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也,運也,命也。這幾乎是 " 社區團購 " 最爲貼切的形容。從誕生起勢,到熱鬧甚至 " 混亂 ",再到停歇直至退潮,三年時光彈指間。
官宣老将闫小兵回歸,京東再造 " 創新零售 " 出列,京東的下沉、生鮮、線下零售等多個老概念的 " 新 " 提,讓人摸不清脈絡。在厮殺後暫時偃旗息鼓的戰場,有一種微妙的情緒,彌漫在 " 心照不宣 " 的對手之間。
7 月,熱浪席卷,熱詞 " 社區團購 " 回歸。京東率先挑起戰事,京喜拼拼更名京東拼拼,BD 招商聘人,時隔一年重新開城回歸,首戰合肥一周時間 " 從 1 到 10"。而後," 全資收購永輝 " 傳聞迅速傳開。
又一個下沉、生鮮和同城零售的大範圍戰役要開始了嗎?短短幾年前的格局與争端已成曆史似乎要爲人所忘。京東和所有互聯網企業一樣,相信自己在此領域都有不小的增量空間,新老玩家們新一輪 " 最直接有效的動作 " 也将逐漸顯露端倪。
不過,熱,在上下内外還需要傳導。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相繼走訪了位于北京、河北廊坊以及安徽合肥的多個京東拼拼社區團購點位,對于 " 更名 ",團長們不甚了了,新的戰火的蔓延速度,比不過商品外包裝上一夜之間就打上 " 京東拼拼 " 字樣那麽快。
無論是屬性偏向下沉的線下社區這個場域,還是供應鏈在同城間的互動與串聯,抑或是生鮮爲主的品類定位,社區團購都帶着切切實實的 " 人味 ",或者是覆蓋着最廣袤、最誘人的商業領地,幾乎囊括了所有現階段國内電商零售 " 最難做的生意 " 的要素,但這也恰恰成爲巨頭們無法放棄它的理由。
社區團購走過了 " 冰與火 " 的三年,新的戰術、号角、爆發、沖突,也藏于其中,靜待水落石出。
換将、更名、重啓 京東放不下社區團購
闫小兵的回歸并不讓人感到意外。
從去年年末開始到今年上半年,京東完成了近幾年來最爲重要的一次組織結構巨變。特别是主業零售,重回 " 多快好省 ",從上到下貫徹低價戰略。這是京東零售在業務上重要轉向和聚集。作爲此次京東 " 大調整 " 的收尾,作爲壓軸的,一是配套物流業務的換帥,二是藏着零售業未來的創新業務的重整收編。
整合七鮮、拼拼等業務成爲獨立業務單元,闫小兵回歸帶隊,亦足見京東對這個 " 未來 " 業務的重視。
闫小兵,一名電商老兵。他于 2012 年入職京東,不到一年就構建起了京東在家電網購行業的領軍地位,在擔任 3C 家電零售事業群負責人後,他主導了對五星電器的收購,創新打造了京東家電專賣店、京東之家等線下店模式,并連續多年指揮京東 618 家電大戰,實現了京東家電在 2019 年列全國線上家電零售份額第一。
此外,闫小兵還曾負責過京東國際業務,擁有連續跨界執掌多業務的能力。當然,更爲重要的仍是其擁有豐富的線上線下零售行業經驗。而此次所謂的創新零售,正是需要重新梳理多業态内線下線上結合的維度,難度可想而知。
" 指揮官 " 确定後,有了過去的試錯積累,業務條線已被理清,接下來就是模式叠代,即找到一個可行的、具備增長潛力和規模效應的商業模型,争取成爲行業領頭羊。
但和對手相比,京東何來優勢?近幾年,盒馬、多多買菜、美團閃購,都維持着相對穩定的規模化路徑,京東雖投入不少,收效卻不甚突出。
闫小兵的方案是,加大七鮮和拼拼在生鮮品類的優勢,在技術、模式等尋求創新的突破。公告即将更名後,7 月 27 日,京喜拼拼正式更名爲京東拼拼。
不過,當天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上搜索 " 京東拼拼 ",系統會提示 " 輸入錯誤 ",并按京喜拼拼搜索結果釋出。這一帶有隐喻的結果,正如市場的反應,稍有 " 延遲 "。
十天開出 20 個團購點 京東拼拼從合肥開城
