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當前中國不缺房子,隻缺好房子。
什麽是好房子?住建部的定義是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房子。與此同時,住建部也提出了居住環境升級的全方位藍圖: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從好小區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
這兩年,房企都在卷産品,沿着建設 " 好房子 " 的方向努力。
一方面,産品更新叠代達到前所未有速度。
例如綠城的産品叠代速度已達到每年 1 次項目,甚至半年 1 次;萬科的産品更是 3、4 個月就要求更新一次。
另一方面," 好産品 " 的内涵也在不斷擴充。
住宅産品卷出了新高度。不僅追求産品硬件好,也追求軟件(服務)好。硬件上方面,更是追求從室内到公區再到小區周邊環境及配套全面升級;同時,還強調對城市更友好,更融合。
這也吻合住建部所提倡的,從好房子到好小區、好社區乃至好城區。而當住宅産品跳脫 " 房子 " 本身,上升到了社區乃至城區的層面,其實也意味着,産品的競争已進入更高維度了。
經曆了幾年深度調整,房地産徹底翻篇,房企的初心也從沖規模回歸到打造好産品。
在産品供不應求的時代,一個項目可能隻需要有那麽一兩個亮點,就有機會脫穎而出了 ;
而在産品供過于求的時代,一個項目可能要變成全能冠軍,才有機會沖出内卷的重圍。
好産品,有戶内到公區,由規劃到細節,每一個都要求做得出彩。
首先是戶型。
今年住宅領域最核心的兩個關鍵詞,當屬 " 四代宅 " 以及 " 得房率 "。
兩者都屬于戶型層面的升級。對購房者來說,戶型對于居住體驗的影響是根本性。
四代宅設計,核心是通過打造超大尺度的外挑式露台,形成立體式空中花園,從而豐富戶内生活場景及生活體驗。
而得房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各地計容規則的調整,項目可以更大限度的利用不計容或半計容的露台、陽台、飄窗、設備平台,延展戶内實用面積。
比如下面這個戶型,6.5 米雙層通高大露台 + 約 4.5 米進深陽台,加上超大的贈送空間,得房率将高達 150%。可以說非常誇張了。
圖源:明源地産研究院
而這并非個例。今年新拍的地塊,得房率 100% 隻能算及格線,很多項目都直奔 120% 甚至更高。
典型如廣州新拍的三宗地塊,由于陽台面積占比提升到了 30%,項目整體得房率可以輕松達到 130% 以上。(關于四代宅明源君此前已多次撰文分享,這裏就不再贅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後台搜索閱讀。)
其次精裝修。
戶内裝修也成了産品内卷的發力點。随着産品全面趨于改善化乃至豪宅化,精裝用材及細節上更爲考究心,奢華石材應用更爲普遍,細節上例如地闆拼花等更爲精美。
明源君前段時間參觀一個項目,爲了凸顯美感,甚至将室内每個轉角做都圓弧狀。隻能說,簡直不要太卷。
我們知道,在項目限價年代,精裝修通常是用來拉高溢價,撐大利潤空間的。而現在,一些剛改項目通過精裝來形成差異化競争優勢。例如某項目單價與周邊競品基本一緻,但多贈送了精裝修。項目打出的一大賣點,就是 " 用毛坯價買精裝房 "。
此外,精裝修更趨于 " 定制化 "。雖然不可能像一般商品一樣完全量身定做,卻也爲購房者提供了不同的裝修方案,購房者可以根據偏好進行選擇。
再者外立面。
立面公建化、超大窗地比、大面積玻璃幕牆等已成标配,造型上也紛紛融入屬地化元素,力求強化歸屬感以及識别度。
一個項目公共空間好不好,通常可以從兩個維度來衡量,一是硬件配套,特别是園林景觀的水準;二是軟性方面的,如生活氛圍及物業服務水平。
據明源君觀察,當前的 " 好小區 " 正呈現出一個明顯趨勢:力求通過各類場景打造,給居住者帶去一種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以及豐沛的情緒價值。
①把生态 " 裝進 " 小區園林,形成親自然生活方式
