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身處變化萬千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職場也在悄無聲息地發生着巨大變化。領導力這個話題接二連三被提及——不想被幹掉,就努力培養你的領導力,成為一位赢得人心的領導者。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一名赢得人心被人追随的領導者呢?《領導力 21 法則》的作者給出了答案。
作者: [ 美 ] 約翰 C. 麥克斯維爾(全球領導力研究大師)
編輯:可安 / 美編:高婉珍
來源:本文摘自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書籍《領導力 21 法則》
01
導航法則
任何人都可以駕船掌舵,但唯有領導者才能設定航線。這就是導航法則。
通用電氣前總裁傑克 · 韋爾奇曾經說過:" 一個好的領導要專心緻志……把握方向比被方向把握要好。"
組織越大,領導者就越需要看清楚前路。因為規模越大,在中途改變會更困難。而優秀的領導者在帶領人們起程前,為了使征程盡可能取得成功,總會先仔細考慮一遍整個過程。
《你本該成為領導者》(Be the Leader You Were Meant to Be)的作者雷洛伊 · 艾姆斯寫道:" 領導者就是看得比别人多、看得比别人遠、在别人看到之前看到的人。"
如果領導者要成為優秀的引路人,就必須花時間對過去的經曆進行反思,并且從中學習。
反思能夠給我們提供真正的啟示,可以讓我們的思想感情具有完整性,能夠讓我們在作決策時更加自信,可以讓我們看清全局,還能夠讓我們獲得寶貴經驗,并使之成為難得的經曆。
依靠經驗表示向内看,考察情況表示向外看。沒有哪一位優秀領導者會在不仔細考慮當時情況的條件下制訂行動計劃,這就好比迎着潮水航行或者将船引向飓風。
要成功地為他人指引方向,領導者還必須要有積極的态度,也必須認清事實,從現實出發。如果忽視了困難,對挑戰不以為然,那麼你還是不能成功地領導别人。
就像伊桑班迪聯合公司的總裁比爾 · 伊桑所說的:" 現實的領導者能夠客觀地看問題,減少幻想。他們深知,自欺欺人隻能毀掉自己的希望。"
什麼是幻想?它指的是虛而不實的思想,是毫無道理的想象,是不可實現的。所謂的自欺欺人在加速延展幻想的同時,也在火力全開地摧毀自己的希望,不斷遠離現實。
魯迅先生說,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那真正的領導者呢?
吉姆 · 科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中寫道," 你必須堅信自己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同時,你又必須面對現實中最嚴酷的事實。"
往往,那些善于引領方向的領導者總能極好地設定邁向終點的航線,也總有能力把人們帶往任何目的地。
02
信任法則
除了能夠帶領大家前往任何目的地外,領導者還需要具備什麼素質才能赢得人心呢?
答案是:信任。
人無信不立,對于領導者更是如此。信任對領導者來說是重中之重,它是領導力的根基,是凝聚整個組織的黏合劑。
那領導者如何能夠獲得信任呢?一定是通過一貫的工作能力、親和力和優良品格赢得的。
首先,領導人的優秀品質能夠赢得追随者的信任。一個人想要走得更遠,必須要有品格上的支撐。但如果一個領導者破壞了這種信任,那麼他就喪失了領導的能力。這就是根基法則。
領導者不可能一次又一次失信于人卻還保持對他人的影響力。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就像你無比信賴的朋友,一次又一次欺騙你失信于你,你還能一如既往地相信他并願意幫助他嗎?
