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評價: 12 月 28 日,由汽車評價研究院、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 "2023 長城汽車 Hi4 技術體系專家品鑒會 " 在河北保定舉行。辭舊迎新之際,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在活動中分享了對于 2024 年汽車市場的預判,他預測 2024 年汽車市場将呈現七穩七增的特征。
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 李慶文
關于 2024 年中國汽車市場态勢,研判與預測很多。
總體上,偏重總量預判,忽略結構分析。由此可以看出,追求數量增長觀念深入骨髓,短時間内難以根本轉變。
發現這種狀态,我刻意讓自己多從結構方面去思考,歸納出今年中國汽車市場七穩七增态勢。
2024 年汽車市場,總量上,微增長或低增長。3% 以下爲微增長,3% 或 4% 爲低增長。
結構上,變中優化。
" 變 " 是:新汽車繼續高增長,汽車市場結構繼續改變,傳統燃油車繼續走低。
" 優化 " 是:結構變化中,趨于全面、銜接、持續。
以低碳爲目标,新能源汽車技術和産品多元化,不單純發展純電汽車爲全面。
通過颠覆創新,擯棄高碳産品,重構傳統技術,生成低碳新技術爲銜接。
用市場化保證電動化、智能化符合經濟規律爲持續。
其特征就是七穩七增:
1. 國内市場穩,國際市場增。
其實,近幾年,國内市場都是穩,沒有大的增長。去年達到 3000 萬輛也是穩,與曾經的最高年份比較,增量不大。國内市場,在 2500 萬輛左右,已經徘徊了好幾年,去年也是如此,登上 3000 萬輛台階靠的是出口。去年出口接近 500 萬輛。
2024 年的結構仍然會是這樣,國内市場,可能還是在 2500 萬輛左右徘徊。因爲,現在看不到支持國内汽車市場增長的新因素,主要是居民收入增長的預期偏冷。汽車市場以家庭個人消費爲主,沒有樂觀的家庭個人收入增長預期,不可能出現高增長。當下,關于老百姓是有錢不敢花,還是沒錢可花的分歧比較大,争論激烈。從國内汽車市場近幾年徘徊不前的态勢看,恐怕老百姓缺錢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國際市場,今年突破 500 萬輛是大概率,有可能達到 600 萬輛以上。當然,有的專家認爲,去年俄羅斯市場爆發增長,今年會明顯減速,影響出口總量增長。我不同意這個判斷,因爲,中國汽車圍繞出口,經年累月集聚的能量到了爆發階段,骨幹車企國際化布局開始發力,進入快速增長區間。
比如:今年奇瑞汽車出口已經占到總銷量的近 50%,上汽集團出口量已經突破百萬。我堅信,未來幾年,中國汽車骨幹企業中,還會出現出口銷量接近 50% 的新銳,突破百萬輛的也會湧現。
決定汽車出口能否持續增長的基本面在企業,現在看,這個基本面充滿活力。
2. 純電市場穩,插電市場增。
近幾年,純電汽車市場成長速度超預期,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持續高增長的主要力量。去年,插電混動市場初顯鋒芒。今年,插電混動市場将強勢增長,鋒芒畢露。
" 龍蟠杯 " 第七屆世界十佳變速器評價、第二屆世界十佳混合動力系統實車測試及評審會
盡管有的專家依然偏愛純電汽車,認爲純電汽車主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局面不會改變。但是,我認爲,純電汽車市場不計成本野蠻生長階段結束了。靠投資者和政策支持燒錢的高增長,是必須經過的階段,但是,不應該長期堅持,也不可能長期堅持。
第三屆世界十佳電驅動評價實車測試及評審會
而插電混動技術和産品,能平衡低碳戰略與企業效益的關系。短期看,今年會爆發式增長;長期看,能保障汽車企業持續發展。
今年,是插混産品大年。中國骨幹車企,在插電混動創新上,積累沉澱的技術,突變爲優勢産品,形成了集群協同創新能力,快速叠代,你追我敢,相得益彰。
2024 年,市場上,插電混動車型,是最多的一年,是集中釋放的一年,也是競争最激烈,爆發式增長的一年。
3. 造車新勢力市場穩,骨幹汽車企業市場增。
近幾年,造車新勢力高歌猛進,雖然其占整體汽車市場的比例還不高,但是,成長速度超預期,增長率高的驚人,又代表着新汽車方向,一時間,似乎汽車市場的主導力量就是造車新勢力了,汽車産業的未來就在造車新勢力手裏了。
輿論場如此,還可以理解,追新是輿論場的特征。可是,專業人士如果也如此,就應另當别論。是單純膚淺,還是利益所緻;是爲了政治正确,還是認知偏差;是真心以爲,還是取巧娛樂。我不敢妄斷。