從 3 年前遍地團長,到如今仍然堅強活下來且有一定收效的少數團長,他們幾乎都是看着社區團購由起到落的 " 老人 ",他們靠着小區的穩定客群和自己豐富的團購經驗,在多平台間斡旋、經營。但小小平方,或超市、或驿站内,似乎還沒感受到社區團購新的升溫,他們多數還品嘗着從前的 " 一落千丈 ",甚至已經習慣 " 大不如前 "。
8 月 1 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随機走訪了北京 4 家京東拼拼自提點,對更名一事,多個團長表示 " 還沒注意 ",店内 " 京喜拼拼 " 的廣告牌也還未更換。河北廊坊的京東拼拼團長任芳也沒注意平台的更名,她告訴記者," 團長端還沒出現什麽變化。"
京東拼拼更名後第二天,安徽合肥已經開出第一個京東拼拼新團購點;随後不到兩周,合肥迅速又開出 20 個團購點。截止目前,團購點已遠不止此數。
京東拼拼合肥團長宋軒告訴記者,她是經熟人介紹後開始做京東拼拼的。與其他團長不同,宋軒說自己隻經營一兩個平台。記者注意到,她的自提點門上有淘菜菜和美團優選的标識。" 剛開始做,京東拼拼的單量還不多。"
事實上,開城合肥早在一個月前便着手準備了。在某招聘軟件上,京東拼拼正在招募團長、供應商等。招聘信息顯示," 之前做過美團優選、淘菜菜、多多買菜推廣的 BD 歡迎馬上聯系。歡迎有社區團購開團經驗的團隊或者個人加入。"
合肥是新開城,而最早的京喜拼拼首批開城并未覆蓋。兩年前,2021 年 3 月,京喜拼拼正式出道,首批覆蓋包括甘肅、廣東、海南、河北、河南、陝西等十四省市,一線至四線城市均有涉及,以包括銀川、邢台、贛州在内的下沉市場爲主,随後又布局一線城市,如北京。最多時覆蓋省市二十餘個。
對于社區團購而言,開城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啓動信号。
同年 3 月 11 日晚,在 2020 年财報電話會議上,彼時還擔任京東集團 CFO 一職的許冉對外稱," 爲了更好地開展京喜拼拼項目,我們派遣了公司最優秀的團隊,同時得到了公司零售和物流業務的支持。"
但很快,收縮的信号就來了。2021 年 6 月,京喜拼拼從擴張轉爲收縮,退出了一些業績表現相對比較差的區域,如甘肅、福建、貴州等,聚焦重點省份,強調運營效率的優化以及單均履約成本。
财報數據顯示,京喜拼拼在 2021 年虧損約百億。
去年 3 月,京喜拼拼開始又一輪撤退,退出廣東、四川等省份。到最終,僅剩河南鄭州、河北廊坊和北京三地。在此輪重啓前,僅有北京與廊坊兩地維持運營。
彼時面對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對手,京東社區團購市占率始終都 " 差點火候 "。記者走訪北京、廊坊兩地多個社區團購站點時也明顯感覺,在普遍經營多家團購平台的站點,低價走量的多多買菜則是 " 單量王 ",美團優選次之,京東拼拼的單量水平則處于末位。
各區域間各家單量的狀況存在一定差異,但社區團購 " 退燒 " 後較長一段時間裏,整體市場份額仍由前兩家牢牢握在手裏。
國金證券研究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上半年,美團優選所占社區團購市場份額達到 38%,僅次于多多買菜的 45%。
往後一年至今,不具優勢的玩家各有盤算——京東選擇重新按下社區團購啓動的按鈕,大有加速開辟新城市步伐的勢頭。阿裏旗下淘菜菜于今年 5 月官宣與淘鮮達合并,更名爲 " 淘寶買菜 "。之前,淘菜菜已經并入天貓超市、淘鮮達、食品生鮮等業務,成爲大淘系本地零售闆塊的一員。
其實,人們短期内仍無法從各家有限的開城節奏、打法上,摸索社區團購新階段的風向與規律。或許大家都還沒想明白,還在 " 摸着石頭二次過河 "?
