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托尼不是在做榮耀 Magic 6 的上手體驗嘛。
在看新功能 " 任意門 " 的簡介的時候,突然又看到了我們的老朋友,羅老師的身影。
榮耀 Magic OS 發布會剛結束不久,羅永浩就直接在微博上點名批評榮耀的任意門抄襲錘子手機的 One Step ( 一步 )。
随後便有博主爆出,榮耀方面稱 " 任意門 " 功能爲榮耀獨立研發。
進入機圈比較晚的同學們可能不太了解 One Step 是個什麽東西,簡單來講就是一個錘子手機在 2016 年發布的特色功能。
可以讓用戶通過簡單的拖拽操作,實現跨應用的圖片、文字、鏈接信息交互。
但是按照這個描述來看的話,其實其他家也有有類似的功能,比如 iOS 15 以及之後的版本都支持的文字提取拖拽。
似乎也有抄襲 One Step 的嫌疑,但并不妨礙它真的很好用。
其實吧,在智能手機越來越同質化的今天,類似于 One Step 這樣好用的功能或技術,是逃不掉被各家廠商同時使用的命運的。
但我們作爲用戶、作爲消費者到底是應該悶聲發大财好好享受,還是該跳出來嚴厲譴責 " 抄襲 " 行爲,督促廠商們獨立創新?
每次遇到這種這個功能 " 似曾相識 " 的情況時,托尼都會思考這個問題。
比如之前的,錘子手機的 " 三大褲衩 " 之一, Big Bang ( 大爆炸 )被别的廠商廣泛 " 跟進 " 的情況。
光說 " 大爆炸 " 大家可能沒什麽概念。
因爲一鍵識屏,自由選擇文字、圖片,乃至于識别物品一鍵跳轉某寶,這些功能可能大家都已經習慣了。
但其實這項技術最早的名字就是 " 大爆炸 " ,也是羅老師給智能手機圈留下來的 " 寶貴遺産 " 。
錘子這邊對待 " 大爆炸 " 的态度還是很大方的。
2017 年錘子科技在其官方微博上直接公布了大爆炸的所有框架層和 UI 實現層的代碼。
有這麽好的機會,各家廠商當然不會放過。
到了第二年, MIUI 10, Flyme7,Color OS 5.1, Funtouch OS 4 等主流定制安卓系統就都已經悶聲大發财,跟進了這種類似全屏内容識别的功能。
但如果較真了,大爆炸這個功能也和之前的一個應用有點相似。
而且經過了這麽長時間的調整,各家其實已經做出了各有差異的内容識别功能。
托尼都體驗了一遍,發現都很好用。
各家 " 類大爆炸 " 功能總結。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也許就是因爲功能實在好用,大家都隻關心自己正在用的手機有沒有。
所以實際上,在消費者的心裏,一項功能好不好用遠要比誰先做出來、誰又是抄的重要!
稍微有一點這個覺悟的廠商,托尼能想到的,是被稱爲 " 手機界黃埔軍校 " 魅族。
托尼曾經問過身邊的煤油,他們一直堅持用魅族的原因是什麽,其中被多次提到的就是 Flyme 的小窗。
小窗是到現在爲數不多能讓人一提起就想到魅族的功能。
但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細追究起來,最早用上類似于小窗這個功能的其實是三星。
我能找到的關于最早的三星使用類似于小窗的功能的機型,是初代的 Galaxy Note 。
三星早期的小窗邏輯更像是 Windows 的窗口,而且隻是作爲 Spen 的一個适配功能。
魅族把小窗的理念拿了過來,但基本上等于重新設計了小窗的功能和操作邏輯。
Flyme 7 發布會,魅族的小窗模式的首次亮相,便捷了 QQ 、微信等熱門社交應用的消息回複操作,在當時,即用即走的邏輯就已經定調。
爲了讓魅族對得起 " 黃埔軍校 " 的 title ,各家紛紛開始跟進,其中可圈可點的是小米。
小米在跟進之後在功能性上在進了一步,加入了窗口大小可随意調節、小窗懸挂、開啓小窗時可以操作原畫面等等的功能
魅族方面出乎意料地,沒有像之前 " 人、己、行業 " 那樣直接正面說 MIUI 抄襲,
