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的麻煩越滾越大!
據媒體最新報道,拜登政府已開始研究是否需要對 ChatGPT 等人工智能工具進行審查。
報道稱,當地時間周二,美國商務部正式向公衆征求意見,就其所謂的問責措施發表評論。問責措施包括,是否在新型人工智能模型發布前對其進行認證。
這意味着拜登政府即将在 ChatGPT 等人工智能産品監管方面邁出第一步。
美國商務部下屬機構美國國家電信和信息管理局(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簡稱 NTIA)負責人 Alan Davidson 表示:
這些工具即使在相對初級階段也能發揮作用,令人驚訝。我們知道,我們需要設置一些護欄,以确保它們得到負責任的使用。
Davidson 還說,公衆意見有助于美國政策制定者處理人工智能問題,将在未來 60 天内得到接納。根據他的說法,法律規定 NTIA 可以就技術政策向總統提供建議,而非起草或執行法規。
ChatGPT 遭多國圍剿
在美國考慮進行審查的同時,ChatGPT 已遭到多國圍剿。
其中,意大利打響了全球封禁 ChatGPT 的第一槍。
3 月 31 日,意大利個人數據保護局宣布,即日起暫時禁止使用 ChatGPT,并表示已對 ChatGPT 背後的 Open 人工智能公司展開調查。
該機構提到,3 月 20 日的數據洩露事件導緻一些 ChatGPT 用戶的對話數據和有償服務支付信息丢失。
德國監管機構緊随其後,4 月 3 日,德國聯邦數據保護專員發言人稱,出于數據保護方面的考慮,可能會暫時禁止在德國使用 ChatGPT。
此外,法國、愛爾蘭、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也開始考慮對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采取更嚴格的監管。
而在歐美以外,其他國家也在警惕 ChatGPT 的威脅。
日前,韓國三星稱,該公司近期發生的數起數據洩露事件和 ChatGPT 直接相關。主要原因是因爲三星員工直接将企業機密信息以提問的方式輸入到 ChatGPT 中,會導緻相關内容進入學習數據庫,從而可能洩漏給更多人。
三星表示,爲了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他們已經告知員工謹慎使用 ChatGPT。如果後面仍發生類似事故,将考慮禁止在公司内網上使用 ChatGPT。
人工智能安全擔憂加劇,加強監管勢在必行
ChatGPT 等人工智能産品在文字、圖像、視頻生成方面的能力确實令人歎爲觀止,但随着這類産品一路高歌猛進,新聞造假、數據洩露、侵犯用戶隐私等問題接踵而來。
甚至有人猜測,随着大量研究正在從生成人工智能轉向創造通用人工智能(AGI),人類将失去對技術發展的控制。
面對人工智能的眼下和未來的威脅,業界和政府不得不感到害怕。
3 月份,民主黨參議員 Michael Bennet 向幾家人工智能公司詢問了一些公共實驗,他發現在這些實驗中,聊天機器人向冒充年輕人的用戶提供的建議 " 令人不安 "。
民主黨參議員 Richard Blumenthal 在一次媒體采訪中表示 :
關于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爆炸性好處和壞處,人們正在進行非常積極的讨論。
對美國國會來說,這是一個終極挑戰——非常複雜、技術性很強、事關重大,而且非常緊迫。
3 月底,馬斯克、蘋果聯合創始人 Steve Wozniak、圖靈獎得主 Yoshua Bengio 等上千名科技大佬和人工智能專家均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呼籲暫停開發比 GPT-4 更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暫停時間至少爲 6 個月。
上周,拜登在白宮與一個科學顧問讨論了這個話題。在被媒體問及這項技術是否危險時,他說:
還有待觀察,有可能。
爲維護人工智能領域的安全,全球科技巨頭正計劃制定相關安全協議。
本周三,OpenAI、微軟、谷歌、蘋果、英偉達、Stability AI、Hugging Face 和 Anthropic 等公司将共聚一堂,讨論制定關于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标準。
微軟、谷歌等其他人工智能技術公司還表示,他們正在不斷更新安全系統,比如爲聊天機器人編寫程序,讓它們不回答某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