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的食品飲料江湖,又跑出一匹黑馬。
《DT 商業觀察》留意到,近幾個月,一個賣茶葉的品牌 " 李陌茶 " 殺出重圍,在抖音上的單月銷售額一度超過東方甄選、三隻松鼠、認養一頭牛等頭部品牌。
在食品飲料 - 茶的細分垂類裏," 李陌茶 " 已經連續 6 個月銷售額排名第一,8 月和 9 月的單月銷售額均破億。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茶葉白牌,到底是怎麽殺出重圍,收割這麽高的銷售額的?
# 01
李陌茶的爆款大單品是 " 小青柑 "(指小青柑普洱,是把普洱熟茶放在尚未熟透就去瓤的柑橘皮中制成的)。
除此之外,還有凍幹小青桔、檸檬刺梨、蜜桃烏龍等熱銷産品,都屬于沖泡喝的包裝花果茶,有點像沖泡版的東方樹葉,比起純茶,口味更清甜、有回甘。
不過,小青柑可不是什麽新鮮事物,現在甚至可以算是有些過氣的網紅。
早在 2016 年左右,小青柑就成了 " 茶界網紅 ",出圈,但頗受争議。
追捧者們喜歡它 " 融合了清新柑果香和醇厚普洱之味 ",将它稱爲 " 小心肝 ";嫌棄者則認爲它掩蓋了純茶的味道,是 " 營銷咖 "。
從産品質量來看,在黑貓平台上,也有不少關于 " 喝到頭發 "" 喝出死蟲子 "" 貨不對版 " 的投訴。
既然産品力差點意思,那是價格的優勢讓李陌茶沖到前面的嗎?
從價格來看," 李陌茶 " 宣稱自家産品走的是供應鏈,從茶倉直接出貨,所以價格比較便宜。
《DT 商業觀察》扒了抖音 " 十裏茶香店鋪榜 "TOP10 的幾家茶葉品牌,其中賣小青柑的就有 6 家,價格參差不齊,客單價比李陌茶還低的也大有人在。
李陌茶 250 克一罐,價格是 148 元,平均 0.59 元 / 克,但同樣排名靠前的權就茶葉,一罐 100 克的小青柑,價格 39 元,平均隻用 0.39 元 / 克。
也就是說,從産品力和價格來看,李陌茶其實沒什麽絕對優勢。
李陌茶,到底靠什麽讓消費者買單?
# 02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看一下李陌茶的受衆人群。
根據飛瓜 · 抖音版數據,它的受衆主要是大城市裏的老哥們:男性占比 65.84%,31-40 歲占比 37.78%、24-30 歲占比 31.28%,身處在三線及以上城市的人接近 8 成。
用評論區裏網友們的評論說," 陪伴式 " 的直播風格,是這群人願意下單的原因之一。
無論是短視頻還是直播,李陌茶基本上都是在自家倉庫裏帶貨。
主播們會從晚上 7、8 點左右,一直直播到第二天淩晨。
視頻的開頭,通常是和觀衆家長裏短地唠嗑。
比如前段時間的花西子眉筆事件,主播一上來就是吐槽:" 這眉筆啊,79 元,真的有點貴…… "
然後再從 "79 元能買什麽 " 這個問題,引到自家産品物美價廉,79 元能買 XX 包茶葉、能喝 XX 個月。
(李陌茶的評論區,圖源抖音截圖)
在産品介紹環節,則往往先有一個 " 工具人 " 跳出來提出一些質疑,比如:" 我媽說了,包裝的茶葉都不是好茶 "。
然後主播現場拆箱、沖泡。
随後,鏡頭一點點怼近,全方位給大家看茶的成色,描述氣味、口感," 打臉 " 這一說法。
(李陌茶帶貨短視頻截圖,圖源抖音截圖)
不過,這樣的拍攝思路,其實是抖音白牌帶貨時比較常見的套路之一。
真正和競争對手們差異化的地方,是李陌茶旗下有多位、自家 MCN 的帶貨達人。
作爲不知名的白牌,抖音帶貨,通常是創始人自己直播帶貨,或者選擇一位頭部達人合作。
抖音上另一個茶葉白牌 " 陳生記 ",就是依賴頭部達人帶貨的典型案例。
在陳生記,97% 的銷售額來源于達播,而達人中," 丹妮茶葉 " 帶來的銷售額,遠超其他達播。
靠着茶界頭部主播 " 丹妮茶葉 ",陳生記從 2022 年 10 月到 2023 年 4 月,一直霸占着抖音食品飲料 - 茶這一垂類的 TOP1。
相比之下,李陌茶 " 雨露均沾 " 得多。
