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8 月 9 日電 ( 常濤 ) 在安徽讀大學的小周開學即将大四,他最近經常打開的一個應用不是遊戲、短視頻,而是 Excel。一張表格上,羅列着他整理的各互聯網公司的秋招崗位。到一線城市,進入一家互聯網大廠工作,是他當初報志願時就想好的。" 都說錯過秋招毀一生,早點拿到 offer,畢業時壓力也就沒這麽大了。"
安琪 ( 化名 ) 是某頭部互聯網公司的人力,她這兩天正在爲公司的首場秋招直播忙碌。" 集團放出了 100 多個崗位,主要面向開發崗。" 安琪說。
送走畢業季,迎來秋招季。近期,各互聯網公司相繼啓動 2024 屆秋季校園招聘 ( 下稱秋招 ) 。作爲最受求職者關注的行業,眼下各互聯網公司的秋招力度怎麽樣?求職大軍輪到 00 後,互聯網公司還是 " 香饽饽 " 嗎?
技術人才更搶手 多家公司加大招聘規模
中新經緯梳理發現,已經開放秋招崗位的互聯網公司更聚焦技術人才,如阿裏巴巴的 " 阿裏星 LAB" 和騰訊 " 技術大咖 "、字節跳動研發提前批、滴滴産研提前批等,均主要針對技術類崗位進行招募。2024 年秋招,百度的 AIDU 計劃招聘 10 個職位,包括機器學習、計算機數學、自然語言處理方向等 AI 相關項目。
美團 2024 屆秋招在 7 月 31 日啓動,據了解,此次校招中,美團技術類崗位将擴招超過 50%,面向精尖校園科技人才的招聘項目 " 北鬥計劃 " 同步啓動,崗位包含大規模算法、大模型機器學習等領域。
在 " 降本增效 " 的行業背景下,互聯網公司秋招力度也備受關注。中新經緯注意到,今年有多家互聯網公司稱加大了招聘規模。
快手 7 月 21 日啓動了 2024 屆秋招工作,該公司稱,快手今年校招規模較往年有較大幅度增加,覆蓋城市是校招曆史上最廣的一次,涉及 14 座城市,開放 220 種崗位。此外,快手的特殊人才項目—— " 快 star",繼續面向算法、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開啓。快手同時強調,2024 屆秋招本科及以上學曆均可投遞,崗位多元,不限專業,不設門檻。
美團也稱 2024 屆校招規模超出過去三年的平均水平。美團提供的數據顯示,美團 2024 屆秋招将錄用 6000 人,而過去三年,美團年均錄用超 5000 名畢業生。
這屆秋招,很 "00 後 "
自 2022 年夏天首批 00 後步入職場後,求職大軍已變換了主力,一系列事件也先後引發了 "00 後整頓職場 " 等讨論。
在有七年人力資源經驗的安琪看來,00 後員工并無特别之處。" 如果非得說特點也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生活、工作習慣不同而已,并不像外界說的整體怎麽樣怎麽樣。" 安琪說。
不過,爲了使招聘更有針對性,趕上 00 後的潮流,安琪和她的同事在策劃秋招方案時還是動了不少腦筋。" 最後定了直播這種形式,校招啓動後我們會在直播中邀請一些業務線同事做分享,也會邀請一些熱門應用的産品經理,講講應用開發背後的故事,用這種方式吸引年輕的大學生們。" 安琪說。
中新經緯注意到,不少互聯網公司在秋招時利用了直播這種形式。
7 月 28 日晚,快手進行了 2024 屆校園招聘首場直播,這種 " 直播帶崗 " 累計觀看人數超 300 萬。美團方面也表示,應用數字化招聘手段,組織崗位專家、資深 HR ( 人力資源 ) 、面試官等,通過帶崗直播、模拟面試、對話行業大咖等新形式,爲畢業生答疑解惑,幫助其儲備面試經驗。
對于直播招聘,小周表示這并不是今年才有的新形式,他理解互聯網公司的 " 良苦用心 "。" 短視頻、直播是現在年輕人比較喜歡的,我也觀看過兩次直播,參與的人數不算多,有什麽疑問基本都能回答到。" 小周說。
互聯網公司爲何仍是心頭好?
近日,話題 # 進入大廠後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愛 # 登上微博熱搜,在這背後是大廠尤其是互聯網大廠節奏快、競争大、加班多等槽點。有網友在話題下評論道:剛畢業進入公司時,元氣滿滿、精力無限,現在的我年紀輕輕卻死氣沉沉。
不過,雖然親曆者吐槽滿滿,但互聯網公司依舊是年輕人求職的 " 香饽饽 "。
《2023 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IT ( 信息技術 ) / 通信 / 電子 / 互聯網行業位居 2023 屆畢業生最期望就業行業首位。該調研報告還稱,雖然行業發展放緩,進入降本增效階段,但其在行業規模、薪資待遇、工作模式等方面仍有明顯優勢,因此應屆生對互聯網偏好依舊。
小周表示,之所以想選擇進入互聯網公司,薪資待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比較符合自己的個性," 互聯網公司以應用爲導向,更加務實,比較符合自己的職業規劃。" 小周說。
北京市律師協會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楊保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認爲,互聯網公司的文化一般比較開放、靈活、多樣,相比傳統企業更符合年輕人的性格,這是公司特質決定的。而且互聯網公司要求求新、求變,這和 00 後求職者的工作狀态比較貼近。"00 後求職,希望有充足的自我發揮空間和扁平化的管理,少一些論資排輩,這比較符合互聯網公司的特點。"
楊保全說,互聯網公司的薪酬相較于其他行業有一定競争力,尤其是一些頭部的互聯網公司,在薪酬、薪酬漲幅、股權激勵等方面相比傳統公司更有優勢,敢于打破行業規則,這也是大學生求職比較看重的點。一些互聯網公司尤其是知名的互聯網公司,産品也很有名氣,耳熟能詳,進入這些公司也是一種時尚,甚至是 " 有面子 ",若以此作爲跳闆,這些大廠經曆也是很重要的籌碼。
不過,楊保全也強調,求職首先還是看專業匹配度。
事實上,近兩年,畢業生求職就業也呈現出了一些新趨勢。上述調研報告提到,在政策扶持下,畢業生對汽車 / 生産 / 加工 / 制造的偏好也有明顯提升。
麥可思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當下 95 後、00 後大學畢業生就業觀更爲理性務實,曾經 " 北上廣深 " 是不少大學畢業生的向往之地,如今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回鄉就業,非一線城市、基層就業成了他們的新選擇。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常濤:[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經緯 APP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 李中元
作者:郭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