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崔雪莉生前的紀錄片《緻真理 / 人格四重奏:雪莉》上線網飛,引發不少讨論。
鏡頭前,她身穿白襯衫牛仔褲,妝容淡雅,隻是難掩疲态。她聊的,是生前最後一段時光裏的痛苦掙紮。
其中傳播最廣的,是她不少預言如今女性思潮的觀點,被很多網友大 V 轉發贊許。
網絡畫風也一改她生前滿屏嘲諷的喧鬧,回歸難得的平和。大家追念、惋惜、感謝她,仿佛曾經那些惡意從未出現。
回想了一下,雪莉似乎從未如此至簡至誠地表露自己,大衆也似乎難得這麽耐心地聽她訴說。
然而,這片暖洋洋的氣氛,卻激發了我心底深處的困惑——
四年來,是這個世界真的變好了,還是罪惡完美隐身了?
如今每一個人都在懷念雪莉,那當初到底是誰在崖邊推了她一把?
我很喜歡雪莉的 Solo 單曲《Goblin》,在 MV 中,她扮演了一個人格分裂患者,坐在窗邊喃喃自語:
我不太清楚
有時候會想 " 她們 " 就是 " 我 " 嗎?
那麽我是誰?
我做錯了什麽嗎?
想就這麽結束
會有這樣的想法
彼時大家還未察覺這支 MV 的寓言性,隻道是什麽 " 先鋒概念 "。
但再回味她所說的:她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麽分裂出這麽多令人陌生的 " 雪莉 ",她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她也想結束這一切 ……
随即,畫面被黑暗籠罩。
仿佛是另一個世界傳來的回聲,她又幽幽地問道:結束了嗎?
我總疑心,這是雪莉預埋好的,與世界的對話。
她始終會提醒我們,她所經曆過的黑暗真的結束了嗎?這類悲劇不會再發生了嗎?
而我相信紀念雪莉最好的方式,除了努力記住這個美好的人,更是與她一同向世界發問。
恰如她的本名,崔真理。
真理,源自不斷的诘問。
雪莉或許是史上口碑最爲跌宕的明星之一——
她曾是前途無限的韓娛巨星,也曾是醜聞纏身的堕落天使,如今又是總被想念着、紀念着的美好靈魂。
這是人們對崔真理的種種幻想。
而爲了成全我們的幻想,她曾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直至無可挽回。
曾一度被诟病 " 資源咖 " 的雪莉,确實曾是世界的寵兒。
在别人上小學的年紀,雪莉就被送去演技學院。當時的代表十分看好她,7 個月後就讓她出演了《薯童謠》。
自 05 年加入 SM 當練習生後,她也因可愛讨喜的長相和個性備受寵愛和關注。
09 年正式出道,乘着組合的東風,出道一年後便拿了不少音樂大獎,以大衆喜愛的甜美形象活躍在演藝界,發展形勢一片大好。
雪莉在打歌節目《人氣歌謠》中擔任 MC
那麽,享受着名氣光環和寵愛的她,到底在痛苦什麽?
說到底,不過是最基本、也最深遠的存在之問:我是誰?
而之于真理,這個問題甚至還需要改成:我是什麽?
從入圈開始,她被反複灌輸的觀念便是,自己隻是一件面向公衆的精美産品。
同樣的話聽久了,人便麻木。
麻木也就罷了。
最危險的情況還是,麻醉着的患者突然醒來,掙紮着要逃出這個奇怪的病房。
當雪莉覺醒時,她面臨的便是雙份的痛苦。
一方面," 崔雪莉 " 這一身份無疑是這條流水線的獲益者,她靠着包裝和訓練才獲得如此成就。
偶像行業本身就是一門買賣,出賣的是靈魂,獲得的是喜愛。
而等她醒悟時,早就失去了表達的自由,更失去了表達的能力。
長期的規訓與洗腦早讓她不知如何發聲,更開始相信發聲不會帶來改變。
這是一種侵入骨髓的物化思維。
她不甘于作爲産品,但又立刻害怕自己會因此失去作爲産品的價值。
還沒開始叛逃便已經被無形的力量壓制,這是 " 崔雪莉 " 的恐懼。
另一方面,那個更松弛自由的 " 崔真理 ",又真的存在嗎?
