外貿。
很多自己開始幹的人,要不就是大公司曆練出來的,要不就是代理出來的,要不就是原廠出來的,像老冀這種直接跨行的很少見。老冀隻能用笨辦法——一個個去走訪,從頭開始學。
老冀給自己定了個目标,要走訪 500 家公司。老冀自己也覺得這個辦法很笨,但是隻有這種最适合自己。先認識 1 個行内人,再通過他介紹熟人給你,就這樣 1 個人變 2 個人,十個人變幾十個人,隻有通過這種裂變,外行人才能慢慢融入這個圈子。
華強北這個地方,幾平方公裏就集中了幾千家公司,要走訪起來非常方便。老冀和另一個夥伴兩個人現在已經跑了 200 多家公司,一方面他們可以更快地去了解市場行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去 " 混個臉熟 ",讓别人認識你,了解你,以後有生意、有需求的時候也會想到你。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出路。
身爲普通打工人的小張,并沒有改變業務的話語權,她能做的也隻有盡全力開發客戶,想辦法赢過同行成單,加入内卷。
比卷更可怕的,是沒有地方卷。
" 真的一點需求都沒有。"不少芯片銷售在近幾個月都隻能拿底薪度日,即便成單,也多是小單和樣品單。無所事事變成了一種焦慮,小張每天在辦公室隻能假裝很忙,還要面對業績的壓力。不少人在這樣的狀态下," 心态崩了 "。
有的人熬不下去離職走了,小張則從去年 9 月開始 " 躺平 "。
從目前的行情來看,小張覺得一年之後都不會有很大起色,要不要再次轉行?又能做什麽呢?小張目前還沒想好。好在她的經濟壓力還不是特别大,還有時間和條件讓她糾結、思考。
03
" 我還是想在芯片分銷行業
好好幹,慢慢往上爬。"
今年一整年的行情都不是太好,雖然現在能聽見原廠、機構開始發出複蘇的聲音,但是現貨市場還沒有大的起色。
那段風風火火的時期,有一些人入局,想賺一波就走。但實際上他們真的能賺到錢嗎?
有市場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第一波賺到錢的人,是漲價前就有大量芯片囤貨的經銷商," 因爲這波偶然的行情,給外界造成了這行很好賺錢的誤解 "。
" 這波人在我們看來就算是外行,投機心理加上經驗不足,很容易在高位接盤。芯片價格回落以後,虧得最慘的也是這些人。"
也有人吐槽,有的人隻看到别人賺錢,就馬上集資入局,最開始肯定能賺一些,但行情不好了,就開始虧錢。而且這些人往往不會止損,越跌越買,很快就虧損慘重。
還有商家透露,在華強北上萬家電子元器件行業商家中,能夠賺大錢的隻有幾十家。
來源:社交媒體
現在的行情已經遠不如以前,但是小方覺得比起賺快錢,她更看重的是行業能給自己帶來什麽,比如客戶人脈、看待行業的視角等等。
對于小方來說,賺錢是一件細水長流的事,要長期學習、踏實認真,才能有真正的穩定,才能實現财富的積累。
老冀屬于冰點開局,現在的一切也早就有所預料。對他來說,現在就是要抓緊時間去學習、去沉澱,在低谷時有積累,未來有機會時才能抓得住。
老冀的公司現在還不到 10 個人,之前本打算招十幾個人,但他覺得現在這個行情得緩一緩,不能走太急,現在更适合去培養一些人才。
之前有一些公司将前兩年那波行情當做了常态,擴招得太厲害,現在又要把辦公室換小,還要裁員,太折騰。不過老冀覺得可以在别人裁員的時候,觀察一下是不是有優秀的人才流入市場。
老冀目前的首要目的就是抓住客戶,哪怕這單不賺錢,但是有客戶進來就可以了。
未來他想把公司搞好,做成一個有規模、有知名度、有信譽度、有公司特色文化的芯片分銷企業。如果做成了,那自然還能賺點錢。
老冀說:" 接下去我就打算在芯片分銷行業好好幹,慢慢往上爬。"
04
結 語
兩年喧嚣過後,華強北現在變得很安靜,一些新人 " 抽身 " 了,老人卻知道,時冷時熱才是常态。那些轉行來賣芯片的,有人本就隻想掙一波快錢,苗頭不對便早早離開,有的人臉色陰郁了一段時間,然後再也沒有出現。現在還在市場裏的,多半還是那些一開始就在這個行業的人,或者是決定一直待下去的人。
爲了能繼續在芯片分銷行業待下去,轉行來的人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上文那樣的 " 行動派 ",兩個月跑 200 多家公司去走訪;也有 " 理論派 ",一個人研究芯片規格書到深夜,隻爲可以幫助客戶找到替代料;還有 " 宏觀派 ",把一顆顆芯片料号當作股票進行研究,找到最具性價比,不會虧錢的那顆料。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外行人來賣芯片的理由很單純,就是看好這個行業,想賺錢;離開的理由也很單純,覺得自己賺不到錢;留下的理由也一樣,覺得可以持續賺錢。
夢圓夢碎,人來人往,華強北始終在那,在朝霧的寒意中等待下一次天亮。
文中人名皆爲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