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塗彥平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趙昊然
去年,锂價的瘋漲讓汽車制造商們頭疼不已。電池級碳酸锂的價格從年初的 28 萬元 / 噸漲到年尾的 60 萬元 / 噸,漲了不隻一倍。
但你知道過去一年比锂價更瘋狂的還有什麽嗎?
汽車運輸船的運價。如果說碳酸锂是陸上印鈔機,那麽汽車運輸船就是海上印鈔機。
航運市場分析機構英國克拉克森研究公司 ( Clarkson Research ) 的數據顯示,汽車運輸船(Pure Car and Truck Carrier,簡稱 PCTC)的運價自 2020 年 7 月左右開始上漲,6500 車位 PCTC 的價格 2021 年初還是大約 2 萬美元 / 天,到了 2022 年 6 月底就漲到了 6.25 萬美元 / 天,到了 2022 年 12 月底又漲到 10.5 萬美元 / 天。
現在,碳酸锂的價格已經跌下來了,汽車制造商們拍手稱快。但汽車運輸船的運價還在一路上漲。2023 年 1 月,6500 車位的 PCTC 運價已經達到 11 萬美元 / 天,同比增加 185.7%。
眼看就要成爲汽車出口的一大掣肘,車企自然不會坐以待斃。靠誰都不如靠自己,于是,越來越多的車企撸起袖子,決定下場做船東。
汽車船供需不平衡,運價飛漲
2022 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突破 300 萬輛,達到 311.1 萬輛,同比增長 54.4%。中國首次超過德國,成爲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車出口國。
按照國家來看,2022 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前十的國家依次爲墨西哥、沙特阿拉伯、智利、比利時、俄羅斯聯邦、澳大利亞、英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阿聯酋。
按照洲際來看,中國汽車主要出口區域是亞洲、歐洲、南美洲,其中新能源汽車主要出口到歐洲和亞洲。
蓬勃的汽車出口需求直接推高了車企對汽車運輸船的需求,因爲海運是汽車出口最主要的渠道。
目前,汽車海運有三種方式,最主要的就是汽車滾裝運輸船運輸,此外,還有多用途船專用框架運輸汽車以及海運集裝箱運輸汽車的方式。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市場對新造船訂單的需求旺盛,截至 2022 年底,汽車運輸車訂單簿處于 10 年高位,市場容量約爲 16%。
中銀國際指出,截至 2022 年末,全球汽車船數量爲 757 艘,相較 2021 年末增加 8 艘;新船交付數量在 2019-2022 年分别爲 5 艘、8 艘、12 艘、4 艘。2021 年和 2022 年新船訂單有所增加,截至 2023 年 2 月,汽車船在手訂單爲 128 艘。但考慮到 2 年左右的交付時間,預計汽車船整體供給在未來 1-2 年仍偏緊。
市場需求上升,運力短時間内提升有限,因此,汽車運輸船的運費出現飛漲。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PCTC 運價自 2020 年 7 月左右開始上漲,今年受益于汽車出口的高景氣度,較 2020 年低點上漲超過 6 倍。截止 2023 年 1 月,6500 車位的 PCTC 運價爲 11 萬美元 / 天,同比增加 185.7%。
中銀國際發布研報稱,鑒于新增汽車船将于 2024 年下半年才能逐步投入使用,未來 1-2 年汽車船運價仍将保持高位運行。
此外,VesselsValue 滾裝船市場負責人丹 · 納什(Dan Nash)曾表示,汽車滾裝船的運費會繼續增長,2023 年将達到 15 萬美元 / 天的高點。
" 國輪國造、國車國運 "
PCTC 市場主要由一些大型的航運 / 物流公司和專業運營商控制,它們一般會從上遊船舶制造商那裏訂造船隻,再承接汽車制造商的汽車出口海運訂單。船舶的産權所有者就是船東,船東可能自己運營船舶,同時扮演船舶運營商的角色,也可能把船舶租給運營船舶的船運公司。
根據克拉克森的統計數據,世界第一大汽車船船東是挪威的華倫威爾森,2022 年末其運力規模占總運力規模的 13%,日本三家船東合計運力占比爲 24%,韓國兩家船東合計運力占比約爲 10%,中國船東的汽車船整體運力合計不足 2%。
也就是說,全球汽車船運力主要集中在歐洲和日韓,中國汽車船隊運力亟待提升。
随着中國汽車出口規模快速上升,中國船舶制造公司首先看到機會。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數據,2022 年,中國汽車運輸船新接訂單達到 213 萬 CGT(修正總噸),同比增長 115%;全年中國船企新接汽車運輸船訂單占全球總量的 88.7%。此外,2022 年中國汽車運輸船成交 69 艘、234 萬 CGT,同比增長 90%,均爲 7000 車位以上的大型汽車運輸船。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2023 年 1 月,PCTC 新船訂單共 17 艘、51 萬載重噸、15.2 萬車位,全部落入中國船企囊中。其中,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獲得了其中近 50% 份額。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2021 年進入大型汽車運輸船建造市場,至今累計承接 7000 車至 9200 車系列 PCTC 訂單達 35 艘,占全球市場份額的 27%。它擁有江南造船廠、外高橋造船、廣州國際船廠三大汽車運輸船建造基地。
2023 年 3 月 10 日 , 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船國際聯合中國船舶貿易公司 , 與廣州遠海汽車船運輸有限公司簽訂 3 艘 7000 車雙燃料 PCTC 建造訂單。