2024 年,造車新勢力,還會有比較高的增長,但是,相對過去,可能是穩增長。
理想汽車,喊出今年要賣 80 萬輛,能如願嗎?前幾年,骨幹汽車企業的混動産品沒有推出來,增程式産品稀少,理想汽車打了一個時間差。今年,不但增程式産品豐富了,還有大批比增程式産品節油的插電混動參與競争,微增長或低增長的市場下,想獨占鳌頭難。
4. 高增長企業穩,骨幹汽車企業增。
去年,比亞迪汽車一騎絕塵,如期實現了 300 百萬目标,成爲中國汽車品牌的領頭羊。今年,比亞迪汽車還能像今年這樣超高速增長嗎?業界期望、政府期待、輿論期盼它繼續超高速增長,比亞迪汽車自己也可能信心滿滿。
超高速增長,把比亞迪汽車推上了新高度,躍遷到與跨國汽車企業比高低的水平,标志着中國汽車換道先跑戰略的成功。
但是,市場規律可能與大家的期許相悖。超高速增長,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現象,是特定條件下的極端反映,是能力積聚到爆發點時的集中迸發。2024 年,比亞迪汽車在高起點上,它的增長可能趨穩。加之,衆多骨幹企業和他展開更加激烈的競争,分食其一部分市場份額,比如:插電混動領先優勢退減,純電競品繁多,從遙遙領先轉變爲旗鼓相當的對手競争。
反觀之,衆多骨幹汽車企業,已經實現大象轉身,雄厚的實力開始向電動化、智能化傾斜,有的骨幹企業甚至放棄傳統汽車的投入,全力以赴投向新汽車。
更重要的是,這些骨幹汽車企業,今年向市場投放的新能源汽車的品類和數量驚人,史無前例。可以斷定,骨幹汽車企業的市場增長會高于去年,可能出現一個百舸競發局面。
5. 合資企業穩,中國品牌增。
去年,中國汽車品牌的市場份額超過了 50%。今年,有達到 55% 或 60% 的可能。
合資、獨資品牌穩住不降,也需做比較大的努力。
這種變化對合資、獨資品牌始料未及,過去的風光蕩然無存,面對一地碎片,有的跨國司做出了巨大戰略調整,果斷落子,重新布局。
比如:德國大衆汽車不但投資地平線機器人公司,還與其建立了以智能汽車爲目标的合資公司;與國軒高科建立合資公司,補上動力電池短闆;入股小鵬汽車,布局造車新勢力;大衆安徽合資公司步伐加快,今年新車上市。這一環扣一環的舉措,思路清晰,果斷堅決,一個新汽車産業鏈雛形顯現。
再比如:寶馬汽車與長城汽車建立的光束合資公司,獲得了完備的生産許可。
跨國汽車企業應對中國汽車市場變化的舉措,對穩定自己的市場份額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6.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穩,智能汽車滲透率增。
去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 35% 以上;今年,有可能達到 40%。
去年,智能化滲透率達到 60% 以上;今年,會有大幅度提升。智能座艙,新車普及;L2 以上的智能駕駛,有可能達到 80% 左右。
" 地平線杯 " 第五屆世界智能汽車年度車型實車測試及評審會
當下,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的競争,離開政策支持,沒有明顯優勢。加之,裏程焦慮未完全排除,充換電基礎設施正在建設,傳統汽車價格下探,影響其滲透率繼續高增長的因素比較多,使之放緩。
智能化滲透率,沒有這些不利因素影響。首先,智能化産品沒有得到過政府補貼,受政策影響小,基本上是靠市場化運作發展起來的。其次,智能化産品既支持新能源汽車,也支持傳統汽車,可以獲得全部汽車市場機會。第三,智能化爲汽車創造出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魅力。沒有智能化技術的汽車,幾乎沒有賣點。
7. 乘用車市場穩、商用車市場增。
支持國内乘用車市場增長的有利因素不多,居民收入增長預期負面,促消費的政策多,但不夠有力。盡管如此,由于居民對乘用車還存在一定量的剛需,尚可穩住市場。
商用車是生産工具屬性,與投資密切關聯。投資是今年穩經濟的重要措施,财政和金融部門,都已經确定了加大投資力度的政策和安排。
地方政府的投資也會活躍起來,所謂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也不會嚴重阻礙地方政府投資。投資力度加大,反饋到市場上的速度快,對商用車市場景氣促進作用大。因此,今年商用車市場會延續去年的高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