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幫汽車圈寫「述職報告」的時刻。
如果說銷量 KPI 是車企們一年一度的常規操作,那汽車圈如今「吹牛」的半邊天,都是靠「智能電動車」撐起來的。
智能化、電動化給汽車行業描繪出了無數美好的前景,也創造出了無數「畫餅」的機會。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個個目标在說出口的時候,可能誰也無法預料明天會遇到哪些坎兒。畢竟在這條路上,不僅沒有往年的 KPI 可以借鑒,甚至連過河的石頭都沒有。這也讓每一個關于智能化、電動化的目标,聽起來都像在「吹牛」。
正是在年底回頭觀望,才讓我們發現并不是每個聽起來略顯誇張的目标都是在「吹牛」,也并不是每個「吹牛」的結局都是被打臉。
看看那些汽車圈在技術領域吹下的牛實現了多少,那些試圖改變我們生活的設想實現了多少,正好能看清智能電動車正在向哪條路狂奔着。
那些直戳續航焦慮的「餅」
如果電動車有原罪,那大概就是「續航焦慮」。
從來沒有哪項指标讓車企和用戶都如此上頭,在續航、充電、電池上下功夫,總能直戳用戶的内心。因此,車企們直戳續航焦慮畫出來的餅,也相比其他領域更多、更直接一些。我們挑選其中翹楚來看看。
「1000 公裡續航」
細數吹過「1000 公裡續航」這個牛的車企,估計能占據了汽車圈的半壁江山;剩下的另一半,則還在糾結「一箱油都開不到 1000 公裡,電車續航為什麼要這麼長?」
抛開「需不需要」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1000 公裡續航這個牛在 2022 年被實現了。
前有埃安通通過對電池包的優化,使量産車 AION LX Plus 的 CLTC 續航達到 1008km;後有奔馳 EQXX 概念車通過對能效的極緻優化實現了單程 1200 公裡的長途奔襲。
更像是一場秀肌肉:無論是堆電池包,還是優化能效,1000 公裡并不是難以逾越的鴻溝,無論是在電池密度上,還是能量效率上。隻是市場是否真的需要 1000 公裡續航的産品,還就是市場的考量了。
「150KWh 半固态電池」
這個牛是前面「1000 公裡續航」的子命題,正是因為有 1000 公裡續航這個目标,各家才在電池上絞盡腦汁:150kWh 半固态電池、石墨烯電池等等,都是為了長續航提出的概念。其中最被寄予期待的,當屬蔚來的 150kWh 半固态電池包。
2021 年初的 NIO Day 上伴随這 ET7 一起亮相的,是搭載了 150kWh 電池包、續航裡程達到 1000km 的版本。官方介紹稱,這款固态電池采用了超高鎳正極、預锂化矽碳負極和固态電解質(含固态和液态),能量密度能達到 350Wh/kg,續航最高可達 1000 公裡以上。
不過直到 2022 年最後一周,150kWh 電池包還是沒能如期在 2022Q4 跟大家見面。根據李斌的回應,150kWh 電池包還在進行準備工作。
另類的亮相,就是在聖誕節發布的 EC7 上又看到了 150kWh 電池包的身影,不知道要遲到多久呢?
難産的 4680 電池
自從 2020 年 4680 電池第一次亮相,在随後的每一次特斯拉發布會上,它都會成為媒體追問的焦點:什麼時候開始生産?什麼時候能量産?