壓力與日俱增的當前,人們越來越追求 " 松弛感 ",而回歸自然被視爲最好的放松方式。
越來越多的房企,強調将生态元素融入園林景觀。
比如萬科提出,要在三年内變成 " 植物園有限公司 ",讓自然成爲公司的基因。在項目設計上,積極探索如何讓人與自然産生深度鏈接。
去年萬科在嘉興一個項目上做了一個 " 種子藝術中心 ",前期作爲展示中心使用,後期則是社區服務中心。
整個建築由二十個形态各異的盒子堆疊而成,設計的本意是營造一個微縮的立體街區,用 " 街巷 " 邏輯連接空間,帶來有趣、多元的體驗。
大量植物不經意地穿插在人們步行經過的建築空間中,進入視線範圍内并與身體産生直接觸碰,讓建築與自然相互滲透,讓綠意滲入人們的生活中。
種子藝術中心實景圖,圖源:明源地産研究院
另外,萬科也是行業内少有的踐行 " 兒童自然友好社區 " 的房企之一。萬科提出打造 " 植物友好社區 ",通過構建植物科普課堂、兒童自然秘密基地、安全生長環境、友好服務空間等,打造全新兒童自然互動模塊,将植物園 " 搬 " 進了家樓下。
另一家代表性房企是華潤置地。華潤置地打造的達爾文營地,以 " 兒童友好+自然生态 " 爲主題,構建自然認知、自然探索、自然玩樂三大硬核場景,鼓勵孩在玩樂中探索自然,親近自然。
華潤達爾文 營地效果圖
②營造松弛感,努力給居住者提供情緒價值
" 松弛感 " 一詞最早源于時尚圈,形容的是一種随性又自由的狀态。
這個詞廣泛流行開來,從側面反映出了當前人們釋放壓力,排解情緒的迫切需求。
住宅産品對于這個需求也做出了回應。
房企現在正在努力營造度假酒店的氛圍感,讓 " 家 " 變得更加輕松自在。
首先是酒店式大門。
以綠城爲例。綠城的項目,非常重視社區主入口的打造,認爲門廳是家和世界的中轉站,精神的停靠點。
桂月雲翠這個項目就做了一個 1.2 萬㎡的全維實景示範區,一次性展示 " 前庭三禮 " 和歸家動線的全貌。
其中,翡月之門挑高 7.9 米,長度達到 80 米,以八扇 PRADA 綠奢石打造景牆,配以巨型藝術雕塑,其規格完全能不輸五星級酒店。
綠城桂月雲翠效果圖
最值得一提的是,還配置了世界頂級酒店才有的 " 車馬院 ",分流人、車、服務動線,大堂入口的地下空間做了落客區,雨天可以在此上下車。還下重金做了地下光廳,并打造了當年頗爲流行的 " 星空地庫 ",将星級酒店的氛圍感拉滿。
綠城桂月雲翠效果圖
其次體現在園林景觀設計上。
明源君留意到,小區景觀的 " 邊界 " 已經被打破,呈現出越來越多的可能性。
例如華潤置地的項目,體現出了很明顯的 " 度假理念 ",越來越多的度假式場景被應用到了小區景觀設計中。
比如在華潤許多項目中,都能看到利用高差設計的大型瀑布跌水。飛流而下瀑布,乍一看确實很有身在 " 景區 " 的錯覺。
如下就是北京潤府展示區設計的一處高達九米的瀑布。
北京潤府瀑布景觀效果圖
這種 " 景區化 " 的設計手法,與項目外部生态相得益彰。讓業主在社區内就能感受度假般的靜谧氛圍。
會所不再是項目加分項,而是演變爲必選項,而且一個不夠,還要兩個。如今會所配置的項目已經比比皆是。
場景設計上也更爲豐富,兒童玩樂中心、健身房、瑜伽房、茶室、社區共享廚房等等,基本都已經普及了。有了充分硬件支持,房企也在想方設法讓這些場景 " 活 " 起來。
核心便是社群運營。現在幾乎沒有一家頭部房企不做社群運營了。而且社群啓動的時間不斷前置,規模不段擴大 ……
比如,越秀地産在大本營廣州做了一個露營項目,露營的基地是 3 個項目原有的配套,并且同步建立業主與客戶共存的露營基地社群,運營 7 個月後成功火爆全城。
此外,社群運營已經被充分前置到營銷階段。客戶剛買完房,便開始認識鄰居了。
例如招商蛇口,項目還在銷售階段便已開始 " 攢局 ",邀請老項目的社群主理人和在售項目的業主一起聚會,讓新業主更夠更快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小區是城市的細胞單位。如果從屬關系上來講,小區隸屬于社區,社區隸屬于城市。
當我們談論從好房子到好社區,乃至好城區的時候,其實已經跳脫了傳統的住宅開發範疇,上升了城市規劃的層面。
這也反映了,産品競争的進階:從物理空間到生活方式;從建築邊界到城市規劃。
一個住宅項目,如何去承擔好社區乃至好城區的作用?
