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據人民網消息,近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查通過了國務院提出的《關于 2022 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 2023 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 以下簡稱 " 預算報告 " ) 。
預算報告中指出,要加強鄉村振興投入保障,着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近年來,鄉村振興成爲我國重要戰略。國家政策資金不斷向鄉村振興傾斜,爲鄉村經濟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預算報告具體明确,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糧食主産區利益補償機制,穩定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完善玉米和大豆生産者補貼政策,繼續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購價,加大對産糧大縣獎勵。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安排459 億元,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範圍。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安排中央财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 1750 億元、增加 100 億元。用于産業發展的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占比力争提高到 60% 以上,推動幫扶産業提檔升級。落實好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支持政策,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衆内生發展動力。
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統籌推進農業産業融合發展項目,支持地方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農業産業強鎮、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完善農村公益事業建設财政獎補政策,深入開展農村綜合改革試點試驗。保障村級組織運轉經費。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綜合運用轉移支付、稅收等政策,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實施。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安排相關轉移支付 1770 億元、增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