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王賀
爲探索新的盈利增長點,車企們紛紛瞄準了車險這一新藍海。
日前,天眼查顯示,彙鼎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發生工商變更,企業名稱變更爲蔚來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去年 12 月,蔚來 CEO 李斌和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持股的安徽蔚來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承接彙鼎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 100% 股權。
此前,多家新能源車企紛紛入局車險賽道。2020 年 8 月,特斯拉在上海成立保險經紀公司。2022 年 6 月,理想汽車全資收購銀建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獲得保險經紀牌照,後更名北京理想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今年 5 月,易安财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獲批變更爲深圳比亞迪财産保險有限公司,比亞迪副總裁兼财務總監周亞琳擔任董事長。
新能源車企入局車險賽道,首要目的是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同時,在消費者對保險服務需求不斷增加的當下,圍繞新能源車開展保險業務或将提升消費者的忠誠度。
新能源車險規模不斷增長。東吳證券研報稱,預計到 2025 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将達 1865 億元,到 2030 年保費規模将達 4541 億元。
市場關心諸多新能源車企殺入車險市場,車險保費是否有望下調?
招銀國際研究部汽車分析師顧思捷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車企入局确實帶來了新能源車保費總體下降的預期,畢竟保費成本也是用戶成本的一部分,市場競争決定了車企會給出最合理的價格。新能源車企對自己的車理解更爲全面,掌握更多的汽車行駛數據,甚至了解駕駛員的駕駛習慣,有利于更精确地評估風險,有望針對不同的用戶給出更個性化的報價。
圖源:圖蟲創意
新能源車險市場謀變
一直以來,新能源車險與傳統燃油車車險的定價體系相同,影響保費的因素包括車輛價格、曆史賠付次數金額及使用年限等。
2021 年 12 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新能源車險終于有了獨立的定價體系。
新能源車險專屬産品與傳統車險均包括車損險、三者險、車上人員險三大主條款以及若幹附加險。但與傳統車險不同的是,新能源車險明确了新能源車的核心部分——三電系統(電池、機電、電控)屬于車損險的保險責任,在使用層面全面覆蓋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的場景,并且針對新能源車特有的風險,增加了自用充電樁損失、外部電網故障損失等附加風險保障。
新能源車險專屬産品發布後,各主要新能源車品牌車型保費調整幅度不大。
蔚來汽車表示,整體保費的變化與用戶所在地區、違章記錄、過往出險情況等因素有關。目前各地情況不同,整體而言蔚來車型的保費調整幅度不大。
而 2021 年 12 月,小鵬汽車發布的《關于新能源車險産品上線對于小鵬品牌車型商業車險的保費變化的說明》稱,據 28 日各保司反饋的全國保費情況,小鵬全線車型平均漲幅 2.9%~18.2% 不等(不同保司、不同地區、不同車型漲幅略有差異),具體金額以當地保司的報價爲準。
造成新能源車險保費出現差異的因素來自多個方面。一位人保财險業務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影響新能源車保費價格的因素較多,系統會根據車輛違章情況、三年内出險情況、連續投保情況、車主性别、年齡、車輛品牌、險種搭配等因素綜合測算。
特斯拉 Model Y 标準續航版某位車主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用車三年從未出險,今年在特斯拉官方渠道續保隻要 3000 多元。
同樣未出險的還有特斯拉 Model3 車主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保險公司銷售說,因爲同品牌的其他車主出險修車費用太高了,所以今年保費上漲了近 1000 元,保費總額都接近 7000 元了。"
在顧思捷看來,導緻新能源車險保費較高的原因,顯然是新能源車風險和成本更高,主要是電池帶來的損壞和燃爆風險,部分車型可能有潛在的可靠性風險,比如部件失靈失控,一體化壓鑄等新工藝帶來的維修經濟性下降。
時代周報記者從北京一家特斯拉授權钣噴中心了解到,車輛電池、電機等核心部件的維修難度較大,當遇到較大的問題時基本是以換代修。此外,由于車輛的電尾門、後杠等零配件電子化集成度較高,因此零配件價格也會更高,比如電尾門價格近 8000 元,後杠價格也超過 5000 元。
圖源 : 圖蟲創意
能把保費壓下來?
衆多新能源車企入局,或将降低新能源車險保費。
影響新能源車保費的首要因素是事故率,如新能源智能電動車的出現,被驗證能有效降低事故率的話,整個新能源車行業的保費自然也就會降低。
當前,國内主流新能源車型均配備了各種各樣主動或被動的安全措施,包括 360 度全景攝像頭、激光雷達、車道保持輔助、自适應循環、主動刹車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事故的發生率,使得新能源車險保費下調有了降低的餘地。
與此同時,随着車企入局車險賽道,市場競争将更開放,價格更透明,也将促使新能源車險保費進一步降低。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以前消費者購買車險都是通過傳統的線下模式,現在車企入局車險業務後,隻要有投保需求,就會有無數的平台可以進行比價。
然而,近年來新能源車較高的出險率,或将讓入局車險賽道的車企面臨承保虧損壓力。中國銀保信數據顯示,從 2016 年到 2020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整體出險頻率高于非新能源汽車 3.6%,家用新能源汽車的出險率更是高于非新能源車 9.3%。
而車企如果把智能化、安全性做好,降低事故率,高賠付的壓力也會相應減少。以百度的自動駕駛汽車爲例,目前,百度蘿蔔快跑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累計提供了超過 400 萬次服務。
" 按百度官方說法,400 多萬次的訂單至今都沒有出過安全事故,如果消費者在百度買了保險,那麽百度一分錢都不用賠付。" 丁道師說。
丁道師指出,車輛安全性較好的車企并沒有太大的賠付壓力,反而是一些車輛安全性較差的車企會有較高的賠付壓力。新能源車企的入局,其實改變的不僅僅是保險行業,而是倒逼傳統燃油車型也通過智能化升級變得更安全。" 幾年後,車道保持、并線輔助這些幾年前被認爲是黑科技的技術,可能會下放到經濟型車型,到那時出險率就會大幅降低,整個行業會朝着更健康的方向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