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點财經編輯部
華爲在汽車行業的動作,頻繁讓它聚焦在市場鎂光燈之下。
前有享界 S9 陷入飛坡争議,後有智界 R7 即将登台,後面還有尊界等待亮相,一波又一波的操作令人眼花缭亂。在新能源浪潮之下,BBA 的日子并不好過,華爲及其他自主品牌愈發攪動起更大聲量,形成更強勁的壓迫力。
與此同時,華爲車 BU 正在火速團結盟友。最近,長安阿維塔和賽力斯,入股引望公司各占 10% 股份,與華爲之間升級爲 " 業務 + 股權 " 的全面合作。
引望的正式啓動,是華爲車 BU 獨立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其雖不直接造車,但正在以自己的技術深刻影響汽車行業,已成爲不可忽視的一極。
華爲試圖打造一個股權多元的技術開放平台,展望未來,堪稱新能源汽車時代的 " 航空母艦 ",有問界大獲成功的經驗,引望能否挑翻 BBA,值得拭目以待。
一起賺大錢
" 幫助車企造好車 ",在這樣的理念下,華爲成爲汽車行業的重要玩家。
成立于 2019 年 5 月的車 BU,立志成爲 " 智能電動車時代的博世 "。它開拓了三種模式——零部件供應模式、HI(HUAWEI INSIDE)模式、智選車模式(即當下的鴻蒙智行)。
餘承東曾披露,想找華爲合作的廠家很多," 但人手有限、精力有限,暫時隻能做四個智能汽車的樣闆。"
由此誕生了當前智選車模式下的四界——問界(賽力斯)、智界(奇瑞)、享界(北汽)和尊界(江淮)。HI 模式當前隻有阿維塔和極狐,而極狐後續也将升級爲智選車模式。
行業内一直存在一個靈魂論,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 2021 年說過,單一一家供應商爲其提供智駕解決方案的話," 它就成了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對于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今時過境遷,眼看賽力斯鹹魚翻身,觀望中的車企恐怕早已變了内心戲:
什麽靈魂不靈魂的,華爲帶我賺大錢。
而華爲要打造新能源車時代的 " 航空母艦 ",正在用利益将長安、賽力斯等樣闆品牌深深綁定。
于是雙方一拍即合,華爲仍落實 " 幫助車企造好車 " 的理念,與國内車企一起賦能新能源汽車,并且将長安汽車、賽力斯打造成樣闆,出讓股權,打消盟友 " 出讓靈魂 " 的擔憂,向其他車企釋放合作的善意。
這一舉措,是雙赢。對華爲而言,引望這一 " 航母 " 潛力無窮,前景光明;對長安、賽力斯及之後的盟友來說,傍上華爲有望跟着賺大錢。
從當前估值來看,1151 億元的規模已然處于行業第一梯隊。長安汽車市值 1158.34 億元,賽力斯市值 1141 億元,與華爲車 BU 相當;蔚來和小鵬汽車市值處于五六百億水平;理想銷量較高且實現盈利,市值約爲 1522 億人民币,高于華爲車 BU。
從賺錢能力看,華爲車 BU 也越過由虧損到盈利的跳闆。其自成立以來已投入了超 300 億元,曾長時間處于虧損狀态。2022 和 2023 年,營收分别爲 20.97 億和 47.00 億,同期分别虧損了 75.87 億和 55.97 億。2024 年上半年則一舉逆襲,營收爲 104.35 億,淨利潤則達到了 22.31 億。
顯然,剛開始業務裝載的引望,已然具備了穩健的确定性和較高的增長預期。
對于長安、賽力斯、奇瑞、北汽們來說,抱緊華爲的大粗腿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當前以樣闆的身份直接入股引望,無需經曆競價,無疑是撿了個大便宜。
考慮日後華爲的主導地位,對外出售的股份應該在 50% 以下,阿維塔、賽力斯已經拿下 20%,還剩餘 29% 可供出售。有消息稱,東風汽車、一汽集團等也在推進入股事宜。
這艘新能源時代的 " 航空母艦 " 能走多遠,令外界充滿期待。
點石成金?
