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霖郁
編輯 / 張 南
設計 / 琚 佳
當下,對于整車廠來說,最大的矛盾之一是智能化的研發投入與産出的不成正比,大家都不确定從未來的哪天開始智能化服務能給車企以及相關供應商帶來真正的收入。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2023 年 5 月新能源銷量爲 67.3 萬輛,滲透率爲 33%。和這一比例相比,高質量的智能化車型滲透率遠遠低于這一數字。即便特斯拉早已成爲智能化車型的代言,但從整個市占率來看,5 月特斯拉的中國市場占有率僅爲 4%,全球範圍内則低于 4%。
因此從規模上看,整個市場上優質的智能化車型的市占率幾乎微不足道。當下市場對高階輔助駕駛以及自動駕駛相關服務最終能否産生用戶可感知的體驗存有争議,對智能化服務最終能否盈利産生了階段性懷疑。
這些懷疑真實體現在資本對該領域的熱度退坡以及媒體的輿論導向上。這裏面最大的矛盾點是,作爲車企,當下該投入多少在智能化上?作爲軟件供應商,又該投入多少來賦能主機廠?
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另外,2023 年初開始打響的價格戰,讓每家車企越發艱難。一面要迎戰當下越來越卷的市場,另一方面,又要持續投入,增強未來的競争力,這裏面有異常艱難的取舍,同時,對企業現金儲備以及降本能力是雙重考驗。
除了特斯拉之外,小鵬汽車是中國市場上智能化汽車的堅定布道者,這家造車新勢力持續聚焦在以自動駕駛爲核心的智能化領域的開發上,和其他車企相比,整個軟件領域的投入更爲飽和。
但短期内,以智能化爲賣點的車型對消費者來說并非是強需求,智能化對車企的銷量提升尚未形成必然關聯,這也正是小鵬汽車當下面臨的挑戰。
雖然大家對軟件所産生的長期價值并不懷疑。根據德勤 2020 年的測算 , 預計到 2030 年軟件成本占整車 BOM 将從目前不到 10% 增長到 50%。需指出的是 , 這裏的軟件除應用程序開發、還包括 AI 算法、操作系統 , 以及軟硬件一體化程度高的控制器、芯片等電子硬件。
因此,智能化道路将是長期主義者的賽場。
" 長期主義和長期主義者是有區别的,主義是一種主動選擇,長期主義者是不管有多少其他機會在面前,都會放棄,這就是‘專’。" 商業思想家、新物種研究院院長吳伯凡在一次對談中這樣定義長期主義者。
小鵬汽車董事長兼 CEO 何小鵬在這樣的背景下走進 6 月 15 日第十五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第一天的現場。當天正是小鵬汽車官宣北京城區用戶可使用高等智能輔助駕駛服務,小鵬汽車是首家在北京實現這一功能的車企。
就在第二天,也就是 6 月 16 日,馬斯克(Elon Musk)在巴黎 VivaTech 峰會上說:" 我們很快就會解決自動駕駛問題,特斯拉的價值主要建立在自動駕駛的基礎上。" 當天,特斯拉的股價上漲了 3%,達到 8 個多月來的最高水平。
對于第十五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 " 不負 " 的主題,何小鵬解釋了自己的 " 不負 "。
他說:" ‘不負’實際上是我再次創業一個很基礎的想法。汽車行業變化太快,大家各領風騷一兩年。在這種情況下,我給自己定的第一個點是不服輸;第二是,中國市場未來五年内,我相信軟件在汽車價值的占比以及客戶感知的程度一定會高;第三個‘不負’的核心是長線發展,要考慮 10 年到 20 年的布局。"
何小鵬認爲未來兩年内,中國市場會出現大量的混動車型,特别是在家庭用車的細分市場。" 因爲所有人看到了成功,它是市場驅動。但如果你在一個長線思維裏,才會很好地把科技創新、規模化、全球化這些戰略進行組合,高質量發展。"
對于小鵬汽車來說,他認爲未來五年内,第一重要的是整個組織的調整,第二是全面提升産品規劃、創新以及運營能力,這三種能力缺一不可;第三是整個營銷體系的提升。
