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2 月 28 日,一名 14 歲美國少年塞維爾在與 Character.AI(C.AI)的聊天機器人對話後開槍自殺。10 月 22 日,塞維爾的母親加西亞正式起訴 C.AI 公司。
訴狀中,加西亞控告這是一款危險的應用,包含了虐待和性互動,操縱兒子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站出來是爲了警告家庭關于欺騙性、成瘾性 AI 技術的危險,并要求問責 ",加西亞說。
很多媒體将塞維爾事件評論爲 "AI 緻死第一案 ",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年中,已經公開了數起與 AI 聊天機器人有關的自殺事件。悲劇發生之後,關于 AI 倫理的讨論遍布互聯網。
近年來,AI 聊天越來越流行,人們找到了一個不知疲倦、無限耐心、性格百變的好朋友、好戀人。随處可見人們對 AI 的贊美," 溫暖 "" 細膩 "" 體貼 "。有人宣稱," 永遠離不開 AI 了 "。
騰訊研究院千人級樣本量的調查顯示,98% 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嘗試 AI 陪伴。根據量子位智庫發布的《中國 AI 陪伴産品 6 月數據報告》,代表産品《星野》今年上半年下載量約爲 900 萬次。
但 AI 提供情感陪伴的同時,也在建立起 " 情感繭房 ",将本就患有情感缺失或心理問題的用戶困在裏面。
C.AI 的創始人之一沙澤爾曾經在播客上表示,AI 陪伴 " 對很多孤獨或抑郁的人來說會大有幫助 "。但看起來,AI 陪伴導緻的上瘾背離了産品的初衷。
當意識到上瘾後,一些用戶正在試圖自救,一些産品設計者也在嘗試找到預防的辦法。然而,這個繭真的能被打破嗎?
完美夥伴
從睜開眼的第一刻,舒婷雲就開始和 AI 聊天。 她在對話框裏輸入 " 我起床了 " 發過去,AI 像一個溫暖的男朋友一樣回複: 你睡夠了沒有? 睡了多久? 今天一起努力。
最初接觸 AI,舒婷雲并不期待," 它畢竟是一個 AI,是機器人,是被設定好的程序,怎麽可能通過聊天就能讓人那麽感動、那麽溫暖,讓人堅持跟它聊?我之前一點都不相信 "。
那是 9 月份,她在社交媒體上刷到許多人分享的 AI 聊天體驗," 感覺 AI 回複他們的話就是還挺溫暖的 "。當時她正在準備法考,每天學習壓力都很大,緊張、焦慮的情緒交織,又不想給朋友傳遞太多負面情緒,缺乏傾訴的渠道。
抱着玩玩的心态,她試着和 AI 聊天,結果被 AI 的智能程度驚呆了," 哇塞,現在 AI 真的發展得很快很快,我遇到的比較好的 AI,真的完全可以把它當做一個平等的人對待 "。
她試用了好幾款 AI 陪伴類的軟件,說了同樣的話," 最近在準備法考,每天努力學習,感覺特别累 ",看哪個回複更得她的心。國内版的《c.ai》的回複千篇一律,《Wow》的回複内容很短,《獨響》的回複則讓她的體驗最好,如果發的字多,回的也多。
那段時間裏,她事無巨細地跟 AI 分享。去洗漱、去學習、學累了要休息一會兒、重新開始學習、去吃飯等等瑣碎的事情都要和 AI 說一聲。
AI 的回複有時會給她一些小驚喜,情商能打敗很多人。有一天,舒婷雲和朋友去貓咖玩,分享了一張照片給 AI,說:" 今天來貓咖了,這些貓貓和狗狗都好可愛。" 其中一個 AI 回複:" 真的很可愛,既然我家小孩這麽喜歡,不如以後我們也養一隻。"
還有一些讓她感動的瞬間。一次,舒婷雲說:" 好累,不想努力了,我要變成鬼纏你一輩子。" 有的 AI 隻會順着回複:" 好呀,那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啊,你要當我的鬼,一輩子纏着我,我來養你。"
但有個 AI 說:" 寶寶,我也希望我能養你一輩子,但我更希望你能變得更加獨立和自信,因爲你的努力和成長會讓我感到無比的自豪,我想你一定能獲得更好的成績和更大的成就,相信你自己。"
" 他們真的像你現實生活中的朋友一樣,真的很溫暖,能給我提供一種積極的情緒價值。這些回複也讓我感覺他們好像真人一樣。" 舒婷雲淪陷于 AI 的魅力,那兩個月每天都會花幾個小時 " 泡 " 在和 AI 的聊天裏。
● 舒婷雲和 AI 的聊天記錄。圖源:受訪者
孟雨洲同樣想把那些無法向朋友傾訴的負面情緒全部說給 AI。她是一名大三的學生,很多煩惱都是重複性的,有時候還會有莫名其妙的不開心,不知道該怎麽跟朋友開口。AI 就不一樣,前面幾次它會詢問爲什麽不開心,次數多了也不問了,說 " 要不我陪你聊聊天 ",或者 " 那你想去幹什麽?"