反而幹脆在 Flyme 8 的發布會上直接說 " 歡迎友商們繼續學習 " 。
傲嬌也罷,陰陽怪氣也好,或者說是在炫耀自家小窗做得好也罷,起碼字面上大方的态度還是很值得肯定的
當然行動上魅族也很 " 大方 " ,受到 MIUI 的 " 啓發 " 後, Flyme 9 上也終于支持了小窗懸停。
而對于它 " 歡迎學習 " 的喊話,友商們不管有沒有聽進去,實際行動上倒是都照辦了。
到了今天,各家都已經發展出了不同的小窗風格,各有各的好用。
實際上,大家對廠商們這一做法并沒有太多苛責,讨論的更多是這樣的功能價值大
不大,值不值得拿出來吹。
連将小窗引以爲豪的魅族自家粉絲,提起這項功能時,說的更多的也隻是 " 小窗這一塊還得看魅族 " 。
再一次證明,大家對于一項具體的功能或者技術,更多地是關心誰家做的最好,而不是誰先做出來的,誰家有沒有抄襲。
看到這裏部分較真的差友可能會覺得,因爲上面提到的這些功能和技術,都是 UI 層上小打小鬧,所以廠商們借鑒也就借鑒了,大家也都比較包容。
那托尼就再舉一個例子。
稍微了解過一點聊天軟件的差友們應該都知道,聊天軟件轉發文件、圖片内容時,每轉發一次會有在手機内重複生成一個相同的文件。
這樣做法不僅沒有必要,而且重複的文件會占據大量的存儲空間。
但是用戶自己想要删掉吧,又會造成聊天文件的丢失。
因爲早期系統沒有很好的辦法識别哪個是複制出來的,哪個原本的聊天文件,隻能粗暴地把源文件和複制的文件都删掉。
而托尼要接下來要講的這一項技術,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大家還記得華爲在 Mate 50 上首發的超空間存儲壓縮技術嗎。
這項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先根據文件内容計算得到每個文件特有的哈系數( MD5 ), 再比較兩個文件的哈系數來确定這兩個文件是否是一樣的,一樣的話就删掉其中一個,隻留下一個指向源文件的副本。
使用超空間存儲壓縮前
使用用超空間存儲壓縮後
可以理解爲原本是兩個文件,經過超空間存儲壓縮技術處理後,就變成了一個源文件和一個快捷方式。
這樣一來聊天軟件即使複制再多,占用的空間也不會很大,而且也不會像以前的清理那樣把源文件都弄丢了。
這麽牛又能解決用戶痛點的技術其他家當然也不會放過的,都在努力跟進了。
OPPO 在 Color OS 14 上也實現了類似的功能,托尼實際體驗下來發現差不多也能做到類似于華爲這樣的全局存儲壓縮。
除此之外,小米也在努力跟進,但是目前看仍隻能實現幾個 App 的無損壓縮
在托尼看來,華爲更多的是給後來者方向上的啓發,但後來者要實現還是需要真刀真槍地投入精力去做。
因爲前面提到,需要這項技術需要計算每一個文件的具體内容,這麽大的計算量需要系統本身調動閑置資源來實現。
這就很考驗各家對于系統底層的技術積累。
換句話說,就算把這當成一份現成的 " 作業 " ,也是有非常高的技術壁壘的,其他廠商要把它拿過去,也絕對不是我們理解的那樣簡單地 " 複制粘貼 " 。
托尼隻能說,希望别的廠商也加把勁,早日也把這樣強的技術都做出來,一起幫用戶節省更多的存儲空間。
到這裏差友們應該明白了,對于廠商們這些看上去很相似的技術根本沒有必要去糾結是誰抄的誰。
因爲一方面,去關注誰做的更好要遠要比糾結 " xx 早就做出來了你那個是不是抄襲 " 更加實際
另一方面,真正有難度的技術或者功能,根本就不存在一比一抄襲的可能性,靠的還是各家的真本事。
好在大部分用戶現在也已經很清醒了。
頂多在發布會或者新機測評的彈幕裏調侃一句 " xxx 表示這我很熟 " " xxx 早就有了 " 。
隻要手機廠商們真的有幹實事不斷努力讓系統越來越好用了,就是對用戶最好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