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戰史堂 Author 戰史堂
各位讀者大家好,我是戰史堂堂主,立志要做一個嚴謹又有趣的公衆号。盡量保證内容真實幹貨,配圖準确,還讓文章讀起來不枯燥。(本文爲讀者投稿,歡迎投稿,投稿之前請私信溝通主題)
當 20 年代初期内戰結束時,新生的蘇聯海軍接手的是一個十足的爛攤子。由于國民經濟尚處于恢複階段,工業資源極度短缺。海軍隻能滿足依靠沙俄留下的三艘老式戰列艦充當門面。新建的艦艇主要是驅逐艦、潛艇、魚雷艇等中小型艦船。
《拉巴洛協議》使得蘇聯與魏瑪德國迅速靠近。德國國防軍得以避開《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在蘇聯研發及測試一系列新軍事技術。
雙方的合作主要是在限于陸軍和空軍領域。蘇聯也曾建議德國人,在黑海開設一座潛艇學校。但是被德國海軍拒絕。後者已經在荷蘭設立了一家皮包公司,因而無需再求助于蘇聯人。
▲蘇聯和魏瑪德國簽訂《拉巴洛協議》
無奈之下,蘇聯的海軍建設不得不轉向其它國家尋求支持。其中首推意大利。後者在 1935 年向蘇聯人推銷了一種代号爲 UP41 的戰列艦設計方案。
考慮到之前蘇聯海軍的建設重點并非這種大型戰艦,這份推銷方案其實反映了斯大林本人的思路,即在快速的工業化浪潮過程中重建一支重型水面艦隊。
至遲在 1936 年,蘇聯海軍推出了首版大艦隊建設計劃。其中的核心就是 6 艘 35000 噸級的大型戰列艦和 16 艘 23000 噸級的小型戰列艦。
此後,該計劃幾經修改,但核心始終未變。其中的大型戰列艦最終演變爲 23 型 " 蘇聯 " 級戰列艦。小型戰列艦最後演變爲 69 型 " 喀良施塔德 " 級戰列巡洋艦。其中,預定建造 6 艘的 " 蘇聯 " 級戰列艦,尤其是重中之重。
▲設想中的 " 蘇聯 " 級戰列艦的俯視圖和側視圖。
由于本國的工業資源薄弱,從一開始," 蘇聯 " 級的設計和建造工作都必須仰仗于國外。意大利的 UP41 方案源自于本國的 " 維内托 " 級。但是其 35000 噸級的排水量明顯不符合斯大林的胃口。
與此同時,蘇聯人也在美國大力尋求合作夥伴。盡管羅斯福本人并不反對向蘇聯出口戰列艦技術設備,甚至成品,但是由于美國海軍的激烈反對,沒有哪家美國造船企業敢于冒着得罪美國海軍這個最大客戶的風險,去掙蘇聯人口袋裏的那三瓜兩棗。
繞了一圈,蘇聯人還得回到意大利人的方案上,以其爲基礎,繼續面多加水,水多加面。要等到 1939 年二戰爆發,他們才有機會跟德國人讨價還價,從德國進口 " 俾斯麥 " 級戰列艦的設計圖紙和主炮。
▲羅斯福總統
" 蘇聯 " 級戰列艦的設計工作,由位于列甯格勒的 KB4 設計局負責。由于海軍的胃口不斷加大,設計中的戰艦的排水量一路走高。到最終定案時,已達到 58000 噸。
全艦裝備 9 門 50 倍徑的 406 毫米口徑主炮。航速要求達到 29 節。這樣的性能指标确實達到了取悅領袖的目的。他在 1938 年夏天批準了相關的建造計劃。
即便是從圖紙設計上看," 蘇聯 " 級也有很多不足之處。該艦沒有采用當時流行的 " 重點防護 " 設計哲學,而是和同時期的 " 俾斯麥 " 級一樣,延續了一戰時期的全面防護的特點。
舷側主裝甲帶的長度覆蓋了艦體全長 57% 的部分。最厚實的部位位于前後主炮的彈藥庫位置,達到 420 毫米。中間的輪機艙位置少薄,接近 380 毫米。然後往前和往後,裝甲帶逐漸消薄。艦艏方向從大約 230 毫米逐漸向前,降至 25 毫米。艦艉方向要受到更多的照顧,從 380 毫米降至 180 毫米。
▲ " 蘇聯 " 級戰列艦的 3D 造型圖,注意其 406mm 主炮。
針對空中威脅的水平防護方案遵循類似的理念。在包含前後主炮彈藥庫及動力艙段的中央堡甲區,從上到下布置了三層裝甲。厚度分别是 25 毫米、155 毫米、50 毫米。
基于 1937 年在黑海的測試,蘇聯人完全清楚,理想的水平裝甲應将最上層的裝甲闆加厚,以便在炸彈穿透進入船體内部之前将其引爆。下層裝甲隻需防護爆炸後的彈片即可。
這樣的布置勢必要求舷側主裝甲帶向船體上層延伸,會帶來嚴重的重量問題和船體穩定性問題。所以上層水平裝甲不得不消薄,并将主裝甲帶放置在中層。基于同樣的理由,在舷側主裝甲帶上方直至甲闆的高度,也隻有一層薄薄的 25 毫米後裝甲。
