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落下帷幕。
宮崎駿時隔 21 年再次拿下最佳長片動畫, 頗有衆望所歸之意。
與此同時,此片内地定檔的消息也确定。
我們終于可以在大銀幕上看到老爺子的新作。
不過,今天魚叔更想說說另一部沒有獲獎的動畫。
在宮崎駿、索尼、網飛與迪士尼大戰中,它以絕對黑馬的姿态殺出。
即便最後結果已定,仍有許多人認爲它才是自己心中的最佳。
更重要的是,無論國内外,它的口碑都好到爆棚。
爛番茄新鮮度97%。
豆瓣則高高的9.1分。
甚至最近最火熱的《周處除三害》,口碑都被吊打。
與高分數相伴的,則是熱烈激動的好評:
淚流滿面、破大防、哭到滿地找牙 …
究竟是怎樣的一部作品,能讓大家如此情難自抑?
魚叔抱着好奇的心态去一探究竟,看完後隻想捏着濕透紙巾大聲說一句:
趕緊都去看它——
《機器人之夢》
Robot Dreams
這部動畫在被奧斯卡提名前,可以說是默默無聞,尤其在國内。
論知名度,它絕對比不上《蜘蛛俠:縱橫宇宙》。
論畫面精巧度,與同是 2D 制作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相比,也是過于簡單。
更不要說制作成熟度。
本片的導演是巴勃羅 · 貝格爾。
他是一名極其低産的西班牙導演。
自 2003 年拍出電影處女作《幸福的黃色電影》開始,到如今的《機器人之夢》,21 年的時間裏隻有 4 部作品。
《機器人之夢》還是他的首部長篇動畫。
電影在去年年底上映之後,水花也不大。
84.9 萬美元 (約 611 萬人民币) 的全球票房,與一同提名的其他幾部電影比較隻能說相差甚遠。
可就是這部市場反響平平的電影,卻是2023 年拿獎最多的動畫之一。
2023 年 6 月,《機器人之夢》在法國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上斬獲「長片新視野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
這個電影節,是世界範圍内規模最大、水準最高的國際動畫電影節,享有「動畫奧斯卡」的美譽。
之後又在第 36 屆歐洲電影獎中榮獲最佳動畫片。
最後,再與宮崎駿、迪士尼、索尼等一衆大佬共同提名奧斯卡。
人們這才注意到,去年還有如此一部特别的動畫電影。
由于是改編自兒童繪本故事,畫風與故事結構都非常簡單。
而且,整部電影沒有一句台詞。
102 分鍾裏,觀衆就是在看一隻不聰明的小狗和一個看起來并不先進的機器人交朋友的故事。
總而言之,整部電影有些偏幼兒向。
然而,動畫卻實實在在打動了無數成年人。
不少觀衆看完後,表示自己被深深戳中,情不自禁淚流滿面。
還有人将其評價爲「動畫界的《愛樂之城》」。
更有人評價說:
年度最有人性的電影,即使電影中一個人都沒有。
這部動畫片的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一隻小狗獨自生活在紐約的公寓中。
它的生活非常非常的普通。
要麽工作,要麽就是宅在家裏。
總是孤零零地吃飯、孤零零地看電視、孤零零地玩遊戲。
小狗的内心,感受到越來越強烈的孤獨。
恰巧,此時電視上播放了一則廣告:
你孤獨嗎?
這是一個陪伴機器人的廣告。
小狗好像看到了希望,立馬下單。
于是第二天,它就擁有了一個機器人夥伴。
自從機器人的加入,小狗的生活一下子變得豐富起來。
小狗帶機器人一同探索自己生活的城市。
帶機器人去經曆它從未接觸的事情。
它們一起乘地鐵,一起滑輪滑,一起吃熱狗 ……
有了生活搭子,小狗的世界煥發了新生機。
小狗還帶着機器人到海邊度假。
一起度過了無比快樂的時光。
然而,機器人因爲長期泡水導緻關節受損,躺在沙灘上無法起身。
小狗嘗試了各種辦法也無法将它帶走。
最後隻能無奈地給機器人蓋上毯子,先行離開,計劃明天再來想辦法。
可等到第二天再來時,小狗發現海灘已經關閉了,要明年夏天才會開放。
于是故事圍繞小狗與機器人嘗試雙向奔赴的過程而展開。
不難看出這個故事最戳人的地方,就是點明了當下人類情緒的一個共通點:
孤獨。
在故事的開端,小狗獨自一人生活的模樣像極了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
家中随處可見的玩偶擺設、玩具遊戲以及豐富的冰箱。