自幼被豢養在這個龐大産業裏的雪莉,其實未必能想象到自由的模樣。
20 歲成年時,記者問她最想做的事,她雙眼放光,說想去夜店、喝酒、交男友。
來源 |MBC 紀錄片《雪莉哪裏讓你覺得不舒服》
是的,一個被規則束縛的人所渴望的自由,往往隻是規則的反面。
于是 " 崔真理 " 叛逆的開始,便是推翻 " 崔雪莉 "。
2014 年,雪莉和比她大十幾歲的 rapper 崔子戀情曝光,犯下這愛豆界的 " 重罪 " 後,她在次年 8 月宣布退出 f ( x ) 。
專輯《Red Light》打歌期間,雪莉缺席 3 場打歌舞台,原因衆說紛纭,不少狂熱粉絲還順勢把專輯沒能取得理想排名的鍋扣她頭上。
再然後,她終于沖破了這個産業的容忍極限——
No bra、公開和男友的親密照、醉酒直播、發布私密圖片,俨然一副自暴自棄的模樣。
破窗而出之時,也把自己劃得傷痕累累。
所以雪莉的痛苦來源,首先是對偶像身份的不自洽。
她無法說服自己隻做一樽不出錯的瓷娃娃,然而既對無力撼動的業界無望,又對止不住的流言蜚語無力招架。
其次,她意識到自己深陷泥潭卻找不到出口。
由于過早邁入娛樂圈,大家因爲她的乖巧可愛而喜歡她,卻好像從小就沒人把她小孩看待,也默認她能像成年人一樣自己消化壓力和痛苦。
來源 |MBC 紀錄片《雪莉哪裏讓你覺得不舒服》
也許是習慣了讨好和假裝強大,還未能在家庭中得到安心的愛,就進入需要競争的 SM。
來源 |MBC 紀錄片《雪莉哪裏讓你覺得不舒服》,雪莉的日記
若爲了尋求改變,她本可以執劍去挑戰和突破,但她卻把劍尖朝向自己,選擇了自毀式的向内歸因。
于是面對壓力,自責和自我貶低成了她唯一能控制的事。
崔真理也沒見過自由真正的模樣,于是她隻能犯錯,隻能推翻,隻能親眼看看牆的背後到底是深淵還是花海。
所謂的 " 作 ",不過是把自己這樽瓷娃娃打碎,再以自己的想法親手重組。
雪莉是勇敢的,卻也是斑駁易碎的。
當年努力尋找自由的雪莉不曾被理解,直到逝去後人們才開始追憶。
這些年來,雪莉開始被正名爲 " 折翼天使 " ——
也是到後來人們才知道,她一直在關注弱勢群體,曾公開支持廢除堕胎罪、給女性捐贈衛生巾 ……
來源 |MBC 紀錄片《雪莉哪裏讓你覺得不舒服》
但在我看來,雪莉其實不需要正名,至少她不需要用某些特定的美名,來掩蓋她本就沒做錯的事情。
人們總癡迷于一種 " 偉人叙事 ",覺得一個人生前不被悅納,死後封爲聖人,便算死得其所了。
而這隻是換了個方向的片面解讀,實質仍沒接受完整的她。
如果她的善舉未曾留下痕迹,甚至她沒做過這些事,她就該承受沉重的罵名嗎?
在她自己的理解裏,無論美事醜事,她不過都是在遵循自己的想法。
當年她身陷的種種輿論危機,多數都來自于外界不懷好意的毀謗。
來源 |MBC 紀錄片《雪莉哪裏讓你覺得不舒服》
這便是一個想要自由的女人,必然要面臨的圍剿。
她逗貓的視頻,被截成驚悚的 " 虐貓 " 新聞大肆散播,導緻雪莉遭到無數動保人士唾罵。
來源 |bilibili@cooljay_
因爲曾在電影《real》裏扮演過毒瘾者,爲了入戲大量看相關電影模仿,卻被造謠吸毒。
後來在節目澄清過絕不做犯法的事,但無人在意。
她還把和朋友開 Party 的照片 po 上網,卻被指濫交、私生活混亂。
後來也曾在節目上回應過,自責連累朋友,也不解自己爲什麽會被誤讀,最後苦笑着請求記者多報道關于她的正向新聞,也請觀衆朋友多多疼愛她。
而面對止不住的流言蜚語,除了無力的辯解,雪莉的消化方式更是讓人詫異——
" 一直在原諒别人 "。
雪莉曾提到,有一回身體不适去做婦科體檢,沒想到卻被醫院工作人員洩露信息,還被造謠懷孕,但考慮到對方還是前途無量的學生,在接過對方幾頁 A4 紙的道歉信後,雪莉最終還是決定撤訴。
于外界而言,原諒意味着默許、放任。
但于她自己,原諒不代表放下,相反,這些傷害還會留下永久印記。
被錯怪,看似隻是時間和空間上的錯位,但其中錯誤的代價,永遠隻留給被錯怪者承擔。
魔幻的是,以前人們把她當作異類網暴她,現在卻後知後覺誇她思想超前。
此前的 " 瘋狂行徑 ",如今也成了多少人想爲而不敢爲之的 " 自由靈魂 "。
但縱使如今人們質疑、理解、成爲、超越,也再與她無關。
這種遲到的覺醒,固然是一種向好的理想趨勢,或許也是雪莉已無緣見到、但樂意看到的景象。
就像紀錄片裏,主持人問她 " 要是有更多人說你并不奇怪,你會有什麽感覺?"