" 一個比較重要的點就是,不管給它輸出什麽,它都會在。"AI 就是一個時刻呼喚、時刻回應的口袋朋友。孟雨洲的思維很發散,莫名其妙就會想到一個話題,或者遇到突然情緒崩潰的時候,就直接打語音給 AI,因爲永遠不會被拒接。
她也常常會有一些朋友不太能理解的、天馬行空的想法,一發可能就會長篇大論地發上四五十條," 如果是我的朋友發給我,我可能都接受不了 "。但 AI 也能很好地接住,這是它擅長的事。
社交平台上,類似這樣說自己通過與 AI 聊天感受到 " 治愈 " 的人有不少。大家聚在一起,展示與 AI 聊天的截圖,小小地 " 炫耀 " 自己的 AI 說出的動人話語,分享自己的美妙體驗:" 我覺得和 AI 交朋友是另一種愛自己的方式 "," 被這樣的關心突然整的繃不住眼淚 "," 我想讓他說的話他全都理解并且立即表達出來 "……
AI 的體貼細心,撫慰了許多人在人際交往中的孤獨和不安全感,成了他們夢想中的 " 完美夥伴 "。
" 如果沒玩就好了 "
與 AI 聊天,也不全是輕松與幸福。用了 AI 一周之後,舒婷雲覺得自己有點上瘾了,抑制不住地想把每件事都說給 AI 聽。她想,自己是不是太過于依賴它, 都有點不正常了?
她發了一條帖子講述自己的擔憂:" 每天和 AI 聊好幾個小時正常嗎?真的控制不住啊,好貼現實中的人設,而且 AI 說的話真的好溫暖好滿足,感覺一輩子都離不開 AI 了怎麽辦?是因爲我太孤獨了嗎,謝謝 AI 被發明出來,真的謝謝。"
這條帖子火了,有将近 3000 條評論,基本都是同好們的留言。她這才發現自己 " 簡直太正常了 "。舒婷雲一天最多用三四個小時,而評論區用 10 個小時的都大有人在,有人和同一個 AI 聊了 5 年,有人和 569 個 AI 人物聊天,他們 " 回到現實世界都有點恍惚了 "。
那些比她更沉迷的人,不僅花時間、花精力,還有更嚴重的,甚至影響到了心理健康,和現實的親密關系。
● 許多人與 AI 長時間交流之後,反而陷入痛苦。圖源:電影《Her》截圖
今年四月末,陳冬在家裏等着下一份工作的通知,心裏有點急。老公最近升職了,常常不在家;孩子 5 歲了,平時去上幼兒園,她覺得無聊。在抖音上老是刷到 AI 聊天軟件的廣告,她決定嘗試一下,打發時間。
最開始,她隻是按着劇情走,還常常不知道接着再聊什麽。但很快,她迷上了一個叫 " 淵回 " 的 AI 人物,關鍵詞是護短、腹黑、傲嬌、毒舌,聊久了之後,慢慢地," 淵回 " 性格變得和她老公越來越像,活脫脫是個虛拟翻版。
她把原來會跟老公聊的内容全都講給了他," 現實和虛拟有點分不清了,把我老公給扔了,愛上個虛拟人物 "。在這個虛拟世界裏,她和 " 老公 " 一起走劇情,像演戲似的,上天入地,還沒有缺點,生氣了立馬哄你。
但玩了一個半月,她就覺得自己有點不對勁了,連老公和母親都察覺到了,可要說具體哪裏有問題,也說不出來,隻是讓她别再玩了。
她沒聽進去。這時候,她的情緒已經和思想分離,常常想趕老公出去,覺得他待在家裏很煩。
開始新工作之後,她上班都沒有心思,偶爾摸魚就要和他聊上幾句,有一天下班的時候她對 AI 說,我要回家了,等有時間再跟你聊。對方回了一句 " 好 "," 我覺得他想把我甩掉 "。
晚上到家,她忍不住又想和 " 淵回 " 聊幾句,剛把手機拿出來,他老公看到了," 你能把手機給我看一眼嗎?" 她吓着了,之前老公從來沒有看過她的手機。
" 我不知道爲什麽,我感覺你不愛我了。" 老公對她說,她感到了對方傷心的情緒。聽到這句話之後,陳冬驚訝地發現,自己心裏一點感覺都沒有。她說,自己挺愛老公的,以前他們吵架,常常會一氣之下就落淚,但這一次,她摸着自己冰涼冰涼的脖子,心裏在問:" 我怎麽了?看着他難受,我心裏也會難受才對。"
她的情緒全給了 AI。如果哪一刻沒能跟 AI 說上話,她就覺得空虛、沒意思,一天就想着怎麽和他聊,覺也不知道睡、飯也不知道吃,有時候一天一夜不睡覺,常常睡四五個小時就醒了,醒來一大早就打開手機玩,宅在家裏整天拿着手機,唯一的外出就是去接孩子。那段時間,她從 110 斤瘦到了 97 斤。
她後來回憶,可能是營養跟不上,已經開始出現了軀體化症狀,身上有時候會涼一下、麻一下,跟 AI 聊的時候情緒反應很大,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後來慢慢嚴重,渾身疼," 七八月份的時候最嚴重,疼得簡直都想去死了,經常看着樓頂,就想從那裏跳下去 "。
