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特約記者 梅東
近日,一則俏江南創始人張蘭欠款 9.8 億的新聞引發了熱議。
國内有媒體報道,美國聯邦地區法院公布了 La Dolce Vita Fine Dining Company Limited(甜蜜生活美食有限公司)與張蘭的民事訴訟裁決書,判決張蘭及其公司名下所有的紐約一處公寓出售所得将歸歐洲私募股權公司 CVC Capital Partners(以下簡稱 CVC)所有。同時,判決書中披露了張蘭在 2019 年與 CVC 基金的訴訟中敗訴,仍然欠款對方 1.42 億美元(約 9.8 億人民币)及利息。
爲了追回該筆債務,CVC 基金找到了張蘭在境外設立的家族信托。
2022 年 11 月,新加坡高等法院出具的裁判文書中認定,張蘭作爲其家族信托所在銀行賬戶資産實際所有人,其設立的家族信托被認爲是張蘭個人财産,遂同意了 CVC 提出的任命接管人的申請。
自此,CVC 基金作爲債權人可對張蘭的海外家族信托采取相應的措施。
3 月 18 日,張蘭在自己的直播間中手舉自家品牌的産品,就欠款問題回應粉絲,稱 " 被資本算計 "。
張蘭表示," 我沒有算計别人,所以不丢人。這說明我做得好,豬養肥了、狼就來了。是 CVC 基金欠我的,我沒欠任何人,怎麽會向黑惡勢力低頭。"
3 月 21 日,張蘭做客《封面》,再次對 " 海外欠債 9.8 億 " 作出回應,稱已經準備了充分的證據,會再次上訴。
家族信托被接管,隔離功能失效
據媒體報道,今年 3 月 3 日,美國聯邦地區法院公布了 La Dolce Vita Fine Dining Company Limited(甜蜜生活美食有限公司)與張蘭的民事訴訟裁決書,判決張蘭以及其公司名下所有的紐約西 53 街 20 号,39A 公寓出售所得歸 La Dolce Vita Fine Dining Company Limited 甜蜜生活美食有限公司所有,而甜蜜生活美食有限公司實際上是歐洲私募股權 CVC Capital Partner 爲了收購俏江南設立的殼公司。
判決書中同樣提到,張蘭本人與 CVC 的訴訟在 2019 年敗訴,如今共欠款 CVC 基金 1.42 億美元(合人民币 9.8 億元)。
爲了保護該筆債權,CVC 基金開始在全球範圍内尋找張蘭名下可用于處置的資産。除了位于紐約的公寓之外,CVC 基金還找到了張蘭設立的家族信托。
2014 年 2 月 2 日,張蘭的家族信托殼公司 Success Elegant Trading Limited(SETL) 成立。2014 年,在殼公司的基礎之上,張蘭設立了離岸家族信托 The Success Elegant Trust,家族信托受益人爲她的兒子汪小菲及其子女,托管人爲亞洲信托(AsiaTrust Limited)。
2022 年 11 月,新加坡高等法院法官認定,張蘭是家族信托所在銀行賬戶資産的實際所有人。張蘭設立的家族信托被認定爲其個人資産,就此,同意了原告 CVC 提出的任命接管人的申請,作爲債權人的 CVC 可以對該筆财産采取相應的保全執行措施。
這筆資産豐厚的家族信托被擊穿,資産的隔離功能徹底失效。
掌控欲過強是 " 原罪 "?
