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年前 GSK 中國多名高管忽然被抓,撕開了中國醫藥界腐敗的黑幕。如今曆史又要重演嗎?
10 月的最後一天 " 阿斯利康中國總裁正在接受調查 " 的消息在醫藥圈刷屏了,在圈外也引起了很多讨論。
根據阿斯利康中國官網消息,正在中國配合調查的阿斯利康高管,不隻是這家跨國藥企的中國區總裁,更是該公司的全球行政副總裁、國際業務主席。這幾乎是華人在跨國藥企任職的 " 天花闆 " 了。
這也意味着,盡管業界認爲王磊被調查并非天大的事情,但是此事也絕不簡單。
事實上,在中國,跨國藥企相當長時間裏在定價、稅收等方面都有優待。而近年來随着本土藥企的崛起,集采、國談等新政落地,反腐風暴逐漸升級,跨國藥企失去了 " 特權 ",也被卷到了風口浪尖上。
盡管如此,跨國藥企高管被查仍屬罕見。
特别是阿斯利康是以 " 最懂中國 " 著稱的,王磊也是業界頗有 " 鐵腕 " 之名的高管,在加入阿斯利康僅用 1 年就坐到了中國區總裁的位置,後來更是帶領中國團隊業績大漲,在總部的地位一路走高,他個人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
上一次(2013 年)跨國制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4 名中國區高管因涉嫌商業賄賂被抓,撕開了中國醫藥産業灰色利益輸送的鏈條,也拉開了後來一輪又一輪醫藥反腐風暴的序幕。這次事件,又将如何影響中國醫藥行業走向?
對于王磊被調查的原因,阿斯利康中國沒有更多說明,相關負責人告訴虎嗅:" 以官網公告内容爲準 "。
不過,業界普遍認爲,騙保應該就是真正的原因。而以此事件爲開端,至少中國打擊騙保的威力會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背後醫藥市場環境也不可避免面臨新一輪震蕩。
追責企業将成打擊騙保重點?
" 可能是終于到了可以攤牌收網的時候了。" 有法律界人士告訴虎嗅。
在阿斯利康中國區高管被正式推到台前之前,該公司的諸多員工、前員工,從一線銷售到銷售總監就在接受調查,甚至受到了刑事處罰。
從公開出來的資料看,這些案件發生時間從 2019 年到 2021 年之間,調查從 2021 年一直延續到現在,很多案件宣判時間集中在今年的上半年,涉及福建、重慶、湖北、浙江、江蘇、吉林、青海、江西、四川等多地。
涉案産品正是阿斯利康的王牌藥肺癌靶向藥泰瑞沙(化學名:奧希替尼)。這類藥品價格昂貴,用量大,騙保案件對醫保基金的蠶食也非常厲害。從部分地區法院公開的刑事判決書、刑事裁決書看,一般有兩三個人涉事的案子,一年或幾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給醫保基金造成 20 萬元左右的損失。
盡管銷售代表退繳了所騙基金和違法所得,并且被判處了有期徒刑,對類似行爲受到了震懾,但是,實際獲益最大的藥企卻置身事外了。
要知道,阿斯利康在中國市場深耕 31 年,員工總數超過 16000 人。此前報道顯示,因爲下沉基層的戰略,該公司在縣域的團隊一度覆蓋了 28 個省的 1850 個縣。同期市一級的銷售網點也有上百個。
如果這是一起窩案,涉及金額很可能上億元甚至數億元。" 隻抓個人根本追不回醫保基金的損失,還要讓企業買單,請高管配合調查隻是時間問題。"前述法律界人士告訴虎嗅。
可以确定的是,接下來,曾經從騙保中獲得好處的企業,都要小心了。
案情逐漸明朗?