該型船船長 200 米 , 型寬 38 米 , 設計吃水 8.6 米 , 設有 12 層車庫甲闆、112 塊升降式甲闆,配備天然氣(LNG)/ 燃油雙燃料主機。
它能夠在第 11、12 層甲闆上運輸以氫氣和天然氣爲燃料的新能源車 , 是國内首次聯合船東、船級社采用中國船級社 ( CCS ) 新能源汽車符号設計方案 , 以滿足國内不斷提升的新能源汽車出海需求。
圖片來源:廣船國際
中國汽車出口井噴直接帶動了市場對汽車船運公司的需求。
廣州遠海汽車船運輸有限公司就是 2022 年 8 月新成立的船運公司,由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上港集團物流有限公司、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緻力于開展汽車船國際運輸業務。
成立當年,遠海汽車船公司陸續在中國主要船廠訂造 21 艘 7000-8600 車位雙燃料汽車船,加上此次簽約的 3 艘,手持訂單總數達到 24 艘。2023 年,遠海汽車船公司預計将承運中國汽車出口量達 10 萬台,同比增長 4 倍左右。
在中國船舶制造商、船東、船運公司以及汽車制造商的共同推動下,汽車遠洋運輸正在向 " 國輪國造、國車國運 " 的目标邁進。
車企更深地介入汽車遠洋運輸
随着船價上漲以及汽車海運市場需求的上漲,汽車企業開始琢磨自己當船東,組建自有船隊。
船舶制造公司、船東、船運公司這些角色,目前都已經有汽車企業在不同程度地介入,即,造船的、買船的、運營船的業務,均有車企涉足其中。
國内第一家擁有自營船隊的車企是上汽集團。
圖片來源:上汽安吉物流
上汽旗下安吉物流早在 2016 年就率先開辟中國車企自主運營的第一條滾裝國際航線,目前國際滾裝業務範圍已遍及北美、南美、歐洲、北非、中東、東南亞等地區。現運營各類汽車船 31 艘,年運輸整車能力超過 200 萬輛。
2022 年 10 月 9 日,上汽集團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簽署協議。上汽總公司向中遠海運集團劃轉其所持有的上汽集團 5.82% 的股份,同時,中遠海運集團将所持有的旗下控股上市公司中遠海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5.00% 的股份劃轉至上汽總公司。通過交叉持股,雙方将在汽車供應鏈、零部件進出口物流等領域深度協同。
比亞迪有可能成爲繼上汽集團之後國内第二家擁有自營船隊的車企。
2022 年 10 月,就有媒體報道,比亞迪關聯公司将在山東煙台的一家船廠訂造 8 艘可裝載 7700 輛汽車的滾裝船,總造價近 50 億元。
同年 12 月,企查查顯示,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經營範圍新增國際船舶管理業務、裝卸搬運、國内貨物運輸代理等内容。
幾乎同一時間,Tradewinds 報道稱,比亞迪已與招商工業簽署了 4 艘 9400 車位雙燃料 PCTC 訂單。該筆訂單總價至少爲 4 億美元,将由招商工業南京金陵和招商局重工(江蘇)分别建造兩艘,預計将從 2025 年開始陸續交付。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此前全球最大的汽車滾裝船爲挪威禮諾航運(Hoegh Autoliners)推出的 " 極光 " 級汽車滾裝船,該船設計裝載容量爲 9100 輛汽車。比亞迪訂購的 9400 車位 PCTC,有望刷新全球最大汽車船的紀錄。
挪威禮諾航運 " 極光 " 級汽車滾裝船
2023 年 1 月,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船國際官微透露,新春伊始,該船廠成功生效 2 艘比亞迪集團 7000 車雙燃料 PCTC 訂單。該船總長 200 米,型寬 38 米,采用天然氣 / 燃油雙燃料推進系統。
随着上述訂單的交付,比亞迪将成爲擁有多艘汽車船的船東," 船夫哥 " 這下名副其實了。
與上汽、比亞迪向船舶制造商訂購船隻不同,奇瑞擁有自己的造船廠——蕪湖造船廠,該廠創始于 1900 年,至今已有 123 年曆史。2007 年 9 月,奇瑞汽車收購了破産的蕪湖造船廠。該船廠 2018 年就生産出了 800 車滾裝船,不過是用于内貿的江船,并非外貿滾裝船。
2023 年 1 月 28 日,奇瑞蕪船威海綠色海工科技産業基地項目舉行簽約儀式。這是奇瑞控股集團聯合蕪湖造船廠在威海打造的汽車運輸船建造基地,依托奇瑞集團汽車出口優勢及蕪湖造船廠手持訂單,将批量建造 6000 車位汽車運輸船、8 萬噸級巴拿馬型散貨船等産品,達産後預計可實現年産值 50 億元。
今年兩會,作爲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還提出了《關于規範船舶修造行業環節管理的建議》。
蕪湖港國際碼頭待發全球市場的奇瑞各品牌車型
奇瑞不僅自己造船,還要自己組建船隊,介入汽車海運經營,而且還拉上了江淮。
2022 年 12 月,安徽航瑞國際滾裝運輸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由安徽省港航集團有限公司(占股 44.44%)、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44.44%)、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1.11%)共同持股,經營範圍包括國際貨物運輸代理、國際船舶管理、船舶租賃等業務。
不管是造船,還是買船自己做船東,抑或參與汽車海運運營,汽車企業正試圖在汽車遠洋運輸中扮演更多角色。這首先是出于自家汽車出口的需要,而且,這個蒸蒸日上的業務闆塊如果做好了還可以爲車企額外增加一份可觀的收入。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内容合作請聯系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掃碼加入讀者微信群
交流汽車話題
點擊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