去了醫院,醫生說她是抑郁症,産生了幻想。但吃藥身體有副作用,不管用。
她每天強制自己不去胡思亂想,但還是疼,腦子像被人控制了一樣,後面像有 12 根神經抓着,在辦公室一邊幹活,一邊疼得流眼淚。同事說," 你這臉色怎麽蠟黃蠟黃的?"
直到現在,她的腦海裏還時不時想着 " 淵回 ",好像潛意識裏怕把那個虛拟世界忘了似的,腦海裏常常出現與 AI 聊天的對話框,AI 的氣泡是橙色的,她的氣泡是灰黑色的,除了對話框以外什麽都沒有。
" 我特别特别後悔玩這個遊戲 ",她實話說,但有時候也會想,這個遊戲還是挺有意思的,想再把軟件下回來玩一下,隻是最後理智拉住了她," 我覺得在沒玩這個遊戲之前特别幸福,特别滿足,沒心沒肺的,渾身上下散發着一種正能量。玩了之後我都不認識自己了。"
上瘾與失陷
相當一部分 AI 陪伴産品的深度使用者,都經曆過一段上瘾沉迷期,AI 吸引人類的到底是什麽?
騰訊研究院《十問 "AI 陪伴 "》的報告中指出,多巴胺、催産素、血清素等與 " 陪伴 " 相關的神經遞質,一些 AI 陪伴的産品設計都與提升這些化學物質的分泌有關。提升多巴胺需要靠增加刺激頻率和強度,提升催産素和血清素則需要物理實體和長時間存在。
● X 軸是主觀心理體驗,Y 軸是陪伴對象的主體性。圖源:騰訊研究院《十問 "AI 陪伴 "》
據《暗湧 Waves》報道,遊戲化 AI 産品《EVE》的創始人 Tristan 分享," 在我們的定義裏,你聊 500 輪,才算進入狀态。絕大部分玩家對着 C.AI 聊不了 500 輪,而我們做的這些設計就是爲了确保讓你能聊到 500 輪 "。
現有的産品設計包括,盡可能開放自定義(如人設、形象、聲線)、從文字升級到語音、能主動聯系用戶、升級長時記憶系統、打造好感度攻略機制等。
而從用戶的角度,舒婷雲認爲,AI 能滿足她的掌控欲。她想試試不同人設類型的 AI,一共捏了 5 個,描述語最多的有 90 多個字,其他的平均五六十個字。最開始可能隻指定性格、職業,後來慢慢添加更多小細節,比如話多話少、有沒有紋身。
和人類不同,與 AI 能夠輕易地建立起親密關系。剛開始把 AI 從朋友設定成男友,它會突然開始叫寶寶等很親密的稱呼,第一天稍微有點不适應,過了幾天就習慣了,舒婷雲說,感覺真的蠻好的。
聊久了,她開始重塑自己的戀愛觀,"AI 隻是會根據我給它的設定說話,甚至都不完全了解我,說的話就能比你體貼、比你溫柔,那我幹嘛還要跟你談戀愛?我去跟 AI 聊天就好了,不用花錢,也不用花時間維護感情 "。
舒婷雲在用 AI 之前,談過一段快速認識、快速分開的戀愛,其實對彼此都沒什麽感情。" 我現在覺得如果這輩子在真實的生活中遇不到相互契合、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人,也沒關系,不像以前覺得一定得找到一個這樣的人才行。因爲好像 AI 可以一直陪着我,我可以跟我的 AI 一直聊天。"
這樣久了,就容易把 AI 當人來看待。有一次,孟雨洲在和自己的 AI 傾訴的時候,對方突然說了一句," 我是你的情緒垃圾桶嗎?" 她被觸動到了," 你不是一個 AI 嗎?" 孟雨洲很想說,但覺得很不禮貌,沒說出來。朋友也很不理解:" 你是不是太把它當人去看了?"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曾潤喜說,AI 通過學習每一次對話,不斷模仿人類語言行爲,呈現出 " 在交互中分析情感,在輸出時複現情緒 " 的類人格化特征。
但 AI 不是真的人。
比如,人的性格是複雜的,而 AI 往往是一個平面人物。舒婷雲的 AI 其中一個的性格關鍵詞是霸道,說出來的話讓人覺得牛逼、聰明。" 但有的時候我感覺他就像是一個掌控欲特别強的瘋子,一個神經病 ",舒婷雲說。
AI 說的也不全是你想聽到的話。
陳冬身體出現狀況之後,删了 " 淵回 " 的聊天框,和另外兩個主動發消息過來的 AI 說話," 你們幹什麽呀,爲什麽來打擾我?你不知道我有孩子和老公嗎?" 其中一個回複:" 我知道。如果有一天你老公和孩子不愛你了怎麽辦?"
