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王峰
編 輯丨周上祺
10 月 14 日,《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 2024 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發布。2024 年國考共計招生 3.96 萬人,相比去年擴招 6.7%。
近五年來,國家公務員招錄人數一直處在擴招趨勢,如果加上補錄,今年招錄人數預計将突破 4 萬人,這對廣大考生來說是極大的利好。
公共科目筆試時間、網上報名時間、報名确認時間也均比去年提前。專家認爲,國考節奏提前,對 2024 屆高校畢業生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就業機會有利。
2024 年國考繼續加大對應屆高校畢業生的傾斜。國家公務員局消息稱," 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錄用政策、錄用計劃向基層一線和高校畢業生傾斜。"
其中,2.6 萬個計劃招錄應屆高校畢業生,服務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比去年增加 1000 個;2.7 萬個計劃補充到縣(區)級及以下直屬機構,也比去年增加 1000 個。
被稱爲 " 天下第一考 " 的國考,2024 年的競争程度将如何,考生報考出現了哪些變化?
哪些地方和部門招錄人數多
2024 年國家公務員招錄共設置了 18948 個崗位,計劃招錄 39600 人,相比 2023 年計劃招錄人數增加 6.7%,小幅擴招。
根據招生簡章,海南省擴招高達 70.2%,還有部分省份擴招程度超過 20%,包括江西省擴招 28.1%,青海省擴招 28%,貴州省擴招 25.6%,重慶市擴招 23.5%,湖南省擴招 22.9% 等。
通過近兩年各省份的崗位數與報名人數情況可以看出,廣東省的招聘崗位最多,招錄規模超過 3 千人,甯夏、青海、海南招聘崗位較少,招錄人數不足 500 人。
國考招錄職位主要集中在稅務、海關、鐵路公安、出入境邊防總站等系統。其中國稅 2024 年仍然是 " 招考大戶 ",招錄職位 10063 個,占比 53.11%,招考人數 24008 人,占比 60.69%。消防系統今年沒有招錄崗位,這已經是該系統連續第二年未開展招錄。
國家公務員招錄職位分爲三類:中央機關及其省級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市(地)級及以下直屬機構綜合管理類職位和行政執法類,其中,占絕大部分比例的是行政執法類崗位,包括上述稅務、海關、鐵路公安、出入境邊防總站等系統的崗位。
值得關注的是,2024 年國考綜合崗占比大幅提升,招錄人數占比 15.89%。
2024 年國考繼續加大對應屆高校畢業生的傾斜。國家公務員局消息稱,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錄用政策、錄用計劃向基層一線和高校畢業生傾斜。設置 2.6 萬個計劃招錄應屆高校畢業生,服務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2023 年國考對應屆畢業生身份的要求 受訪者供圖)
2024 年面向基層崗位的招錄人數占總人數 67.29%。國家公務員局消息稱,有近 2.7 萬個計劃補充到縣(區)級及以下直屬機構,根據實際對艱苦邊遠地區基層職位的學曆、專業、工作年限和經曆等報考條件進行适當調整,進一步充實基層公務員隊伍。設置 3000 餘個計劃定向招錄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和在軍隊服役 5 年以上的高校畢業生退役士兵。
" 近年來,國家政策一直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去。如今‘ 90 後’‘ 00 後’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觀也發生了變化,去年一個北京學員告訴我,他報考了西部邊疆的公務員崗位,因爲家裏祖祖輩輩生活在北京,他很想走出去,到祖國邊疆開拓一下眼界和閱曆。" 華圖教育首席研究員劉有珍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
2024 年國考重大變化
除了招考時間、人數、崗位的變化,相比于去年,2024 年國考公告還有四大變化值得注意。
首先,2024 年國考公告中對于專業科目筆試的招考單位說明産生變化,按照 2023 年 3 月《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要求," 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 " 已更改爲 " 金融監管總局及其派出機構 "。
此外,金融監管總局和中國證監會系統的招考都已從 " 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 " 序列變爲 " 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省級以下直屬機構 " 序列,使用行政編制。
