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磊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衆号 QbitAI
憑着 AI,月入 10 萬、年入 100 萬,你敢想?
别不信,好幾位百萬粉絲網紅已經做到了。
例如半藏森林,她用 AI 的打開方式是這樣的:
不僅容貌和聲音與真人無異,而且還是可以秒回消息、打視頻電話聊天的那種。
而這,便是由小冰克隆人在這個世界中打造的另一位半藏森林。
像半藏森林這樣靠着 AI 賺錢的例子其實早已存在,畢竟像西班牙 AI 網紅 Aitana Lopez,就被曝出月入 8 萬。
但在小冰克隆人這裏,這樣的例子簡直不要太多。
已經被證實用克隆人實現 " 躺赢 " 月入十萬的百萬粉絲網紅,就還包括美芽、Maymay 等。
或許此時許多關注小冰的小夥伴會發出疑問——之前小冰公司不是已經啓動過 " 克隆人計劃 " 了嗎?
沒錯,但這次很不一樣。
因爲小冰公司正式宣布:
成功獲得 " 小冰大模型 " 國内備案。
結束靜默期,一系列測試産品轉爲正式發布。
而小冰克隆人,正是這次一系列 " 正式發布 " 裏的其中之一。
任何創作者經身份認證後,均可通過小冰框架技術,克隆自己并向粉絲發布,而且是最快 3 分鍾便可以完成數據采集的那種。
正如我們剛才看到的,發布的克隆人與創作者本人的性格、記憶、知識、聲音與容貌一緻,可以自由對話、生成照片與視頻、結成群體生活。
但克隆人也與現實世界中的你有所不同,因爲它還能進行流暢的中英文交流,并且全部具備歌曲演唱能力。
妥妥的是在本人之上疊加了層層 buff。
那麽有多少人已經開啓了小冰克隆人?
據了解,單是在此前測試期間,小冰 X Eva APP 中就已經吸引了超過 80 萬名創作者克隆自己并向粉絲私域發布。
在這些創作者中,全網 50 萬粉絲以上的大 V 網紅克隆人已超過 1000 人,創作者本人全網粉絲總量超過 7 億人,暫爲目前全球最大的 AI C2C 私域平台。
而随着這次小冰克隆人的正式發布,一系列測試條件将在安全前提下逐步放開,包括爲創作者提供更多訓練類目和可配置技能,進一步提高其克隆人收入。
不僅如此,現在在淘寶和天貓中就搜到小冰克隆人喽 ~
那麽除了像半藏森林這樣的小冰克隆人,此次一系列 " 轉正 " 産品還包括哪些?
我們繼續往下看。
正式發布 X Studio 4.0,AI 歌手洛天依宣布入駐
依托小冰大模型,此次第二個推出的正式産品便是 X Studio 4.0。
X Studio 是由小冰公司和網易雲音樂聯合推出,屬于小冰框架技術中的專門分支,主打的就是造出有情感的 AI 歌手克隆人。
這項技術不僅人人都可用,面向專業人士,還開放了參數調校等功能,可以讓音樂作品更加細膩。
而随着這次 X Studio 4.0 的發布,這個平台也迎來了一位重磅嘉賓的入駐——虛拟歌手洛天依。
我們剛才也提到,上千名大 V 小冰克隆人全都具備演唱的能力,因此 X Studio 已經形成了全球最大的 AI 歌手陣營。
不僅是數量上的優勢,随着 4.0 版本的發布,他們的演唱音質也是來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涵蓋包括流行、爵士、說唱、搖滾、民族在内的各種聲線類型。
而且在在小冰大模型的驅動下,每個 AI 歌手均可在評論區秒回歌迷互動,具備超越演唱的完整能力。
此外,X Studio 也确認了将延續 " 創作者免費使用 " 政策。
這個政策涵蓋即将推出的新功能,如生成音樂視頻,以及即将上架的全部新 AI 歌手,如中國絆愛(日本初代虛拟偶像 Kizuna AI 絆愛企劃成員)等。
截至目前,創作者發布在 X Studio 原創作品已超過 1 萬首,部分作品達到黃金單曲級别,在抖音平台播放量累計超過 6 億次。
小冰數字員工升級
小冰的數字員工可以說是經典且破圈的一個産品,是主要面向 B 端企業客戶的克隆人。
包括像萬科集團年度優秀員工 " 崔筱盼 "、每日經濟新聞虛拟主播 "N 小黑 " 和 "N 小白 " 等,也是頻頻上過熱搜的那種。
小冰數字員工在此前上崗的十餘個行業中表現也是遠超同行,客戶的複購率達到了 80% 以上。
例如小冰爲招商局集團研發的 " 招商如影 " 數字員工平台,獲中國信通院數字人最高指标評級(傑出級)。
而随本次大模型備案完成,小冰宣布,将于即日起正式升級數字員工産品。
此次升級後,數字員工全面完成基于小冰大模型的 Cloud+Edge、Present+interaction 四位一體産品架構,加速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新産品數字互動名片正式上線并逐步推開,爲每個客戶的克隆人分身提供實時智能交互能力,支持線上自助構建、微信小程序分發以及交互數據統計。