單體密度提升 5 倍、成本降低 56% 的 4680 電池被是做能帶來産業鍊變革的技術。在一年前的财報會上,馬斯克也給出了 4680 電池投産的 deadline:「今年 Q1 在奧斯汀工廠投産,2022 年底每年能生産 100Gwh,滿足 130 萬輛車使用。」
如今一年過去了,經曆了漫長的産能爬坡。年初,奧斯汀工廠的第 100 萬個 4680 電池下線,能滿足 1000 輛 Model Y 使用;到第三季度,4680 的産量終于能做到每周能滿足 1000 輛汽車使用。按照年初的設想,剛達到預期産能的 4%。
連首批交付的 Semi 都依然在使用 2170 電池。看來等待「難産」的 4680 電池的日子還要很漫長。
「充電 5 分鐘續航 200 公裡」
都說智能汽車越來越像智能手機,最像的還是這句可以無縫切換的宣傳語:「充電 5 分鐘,續航 200 公裡。」
究竟是誰在汽車圈第一個喊出這個口号,已經沒法溯源了,不過喊過這個口号的車企數不勝數:小鵬、廣汽埃安、東風岚圖、北汽極狐 ……
能讓他們喊出這個口号的原因是同一個:800V 高壓平台和超快充技術。
如果從産品層面來看,這個「牛」已經實現了:小鵬 G9、北汽極狐阿爾法 S、Aion V Plus 70、奧迪 e-tron,甚至更早的保時捷 Taycan,這些在車型在 2022 年都能支持 350kW 甚至 480kW 的超快充,從理論上滿足「充電 5 分鐘續航 200 公裡」。不過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就是,800V 高壓的新車已經提了,支持 480kW 的超充站還在路上。
我們可以參考以下最早推出 250kW 超快充技術的特斯拉。2019 年第一座 V3 超充站在加州超級工廠落地,到 2022 年底,全球有超過 40000 個單獨到超充樁,國内落地了 10000 個超充樁,快充網絡鋪設的足夠密集,。可時至今日,我們在實際到使用中依然能遇到 V3 超充樁功率達不到最大 250kW 的情況。
從「充電 5 分鐘續航 200km」的車型和技術落地,到用戶能夠真正在生活中使用到,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自動駕駛的路,還要走多久?
2021 年對于自動駕駛行業來說迎來了一波複興,無論是傳感器、算力、高階輔助駕駛功能在量産車上的計劃上車,都讓這個行業裡的人仿佛看到了春天。我們在去年的車展上看到了 50 顆傳感器的 Robotaxi 量産車、「4 顆以下請别說話」的豪言壯語、城區高階輔助駕駛 demo 的展示 …… 都讓我們一度相信,2022 年自動駕駛行業的起飛。不過 2022 年,好像腳步又一次放慢了。
車圈跳票王 FSD
「2022 年内,将向全球所有搭載系統的車型推送 FSD。」這大概是馬斯克在略顯飽受的 2021Q4 财報上說出最有激情的一句話。訊号一放出,身邊關于「國内會不會推送 FSD」的猜想一片。
不過事實證明,跳票王的操作一般人是想象難以預判的。
截至 2022 年 AI DAY,FSD Beta 版本已經有 16 萬名用戶在使用,相比一年前翻了 80 倍。11 月 FSD Beta V11 版本開始向測試者推送,随後幾周向更多北美用戶廣泛推送。V11 采用單棧系統,更流暢,判斷更智能。
據特斯拉的一家供應商 Troy Teslake 稱,目前大約有 35.92 萬特斯拉車主購買了 FSD 完全自動駕駛功能,其中 26.47 萬用戶在美國。這樣看來,推送規模已經超過了 60%。不知道從 60% 到 100% 還需要更新多少次?
城市高階輔助駕駛的「期貨」
如果說 FSD 是國外車企的代表,那國内高階輔助駕駛的代表,就是各家名字各異的城市高階輔助駕駛,小鵬叫它城市 NGP、蔚來叫 NOA、極狐叫 NCA、毫末叫 NOH……NXX 三個字母的排列組合都快不夠用了。
期待值的起點大概是 2021 年上海車展期間,華為用極狐 demo 車展示了一段城區高階輔助駕駛的測試視頻,拉高了大家的期待值。以小鵬為代表的國内智能駕駛高端玩家也喊出了「2022 年上半年城市 NGP 落地」的口号。
老實講,不能進入城市的輔助駕駛系統,算不上真正的落地。城市路段複雜的路況、密集的車流、無規律的非機動車和行人等等,更考驗高階輔助駕駛技術。