光是爲它帶貨超過 1 億元的達人就有三個:小尹有好茶、康康茶莊和屈屈有好茶。
如果進一步觀察他們的抖音主頁,就會發現,李陌茶帶貨達人中排在前幾位的 " 小尹有好茶 "" 康康茶莊 "" 屈屈有好茶 "" 峰峰茶廠 "" 但哥茶葉供應鏈 ",全都屬于李陌茶茶業 MCN。
除去自家 MCN 的達人,其他達人帶來的銷售額斷崖式下跌:
比如排名第七的 " 大雄茶倉 ",近一年爲李陌茶貢獻的銷售額隻有 100 萬到 250 萬,隻有第六名 " 但哥茶葉供應鏈 " 的十分之一,而後者恰好就是自家的 MCN 達人。
(李陌茶自家 MCN 達人,圖源抖音截圖)
如果說,陳生記這類品牌的帶貨方式是:在抖音上租一張好用的網,然後放到巨大的流量池裏 " 撈魚 "。
李陌茶的帶貨方式則是,自己織網,而且織好幾張,然後廣撒網、多撈魚。
# 03
靠着多位自家 MCN 主播帶貨,李陌茶迅速崛起。
2022 年 6 月," 泉州李陌茶業有限公司 " 成立;
2022 年 9 月,李陌茶官方旗艦店入駐抖音;
2022 年 11 月,李陌茶開啓第一次直播;
2023 年 4 月,蹿到抖音 - 食品飲料 - 茶這個品類裏的單月銷售額 TOP1。
當然,獨特打法的背後,還是離不開資本。
企查查數據顯示," 泉州李陌茶業有限公司 " 的股東有兩位,陳潇和杜姣,持股比例分别爲 50%。
我們順手扒了下兩位股東的過往。
在成立 " 李陌茶 " 之前,倆人都開過不少公司,陳潇有諸多食品飲料的批發零售經驗,除了茶葉,還賣過蛋糕、大米,經營過百貨用品店。
杜姣不僅做批發零售,還經營過茶藝館、棋牌室,到了 2019 年,她又開了一家傳媒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廣告制作、廣告發布、個人互聯網直播服務、茶具銷售等。
換句話說,李陌茶這招 " 自産主播 " 的套路,是兩位各取所長的結合:前者負責提供茶葉供應鏈和零售經驗,後者則有豐富的直播和廣告經驗。
2022 年 6 月 17 日,陳潇和杜姣成立 " 泉州李陌茶業有限公司 "。
半個月後,另一家名爲 " 海南貝誠傳媒公司 " 在海南成立,根據企查查數據,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杜姣,持股 99%,而另一位持股 1% 的股東,正是陳潇。
海南貝誠傳媒公司的主營業務就包括:食品互聯網銷售;演出經紀攝像及視頻制作服務;個人互聯網直播服務……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從抖音帶貨打法和企業關系來看,這兩家公司之間可能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
寫在最後
今年 9 月,陳生記高度依賴的抖音頭部達人 " 丹妮茶葉 " 停播,短視頻和直播都停留在 9 月 3 号,此前基本保持着日更的狀态。
對應地,陳生記的銷售額也迅速下滑。在茶這一品類中,從 8 月的第 2 名,在 9 月掉到第 20 名。
看上去,李陌茶這種把達人掌握在自己手裏、并分散頭部主播的帶貨方式,更爲穩妥。
不過,無論打法如何,李陌茶的高銷售額,仍然是依賴高曝光:靠直播時長、達人數量和推流獲得高浏覽量,從而獲得轉化。
對應到帶貨的轉化率,其實不高。
近一年,李陌茶的平均轉化率在 5%-10% 之間。
作爲對照,抖音的其他茶品牌中,八馬、滄瀾古茶、中茶是 0-5%,茶園世家、泡古今、茗星號的平均轉化率也是 5%-10%,而陳生記、品茗芬、小提茶的轉化率已經到了 10-15%。
往後,李陌茶能否持續保持抖音帶貨的頭部地位,還有待驗證。
數據說明:以上來源于飛瓜 · 抖音版數據的信息均爲客觀數據基礎上通過一定算法獲得的預估值,未經審計,或存纰漏,敬請諒解與指正。
文 字:張晨陽 數 據:張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