信任危機,隻要出現一次,就很難挽回。尤其是職場中,上下級之間。
當你犯錯誤的時候,你所領導的人就會知道。真正的問題就在于你是否會承認錯誤。如果承認錯誤了,你往往能夠重新獲得他們的信任。
但是他們不會信任那些人品有問題的人。在這方面,哪怕是偶爾的失誤都是緻命的。
百事可樂瓶裝集團的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克雷格 · 韋瑟拉普(現已退休)曾說:" 人們會寬容由于誠實犯下的錯誤。但是如果失去了他們的信任,那麼你會發現很難再取得信任。
" 因此,你必須把信任視為你寶貴的資産。你或許可以欺騙老闆,但是你絕對不能欺騙你的同事或者下屬。"
H. 諾曼 · 施瓦茨科普夫将軍指出了品格的重要性:" 領導力是戰略和品格的有力結合。但是如果你必須去掉其中一個的話,那就把戰略去掉。"
美國工商業委員會的主席安東尼 · 哈裡根說過:" 品格往往成為決定民族興亡的關鍵因素。可以确定,這一曆史法則對于美國也不例外。我們作為一個國家能夠幸存下來不是因為我們更加聰明或者更加成熟,而是因為我們——我們希望是這樣——具有堅強品格。"
簡言之,品格是唯一有效的防禦工事,能夠抵禦導緻國家分裂或者滅亡的各種内在和外在的力量。
不良的品格就像一個定時炸彈,滴滴答答計算着時間。時間一到,它就會将一個人的執行能力和領導能力毀于一旦。
品格是信任的根基,而信任是領導力的根基。如果你内在沒有優秀的品格,就不能夠獲得外在的尊重。
領導者如何赢得尊重呢?通過做出英明決策,承認自己的錯誤,把追随者和組織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個人利益之前。
如果你的下屬們不知道可以從你那裡指望些什麼,那麼到了一定時候,他們就不會尋求你的領導了。
克雷格 · 韋瑟拉普解釋說:" 你不是靠耍嘴皮子而是靠做出成績來赢得信任,要永遠誠實、正直,向與你共事的人表示出你對他們的真正關心。"
這不僅使他的追随者們對未來充滿希望,而且提高了他們對自己和組織的信心。
記住,他們沒有責任去信任你,而你有責任去赢得信任。懂得這一點的領導者,往往更能獲得下屬們的追随,也普遍能走得更遠。
03
吸引力法則
領導力是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
你吸引到自己身邊的人都是與你擁有相同品質的人,這就是吸引力法則——你是怎樣的人,你就吸引到怎樣的人來追随你。
你所吸引的人不是由你的願望決定的,而是由你的為人決定的。
如果想要吸引更優秀的人,那你就首先成為你自己想要吸引的那一類人。如果你覺得你所吸引的人原本應該更優秀,那就到了你應該提高自己能力的時候了。
優秀領導者腦子裡都有一張清晰無比的清單,詳細記錄着組織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時刻都在尋找自己的得力幹将。
來吧,仔細思考一下,你知道現在自己在找什麼樣的人嗎?你認為完美的雇員是怎樣的?它們具有哪些品質?你希望他們闖勁十足有事業心嗎?你在意他們是二十幾歲、四十幾歲還是六十幾歲嗎?
不妨此刻停下來一一列出你想要自己的團隊具有哪些品質,然後對照此時的自己,看看你擁有所列品質之中的哪幾項,做好标記,比如有是 " √ ",沒有是 " × "
接下來,重新回顧這張清單。如果清單上出現一堆 " × ",基本上說明你描述的人不會想要追随你,除非你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來彌補。比如,你在最短時間内擁有那些被打 " × " 的品質。
還是那句話,如果想要吸引更優秀的人,那你就首先成為你自己想要吸引的那一類人。
一流人才吸引一流人才,二流人才吸引二流人才,三流人才隻能吸引不入流的人才。
所以馬雲招的前台成了副總裁,而大部分部門領導招來的人,往往在能力上有着極為明顯的天花闆。
如果你想提高一個組織的水平,那就提高該組織領導者的水平。如果你發現自己吸引的人并不可靠、無法信任,那就對你自己的品質作一番自省,界定清楚問題到底出在自己身上還是部下身上,再考慮采取什麼樣的措施。
04
尊重法則
在職場中,還有一點值得我們的重視:人們通常願意追随比自己強的領導者。
這就是尊重法則。
通常,一個人的領導力越強,就能越快發現别人的領導力潛質——或者發現别人領導力的不足。最後,團隊中的人會追随強有力的領導者開展工作。他們要麼是如此,要麼就會離開團隊,各奔東西。