" 從前 100 賺 10 塊現在賺 1 毛 " 社區團購三年巨幅失速
任芳位于燕郊的社區團購點一共運營了 4 家平台,站點内京東的社區團購平台的标識——京東區區購(京喜拼拼的前身),顯示着她的團購點足夠 " 老 "。
任芳是燕郊最早一批做社區團購的團長,她的站點經營着四個團購平台。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郁彪 攝
由于任芳隻針對自己所在的小區開展團購,從單量上看每一家平台都不算多。她透露,目前多多買菜日單量能有一百單左右,美團優選和京東拼拼各幾十單不等。在她看來,三家平台定位不同,決定了單量的差異。
" 多多買菜價格最低,主要走量;美團優選價格和品質中等,但性價比是大衆最能接受的,京東拼拼品質、價格更高,所以優勢不明顯。" 她補充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走訪北京一些社區團購點時發現,幾家平台間單量的差異相似。北京團長羅英也同時經營着京東拼拼和多多買菜。那天,她的團購點門口被貨物堆滿,這些貨物中,隻有兩袋來自京東拼拼,其餘來自多多買菜。
當天,北京團長陳平的團購點,多多買菜的貨物數量有一二百單,而京東拼拼的僅 10 單左右。陳平和羅英也都認爲,單量差距來源于定價的差異。
北京海澱的陳平經營的多多買菜自提點,司機剛剛卸貨完畢,上午門口已堆滿貨物。圖片來源:實習生 豆曉铮 攝
如果從各平台單量所占比例可以窺探平台的定位和受衆差異,同時也能清晰獲知,在同一區域内市場格局的劃分如何,那麽集體單量的驟降,則真正反映了大潮的漲落。
任芳告訴記者,兩年前,京東拼拼、多多買菜和美團優選三家平台平均日單量總計能達 1000 單。而現在,僅多多買菜一家日均單量能破百。
更爲重要的是傭金的變化。" 我是最早一批團長,當時各家平均能有 10% 的傭金,最多的時候可以給到 15% 甚至 20%,後面逐漸降下來,到現在就一兩個點。"
任芳給記者展示了當天一筆多多買菜上實付 175 元的四箱礦泉水的訂單,她的提成僅 0.18 元。而記者前一日在京東拼拼上下單的 7 元一盒的李子,她透露提成是 0.2 元左右。" 現在做團購的收入可以勉強維持房租。" 任芳經營的這家生鮮超市,裏面還有一個快遞收發站。
任芳的多多買菜後台顯示,最近一筆實付金額 175 元的礦泉水訂單,傭金僅 0.18 元。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郁彪 攝
在整體巨幅失速的情況下,商品品類間傭金的細微差異,似乎可以忽略不計。這背後,是巨頭加緊止損,甚至相繼 " 斷臂求生 " 的 " 後遺症 ":各家補貼的力度、區域的投入都在降低,覆蓋面都在萎縮,最終反映至團長端,呈現出單量和收益巨大的落差。
" 虧錢賣貨的日子一去不返 " 社區團購究極模型是什麽?