從上半年到第三季度,小鵬城市 NGP 終于在廣州落地,為了實現這個效果,代碼量提升 6 倍,感知模型數量提升至 4 倍。而目前隻能在廣州城市路段開啟,其他城市的推送還需要經過漫長的審批、高精地圖推進等等。
城市高階輔助駕駛這條路上的夥伴們也一樣,号稱「全球首款搭載 HI 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量産車」的極狐阿爾法 S HI 版 10 月在深圳城區開啟了城區 NCA 的推送,12 月在上海推送,可基于高精地圖實現自主巡航、無保護路口通行、近距離加塞處理等操作。
城區高階輔助駕駛,一城一池的較量,也需要一座一座城市來慢慢推進。
「3 年,30 座城,3000 台車」,Robotaxi 的「熱脹冷縮」
如果你恰好在 2022 年年初和年尾關注 Robotaxi 領域,大概能看到兩種截然相反的場景:年初各家車企宣布進入 Robotaxi 領域,小鵬、廣汽、特斯拉等一衆車企都計劃進入 Robotaxi 領域,或是與 L4 自動駕駛科技公司合作;而到了年底,各家 L4 級自動駕駛公司紛紛宣布「上岸」,選擇做 L2+ 輔助駕駛業務與車企合作。一來一回的拉扯之間,是 Robotaxi 行業由熱轉冷的境遇。
2020 年底,百度 Apollo 曾經喊出「3 年内,30 城,3000 台」的口号,計劃到 2023 年将車隊規模拓展到 3000 台;而就在筆者寫這篇稿子時,百度 Apollo 剛剛宣布 2023 年計劃在全國範圍内增加投放 200 台無人駕駛運營車輛。從一年前的 3000 台,到最新計劃的 200 台,Robotaxi 市場的遇冷讓車隊目标也跟着「熱脹冷縮」。歸其原因是自動駕駛長尾技術難題短期内無法解決,而商業化落地的步伐卻比預想中更緩慢。
這也讓大家對于 Robotaxi 的态度轉為蟄伏,L2+ 輔助駕駛、無人駕駛工具車、物流車,在商業化上的各種嘗試成了 L4 級自動駕駛公司的主旋律。畢竟聽過這個寒冬,才能等到屬于 Robotaxi 的春天。
2022 年的智能座艙,太忙了
自從智能座艙被賦予了第三空間的概念,就衍生出了駕駛、乘車之外的無數功能,不過以往的座艙可能都沒有今年這麼忙。
往年對于第三空間的想象還停留在小憩、聽音樂、看視頻上,今年開始官方下場,打遊戲、上網課、辦公、看世界杯各種場景,冰箱彩電大沙發一系列「大件兒」,統統被塞進了座艙裡。似乎就算穿越進末日求生的電影裡,主角也能在智能座艙裡挺到最後的勝利。不過要從智能座艙的無數 flag 中選一個最有代表性的,還得是遊戲。
自從馬斯克在 Model S Plaid 上秀了一下用基于 AMD 處理器的新車機來玩《賽博朋克 2077》,如何在座艙裡打遊戲、用車機代替遊戲機的嘗試就源源不斷。馬斯克甚至站出來說,要把 Steam 搬上車。
而 2022 年把遊戲機搬上車這個目标,終于實現了。前有理想 L9 用一根定制的 Type-C 線實現了任天堂 Switch 的投屏;後有特斯拉與 Steam 合作,在 Model S/X 車型的車機上直接體驗數量衆多的 Steam 遊戲。車機遊戲終于不再是消消樂、吼吼龍等體驗類的小遊戲。
誠然,特斯拉叫闆 PS5、用車機打遊戲的初衷是為了秀一下自家座艙 GPU 的「肌肉」,不過對于那些本身就喜歡玩遊戲的人來說,多一個安靜、封閉、音響屏幕效果都不錯的環境打遊戲,難道不是「更多選擇,更多歡笑」麼?
最後
十年前,李書福說「汽車有啥了不起,不就是四個輪子、兩部沙發加一個鐵殼嗎?」大家嘲笑這是門外漢的狂言妄語。十年後,我想沒有人會說李書福和吉利是汽車行業的門外漢。當然,這不是靠「吹牛」實現的,而是十年來對于技術和産品的不斷探索。
這個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東西,大概就是「未知」。正是「未知」,讓如今圍繞智能化、電動化立下的目标,看起來像是「吹牛」;也正是「未知」,讓智能電動車這個年輕的行業充滿魅力,正是那些過往「吹牛」被一一實現,才讓智能電動車成長到如今的地步。
希望明年這個行業能多一些「吹牛」被實現,少一些被打臉。
2022 年度智能汽車「吹牛」報告(下),首發于Geek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