小鵬汽車 G6 即将于 6 月 29 日發布。這款預熱了近一個月的新車體現了小鵬汽車在技術創新下實現的降本增效。
面對當下市場各車企間的内卷,何小鵬說:" 從我的角度來看,這個卷不用那麽擔心。有誰已經在牌桌上了?起碼我認爲在中國的創業企業還沒有一家(在牌桌上)。"
以下是何小鵬在第十五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的演講實錄。
大家好!我很開心再次回到我的家鄉湖北,回到武漢經開區,跟大家做一下分享。
今天的主題是 " 不負 ",我非常喜歡這個主題,實際上這也是我再次創業一個很基礎的想法。剛剛賈可兄講了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 各領風騷三五年 ",我覺得在汽車行業裏面可能這個話甚至要變短一點,各領風騷一兩年都有可能性。也就代表這個時代的變化太快了,時代的變化最主要我還是認爲來自于科技,其次才來自于客戶的需求。
同時,我很喜歡一句詞叫 "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可能大家還覺得我年紀偏小,因爲有一些兄弟比我還大,我可能比這裏很多人都大一點。我們覺得人生在世就是短短百年,你能夠控制的時間才幾十年,如果你去做一些不負自我、不負家人、不負同事的事情,甚至如果你有一點點能力做到不負社會,我覺得是最棒的事情。
" 不負 " 的四種解釋
所以我覺得在過去的時間裏面," 不負 " 這個事情可以讓我們每一個人能夠做出一些不一樣的想法。比如,我現在在造車的這個領域裏面,對于 " 不負 " 有幾個分解的詞。
第一個,無論是不是在各領風騷一兩年裏面,不要服輸。前面有兩位嘉賓先講,後面還有很多嘉賓要講,實際上從造車企業來看,絕大部分汽車企業都是我們的大哥。
小鵬汽車是 2014 年成立,2013 年才想覺得智能 + 汽車是一個可能性,從有想法到現在十年,從創業到現在九年的時間。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最開始我們面對自己的問題是:一個全新的企業爲什麽能把車造出來?後來變成了一個問題是:爲什麽能把車賣到 10 萬台?現在的問題對我來說是:爲什麽我們能夠定目标,敢做中國第一?起碼要首先有這個想法,你沒這個想法你永遠做不到,你有了想法你才有可能做得到。
所以我覺得在 " 不負 " 這個領域裏面,我自己給自己定的第一個點叫做不服輸,就是永遠不要相信你會失敗,任何情況你都會走出來。
就像小鵬去年出現了很多挑戰,我們内部外部很多的朋友跟我說,小鵬,你要把你的營銷做好,你要把你們的什麽什麽做好。我跟他們當時就說一句話,我說我判斷從今年的三季度開始,小鵬會走入到微弱的正循環,就是一點點的正循環。但是我認爲從今年三季度開始的一整年,小鵬的正循環速度會加速。但是從明年的三季度到 2025 年底,小鵬會進入超高速的正循環,這都是因爲它整個的布局,不要去想,不怕輸。
第二個,在 " 不負 " 的領域裏面,我想給大家一個策略就是,在新的科技浪潮裏面,特别是軟件占的比重越來越強的科技浪潮裏面,如果是硬件占主要,我認爲汽車的格局不會變。燃油汽車跟混動汽車,或者電動汽車的格局還是一樣的。但是如果軟件占汽車的比例開始提高呢?今天軟件占汽車的比例高不高?不高,是因爲客戶感知的程度不高。但是客戶感知的程度在中國在這個五年我相信一定會高。
在過去的時間,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我們都看到一個很大的變化,軟件如果占據百分之幾十,甚至占據更大比例的時候,不是前三,甚至不是前二你都可能會輸。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講的一個事情是小勝也是輸。這也是爲什麽我最近一直說,我說中國将來在全球領域裏面我們可能排前 8 名,但是中國企業在這個前 8 裏面能占據幾個企業?不知道,也許 4 家,也許 5 家,但一定不會是全部。
所以換一個角度,如果按照以前的做法,有一定的規模,有一定的份額,有一定的利潤,沒有用,小勝也會輸,這也就代表你的規劃、你的戰術、戰役、方法、策略全部都要調整。