盡管相關企業、人員的處理結果如何,事實真相如何,還有待官方進一步調查,越來越多的公開信息,還是依稀拼出了阿斯利康所涉騙保案的部分情節。
對于藥企員工來說,打擊騙保可比反腐嚴厲多了。在反腐中,至少早期,大多數醫藥代表都被免于起訴,而在打擊騙保中,很多員工隻從中獲益幾百或幾千元的獎金,也受到了刑事處罰。在這樣的高壓之下,阿斯利康中國騙保相關調查範圍在過去幾年在持續擴大。
2021 年深圳醫保部門首次發現阿斯利康員工涉嫌騙保後,調查就一路從一線員工向頂層延伸,到今年 9 月份已經有大區總監被調查,甚至獲刑了。前不久,各大媒體曝光的,已被帶走調查的百濟神州大中華區首席商務官的殷敏,曾在阿斯利康中國任腫瘤事業部任總經理。
随着調查逐漸深入,更多相關方進入公衆視野。
10 月 26 日,上海睿昂基因多名高管因爲涉嫌非法經營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包括公司實控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熊慧,實控人、董事兼副總經理熊鈞等 4 人。其中的副總經理薛愉玮也曾在阿斯利康任職。
更重要的是,阿斯利康是這家公司的重要客戶之一。
在上海睿昂基因的年報中,該公司還特别提到了其 PCR 平台 T790M 産品爲阿斯利康等多家企業提供腫瘤外周血富集檢測的情況,稱" 檢出率高出其他測評競争對手約 1 倍 "。且他們與阿斯利康在 EGFR-T790M 液體活檢領域也有深度合作。還形成了 "T790M 模式 "。
"T790M" 也是騙保的關鍵元素。根據前述提到的刑事判決書、刑事裁決書透露出的騙保細節:患者想買泰瑞沙,阿斯利康就會找到有合作關系的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爲患者提供免費的基因檢測。
因爲進入醫保目錄之初,根據适應症,醫保要求必須是一線治療失敗且 T790M 基因突變陽性的患者才能享受醫保待遇。
而沒有醫保報銷,每盒價格要高出上萬元。醫藥代表擔心患者會因此放棄買藥,一旦檢測結果是 T790M 基因突變陰性,他們就會通過軟件将陰性結果改成陽性。在部分案件中,其主管領導知情,甚至授意下屬這麽做。
最激進的打法陷入窘境
2014 年,也就是王磊升任阿斯利康中國總裁這一年,阿斯利康 CEO 蘇博科(Pascal Soriot)給下一個十年定了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到 2023 年,阿斯利康的全球收入要達到 450 億美元,這是當時實際年收入的近一倍。
一年後(2015 年),此次涉案的泰瑞沙在美國獲批上市。
泰瑞沙作爲第三代 EGFR-TKI 抑制劑,在臨床頗受患者青睐。該藥 2015 年 11 月首次在美國獲批,當年就賣了 4.23 億美元。肺癌患者衆多,且多半與 EGFR 突變有關,因此中國市場也被業界看好,當時就有業内人士預測,該藥在中國将有 260 億元的銷售規模。
後來,泰瑞沙的表現也在印證這一預測。在 2017 年剛進入中國時,其定價高達 5 萬多元(5.1 萬元 /30 片),也還是在 9 個月内大賣了 5 億元。
2018 年,國家醫保局成立後的首次國談啓動,泰瑞沙的價格降到 1.53 萬元,如果有醫保報銷,患者隻需自付 5000 多元。
這也吹響了阿斯利康在中國市場高歌猛進的号角。
2019 年,阿斯利康中國的收入原地起跳,激增到 48.8 億美元,增長幅度 35%,甩了跨國藥企同行幾條街——同期其他跨國藥企在華業務增幅普遍在 6% 到 7%,個别企業還不到 5%。阿斯利康中國銷售額躍居榜首。
同時,中國區收入在阿斯利康的總收入占比也達到了 20% 的新高。
這樣的成績背後,奧希替尼貢獻不小。根據阿斯利康當時公布的數據,2019 年奧希替尼全球收入 31.89 億美元,同比增長 71%,包括中國在内的新興市場增速超過 130%!王磊本人也成了業界傳奇人物。
數據來自:跨國藥企公開數據。
然而,随着中國醫藥市場遊戲規則的變化,以及本土藥企的崛起,這樣的好日子結束了。