有這麼一個故事,講的是人們是如何追随強有力的領導者的。
故事發生在 20 世紀 70 年代早期,入駐 NBA 名人堂的中鋒比爾 · 沃爾頓加入了約翰 · 伍登擔任教練的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籃球隊。當時沃爾頓還比較年輕,他留了一個小胡子。
據說教練告訴沃爾頓學校的籃球隊的隊員不能留胡子,沃爾頓想要保持自己的個性,所以就宣稱不會把胡子刮掉。伍登給出的意見簡潔明了:" 我們會想念你的,比爾。" 沃爾頓很快就把胡子刮掉了。
是什麼原因使一個人尊敬并且聽從另一個人?是由于領導者的品質嗎?是因為領導者與追随者所參與的過程嗎?是因為環境條件而發生的嗎?我相信所有這些因素都有作用。
根據我的觀察和個人經驗,以下 6 個方面是領導者赢得别人尊敬的重要原因。
1. 天生的領導才能
首先最重要的是領導能力。有些人生來就比别人擁有更好的領導能力。領導者并非生來平等。然而,我們在《真正的領導力,是赢來的》一文中提到的蓋子法則和過程法則告訴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更好的領導者。
如果你擁有天生的領導才能,人們會想要追随你。他們會想要圍繞在你身旁,聽從你的指導。當你展望未來的時候,他們會變得激動不已。
然而,如果你缺少額外的行為或者特點,那你就不能充分發揮出領導潛力,人們可能不會繼續追随你。
對于天生的領導者來說,最可能犯的錯誤就是單單依賴自己的才能。
2. 尊重他人
獨裁者和其他專制領導人依靠暴力和恫吓脅迫人們去做自己想讓他們做的事情。
這不是真正的領導力。相反,優秀的領導者依靠的是尊敬。
他們明白,領導力講究自動自發。當領導者表示出對别人的尊重——尤其是那些權力比他們小或者地位比他們低的人——他們就能赢得别人的尊敬。而人們會追随值得自己尊敬的人。
當别人把你當人來尊重,他們崇拜你;當别人把你當朋友來尊重,他們愛你;當别人把你當領導來尊重,他們追随你。
如果堅持尊重他人,始終如一地好好領導他們,你就會一直擁有追随者。
3. 勇氣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 · 基辛格曾經說過:" 作為領導者,除非他願意偶爾孤軍奮戰,否則就是名不副實的。"
優秀領導者堅持做正确的事,即使是冒着失敗的風險,面對巨大的危險,或者面臨無情批評的巨大壓力。
領導者的勇氣有着巨大價值——它能夠給追随者帶來希望。
4. 成功
成功是誘人的,人們自然而然會受到吸引。這也是現代社會中人們如此關注名人生活的原因之一。
對于領導我們的人來說,成功尤為重要。人們景仰别人的成就。千言萬語都比不上一張優秀的成績單。
當領導者在自己的領域獲得成功時,人們會尊敬他們。當他們成功地引領隊伍赢得勝利時,追随者們就會相信他們能夠再次獲得成功。
因此,追随者們跟從領導者的目的就是,他們想要為未來的成功出一份力。
5. 忠誠
我們生活在一個自由選擇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充滿變化、不安、躁動的文化環境。在這之下,忠誠成為一種資本。
當領導者始終與團隊共進退,直至完成任務;當領導者在情況惡化時始終保持對組織的忠誠;當領導者始終照顧追随者,即使在自己會受到傷害的情況下仍然如此,追随者會尊敬他們以及他們所做的努力。
6. 為他人增加價值
領導者赢得尊敬的最大來源是為他人增加價值。追随者尊重那些為其增加價值的領導者,而且他們對領導者的敬意在領導關系結束之後仍将持續很長時間。
05
赢得人心,還不夠
赢得了人心,你就是領導者。
但這,還不夠。在達到高水平的領導力之後,不要忘記培養未來的領導者。
一個人已經做了大事時,他所得到的僅僅是成就而已。隻有帶出一群有能力的人和他一起完成大事時,他所取得的才是成功。
當他培養了一群領導者來完成他的願望時,他的一生就更加有意義了。如果一位領導者能夠使組織在沒有他的情況下仍然能取得成功,那麼,他就是創造出了傳承的典範。
記住," 成功不是看你眼前接手做什麼,而是看你身後留下來什麼。"(本文完)
你的領導力的高低
決定了成員對你的信服程度
本質上取決于個人的品行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