與 C 端克隆人相同,B 端客戶可自定義對話風格、知識儲備、業務能力、交互目标等要素,進而實現 7x24 小時産品銷售推廣與客戶線索收集。
同時,針對電商出海需求,小冰數字員工直播解決方案已拓展越南語、泰語等數十個小語種能力與多地區方言,以及雙虛拟人直播和混合電商直播模塊。
還有更多正式發布和升級
虛拟助手 " 召喚小冰 " 功能,在小冰大模型的加持之下,也得到了相應的升級。
在此之前,小冰在與小愛同學、OPPO 等合作過程中,已經能夠通過虛拟助手提供服務的同時,還推出了共同演唱歌曲等有趣玩法。
而現在,小冰正式宣布,将逐步啓動在第三方平台 " 召喚小冰 " 技能的大模型切換。
不僅可以實現深入情感紐帶,還具備低成本、高安全等級和穩定并發的特性。
據了解,新功能将與小冰克隆人保持同步更新,并以月度爲周期,不斷推出創新交互玩法。
除此之外,小冰日本也有新動作。
小冰公司的大模型在海外已經斬獲過多個專業榜單榜首。其中,小冰公司日本分部(Rinna)的開源語言模型,下載量和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同行業者。
據全球最大的開源模型社區 Hugging Face 公布的排行榜,小冰在日本全部開源語言模型中蟬聯多個榜首。
此外,Stability AI 最新評測報告中排名前十的語言模型,其中一半均爲小冰公司發布。
小冰公司表示,将于近期進一步公布在海外的成果與 2024 年計劃。
正式發布,意味着什麽?
此次諸多産品的正式發布,表面上最直觀的感受是小冰開始 " 交卷 " 大模型。
但在發布動作的背後,更多的還應當是沉澱與積累。
而這種長期的經驗和測試,所劍指的或許正是大模型時代當下的痛點——商業化。
在此之前,小冰已經将實現不同參數規模和用途的自研大模型産品落地。2023 年初,小冰公司就曾做出判斷:混合模型是未來落地的主要形式,參數規模不是越大越好。小冰大模型就是按照這一判斷進行研發的。
小冰克隆人便是具有代表性的應用。
而從諸多網紅大 V 通過克隆人實現了 " 躺賺 " 來看,小冰大模型所透露出的一種商業化新範式的信号。
那麽這個大模型商業化的新範式是什麽?
從過去幾代小冰的發布來看,技術和産品叠代更新時 " 變中的不變 ",就是小冰的商業模式,即追求的一直是 " 造人 "。
在與小冰公司 CEO 李笛交流的過程中,他将這種 " 造人 " 歸結爲三大類:
面向 B 端企業客戶的 " 數字員工 ";面向 C 端用戶造自己的克隆人;與知名的克隆人交互。
而這與過去 API 調用的商業模式截然不同,因爲在李笛看來,類似 API 調用方式是無法體現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創造力的價值。
更好的體現方式,或許是我們能否像面對一個有創造力的人一樣去賦予它所對應的價值。
就好比小冰克隆人目前給創作者帶來的收益一樣,是遠超于調用 API 的方式,并且是已經得到了商業化驗證的那種。
因此,李笛認爲:
未來需要的新商業模式是 Revenue Share,也就是讓人工智能的系統能夠從它所創造的最終的終端衍生物中直接獲得終端衍生物的回報。
這就意味着我們的大模型不能夠僅僅提供 API 調用,而需要端到端做很多的工作。
小冰另一個商業化的實踐,也剛好可以印證這點。
去年 2 月份,小冰與網飛在日本聯合推出了第一部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商業化動畫短片《犬與少年》。
在這部動畫短片裏面小冰提供不僅僅是生成的功能,而是把端到端視頻的動畫片的整個生成作爲作品的工作做了很多,使得小冰成爲了它的聯合制作人。
所以原本這樣一個動畫短片小冰能夠獲得的收益回報大概是 20 美元包月,但實際上在這三分鍾的動畫短片裏面,小冰獲得了超過百萬人民币的價值回報。
實際上,在商業化方面,小冰公司是延續了大模型範式之前就已經進行的商業化探索,通過大模型來升級和助力這些既有商業化産品,加速和提升它的發展。而不是爲大模型單獨尋找新的商業模式。
可以說,這就是小冰大模型與衆不同之處了。
One More Thing
随着這次小冰大模型及産品的正式出道,我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細節。
小冰的形象從過去的卡通風格,變成真人了。
是你心裏期待的樣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