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1 在獲得 FDA 批準進行人體臨床試驗幾個月後,Neuralink 正在招募首批願意接受腦機接口技術測試的癱瘓患者。2 Neuralink 腦機接口研究的最初目标是 " 讓人們能夠僅用意識來控制電腦光标或鍵盤 ",使癱瘓患者能夠用大腦控制外部設備。3 這項人體試驗爲期六年,參與者将首先參加爲期 18 個月的測試,之後五年每周至少花兩個小時參加腦機接口方面的研究。4 專家表示,即使腦機接口設備被證明對人類使用是安全的,Neuralink 仍可能需要 10 多年的時間才能獲得商業用途許可。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 · 馬斯克 ( Elon Musk ) 旗下大腦植入初創公司 Neuralink 宣布,目前正在尋找首位願意參加其人體臨床試驗的患者,以幫助測試其技術。這距離将科幻變成現實又近了一步。
同時兼顧三項研究
Neuralink 表示,該公司将從今天開始招募癱瘓患者來測試其實驗性大腦植入物,并已獲得醫院機構審查委員會的批準。這些委員會是獨立機構,負責監督涉及人體的生物醫學研究,并向調查人員提出建議。
Neuralink 将這項研究稱爲 "PRIME Study",即精确機器人植入腦機接口(Precise Robotically Implanted Brain-Computer Interface)的縮寫。
PRIME 研究将同時研究三件事。第一個是 N1 植入物,這是 Neuralink 的腦機接口設備。第二個是 R1 機器人,這個手術機器人實際上負責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第三個是 N1 用戶應用程序,該軟件連接到 N1 并将大腦信号轉換爲計算機動作。Neuralink 表示,他們計劃測試該系統所有三個部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據 Neuralink 介紹,這種硬币大小的植入物在植入時是看不見的。它使用 1024 個電極記錄神經活動,這些電極分布在 64 根線上,每根線都比人的頭發絲更細。在研究過程中,機器人将通過手術将植入物植入大腦中控制動作意圖的部分。一旦植入到位,植入物就會記錄大腦信号,并将其無線傳輸到一個解碼動作意圖的應用程序中。
Neuralink 是少數幾家開發腦機接口 ( BCI ) 技術的公司之一。BCI 是一種收集大腦信号,對其進行分析,并将其轉換爲控制外部設備指令的系統。今年 5 月,Neuralink 在推特(現爲 X)上表示,該公司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準,可以進行首次人體臨床研究,但當時沒有提供更多細節。
Neuralink 沒有具體說明試驗将在哪裏進行、何時開始,該公司代表也沒有立即回複置評請求。
志願者需是年滿 22 歲癱瘓者
美國當地時間周二,Neuralink 在其網站上發布的博客文章中表示,其腦機接口研究的最初目标是 " 讓人們能夠僅用意識來控制電腦光标或鍵盤 "。
Neuralink 已經爲那些有興趣了解自己是否有資格參加這項研究的人創建了一個患者登記處。在其網站上的宣傳冊中,Neuralink 表示,他們正在尋找因頸脊髓損傷或肌萎縮側索硬化症 ( ALS ) 而導緻四肢癱瘓的患者,年齡至少爲 22 歲,并且有持續可靠的照顧者。
這項人體試驗總體持續時間長達六年,對于那些被選中參加臨床試驗的志願者,他們首先要參加 18 個月的測試,期間包括進行 9 次與研究人員會診。在那之後的五年裏,他們每周至少花兩個小時參加腦機接口方面的研究,包括與研究人員進行 20 次交流。
Neuralink 沒有透露有關這次試驗的太多細節,比如其設備将植入大腦的确切區域,哪家醫院已獲得機構審查委員會的批準。此外,該公司也沒有透露正在尋找多少受試者,以及何時開始這項研究。據該公司在職和離職員工透露,Neuralink 此前希望将其設備植入 10 名患者體内,但在 FDA 提出安全問題後,該公司正在與該機構談判,以減少患者數量。
Neuralink 還表示,該公司計劃爲參與試驗的志願者補償 " 與研究相關的費用 ",比如往返于研究地點的交通費。
競争對手已搶占了先機?
