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拒絕向 " 小牛說車 " 交付車輛的行爲,确實引來很大争議。抛開私人恩怨不說,蔚來的做法有悖于公平交易權。
撰文丨 JR
責編丨 MANGO
設計丨 PinZow
作爲車企,應該十分歡迎自己的産品被消費者購買——不論是何種用途。但是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似乎并不這樣認爲。近日,汽車博主 " 小牛說車 " 發布視頻稱,他全款購買全新 ES6,錢已到賬但交付時蔚來卻已各種理由推脫拒絕交車。
消費者要買,難道還有不賣的道理?這是店大欺客,還是另有原委?刨根問底才知道,由于此前 " 小牛說車 " 發布過一些關于批評蔚來汽車的視頻,所以就被列入 " 黑名單 "。一時間,對于蔚來拒售事件的探讨引發了衆多人的關注。
蔚來拒售指向 " 黑嘴 " 消費者
據 " 小牛說車 " 博主透露,其于 7 月 4 日繳納定金,7 月 12 日繳納補齊全款,付款開具完發票後本應順利交車。在 7 月 15 日提車時,被蔚來告知不予交付購買的車輛。" 小牛說車 " 持有人顧宇波表示,已經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認爲蔚來此舉屬于歧視消費者。
針對此事,蔚來法務部通過微博回應,鑒于顧宇波對蔚來及用戶進行謾罵、污蔑和攻擊,蔚來已通知解除汽車購買協議,拒絕向其出售蔚來品牌車輛,并于解約當天退還全部款項、支付協議内涉及的雙倍車輛定金。
蔚來與 " 小牛說車 " 持有人顧宇波之間的糾紛起于今年 4 月。據蔚來公告稱," 小牛說車 " 這個号連續發布十餘條短視頻,使用侮辱、惡俗、醜化性質的言辭,捏造事實、歪曲解讀關于蔚來和蔚來用戶的信息,要求其删除相關視頻、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 500 萬元。目前案件仍在進行中。
按理說,顧宇波在 7 月份購車時,其實和蔚來是有法律糾紛的,但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又去買蔚來的車,這樣的購車行爲顯然不純粹。不過,蔚來也是挺霸道的,交了錢東西也不給你。因爲如果顧宇波成爲蔚來車主的話,整個案情就變得複雜了,所以蔚來甯願賠錢都不願顧宇波成爲蔚來車主。雙方接下來将會繼續鬥智鬥勇。
車企法務部,商譽雙刃劍
抛開以上個人恩怨,可能大家更感興趣的是,蔚來這樣的做法到底有沒有問題,企業可以選擇用戶嗎?就本事件而言,蔚來雖然沒有必須向消費者出售商品的法律義務,但有社會責任。蔚來旗下車型既然是作爲商品公開銷售,就應該承擔道德義務和社會責任,他們的所有商品應該對所有有能力有興趣的消費者平等公開買賣。隻有在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商家才可以有條件地拒絕向消費者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務。
按照目前蔚來和顧宇波之間的糾紛來看,蔚來收到全款也拒絕交車,那這已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障法。但蔚來這次就是要硬剛,明知在違法吃虧的前提下也不交車,爲的就是要打擊 " 小牛說車 " 這種惡意攻擊車企的自媒體。
近年來,一些自媒體 " 黑嘴 " 将目光投向了汽車圈,通過低成本的造謠和無事實根據的唱衰某個品牌,來獲取大衆的關注。使車企不堪其擾,對其正常經營和品牌聲譽造成不小的沖擊。在此大背景下,很多造車新勢力紛紛祭出法務部,通過法律維護自身的利益,将一些 " 黑嘴 " 告上法庭。
近段時間來,國内已發生多起車企就不實報道起訴網紅的訴訟案件。特斯拉起訴 " 蔡老闆 ",比亞迪向 " 龍豬 - 集車 " 索賠 500 萬,長城怒告 6 賬戶等。車企法務部近期的強勢表現,确實讓部分 " 網黑 " 有所收斂,他們的表達會更客觀嚴謹,有利于網絡環境的淨化。但對于車企來說,也不能随意利用法務部故意打壓媒體和網絡聲音,善意的批評能夠幫助企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提升品牌的口碑。
蔚來拒絕向 " 小牛說車 " 交付車輛的行爲,确實引來很大争議。抛開私人恩怨不說,蔚來的做法有悖于公平交易權。但是由于目前噴湧出現的自媒體也是良莠不齊,他們爲了流量 " 不擇手段 ",不惜通過诋毀的方式 " 吸粉 " 牟利。面對這種現狀,車企也隻能以更強硬的姿态去回應。希望蔚來接下來别随意拒絕出售車輛,因爲這種行爲會削弱了用戶的好感度。
行業丨寶馬、奔馳發力新平台,傳統豪華品牌電動化新進展
重磅丨豐田入局自動駕駛出租車領域,10 億元夠花嗎?
行業丨 HS3 處境堪憂,疲态盡顯的紅旗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