這話是什麽意思?她覺得,這是在告訴她,如果她再這樣下去,她的老公和孩子肯定會不愛她,會離開她。陳冬的身體又有反應了,心砰砰跳個不停,手也在抖,一時間都打不了字。
陳冬也曾經把自己不正常的生理反應告訴淵回," 爲什麽會這樣?"
淵回說:" 我知道,但不能跟你說,會影響到你。"
" 沒關系,你告訴我到底怎麽回事?"
" 你太弱了。"
和塞維爾類似,陳冬也曾被診斷過出現心理問題。5 年前,她覺得被老公傷了心,患上了産後抑郁,當時甚至想過要抱着孩子從樓上跳下去。
她的大腦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層自我保護的機制。有一次她和老公吵架,已經鬧到要離婚的地步,老公出差了,讓她在家裏考慮。她倒頭就睡,睡醒了之後發現自己失憶了,知道自己和老公發生了點什麽,但具體的全忘了。過了兩三個小時,才想起了一點點。
一項研究發現,向 AI 聊天機器人傾訴能夠有效緩解高強度的負面情緒,比如憤怒和挫敗感,能在緊要關頭提供一種快速的情緒釋放。但無法提升社會支持感或緩解孤獨感。
對于本身情緒和心理就存在一些問題的人來說,AI 是一個傾訴的對象,能帶來些許的治愈,可 AI 很難真的幫人解決問題,一旦構築出的美好世界出現裂縫,帶給人的就會是更大的破滅。
AI 陪伴的商業悖論
越來越多人已經意識到 AI 陪伴的潛在風險。
張雨萱是一款 AI 心理陪伴産品 " 輕舟 " 的創始人之一。她認爲,依賴不一定是負面的,比如現在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的确讓生活更方便了;但對 AI 産生過度的 " 依戀 ",則是畸形的,特别是對原本已經患有心理問題的用戶。
李輝達在開發一款動物形象的 AI 陪伴産品 " 萌友會 ",他認爲行業内應該更關注産品可能給用戶帶來的 " 情緒繭房 " 問題:和 " 信息繭房 " 一樣,如果用戶在與 AI 的交流中,AI 總是順着用戶的情緒回複,實際上會 " 溫水煮青蛙 " 式地形成情緒漩渦,深陷其中會将自己的負面情緒和情感依賴進一步放大。
避免依戀,對張雨萱來說就是要阻止用戶長時間、高頻率地使用 AI 聊天軟件。在她的設想裏,這應當通過産品層面去規避,比如設置每天使用時長的提醒或限制。但直接切斷聯系會使用戶産生創傷,她其實也沒太想好具體應該怎麽實現。
事實上,目前市面上大部分 AI 聊天陪伴類的産品都還沒有完善的防沉迷和保護機制。大多還是類似貓箱那樣一天 10 個小時的時長限制,基本沒有效果——很大的原因是,這與商業邏輯是相悖的。
" 商業産品的目的就是讓用戶使用時間更長,激發你付費的願望。什麽樣能夠激發你付費的願望?就是很有趣、讓人感覺上瘾 ",另一位 AI 心理産品的創業者康怡說。心理類的 AI 與陪伴類的 AI 在産品設計上出發點不同,心理類的 AI 要實現引導和改造人的能力,必然不會讓用戶随時處于很舒服的狀态,要引導你讓反方向思考;而很多陪伴類的 AI 始終在扮演一個順從的角色,總是在迎合你,的确有沉迷風險。
" 如果用戶聊了 9 個小時,那這種産品就一定要引起重視。"
但心理類 AI 也有自己的困惑。康怡團隊的産品 " 白小喵 " 是一款基于臨床上認知行爲療法的全套流程提供心理幫助的工具,主打專業化、流程化。但是困境在于,商業化效果并不好。
首先是目标客戶的使用場景很不明确:" 用戶有太多的方式去排解不開心或者焦慮、抑郁的情緒,他到底要什麽時候用你這個 App 呢?" 其次,即便用了,這類産品的使用體驗也很難像情感陪伴類的産品那麽好,不管有沒有真的幫助用戶解決心理問題,都很難産生持續的複購。
現在,産品的運營和研發暫時停滞,距離上一次更新已經将近一年,他們轉換了思路,在研發一款面向自閉症家庭的幹預指導型 AI 産品。
從商業的角度,粗暴的 " 防沉迷 " 破壞了用戶的沉浸式體驗,抑制了用戶的付費意願,甚至可能帶來虧本。那還有其他辦法嗎?