就在泰瑞沙快速放量,阿斯利康中國業績突飛猛進的幾年,中國醫藥市場也在發生急劇的變化。2018 年開始,集采、國家醫保談判,以及後來一系列政策導向下醫藥領域資本泡沫破碎,都在将中國藥企的競争逐漸集中到高端仿制藥和 me-too 類新藥領域。
EGFR-TKI 抑制劑在中國的市場競争已經白熱化。僅第三代的國産産品,中國就有 5 款了,分别是翰森制藥的阿美替尼、艾力斯醫藥的伏美替尼、貝達藥業的貝福替尼、倍而達藥業的瑞齊替尼和南京聖和藥業的瑞厄替尼。此外,還有來自奧賽康、強生等公司的至少 7 款藥品在研或在申請上市。
這些競争者,對泰瑞沙形成了降價壓力。過去 5 年,經過一輪一輪國談,雖然其适應症從二線向一線、術後輔助等拓展,但是售價也降到 5580 元 / 盒。
同時,作爲 " 爆款 " 産品—— 2023 年全球收入近 58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413 億元),泰瑞沙也是仿制的重點。2023 年,中國本土首仿藥獲批上市,是江蘇萬邦生化的産品。未來随着更多符合條件的仿制藥獲批,這一品種的集采降價也将觸發。
更重要的是,第四代 EGFR-TKI 抑制劑在路上了。EGFR-TKI 抑制劑治療符合條件的非小細胞肺癌,效果一直很受矚目,但是其耐藥問題也令人頭疼,往往是克服耐藥問題的新産品上市,上一代産品就會失去市場優勢。
可以看到,泰瑞沙上市後,前兩代藥物市場就急劇萎縮了。這樣的叠代也是奧希替尼逃避不了的命運。全球範圍内,第四代 EGFR-TKI 抑制劑在研項目不少于 15 個。
對于泰瑞沙和阿斯利康來說,上述挑戰,可謂刀刀緻命。
下一張王牌是什麽?
如今,第三代 EGFR-TKI 抑制劑,在中國的市場規模早就超過了百億元大關。
實際上,阿斯利康中國已經失速了。2023 年默沙東中國憑借 HPV 九價疫苗的大賣,在銷售收入上反超了阿斯利康;阿斯利康中國在全球總收入中的占比也降到了 12.8%,還不到 2018 年的水平。
如果騙保案确實屬于 " 窩案 ",該公司還可能面臨數巨額罰款—— 11 年前,GSK 爲其在華行賄行爲光罰款就交了 30 億元。另外,如果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對醫療機構、藥品經營單位等騙保行爲的處罰,除了退回騙取的基金,還有可能面臨 2 到 5 倍的罰款。
客觀來說,過去 30 多年裏,阿斯利康給中國患者帶來了很多新藥、好藥,而且他們積極參加國家醫保談判,讓這些藥品的價格也更加親民。
2019 年 " 靈魂砍價 " 中,因爲藥品價格含 "4" 不吉利,又被砍掉 4 分錢的糖尿病用藥 " 達格列淨 " 就是出自這家公司。王磊還在極力推進阿斯利康的本土化,不僅要把創新藥帶到中國,還要讓中國生産的藥走向世界。
從這個角度看,對于中國來說,阿斯利康仍然是重要的市場參與者;對于阿斯利康來說,泰瑞沙仍然備受重視的 " 當家花旦 ",中國市場更是不容忽視——數據顯示,在中國 50% 以上的肺癌患者有 EGFR 突變,遠高于歐美,是泰瑞沙的主要使用人群之一。
2023 年阿斯利康全球營收 458 億美元,兌現了 10 年前的承諾。
今年 5 月份,他們又宣布了新的營收目标,就是到 2030 年達到 800 億美元,相比 2023 年又增長了近一倍。這意味着,此後每年都要保持 7% 的增長。分解到具體執行團隊,是新一輪壓力更大的新挑戰。這一次,他們會打出怎樣的王牌?
可以看到,爲了尋求新的增長點,阿斯利康中國已将觸角已經伸到電商、互聯網醫院、慢病管理等各個角落;在投資買入新藥項目上,也毫不吝啬。
而對于更多在中國經營的跨國藥企、本土企業來說,随着醫保基金進入緊平衡時代,合規要求升級,合理用藥趨嚴,智慧監管逐步落地,未來的業績增長壓力也隻會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相比尋找新的出路,或許如何守住底線還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