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爲、吉利、長城和懂車帝圍繞混動車冬測展開了一場 " 大戰 "。
在這場既有手握數億流量的媒體集團、又有車圈老炮和科技新貴參與的 " 盛宴 " 中,勁爆消息一個接一個。
"19 款車中僅有 5 款續航達成率超過 50%"
" 問界 M7 續航達成率僅有 31.6%"
" 餘承東怒斥‘坑人的測試’ "
" 吉利、長城等車企紛紛發難 "
熱搜一個接一個,吃瓜觀衆大呼過瘾,這種媒體和車企強強互撕的戲碼,可太精彩了。
但小志卻在這一輪你來我往的口水戰中看到了智能汽車一個要吞沒消費者的黑洞,買了智能車,我們車輛的所有信息難道都在 " 裸奔 " 嗎?
在這些車企悍然拿着數據翔實的後台信息試圖證僞懂車帝時,消費者除了擔心車輛的續航,還有自己的隐私。
用 " 魔法 " 打敗魔法
你怎麽開車車企都知道
雖然這一消息懂車帝迄今并未回應,但月初公布的冬測結果确實讓車企大吃一驚。懂車帝數據顯示,比亞迪仰望 U8、宋 PLUS DM-i、騰勢 D9、唐 DM-p 排名前四,純電續航達成率均超過 60%,而 19 款車中,有 14 款純電續航率低于 50%,問界 M7 31.6%,直接墊底。
冬測結果一出,餘承東率先坐不住了,直呼 " 坑人的測試 "" 我同樣認爲測評過程不科學、不嚴謹,結論不令人信服,不僅誤導了消費者,還傷害了懂車帝自身的公信力。"
問界發文稱," 車輛在正式測試前進行共計 71 分鍾的空調制熱,在車内溫度達到 24 攝氏度後,又持續制熱 40 分鍾。在此過程中有十餘次開關車門、車窗的操作,最長時間超過 3 分鍾。"
而長城汽車反應比問界還強烈,因爲參與測試的車型中,包括魏牌高山、魏牌藍山、坦克 400HiT、哈弗猛龍等續航達成率全部腰斬。
長城汽車表示,懂車帝開啓高壓、空調進行整備,時長 60-72 分鍾不等,各車型還有 10 多次開關門和車窗的操作,甚至開啓了座椅加熱。參與測試四台車車速從 50.2km/h 到 71km/h,有較大差别。
除此之外,吉利控股副總裁楊學良也發了長微博,同樣控訴受測車輛在整備時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據了解,銀河 L6 和領克 08 單次最長的開門時間(10 分鍾和 6 分 39 秒),兩款車型續航達成率均低于 40%。
甚至連岚圖也來湊熱鬧,公布了包括開關門、空調、車窗狀态和車艙溫度等信息。
車企的利益不能用洩露用戶信息來買單
這次冬測中,懂車帝整備時間、開關門、開關空調、載重等一系列操作影響了測評結果,讓那些宣傳 " 遙遙領先 " 的品牌大丢顔面,且可能因此而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導緻銷量下滑,利益受損。因此,問界、長城、吉利、岚圖群起而駁斥,這無可厚非。
汽車後台 EDR 數據
但是當他們向外界展示 " 你們的一切表演都在我雲端監測之下 " 的自信之時,卻同樣引起公衆的警惕。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曾經說 " 中國用戶喜歡用隐私換取便利 ",激起了廣大網友的憤怒,而目前智能車的普及讓車主更加方便之外,也洩露了大量隐私。
2021 年國家出台了針對智能車數據安全的《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幹規定(試行)》,規定,要求非必要不出車,非必要不收集,每次駕駛時默認不收集。對于那些用于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技術研發的個人信息與重要數據,車企不應該在「悄無聲息」之下歸爲己有,更不應該把這些信息作爲一種功能和噱頭對外公開。
而一旦這些數據洩露、販賣或被不當使用,後果不堪設想。
汽車隐私保護最差
其實這些車企的所作所爲也并不令人驚奇,非營利組織 Mozilla 基金會發布了一項報告顯示,汽車是其評估過的所有産品中隐私保護最差的類别。
這份針對奔馳、寶馬、奧迪、特斯拉、大衆等 25 個知名汽車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有 92% 的車企很少或根本不給用戶提供個人數據控制權,84% 的車企會與第三方共享用戶數據,39% 的車企則明确表示,他們可能會将相關數據出售給第三方。
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些被調研的車企無一例外都從用戶處收集不必要信息,并将它們用在非車輛駕駛之處,包括醫療信息、行駛速度和地點、播放的歌曲——甚至還包括個人生活和遺傳信息,并利用收集到的數據,推算出更多關于該用戶的數據,比如其智力、能力和興趣。
例如,一些車企會收集用戶的 " 遺傳、生理、行爲和生物特征 ",而還有車企會收集 " 遺傳信息 ",甚至用戶的 " 個人私密生活 " 信息,并與營銷或促銷合作夥伴共享這些信息。
而如今還有不少車輛除了收集用戶信息外,其時刻處于待命狀态的高清攝像頭還可收集周圍環境、路況等其他信息,并将數據大量上傳。
早在 2021 年,特斯拉 " 刹車門 " 事件經公安機關立案後公布用戶行車數據的行爲,讓公衆第一次感知到智能汽車 EDR 數據細節的豐富程度。
随着車輛越來越智能,攝像頭、雷達、傳感器等越裝越多,不但可以記錄車輛地點、行駛、駕駛信息,還可以觀察車主的一言一行,大量信息上傳至雲或者後台。汽車隐私保護難度越來越大。
根據麥肯錫的預測,到 2030 年,全球新車 95% 都會聯網,其中約 45% 将具備中高級互聯功能。這意味着,未來大多數開車人都會被大量攝像頭和傳感器圍繞監視,所涉及的信息涵蓋一個人的一切。
寫在最後
車企大量收集用戶及車輛信息是否合法,這些數據究竟歸屬于誰,又有誰有權調用,有部分仍然是灰色地帶。
智能汽車隐私保護問題,國家立法監管應該跟上,車主們也理應引起警惕,但如果一些車主買了智能電動車就跟加入了教會一樣,爲車企的任何行爲都堅決擁護,對任何批評車企的行爲都喊打喊殺,那麽就要坦然接受自己隐私被洩露。
一對一交流,加小志微信(xinqiche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