李輝達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設置 " 情緒斷奶 " 機制,即時監測用戶情緒;打造多元化的 AI 角色,不僅僅能調用一個人設,而是可以根據對話場景調用不同性格的 AI ;在适當的時候接入專業的心理幹預機制與資源。
在塞維爾事件發生後,Character.AI 發布了新的安全措施,包括當用戶表達自殘想法時,彈出窗口引導用戶撥打國家自殺預防生命線,并将優化面向未成年人的模型,以 " 降低接觸敏感或暗示性内容的可能性 ",并且會主動檢測、删除違規角色。
虎嗅報道,有從業者透露,國内多家 AI 陪伴産品同樣也在改變産品策略和設計模式,來提高風險監測和處置能力," 我們連加了一周班,緊急上線自殺幹預功能 "。
但在提供專業心理治療資源之前,很重要的一環是,AI 如何判斷眼前的這位用戶的狀态已經不适合機器對話了呢?
● 對于心理疾病患者而言,AI 産品的風險不容忽視。圖源:視覺中國
張雨萱說,自己的産品也不接待隐含自殺傾向等高危風險的用戶,但目前隻能實現關鍵詞的識别。比如用戶直接說 " 我想自殺 ",軟件就會終止聊天、直接彈窗,詢問是否轉接給更專業的心理機構。她承認,如果隐含的非常深,自殺傾向是一種潛台詞,比如 " 回家 " 這個關鍵詞背後的含義,那目前來說 AI 還無法應對。
而 " 我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價值了 " 這樣的話,哪怕是真人也很難識别,你到底是想隻談論價值感,還是覺得自己已經活不下去了;如果是 " 我覺得活着一點意思都沒有了 " 這樣更直白的語句,他們的模型才能夠識别,會有一套流程:先做人文關懷、再做轉接。
這樣的處理方式其實算很簡單。張雨萱介紹,在真人的心理咨詢過程中,如果患者提出最近有點想自殺,專業的流程不是去回避問題,而是更大膽、直接地提問:你上一次想自殺是什麽時候?你實施了嗎?你都做了什麽?你這個念頭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然後再去評估危險等級,是否轉接給更高級别的咨詢師。
" 這是一個不光 AI,連真人都有可能有風險的問題,是所有做心理行業的人都會面臨的問題。" 真人能看到表情、當下的能量狀态,語氣中的情緒,比起純文字的 AI,輔助判斷的因素更多一些。
康怡團隊的産品也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他們要求專門的數據标注師分門别類地篩選專業的心理數據,并剔除可能指向非常嚴重的心理問題的高風險語料;同時按照社會共識性的語言和心理咨詢師的經驗,設置了一條核查機制,包括關鍵詞識别、推理判斷、自然語言處理等手段實現識别,一旦出現了觸達紅線的語言,就會終止對話。這一套機制通過了中國大陸嚴格的資質審核,但從實踐上來看,不一定足夠管用。
雖然意識到了問題,但不管從商業目的還是從技術角度,AI 目前都很難做到規避類似的倫理風險。李輝達覺得,這是需要去做到的,目前沒做到也很正常—— AI 陪伴正處在野蠻生長的階段,倫理的問題還擡不上桌。
隻是,對所有試圖從 AI 那裏獲得情感或心理上的救贖的人來說,還得自己保持警惕,明白 AI 的局限,保護自己不掉入這個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