在談論這個話題之前,明源君想引用綠城中國研發設計中心副總經理駱雲的一段表述。
她認爲,住宅創新的基本邏輯,是将山川河嶽與城市精華濃縮到你身旁。怎麽将 " 城市精華 " 融入樓盤裏呢?舉個例子,我們之所以熱愛城市生活,因爲城市中有高級餐廳、咖啡館,有美術館、大劇院,有運動場、公園,有街道的煙火氣 …… 它們都是 " 城市精華 ",樓盤的公共空間也要用各種空間場景來呼應這些 " 城市精華 "。
明源君認爲,這段表述很好的闡釋了,當前住宅項目一個趨勢。形象點來講,大概可以表述爲 " 将城市裝進項目 "。
對此,萬科也已在探索。
萬科在上海落地的首個 " 未來城市理想單元 " 項目—— NEXUS 理想之地,便是對 " 建築即公園,社區即城市 " 這一個産品主張的實踐。
項目将中軸道路打造成爲一個慢行街區,每個街角退讓出一個小廣場。錯落的公共建築分布在道路兩側,以小尺度、高密度的形式來盡可能承載豐富的城市功能。
在超級十字路口,設置了四個交互性更強的「公建盒子」,用來承載藝術展廳、市集空間、運動館、鄰裏中心四大功能。
住宅樓棟入口 200 米内可達 6 種以上便利設施,100 米内可達公園 / 活動場地;由六個地塊組合,有了這條中軸道路的串聯,6 個地塊不再是被圍牆封起的 " 孤島 ",而共同成 "10 分鍾步行可達 " 的全景微縮城市。
萬科項目效果圖
房子有物理邊界的,但生活沒有。現在的地産項目正在努力打破這個物理邊界,讓城市濃縮進項目,讓項目延展到街區裏面。
2、紅線外主動退讓,将項目與城市相銜接
在過去,地産項目通常追求貨值最大化,紅線内的每寸地都要充分利用起來。現在爲了營造更好的居住體驗,一些項目會主動将紅線向後退讓,讓渡出一部分空間做景觀綠化;同時對紅線外的環境進行修複,使項目與周邊社區充分融合。
比如華潤置地中環置地中心項目。項目南面是 13 萬㎡的公園綠帶,爲了與之更好銜接,南向沿街面打造成了 " 潤系 " 景觀水岸。同時,主動将紅線向後退讓,讓渡出空間來打造街角花園;自費對市政道路的行道樹、地磚等進行了更新升級。
華潤 " 潤系 " 景觀水岸
在越秀地産的項目中,這種做法也很常見。
比如在做觀樾這個項目時,就對紅線外區域做了大量投入,包括月亮湖湖水淨化、沿岸景觀升級修複,二期地塊還将規劃約 1 萬㎡的濱湖商業。
規劃示意圖
這樣一來,項目與城市界面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和諧。
民企退潮,國央企崛起,房企競争格局的變化,也帶動了住宅産品升級。
衆所周知,國央企在做片區統籌方面天然具有優勢。随着國央企規模的增長,片區統籌所帶來影響也在持續擴大。
當住宅被納入到片區統籌範圍時,意味着項目從一開始便是以城市開發的視角進行規劃布局的,相比單盤開發,項目所在片區乃至整個城市将呈現出更高的融合性。
典型如華潤置地。華潤置地素來一片區開發見長,這也是其最大優勢之一。
去年,華潤置地發布了 " 高品質九觀 " 産品新标準,其中就包括 " 城市觀 "。
" 規劃先行、活力社區 ",城市觀強調的是,從宏觀城市發展到中觀社區單位再到最小居住單元,各種尺度都能通過規劃理念串聯起來,避免碎片化的、割裂式的開發,從而打造積極活力的融合城市、融合社區。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明源地産研究院 ",作者:若可,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