張蘭所設立的家族信托,一直是富豪和名人等高精緻人群爲了保護資産而采用的重要工具。家族信托的委托人能夠利用這一工具将經營過程中的經營風險、婚姻風險等和原有資産相隔離,可以用合法手段保證資産不受債務影響。
記者采訪了愛建信托聯合家族辦公室總經理助理姚正陽,他表示," 張蘭家族信托被擊穿,是因爲在這個家族信托設立的過程中給予委托人過多的權利,其中最大的權利是可撤銷權。可撤銷權代表委托人可以随時随地提出家族信托終止,這也就造成了信托法律關系蔑視,也就是這一點被法院抓住,最終導緻了家族信托終止無效。"
張蘭的家族信托被擊穿的重要原因,是她在設立家族信托之後仍然對其設立的家族信托有着絕對控制權,導緻在英美法系下,被法院認爲該家族信托實際上是其個人财産。
根據新加坡高等法院披露的裁判文書,也可以明确看到張蘭對于其海外家族信托賬戶的大量直接操作行爲。
裁判文書顯示,張蘭對于其信托财産有着過度的幹預行爲,這是張蘭設立的家族信托被認定爲張蘭個人資産的重要原因。
裁判文書顯示,在 2013 年 12 月 16 日至 2014 年 6 月 13 日之間,CVC 将約 2.5 億美金轉至張蘭在嘉盛銀行的賬戶裏。在 2014 年 3 月 10 日至 7 月 21 日之間,SETL 名下的瑞士信貸銀行轉走了價值 1.42 億美元的現金和證券,随後不久,SETL 名下的德意志銀行也轉走了 0.85 億美金。
同時,嘉信銀行的内部郵件顯示,2014 年 3 月 13 日從該行向瑞士信貸銀行的轉賬并非出于稅務規劃目的,而是爲了保全個人資産。郵件中,張蘭表示自己爲 " 信托資産的實際利益所有人 "。
張蘭由于過度幹預家族信托賬戶,導緻家族信托賬戶被認定爲個人資産,除了上述轉移 CVC 基金的資金之外,還包括了随意轉移 SETL 名下銀行賬戶内的資金,且未給出充分理由。
第一個證據,張蘭在未明示原因的情況下,要求瑞士信貸銀行在 2014 年 9 月和 2015 年 2 月兩次分别轉移 300 萬美元;第二個證據其要求德意志銀行在 2014 年 11 月轉出資金。該筆資金追溯到用于購買上述的紐約公寓。
基于多項證據,法院認爲張蘭對于離岸家族信托所屬兩個銀行賬戶内的資産具絕對的控制權,并由此判斷張蘭無意将這部分資産真正給予 SETL,因此仍是實際控制人。
發展家族信托業務需合法
在張蘭的新聞爆發後,人們對家族信托這一較爲陌生的名詞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但不少人同時會思考,家族信托結構下的财産轉移會被債權人輕易擊破,是否家族信托這一工具是噱頭大于本質,實則并沒有效用呢?
姚正陽回答," 因爲張蘭的家族信托是離岸家族信托,如今在中岸例如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家族信托業務都已經比較完善了,它不會給委托人留任何權力,或者說權力是比較小的,而離岸地例如開曼等,目前主打的就是給委托人充分留權,也就是這一點被新加坡法院認定(該家族信托實際爲張蘭實控資産)。"
簡單來說,要使家族信托發揮其作用,需要合法設立。" 放棄所有權,保有控制權 "。
家族信托可以保證财産隐私,保護财産安全,以防股權分流等。每一個家族信托都需要嚴密仔細的設立,成立之後基本都爲終身制度,不得随意撤銷。就此,這一部份的财産就從委托人個人财産中剝離出來,不再收到債務清算等影響。
曾經有一句老話," 富不過三代 ",如今在家族信托這一工具中,财産傳承這一願望得以實現。例如洛克菲勒家族就已經将财産傳承了 7 代之久,成爲傳奇。
根據胡潤數據,我國未來 30 年内将有 60 萬億的财富由第一代創始人傳給其子女。越來越多的高精緻人群開始尋找更加安全、功能齊全的方式将自身的資産留給後代。
" 家族信托作爲舶來品,目前仍處于發展階段。如今國内的家族信托的約束較多,仍在完善過程中。" 姚正陽表示。
" 如今家族信托已經越來越被高淨值人群接受,其最大的優勢是在資産傳承上。設立家族信托可以避免财産的糾紛,相比于繼承和(辦理)公證,通過家族信托就可以直接進行财産分配,是直接通過薪酬法律關系形成财富的傳承,更加有序和便捷。"
談到張蘭案對于整體行業和家族信托業務的影響時,姚正陽這樣說," 這一案例畢竟不是國内高院做出的司法解釋,其實隻是一個海外案例。對于我國的家族信托業務來說,更多的是受制于國内的司法判例,也就是信托法。信托法作爲基本大法,和民法典的地位時一樣的,如果這一塊後續有約束和補充規定,可能會對國内的家族信托業務有更大的影響。"
提到相關警示時,姚正陽表示," 海外案例會讓我們更加謹慎,未來在重要條例設置中,需要根據法律來設立家族信托,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我國的家族信托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