雖然馬斯克已經讨論過 Neuralink 的長遠目标,比如用于治療肥胖、自閉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幫助人們學習語言或在精神上交流思想等。但他也一直表示,該技術的第一個項目将是幫助改善大腦損傷。
在 Neuralink 于去年 11 月份舉行的演示活動中,馬斯克談到了這種植入物的兩個可能用例:幫助癱瘓患者控制科技設備以及恢複視力。但在最新貼文中,Neuralink 并沒有提到恢複視力的功能。
Neuralink 是少數幾家競相将腦機接口推向市場的公司之一。盡管自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這種裝置已經在實驗中使用,但沒有一種可以在商業上使用。其他的研究工作已經允許癱瘓患者利用自己的意識控制電腦和假肢,或者使用電腦說話,但主要是在實驗室環境中進行。
作爲 Neuralink 的競争對手之一,Synchron 公司已經證明,其植入物可以在家裏使用,讓癱瘓的病人使用網上銀行、購物和收發電子郵件。Synchron 的植入物類似于一個靈活的網狀支架,可以穿過頸靜脈并慢慢移至大腦中,而不是直接将其插入大腦。
Neuralink 的兩名前員工也創辦了自己的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 聯合創始人兼前總裁馬克斯 · 霍達克(Max Hodax)于 2021 年成立了 Science Corp.,開發一種爲盲人提供人工視力的技術。本傑明 · 拉波波特(Benjamin Rapoport)是馬斯克團隊的創始成員之一,他在 2020 年創立了 Precision Neuroscience 公司。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暫時将植入物植入了三名患者的大腦,以測試該設備讀取和記錄電信号的能力。
或需十多年才能獲準商用
萊斯大學電氣和計算機工程教授雅各布 · 羅賓遜(Jacob Robinson)表示,18 個月的時間比之前的腦植入臨床試驗要長。他說:" 我認爲這對那些希望從這個過程中受益的人來說是個好消息。理想情況下,這些技術将在幾年内發揮作用,但這是朝着正确方向邁出的一大步。" 羅賓遜同時也是 Motif Neurotech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該公司正在開發一種治療抑郁症的大腦植入物。
但 Neuralink 進行下一次人體試驗、最終廣泛部署該技術的道路依然漫長。今年 5 月,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生物醫學物理部前主任維克多 · 克勞瑟默 ( Victor Krauthamer ) 指出:" 這通常需要數年時間。"
專家表示,即使 BCI 設備被證明對人類使用是安全的,Neuralink 仍可能需要 10 多年的時間才能獲得商業用途許可。
盡管如此,開始人體臨床試驗對 Neuralink 來說是前進了一大步,但 Neuralink 的 " 首次人體臨床試驗 " 可能對患者構成重大風險。多年來,這家公司始終備受争議,一方面是因爲馬斯克的過度承諾,另一方面是因爲該公司的内部做法。
Neuralink 在測試中對待猴子的方式遭到諸多批評。馬斯克最近還辯稱,測試隻在 " 臨終猴子 " 身上進行,而且沒有猴子因爲植入物死亡。但監管機構發現,該公司對待動物的方式存在很多問題。此外,Neuralink 還因非法運輸從猴子身上取出的帶有病原體的設備而受到調查。
2022 年 2 月,負責任醫學醫師委員會曾提起訴訟,指控 Neuralink 進行了 " 侵入性和緻命的大腦實驗 "。同年 12 月,該公司因可能違反動物福利法規而受到聯邦當局的調查。有文件稱,自 2018 年以來,該公司已經殺死了大約 1500 隻動物,包括大鼠、猴子、豬和小鼠。(文 / 金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