" 我這邊京東拼拼的貨品,來自京東通州的大倉,配送到燕郊分撥最後到我這兒,有獨立的物流配送體系,少部分是京東物流送貨。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的貨品,來自他們各自在天津、唐山的大倉。" 任芳告訴記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京東拼拼運營主體 " 深圳春曉花開科技有限公司 " 的備案信息上發現,京東拼拼當下共有 28 個城市倉,任芳所說的通州大倉正是北京倉。其餘城市倉則分布在陝西、山東、江蘇、廣東、四川等 17 個省市,合肥倉也在其中。
成團要求上,羅英說:" 京喜拼拼以前是 100 元成團,現在則是 50 元起送,多多買菜是沒有成團要求的。"
另一北京團長王兵則是一年之前開始做京東拼拼,但兩三個月前因單量少,經常湊不夠 50 元,隻好關閉了,隻運營多多買菜。
" 這樣的情況挺多的,達不到京東拼拼的配送條件,我家附近的很多團購點也都關閉了。" 羅英也如此表示。
記者了解到,羅英所在小區,京東拼拼訂單量的暴漲還是在之前的疫情期間。" 當時小區處于臨時封閉的狀态,多多買菜等無法正常配送,隻有京東拼拼可以,小區的需求量非常大,那時候日單量最多能達到 800 — 1000 單。" 羅英補充說。但疫情已成過去式,團購的需求不再如此前一般旺盛," 維持 " 或許是絕大多數團長當下的狀态。
此前 " 老三團 " 之一同程生活破産時,其前員工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巨頭入場前,同程生活有許多自己的規矩:" 一個小區隻能開一個到兩個點,保證團長間不出現惡性競争;團長申請條件要求微信群有 150 人;單價達到 100 元才起送。"
很快,巨頭攜風帶雨呼嘯而過,成團要求、點位限制等門檻一降再降。然而,真正影響生存的,是眼花缭亂的補貼,以及價格戰下持續低毛利、零毛利,甚至負毛利運營,"10 塊錢進的貨 9 塊錢就賣 "。一直以來毛利普遍維持在 20 多個點的 " 同程生活們 " 很快就不堪重負倒下了。
随後,社區團購 " 九不得 " 新規落定,爲狂飙的巨頭戴上金箍。曾經虧錢賣貨的日子一去不返,如今各家皆有去向,社區團購的終極模型仍道不出個所以然。
互聯網 " 最不舒适區 " 或是社區團購的 " 命門 "
讓廣大消費者買到價格便宜品質又好的生鮮産品是件難事,卻并非做不成的事。
社區團購以高頻生鮮類目切入,這也是巨頭們解題時 " 最不舒适的地方 ",生鮮是項重生意,需要強有力的供應鏈布局與深度把控。
與京東社區團購業務重啓同時,市場傳出京東将全資收購永輝的消息,雖然兩方都予以否認,但依然讓 " 京輝聯盟 " 引發了更深層次的想象。因爲在生鮮品類上,永輝具備先發優勢,布局深厚。
早在 5 年前,社區團購熱潮還未湧現之時,永輝創始人張軒松就曾公開表示," 正如此前我們主要打造核心單品的供應鏈,以及不斷打造亞太區的供應鏈,随着一二集群整合完,規模效應提升後會更好的,采購供應鏈是品牌和規模。"
" 互聯網公司不斷發力生鮮供應鏈,但是生鮮需要有時間來積累,我們有 18 年的數千名的買手來負責,是很難用資本來趕超的。" 如今張軒松的這句判斷聽起來仍然令人信服。
線上傳統電商巨頭們看似無所不能,但圍繞生鮮展開的商業模式,幾乎沒有一個跑通了的案例。這塊互聯網 " 最不舒适區 ",或許就是社區團購的 " 命門 "。
從已有思路看,想要真正解決生鮮日雜 " 物美價廉 " 的問題,仍需關注供應鏈大前端的布局,和整體生鮮流通的 " 去梗阻 ",這無疑需要更長時間的布局和巨大投入。另一面,社區團購的重啓或許隻是時間問題,互聯網 " 拼補貼 " 的時代已經過去,大打價格戰、低價引流搶奪市場份額的招數,很難在社區團購的戰場上重新獲勝。
也就是說,新的市場熱度之下,選擇重啓或繼續堅持的玩家隻能向供應鏈的成本與效率要結果。新模式的誕生、試錯、波折,直至趨穩、恢複、重啓,本身就代表着進步的可能性。而社區團購的下一個三年已經來臨,真正的勝者還未出現,解題的思路任重道遠。
(文中宋軒、羅英、任芳、陳平、王兵均爲化名,實習生豆曉铮對本文亦有貢獻)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