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鲸财經記者 張靜倫
近日,上海市場監管局公布了 2023 年反不正當競争典型案例,案件 1500 餘起。其中,海霸王(汕頭)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海霸王 ")售賣的白菜豬肉水餃,因雞肉或鴨皮的含量均高于豬肉,涉嫌對産品進行虛假宣傳,被處罰款 50 萬元。
針對有關該處罰相關情況,海霸王官方工作人員回應稱,該處罰事件是幾年前的事情,主要是因爲白菜豬肉水餃産品的标簽不規範、有瑕疵,目前已經整改。現在市面上銷售的産品都是符合國家标準要求,且有第三方檢驗的産品,沒有之前不規範的産品在售了。
事實上,在此事件之前,海霸王已經多次被曝出原料爲冒充、涉嫌虛假宣傳等問題。
" 此次海霸王‘涉嫌虛假宣傳’被曝光後,會對品牌産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消費者可能會對企業的誠信産生懷疑,對産品的質量和安全性産生擔憂。"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爲,品牌影響力的下降程度取決于企業如何應對此次危機。如果企業能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誠懇地向消費者道歉,并确保産品質量和安全,那麽品牌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反之,如果企業處理不當,品牌形象可能會受到嚴重損害。
屢次 " 挂羊頭賣狗肉 "
根據上海市場監管局發布的消息,2020 年 11 月起,受豬肉價格大幅增長影響,海霸王爲減少原材料成本,将 " 白菜豬肉水餃 500g" 等 19 款速凍水餃産品中的豬肉配料含量大幅降低,導緻上述産品配料中雞肉或鴨皮的含量均高于豬肉,豬肉不再是上述水餃餡料配料的主要成分。
爲了獲取競争優勢,海霸王自行設計并制作産品包裝,在上述 19 款速凍水餃産品的外包裝上使用醒目字體以 " 豬肉水餃 " 作爲産品名稱,也未在醒目位置備注提示産品主要配料改變,導緻消費者對産品配料産生誤認。至案發,海霸王共計銷售上述型号的速凍水餃産品 140 餘萬包。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認爲,海霸王利用産品名稱對産品性狀進行虛假宣傳的行爲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争法》第八條第一款 " 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 的規定,遂作出罰款 50 萬元的決定。
據海霸王官網信息顯示,海霸王國際集團是一家集餐飲、速凍食品、地産、旅店和商貿物流爲一體的多元化企業集團。海霸王 ( 汕頭 ) 食品有限公司配備有食品生産線 30 多條、大型生産基地 4 個,擁有年産速凍食品超 15 萬噸的生産能力,産品線涉及火鍋餃類、湯圓類、水餃類、丸類、魚漿制品類、串類、包點類、肉制品類、沙拉等九大系列共 200 多個品種。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樣一家速凍食品行業的知名企業,卻在過去幾年多次被曝出 " 挂羊頭賣狗肉 " 等産品質量問題。
早在 2016 年,相關機構對海霸王旗下的 " 海王妃 " 撒尿牛肉丸進行抽檢,兩次均未檢出牛源性成分。2022 年,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在某電商平台購買了一批魚丸,發現大部分産品配料首位爲 " 魚糜 " 或是 " 冷凍魚糜 ",多款魚丸産品摻雜其他肉類,其中提到 " 海霸王爆漿小魚丸 " 的主料竟然是雞肉。
出于成本和口感考慮?" 混肉 " 已成行業普遍現象
在速凍食品領域,這種 " 混肉 " 現象早已成爲一種常态。據新京報此前報道,三全、思念售賣的 " 牛肉 " 餃子中,有 8 款配料中含有豬肉或豬肉加雞肉成分;三全、龍鳳、白玉的 " 豬肉 " 餃子中,有 10 款添加了雞肉成分。
針對餃子中添加其他肉類,當時思念客服回應稱,主要爲口味需要。此外,思念食品還表示,其所有産品都依據《食品安全國際标準 預包裝食品标簽通則》(GB 7718-2011),按照原材料占比含量遞減的順序,将各類原材料一一明确标識。三全食品的客服則稱,其 " 香菇豬肉大餡馄饨 " 産品中确實含有其他配料,但豬肉、香菇是主要成分,所以産品名稱才這樣取。而在标稱 " 豬肉 " 的餃子中添加雞肉,主要是根據研發等綜合考慮。