華爲雖不親自造車,但其擁有的能量足以改變行業的競争格局。
有的車企想沖擊高端,有的智駕系統犯難,有的銷量始終上不去,但都願意相信華爲擁有點石成金的魔力。
奇瑞董事長尹同躍在發布會上站場時,給華爲戴了相當高的帽子:" 中國要想造好車,離不開華爲。中國要想從汽車大國變成世界強國,需要華爲鴻蒙系統的加持賦能。"
今年以來,華爲鴻蒙智行發了大力。去年底發布的豪車問界 M9 大獲成功,批量交付以來連續成爲 50 萬元以上汽車月銷量第一,且不分車身、不分能源形式。問界全系在 2 年零 5 個月裏交付了 40 萬輛,創下智能豪華品牌的新紀錄。
賽力斯也随問界的大火一飛沖天。财報顯示,賽力斯上半年營業收入爲 650.44 億元,同比大增 489.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6.25 億元,同比增長 220.85%。這等真金白銀的回報,令人豔羨。
但華爲點石成金的能力能夠百試百靈嗎?奇瑞對此有話說。
去年 12 月,華爲與奇瑞合作的首款車型智界 S7,成爲智選車業務的第一款純電轎車,但發布以來一直不溫不火,受困于交付不利等因素,月銷量維持在兩三千輛上下。彼時雙方還抱有一定希望,今年上半年二次上市後開啓的大規模交付則徹底打破了幻想。
餘承東今年初複盤道," 最主要的是當時交付出了問題,因爲工廠搬遷,加上零部件短缺把熱度搞冷了,這一點是很大的問題。" 即使及時解釋,外界仍有雙方合作不暢的傳言。
8 月 31 日,成都車展的鴻蒙智行展台上,餘承東和尹同躍再度同台,介紹雙方聯手打造的第二款車型——轎跑 SUV 智界 R7。
尹同躍堅定表态:" 跟華爲走是奇瑞公司堅定不移的戰略,我們永遠跟華爲走。"顯然是要打破 " 嫌隙 " 的傳言,定下和華爲親密無間的基調。
那麽如何跟着賺到錢呢?時任華爲終端智選車業務總裁汪嚴旻曾說過,隻有讓這些 30 萬元以上的新車成爲爆款," 如果不能成爲爆款,商業模式就不能閉環。"
于是打造第二個 " 問界 ",就成爲擺在華爲面前的一大挑戰。
智界 R7 的産品實力,在智駕、底盤、座艙空間、續航等多方面,都有着不俗的優勢,有望成爲特斯拉 Model Y 的有力競争者。并且 SUV 在國内的受歡迎程度,也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另一方面,HI 模式也在開花結果。比亞迪的方程豹 8、東風猛士等車型,後續都會推出華爲智駕版本。
看起來,隻要華爲保持技術遙遙領先,就能一直爲車企賦能,當下要做的,就是堅持投入研發,延續這份 " 點石成金 " 的魔力。
挑翻 BBA
顯然,華爲已經瞄準了 BBA。最近陷入飛坡風波的行政級純電轎車享界 S9,對标的是奔馳 S 級、寶馬 7 系和奧迪 A6L、A8L 等傳統豪華車型。
吸取之前極狐失利的經驗,享界 S9 是北汽和華爲合作的全面加強版,由華爲參與度較低的 Hi 模式升級爲智選車模式,華爲深度參與其中的産品定義、相關設計、宣傳營銷和終端售賣。這也是繼智界 S7 之後,第二次沖擊高端純電轎車,享界成爲華爲能否在高端純電市場站穩腳跟的關鍵。
利好在于,自身的積極進取與對手 BBA 的退縮,形成了鮮明對比,雙方拉扯開了一個機會窗口。
近年的 BBA 不複以往順風順水," 銷量下滑、利潤下跌、退出價格戰 " 等壞消息接踵而至。
2023 年,BBA 的業績已然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今年上半年,情況更是 " 慘烈 "。奔馳、寶馬、奧迪在中國市場的交付量分别同比下滑 5.8%、4.3% 和 2%,淨利潤随之同比下滑 41.9%、14.6% 和 41.9%。
爲了保利潤而退出 " 價格戰 ",犧牲了潛在銷量,在外界看來如同自斷一臂,這也說明對于" 低價競争—銷量及利潤—經銷商利益 "之間的平衡,BBA 們已經黔驢技窮。
BBA 在中國市場将進一步受到自主新勢力的挑戰,這一判斷已成爲當下的共識。
東吳證券就認爲,2024 至 2026 年的中國 30 萬以上豪華車市場,銷量預計同比增長 18%、18%、15%,其中自主豪華車型銷量将分别同比增長 51%、42%、31%。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也曾在去年指出:" 未來 3 到 5 年内,合資品牌市場份額将從目前的 40% 大幅縮減至 10%。"" 其中,有 30% 将由中國品牌填補。"
可以預見的是,專注合作打造豪華車型的華爲,将是未來競争格局的重要角色。
而且,BBA 對于華爲技術口碑的認可更顯得意義深遠。
最近有消息稱,奧迪即将發布的 A5 燃油車,有望搭載華爲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如能順利推進,這将是華爲智駕拿下的首個 BBA 客戶,意味着華爲在與傳統豪華标杆的對決中,撕開了一道口子。
不過,要挑戰 BBA 的地位,複制問界 M9 的成功,依舊任重道遠。
純電中國的新勢力品牌在智能化上有所領先,但對于行政用車的用戶而言,品牌、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更爲重要,智能駕駛不會是首要因素。
可以參考的一個例子是蔚來的 ET7,同屬純電豪華轎車,搭載獨家的換電服務緩解續航焦慮,卻沒能撼動 BBA 的地位,如今月銷量已不足千輛。
無論如何,不管是直接應對競争,還是打造樣闆吸引潛在盟友,享界 S9 都是一次重要的試煉,是華爲幫車企造好車能力的集中展示。
千裏之行,始于足下。對于華爲來說,BBA 并非不可戰勝,從問界 M9 到享界 S9,再到将來的尊界,BBA 的豪華地位注定會有所動搖。
結語
就像《黑神話:悟空》制作人馮骥所說:" 踏上取經路,比抵達靈山更重要。" 挑戰傳統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重要的是有敢于挑戰的信心。
新能源浪潮是中國汽車行業不可多得的彎道超車的機會。從今年上半年豪華車市場的走勢來看,自主陣營份額已突破 30% 的關口,而傳統豪華品牌們則幾乎全面式微。
賦能車企的華爲,已然站在了時代的浪潮之巅,如何打破 BBA 們的品牌壁壘,還需繼續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