在船體的前後兩段,水平裝甲的厚度同樣也做了相應的削弱。艦艏方向的厚度在 60 至 100 毫米之間。艦艉則是 60 至 155 毫米之間。
▲ " 蘇聯 " 級戰列艦投入使用的模拟圖,堪稱當時蘇聯第一巨艦。
舷側水下防護方面," 蘇聯 " 級的設計指标是能夠抵禦 800 千克 TNT 炸藥的威力。蘇聯人做了大量的測試工作,直至 1939 年夏天才全部完成。
此時該艦已經開工,隻能盡可能小修小改。結果就是一種混合布置模式。大部分魚雷防護結構沿用了意大利人引以自豪的 " 普列塞 " 系統。但是也有部分區域采用了引進自美國的多層防禦結構。
動力系統方面," 蘇聯 " 級同樣采用了 " 俾斯麥 " 級的布置方案,即三軸推進模式。該方案的優點在于可以節約重量,可以縮短中央堡甲區域的長度。缺點在于推進效率相對較低。
以 " 俾斯麥 " 号的表現而言,這種三軸推進模式似乎對于艦船的機動性能有負面影響。此外,三台渦輪機全部放在一個輪機艙裏。雖然這裏是全艦防護最嚴密的區域,但還是不夠合理。
武備方面," 蘇聯 " 級裝備了三座三聯裝 406 毫米大炮。50 倍的炮管長度。副炮的布置也是軸心國式樣的。在英美戰列艦上,副炮和重型高射炮已經合二爲一。而在德意日戰列艦上,全部采用副炮和重型高射炮分列的模式。
" 蘇聯 " 級也是如此。6 座雙聯裝 152 毫米對海副炮。6 座雙聯裝 100 毫米重型高射炮。8 座四聯裝 37 毫米輕型高射炮。所有副炮均配有封閉式炮塔,可以抵禦主炮發射時的炮口風暴以及彈片侵襲,以保護炮手。
最後,和美式戰列艦一樣,艦載機布置在船艉。那裏設有兩座彈射器。機庫内部可以容納兩架水上飛機。如有必要,彈射器上還可以各自再放一架。
盡管斯大林在 1938 年 7 月批準了建造計劃,但是鑒于 " 蘇聯 " 級的複雜性,要等到 1939 年初才能實際開工。而且即便在此之後,依然面臨重重困難。
▲ " 蘇聯 " 級戰列艦的 406mm 主炮。
由于缺乏大口徑火炮的研發經驗,蘇聯人必須引進斯柯達的技術。渦輪機本來準備直接從英國采購。奈何價格離譜,最後找到了瑞士人,買了三台,隻夠裝備 " 蘇聯 " 号一艘。
後續的姊妹艦還是得依靠國内的仿制力量。鍋爐倒是國内自行制造的。但是要等到 1941 年,第一台鍋爐才能完工。
最離譜的還是鋼闆。蘇聯冶金工業最多隻能提供 230 毫米厚度的表面滲碳硬化裝甲闆,遠不能滿足 " 蘇聯 " 級的裝甲厚度需求。最後隻能通過抛棄這種表面滲碳裝甲闆,才能制造出厚度符合需要的鋼闆。但是防護效果必定要打一個折扣。
繼首艦 " 蘇聯 " 号之後," 蘇維埃烏克蘭 " 号在黑海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 蘇維埃俄羅斯 " 号和 " 蘇維埃白俄羅斯 " 号,在阿爾漢格爾斯克附近新建的造船廠開工。
▲ 1942 年德軍偵察機拍攝的位于波羅的海造船廠的正在建造的 " 蘇聯 " 級戰列艦。
由于這裏的條件更加簡陋,預計許多部件需先在列甯格勒制造完畢之後再拉到這裏裝配。早期的估計認爲,單艦的建造工期約爲 5 年。但實際上,鑒于各類子系統的研發和采購進度拖延,時間表就不得不重新修訂了。
特别是倒黴的 " 蘇維埃白俄羅斯 " 号。因爲發現初期工程中采用了大約 7 萬個劣質鋼材制造的鉚釘,該艦的建造工程于 1940 年 10 月宣告廢棄。
截至蘇德戰争爆發時,進度最快的 " 蘇聯 " 号,也僅完成了約 21% 的工程量。黑海岸邊的 " 蘇維埃烏克蘭 " 号,完工度爲 18%。北極附近剩下的 " 蘇維埃俄羅斯 " 号,則僅有 1%。
德軍在占領尼古拉耶夫之後無暇顧及 " 蘇維埃烏克蘭 " 号。但是當他們撤退時炸毀了船台,導緻未完工的船體出現傾斜,難以繼續建造并下水。順帶的,北極附近的 " 蘇維埃俄羅斯 " 号,也不會繼續建造了。
躺在列甯格勒的 " 蘇聯 " 号是斯大林的心頭肉。無人敢向其建議将該艦拆毀。盡管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在經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艘戰列艦無論如何都過時了。
但是最終,在 1948 年 5 月,務實的斯大林還是批準了廢棄 " 蘇聯 " 号的想法。至此,斯大林第一個遠洋艦隊建設計劃,宣告徹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