第三個在 " 不負 " 的領域裏面,因爲你不負你的核心就是長線發展。我覺得高質量發展有很多種解釋: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規模是高質量發展,全球化是高質量發展,有很好的盈利是高質量發展,這裏面每一個都要組織,但是最終是長線。我認爲在汽車領域裏面每一個事情你都要考慮十到二十年的布局,不可能三年做出一個什麽樣的變化。
我能夠預感到下一個兩年中國會出現大量的混動車型,特别是在家庭用車裏面。爲什麽?因爲所有人是看到成功,所以跟随;因爲跟随,所以大量的車會聚焦在一個地方。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但是換個角度是什麽?它是市場驅動,它是成功驅動。但是如果你在長線思維裏面有沒有可能你是最長線的思考邏輯,隻有長線思維才能把這些高質量進行組合。
另外一個 " 不負 ",對我來說就是願賭要服輸。我看到新造車企業在過去的時間有很多的變化。從我的角度來看,一定要願賭服輸,如果要輸之前,要讓合作夥伴、客戶、員工開開心心的,這是我的一個很基礎的要求。
未來五年怎麽做
我跟大家想說一下,因爲今天我看到後面的主題是關于合資企業的讨論,實際上不管是合資企業,或是國有企業,或者是民營企業,包括現在的新造車企業,我們看到整個行業都非常卷。
但事實這個卷我覺得不用那麽地擔心,從我的角度來看。今天第一,有誰已經在牌桌上?起碼我認爲在中國的創業企業沒有一家能夠已經确定在下一次的牌桌上,還沒有。
在我 2004 年創業做移動互聯網的時候,我們在 2007 到 2010 年反複在問一個問題:誰能夠拿到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第一張船票?實際上那個問題後來我們發現無解。因爲在 2007 年跟 2010 年沒有任何一個産品看得到已經會有船票,船票是在 2010 年左右才出現的硬件或者 2010 年之後才出現的軟件裏面。
所以換一個角度,那個時候可能有很多人在做,但是大家都沒有看到真正的規模。所以我覺得今天不用太擔心,今天沒有人拿到這個船票。在過去的時間裏面,小鵬汽車做了一些很有趣的變化,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部分,來說明一下我們在這個浪潮裏面,現在連我們看起來是一個新造車企業,我們怎麽去思考跟變局。跟大家講三個層面:
第一個,我認爲在這樣一場新的變革裏,未來的五年我認爲是最核心的。而未來五年裏面要做好,我覺得最最重要的不是說把營銷做好,不是把産品規劃做好,或者全部都從原來的汽油車到混動或者到純電,我覺得第一重要的是整個組織的調整。
在我最近一年看到的變革跟行業的觀察、學習以及我最近跟很多行業的,包括海外的、國内的不同的人進行溝通,我都看到有一個點,所有人都在焦慮,但是隻有少數人真正變成組織上的調整。
我們今天的組織,爲什麽我們以前都說大象難轉身?我們今天的組織有沒有能力把你頭部力量的想法變成身體的有效率的行動力?
小鵬汽車從去年二三月份開始做優化調整,我們發現怎麽調整都調不動,我當時的一個邏輯叫換湯不換藥。因爲你把目标調了,但是你的組織、策略、方法和你最後的行動結果都隻是想證明給公司的老大看,把原來的結果包裝成一個新的名詞,說這就是你所期望的,這就是一家小型車企。
小鵬汽車不到 2 萬人,是一家小型車企,我們都看到了這個問題。
原來的汽車的人或者原來的互聯網人,因爲過去的成功,他們會用慣性,他們或者有思考的慣性,或者有行動的慣性。
我們都知道肌肉記憶,大家可能在這裏面都會騎單車,如果我們設計一個單車,我們向前騎或者向左轉,它的結果是向後騎和向右轉折,你會不會适應?你肯定上去就摔。
原來我記得我跟陸奇聊過這個事情,他不服輸,他就設計了這個單車,他拼命往上騎,他後來摔骨折了住院。但是你讓新的小朋友去騎這一輛跟我們所有人都反過來的單車,他可能一個星期以内就适應。這是爲什麽?這是叫肌肉記憶。
