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馮潇慧
德國當地時間 1 月 14 日,前任大衆汽車集團 CEO 卡爾 · 哈恩 ( Carl Horst Hahn ) 在家中與世長辭,享年 96 歲。
連日來,哈恩離世的消息在國内汽車圈内持續發酵,許多業内人士在社交平台表達對哈恩的思念與敬意。
在衆多外國車企高管中,為何哈恩對中國汽車行業擁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力?這與其 39 年前 " 進軍 " 中國汽車市場密不可分。
公開資料顯示,1984 年 10 月,時任德國大衆汽車集團 CEO 的哈恩在人民大會堂簽署協議,中國第一家合資車企——上海大衆汽車有限公司成立。由此,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軌迹發生巨大改變。
多年以後,哈恩在他的自傳中回想起這不平凡的時刻,仍然覺得這是他 " 一生中最值得紀念、最美好的瞬間之一 "。
對于彼時的哈恩而言,力主進入中國市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彼時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前景不被看好,但哈恩卻認為,已經在制造太空火箭的名族必然具備生産汽車的能力。
在他堅持下,上汽大衆、一汽 - 大衆相繼成立,并逐漸發展成為年銷量規模超百萬輛的 " 超級汽車合資公司 "。
1 月 17 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哈恩推動了大衆進駐中國的步伐,對大衆及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有着極其重大的意義。
此前接受采訪時,哈恩曾表示自己加入大衆汽車并無遺憾,因為自己在大衆汽車的所有想法,所有戰略都得到了成功實施,而中國戰略的成功便是其中最大的功績之一。
卡爾 · 哈恩,圖源:大衆中國官方微信号
推動國内首家合資車企成立
如今追逐 " 蔚小理 "、特斯拉的 00 後們,對馬斯克、李斌、何小鵬的名字熟悉,但對哈恩或許并不了解。
早在 1982 年,哈恩便開始布局中國汽車市場。
彼時的哈恩以大衆集團 CEO 的身份重返公司,上任之後,他要面臨的首要事務便是大衆與中國企業的合作。
由于當時中國汽車産業基礎相對較弱,哈恩力推大衆進入中國的策略也面臨巨大困難。在董事會上,關于中國市場的議題遭到近乎一緻反對。
" 當時不少人都說我是傻瓜,因為幾乎所有人都看不到,中國汽車市場有成長起來的希望。" 在接受媒體采訪,回憶起開拓中國市場的決定時,哈恩如此表示。
這場合作談判耗時漫長,直到 1984 年成立合資公司,足足用了 6 年時間。
而在此後生産過程中,工作進行得也并不容易。" 什麼都不能按計劃做成。來自桑塔納的配件好幾天出不了海關,我們的新工廠木材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 哈恩在他的自傳中寫道。
盡管困難重重,但效果同樣明顯。相關數據顯示,上海大衆成立後第一年生産了 8000 輛桑塔納,到 1986 年,交付量已達 10000 輛。
在哈恩看來,這 " 也許并非多大的成就,但為後來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在上海大衆成立兩年後,長春一汽要上馬大規模生産轎車的項目。哈恩敏銳的嗅覺再次鎖定這一項目,決定抓住這次機會。他迅速飛到長春,和一汽的管理層展開密集的會談,甚至為争取合作,果斷答應 " 如果能合作,在 5 個月内就能簽署所有合同 "。
哈恩再次成功。1990 年,大衆在中國的第二家合資企業——一汽 - 大衆汽車公司成立,次年年底便生産出首批捷達,此後該款車型暢銷多年,成為當時衆多 " 新富 " 首選。
從上汽大衆到一汽 - 大衆,哈恩的兩次決策都面臨巨大挑戰,但他不同于常人的認識和遠見,成功讓大衆在中國紮下根。
圖源:圖蟲創意
1992 年哈恩退休時,大衆集團在中國的年産量是 10 萬輛。2022 年,大衆中國的新車全年交付量為 318.45 萬輛。
正如哈恩所言:" 當時種下的小樹,現在都長成了大樹,到了收獲的季節。"
改變中國汽車産業發展軌迹
在大衆進入中國市場近 40 年的時間裡,中國汽車産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從前期談判到合資公司的最終成立,從首輛桑塔納下線到零部件逐步國産化,由大衆入華開啟的汽車公司中外合資時代,徹底改變了中國汽車産業的發展軌迹。
進入中國市場之後,面對當時相對落後的中國工業,大衆開始對國内汽車産業進行一系列改造和升級。
需要克服的困難有很多,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桑塔納在中國生産本土化問題。
按照合同,哈恩需要在 7 年内,讓桑塔納國産化率達到 80% 以上,這意味着,大衆在規劃時不僅要考慮有沖壓車間和油漆車間在内的轎車總裝廠,也要考慮建立發動機廠。
為此,大衆在上海投資建立了年産能為 10 萬台發動機的工廠,其中 7 萬台在大衆集團全球供應系統内出口到集團其他廠。在此背景下,中國首次将汽車動力總成部件出口到國外市場。
在推動桑塔納國産化的進程中,質量标準是哈恩需要解決的另一大難題。" 遵循我們的質量标準,是我們從一開始就提出必須達到的要求。" 哈恩在他的自傳中寫道。
圖源:圖蟲創意
在此背景下,中國汽車工業有了明顯進步,提高國産化率的努力也很快産生效果:除上海大衆的自産部分,其餘 65% 的零配件由中國的配套供應商提供。
在此過程中,大衆還把 50 家重要供應商帶到中國市場。此後,越來越多的技術和資本聚集到中國,包括博世、西門子等企業來到中國設廠生産,為桑塔納提供配套。
崔東樹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大衆的加入,為中國整個汽車産業鍊的發展帶來有效提升,尤其在桑塔納進入中國後,建立了中國的零部件體系,比如 " 桑塔納共同體 "、PQ2 系、PQ3 系、PQ4 等平台,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汽車産業技術的進步。可以說,大衆進入中國是中國汽車産業發展史上一個标志性事件。
如今,中國早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産銷國,近年來更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 " 彎道超車 ",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而所有這些,都與哈恩 40 年前堅持布局中國汽車市場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