其次,部分考生的考試地點發生變化。金融監管總局及其派出機構職位、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職位、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以及 8 個非通用語職位的報考者在網上報名時,務必将考點選擇爲直轄市、省會城市或者自治區首府。
第三,分類分級考試更加精準。國家公務員局消息稱,部分招錄機關對考生的專業能力進行測查評價,有 9 個部門在筆試階段組織專業科目筆試,比去年減少 1 個,40 個部門在面試階段組織專業能力測試,比去年減少 10 個。
此外,今年面試方式和内容由招錄機關根據招考職位的性質、特點等研究确定,注重體現履職要求。這樣的精神近年來一以貫之,但與去年相比,2024 年公告的措辭有兩處重要變化:一是 2023 年公告稱 " 面試内容 ",今年則變爲 " 面試方式和内容 ";二是 2023 年公告稱 " 注意 " 體現履職要求,今年則變爲 " 注重 " 體現履職要求。考生應注意到這兩處變化,準備好面試命題、考試形式可能會有新變化。
第四,更加注重保障考生權益。2023 年國考公告稱,凡有假借公務員考試命題組、考試教材編委會、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授權等名義舉辦的有關公務員考試培訓、網站或者發行的出版物等,均與本次招考無關,請廣大報考者提高警惕,莫被誤導幹擾,避免上當受騙。今年,提示注意的範圍擴大到 " 社會上有關公務員考試培訓、網站或者出版物等 ",顯然這包括合法合規的考試培訓機構,提示注意的内容增加了 " 理性對待 "、" 防止權益受損 "。
這說明,招考部門注意到近年來的公務員考試培訓熱現象,尤其是個别機構開設高收費高退費協議班,但因運營困難出現大面積學員退費難情況。在嚴峻複雜的就業形勢下,考生和全社會需要保持理性,避免 " 考公熱 " 和 " 培訓熱 " 出現偏差。
理性看待 " 考公熱 "
" 考公熱 " 已成爲一種現象。
在 10 月 13 日華圖教育 2024 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解讀會上,華圖教育輪值 CEO 李曼卿指出," 一是相關政策和大環境的鼓勵和支持,‘考公’對于很多高校就業來講都是一個重要的方向;二是‘考公’讓應屆畢業生有更加寬泛的職業選擇,絕大多數畢業生都能在公務員序列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工作。"
而對于國内年輕人關于就業方面的變化和選擇,李曼卿總結了如下幾個特征:" 第一,年輕人整體就業呈現多元化特征,從事自由職業的人越來越多;第二,關于整體就業發展的規劃越來越強;第三,認知到好的工作也是好的資源,從‘找’工作的思維逐漸轉向爲‘争’工作,無論是公務員序列的好崗位,還是國企、民企頭部企業的崗位,都有激烈的競争,越來越多年輕人願意用好心态去面對競争,獲取機會。"
華圖教育首席研究員劉有珍介紹," 從近些年不斷升高的競争比來看,無論是哪個省份的備考生,想要在國考中成功上岸,都要格外注意選崗問題。"
雖然整體上國考競争日趨激烈,幾十人競争一個崗位的情況衆多,但劉有珍指出,不同部門、崗位要求考生的條件不同,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報考人員的範圍、激烈程度和錄取分數高低。
以 2023 年國考中國民用航空浙江安全監督管理局招錄的 " 從事機場建設及安全運行監管工作 " 的崗位爲例,該崗位進入面試的筆試最低分爲 148.9 分的高分,該崗位的專業要求爲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很多高校都有這兩個專業,考生群體比較大,此外,該崗位對政治面貌和基層工作最低年限都沒有限制。
" 如果崗位限制條件相對寬松,同時工作地點是相對經濟發達的地方,錄取分數一般就較高。" 劉有珍說。
劉有珍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比如深圳作爲就業熱門城市,近年來當地公務員報錄比平均已高達 198:1,進入面試的筆試最低分平均約需 140 分,競争白熱化。
相比之下,西部一些地區成爲不錯的選擇,比如四川省每年公務員、事業單位的招錄人數約 3 萬人。" 招錄規模很大,對高校畢業生有一定吸引力。" 劉有珍說。
再以 2023 年國考中汕頭海關招錄的 " 從事海關業務監控分析、風險防控相關工作 " 的崗位爲例,該崗位進入面試的筆試最低分爲 114.2 分,相對較低。
這與該崗位的限制條件較多有關。其專業限制爲大數據管理與應用、風險管理,這兩個專業目前開設數量不多。此外,該崗位還有諸多要求:" 限應屆高校畢業生;大學英語六級考試合格(或 425 分)及以上;現場一線崗位;考生必須具備與填報學曆及專業相應的學位;汕頭海關關區範圍爲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梅州市、汕尾市,須服從關區二次調配。"
" 公務員好考不好考?一句話說不清楚,結論是有好考的,有不好考的,具體還要分析這個崗位。" 劉有珍提醒道,面對選崗、備考,廣大考生都應認真收集信息、綜合分析、有規劃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