今天我們的組織裏面所有人的思想、行爲、流程、效率、工具、策略、方法全部都是在過去的記憶裏面去打造。如果這一場戰争要變化,它非常困難。所以如果不能調整組織的思維,但是要調下去整個的策略工具,這是我們小鵬汽車最近在做的好多很有趣的做法,我覺得非常有效果,但是還剛剛看到。我是認爲在未來的半年、一年、一年半裏面會看到巨大的變化。
第二個,整個面對未來的産品規劃、創新跟運營能力的提高。這是三個不同的能力,在過去的汽車裏面基本上沒有運營,在過去的互聯網裏面的運營跟汽車的運營完全不一樣。面對創新,如何把成本、時間、商業跟客戶的需求進行平衡,這都是不一樣的事情。
所以,換一個角度,就像我們以前一樣,做一款車,把它做出來,把它做快,不夠,已經遠遠不夠了。新一代的戰争不一樣,我跟大家舉一下例子,最近我們的 G6 賣得非常好,裏面有兩個創新的邏輯。
大家看到 G6 的續航最開始設計目标是 700 公裏,但是我們最後測試的結果是 800 公裏(CLTC)。從去年開始我給小鵬汽車定的目标,小鵬要做中國最紮實的續航,我們最後按照最嚴苛的标準定到 755 公裏續航。
這裏面有一個很有趣的點,爲什麽設計 700 公裏到最後實際的測試是 800 公裏?裏面做了大量的技術優化,其中比如包括 800 伏碳化矽。也就是說科技的創新實際上讓企業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以及讓客戶的滿意度也有相當的提高。
我再舉例說一個事情,就是關于城市的自動駕駛。今天上午我們在中國第一個發布了北京的城市輔助駕駛。我們的目标,在今年年内讓中國所有的中大型城市,開放高階輔助駕駛。基本上所有,我現在不敢說滿口全部都是,不管是高速的,不管是停車場的,還是城市内的。
我跟大家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在兩年前小鵬汽車剛剛推出高速輔助駕駛,我自己開,最開始我都是怕的。但是當我自己開了之後,發現它的安全、可靠性有大幅度提高。所以在兩年多前小鵬推出來,今天我們的高速輔助駕駛滲透率已達到 70%,而且 1000 公裏接管一次。
去年我一直在開城市輔助駕駛,但都是測試,但是最近三個月左右,我每天上下班,全部都是一出我小區的門,打開高階輔助駕駛,它就自動開到我們公司的門口,然後我再把它關掉。我開了三個月,每一個季度我們做快速叠代。這一個事情一定會在一年、兩年後在中國的絕大部分城市讓大家的開車習慣有很大變化。
實際上這個事情要不要花很多研發費?要。要不要花很多硬件的 BOM?可以不要。所以我們正在這塊的技術創新,大幅度降低硬件的成本,同時提高軟件能力。所以爲什麽 G6 有這麽多人喜歡,因爲有很高的續航,紮實,有很好的城市輔助駕駛,有很大的空間。
在整個産品邏輯體系裏面,小鵬也發現,我們原來用互聯網 + 汽車不對,不足夠對,所以這是巨大的變化。
第三個,我們認爲整個營銷的體系,原來都是 Agency 的模式對不對,不敢說。很多新造車是自營的模式對不對,現在我們也看到了很多的問題。
如何在變化裏面創新,把它扭過來,如何考慮在海外市場裏面不僅僅是銷售的數量,不僅僅是賺錢,而是考慮品牌跟長期的邏輯,這些是在營銷裏面一個巨大的變化。我想說的事情是,實際上下一個五年才會看到誰有可能成功,隻是有可能。第二個,今天沒有誰拿到船票,我覺得所有人都焦慮、都卷,但是不用擔心,我覺得最最重要的是改變你的組織,改變你原來所有定義的模式。
爲什麽我們非常有信心?大家看着容易,誰真正做到,且真正做快和真正地做好,我覺得這是下一個五年大家 PK 的一個很大的變化。
再次回到主題詞 " 不負 ",希望不負我們的青春,希望不負我們這個時代,我們一定會把不一樣的車做到中國,包括做向全球,這是我們這一代汽車人的使命。
我是非常開心能夠跟這一群年輕心态的汽車人一起努力,一起把這個事情做到。
好,謝謝大家!
加入軒轅之學 成就新汽車人
巨浪班——頂級産業鏈創新課程
鈴軒班——頂級供應鏈創新課程
金軒班——頂級營銷創新課程
軒轅之學與裏昂商學院共創課程
應宜倫:Vision Pro 注定比 iPhone 更加偉大
點擊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