改善餡料口感、降低原料成本,被歸結爲速凍食品企業生産這種 " 混肉餡 " 産品的兩大主因。 其中,降低成本大概是更關鍵的考量。從成本的角度看,同樣規格下,雞肉、豬肉、牛肉的價格确實存在差異。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的數據,截至 1 月 11 日下午兩點,全國農産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爲 19.81 元 / 公斤,牛肉爲 71.12 元 / 公斤,白條雞爲 17.61 元 / 公斤。
與海霸王涉嫌虛假宣傳有所不同,這些品牌被曝光的是用料 " 不純 ",并非豬肉餃子中雞肉含量超過豬肉,牛肉餃子中豬肉含量超過牛肉。
在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海霸王受到相應的處罰是非常有必要的。很多食品企業在競争過程中采取類似的手段,第一爲了偷工減料,第二是以次充好,第三是欺詐消費者。針對海霸王的處罰保障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淨化了行業亂象。
食品飲料産業投資人陳小龍稱:" 雞肉價格相較豬肉更加便宜,鴨皮這些則更加廉價。商家爲增加利潤铤而走險,最後損害品牌形象,實在是一種殺雞取卵的行爲。"
" 此次海霸王事件也給全社會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 上海市新文彙律師事務所律師富敏榮告訴藍鲸财經記者," 由于消費者的不确定性,被處罰款是上交給國家财政的,真正的受害人消費者并沒有獲得應有的賠償。而且 " 海霸王 " 對罰款 50 萬元實際上是不痛不癢。如今公益訴訟已在法律層面上不構成障礙,建議檢察機關以及消費者保護協會應該提起公益訴訟,對 " 海霸王 " 之類企業進行懲罰性民事賠償,并利用賠償獲得的錢款設立 " 消費者受害賠償基金 ",若日後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可以從基金中得到補償。"
速凍食品行業頭部品牌效應顯著
受快節奏生活的影響,消費者對方便、快捷的食品需求不斷增加,中國速凍食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艾媒咨詢研報顯示,中國速凍食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2 年中國速凍食品市場規模已達 1688.5 億元,預計 2025 年将達 2130.9 億元。
另據艾媒咨詢上述研報顯示,2023 年中國消費者最偏好火鍋食品類的速凍食品,占比爲 68.4%;其次是肉類(62.7%)、餃子類(55.3%)、湯圓類(51.7%)。消費者購買過的品牌中,思念、正大、安井、灣仔碼頭和聖農位列前五;除了這五個品牌外,其餘速凍食品品牌的消費者選擇占比不超過 30%,行業龍頭效應明顯。
由此看出,速凍食品行業目前行業集中度高,頭部企業收益率較爲可觀,頭部品牌效應明顯。這種格局下,龍頭企業能夠很好地利用規模效應不斷鞏固自己的地位,憑借強大的資金實力與研發能力,不斷地推出新品,進一步擴大市場。加上此次風波,海霸王若想繼續布局和深耕,未來或許并不輕松。
另一方面,作爲一家年營業額達 20 億元的食品龍頭企業,海霸王遲遲未上市,也是市場長期關注的問題。
江瀚告訴藍鲸财經記者,企業遲遲沒有上市可能有多種原因。一方面,企業可能認爲當前的經營狀況和市場環境并不适合上市;另一方面,企業可能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如财務狀況不佳、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等,這些問題使得企業暫時無法滿足上市的條件。
陳小龍認爲,一家企業是否上市,選擇何時上市,在何處上市,涉及到很多因素,否則,即便上市,市值不佳,甚至跌破發行價都有可能,如果不能實現理想的融資目标,倒不如等待合适的時機。凍品行業産品成熟,也不易做出差異化,毛利淨利都不高,主要依靠規模盈利,在現階段大衆追求性價比的消費取向下,速凍産品不易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