但這些物質的富足,卻越發彰顯出小狗精神上的空虛。
它機械地轉換着電視機中的節目,無論這些節目再如何精彩都不如鄰居家的生活能夠吸引它。
也許是消費時代的影響,也可能是小狗本身的性格使然。
爲了尋找生活夥伴 , 比起 走出去交朋友, 小 狗則 選擇 了買一個朋友。
雖然後來在等待海灘開門的過程中,孤獨到極緻的小狗也有試圖接觸更多的人。
但它始終是處于被動的狀态,等待别人先邁一步。
小狗與機器人的友情,也在各方面戳中了當代人在社交中的狀态。
電影中,機器人與小狗總是會夢到兩人團聚的場景。
但每次都在關鍵時刻夢醒,頗有些友情終被現實打敗的感覺。
而且,随着時間的推移,小狗與機器人等待彼此的信念感開始降低。
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新的朋友,經曆了新的事情。
生活繼續往前走,留在原地的朋友變成了一種酸澀的遺憾。
而這種遺憾,被導演包裹在一個甜美溫暖的色調中。
小狗有了新的朋友,但仍舊沒有忘記要來接機器人的約定。
它在海灘開門的第一時間回到這裏。
哪怕此時這裏隻剩下機器人一個壞掉的腳,它也沒有放棄尋找。
此時,機器人早已被扔到了廢鐵廠。
好在,一個善良的浣熊把它帶回了家,并重新改造。
重獲新生的機器人,和浣熊也過上了新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它在樓上看到了小狗,過去的記憶再次喚醒。
它一路狂奔, 沖到小狗身邊擁抱彼此。
隻是,這并非故事的終點。
小狗與機器人的相逢隻是一場幻象。
其實,樓上的機器人意識到它們都各自有了新生活,即使相見也回不到過去了。
不過,這并不意味着曾經的歡樂時光都是虛假的。
機器人播放了一首兩人都最喜歡的歌曲。
雖然一個在樓下,一個在樓上,但它們還是不約而同地伴随着歌曲起舞。
它們用這樣浪漫又傷感的方式,與彼此告别。
同時,也道出一個人生道理:
生活中充滿遺憾與錯過,沒有什麽陪伴是永恒的,但那些曾經發生過的美好并非沒有意義。
往前走,還會有新的美好未來等待你。
故事并不複雜,台詞也一句沒有。
但真摯細膩的情感卻讓許多人看完笑中帶淚。
不僅如此,導演還在片子裏藏入了不少的影迷彩蛋。
比如,小狗與機器人一起觀看的電影《綠野仙蹤》。
講述的也是人、動物和機器人成爲好夥伴的故事。
上:《機器人之夢》 下:《綠野仙蹤》
它們坐在長椅上一起随音樂搖擺的場景,則是對伍迪 · 艾倫的經典愛情片《曼哈頓》的緻敬。
上:《機器人之夢》 下:《曼哈頓》
還有萬聖節時,兩個上門找小狗要糖的小女孩,不就是《閃靈》中的雙胞胎嗎?
實在是太可愛了。
上:《機器人之夢》 下:《閃靈》
同樣是在萬聖節那天,小狗在浴室洗澡的場景也戲仿了希區柯克的《驚魂記》。
而小狗和雪人好友去打保齡球時,雪人把腦袋拿下來當球打的一段,頗有緻敬《謀殺綠腳趾》的意味。
除了這些,導演在一些細節上也設計了不少小彩蛋。
例如小狗睡覺時,窗台上擺着的那些手辦,就有《星球大戰》中的機器人。
上:《機器人之夢》 下:《星球大戰》
小狗客廳的牆上,則挂了一張法國導演皮埃爾 · 埃泰的電影《悠悠》的海報。
一個又一個的彩蛋,組成了更深一層的觸動。
不難發現,電影中的彩蛋基本上大部分都是 20 世紀的經典老片。
正如導演所說:
這部電影是他給曾經居住過的紐約的一封情書。
這些彩蛋,想必也是他對曾經那段電影黃金時期的留念。
衆所周知,随着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影好像已經進入到另一階段。
這一點,在動畫電影上尤爲明顯。
就以這次奧斯卡一同提名的兩部爲例:
《蜘蛛俠:縱橫宇宙》與《瘋狂元素城》。
這兩部作品無疑是當代主流電影的一種代表——
多元宇宙、異世界的高概念設定,複雜豐富的人物形象,以及絢麗的數字技術的運用。
使人們的觀影體驗被打破次元,進入新世界。
然而,《機器人之夢》卻以最簡單的手法,将電影又拉回到最初的一種模樣:
僅用基本畫面來記錄、講述故事。
仿佛讓人回到了小時候看的那些經典默片。
這就與它故事中所傳達的情感一般——
不複雜,不追求過度深刻,更不依賴絢爛的技術。
技術的發展當然是勢不可擋的潮流。
但這并不意味着,我們就不需要單純的故事。
畢竟,很多時候最純粹的情感才最能打動人,不是嗎?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