她難得露出了整個訪談裏最輕松的笑容,最後點了點頭。
如今的确有更多人正視她的奇怪,這是時代進步和環境風氣的結果。
但在我看來," 逝者爲大 " 的畏懼,才是這種态度轉變的核心原因。
試想,如果雪莉沒有以如此決絕的方式驚醒我們,如果她還以這種不羁的方式存在着,那又有多少人願意聆聽她、理解她?
人們還沒參透,堕落無恥的崔真理、白璧無瑕的崔真理,都是不完整的崔真理。
來源 |MBC 紀錄片《雪莉哪裏讓你覺得不舒服》
四年的時間洗濯了一些戾氣,也沖淡了人們的痛覺。
如今追念雪莉成了一種風尚,一種情懷,甚至一種政治正确。
但隻有愛過她的人才會明白,這種 " 哀榮 " 并非她真正想要的東西,反倒讓她的面目日漸模糊。
就好比紀錄片裏,主持人問她最在乎什麽?
她回答,f ( x ) 的成員。
高贊熱評卻還在質問她 " 爲什麽沒多想想你離開後姐妹們的心情啊?"
早在她離世不久,就出現過類似的聲音:
隊友當爹又當媽,對你這麽好,公司也沒少給資源,怎麽不算辜負那些愛你的人呢?
能理解這是網友痛心的輕責,但我也品出了其中一絲冷漠的綁架意味。
這就好比很多家長面對脫離期待的孩子,常挂在嘴邊的那句诘問," 給你好吃好穿,怎麽還不知足?"
人們是不再嘲她了,但這種一改往日的平和,透出的仍是第三視角的淡漠,本質上和當初嘲諷者的心态無異,隻不過表現方式和程度不同。
那些仍不想了解的,隻在她生前又哭又笑的直播評論區裏,留下一句 " 無病呻吟 "。
更多的人,無法理解和共情她的決絕和沖動——
既然當愛豆這麽痛苦,不當不就好了?
或是細數她偶像失格的罪狀,最後以理中客的口吻歎一句 " 自作自受 "。
未經他人苦,有時候盲目的勸善反而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傷害,越是輕飄飄從口中說出來,落在他們身上的責怪就越重。
雖然人人默認 " 逝者爲大 ",但往往下意識共情的依然是生者的處境,而非死者的痛苦。
人類永遠喜歡故作清醒,自信擡眼就能看穿他人的一生。
但哪怕退一萬步講,看不清自己人生的人,就不配活嗎?
以自己的方式尋找着自由,踉踉跄跄仍在前行的崔真理,就該被指責嗎?
别忘了,她叛逆的起點,就是擺脫規訓與束縛。
和雪莉親如兄妹的金希澈說,最讓他生氣和困惑的,是貫徹始終的互聯網口水戰。
雪莉和具荷拉生前就有很多人站在性别對立面争吵,男網友用性騷擾的語氣寫侮辱性留言,女網友則以她們爲恥,兩位女星去世後那些網友又開始對罵,罵節目罵公司罵機制,甚至最後開始悼念她們。
但,他們永遠不會反省自己。
因此,不是雪莉的思想超前了 4 年,也不是我們的了解遲到了 4 年,而是外界始終吵得熱鬧,以緻掩蓋了雪莉本就微弱的聲量,模糊了她早已破碎的形象。
隻有在她香消玉殒後,她才被勉強拼湊出一個人格——
她在做自己。
明明以爲自己做了不少随心所欲的事,但生活中還是會止不住地恐慌。
隻找胡同走,總感覺周圍有攝像頭;直播中面對突然靠近的粉絲,甚至會瞬間躲到桌子底下。
來源 |MBC 紀錄片《雪莉哪裏讓你覺得不舒服》
誠如前文所講,崔真理也不知道自由的模樣,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人能知道,沒被規訓和塑造過的自己是怎樣的。
我們不過都在努力地探索着,隻是真理的步子邁得更大,因爲她比我們更急迫些。
而這些或大或小的探索足迹,若不曾傷害他人,本就不構成罪行。
它隻是我們自我實現的過程,是一個人必須要嘗試的錯誤和坑洞。
因此,不必因爲她的美好而神化她,恰如不需因她的叛逆而诋毀她。她所選擇的活法,從來都是充滿生命力的豐饒旅程。
許多人認爲批判網暴,批判流行産業,乃至批判父權制已經足夠正義。
是,我也認同。但在我看來與批判同等重要的,是我們對自己的内省。
不是以紀念之名赦她的罪,而是審視自己的罪——
我們是否還在否定他人的自由?
是否還在憑狹隘的目光給靈魂評分?
不要自以爲是,不要漠不關心,不要再阻止任何一個 " 雪莉 " 去成爲 " 真理 "。
去尋找自由的真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