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3 日— 7 日,# 三年追問隻爲一張看得清的藥品說明書 # # 代表建議藥品說明書改變專業用語表述 # 話題先後登上微博熱搜。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戴茵向大會遞交《關于進一步深化藥品說明書适老化改革的建議》(簡稱《建議》),呼籲修訂《藥品說明書和标簽管理規定》,制定詳細的實施細則,包括說明書的字号大小、語言表述、排版格式等,爲企業提供明确操作指南,以切實讓老年人能無障礙地閱讀藥品說明書。

修訂《藥品說明書和标簽管理規定》,切實讓老年人能無障礙地閱讀藥品說明書。
《建議》背後是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後,3 億多老人的吃藥問題。
" 看不清、看不懂、不想看 "
的藥品說明書
現行藥品說明書遵循我國食藥監局 2006 年頒發的《藥品說明書和标簽管理規定》(下文簡稱《管理規定》)。其第五條寫道,藥品說明書和标簽的文字表述應當科學、規範、準确。非處方藥說明書還應當使用容易理解的文字表述,以便患者自行判斷、選擇和使用。
而處方藥,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審中心 2023 年 3 月發布的《化學藥品說明書及标簽藥學相關信息撰寫指導原則(試行)》,其說明書涵蓋的内容較多,需要包括藥品名稱、成分(包括活性成分、化學名稱、化學結構式、分子式、分子量及制劑中的輔料)、性狀、貯藏等。
而且,處方藥常以 mg(毫克)等單位出現,别說老年人,年輕人也未必能自己換算出該吃多少粒、片。與此同時,大部分說明書字體過小,有的甚至達到八号,年輕人看着費勁,老人直說 " 看不見 "。

" 看不懂 " 的藥品說明書,對于老年人來說就是不想看的 " 天書 "。(圖 / 圖蟲創意)
曾任職某大型藥企質量部的工作人員告訴媒體,處方藥風險性高,說明書主要針對的是專業人士。那藥量單位能否改得通俗易懂一些,字号大小能否改得更便于閱讀呢?答案不是否定的,但改起來并不容易。
首先,多數處方藥之所以不直接寫一次吃幾粒、片,是出于患者用藥安全,以及同一種藥品可能有好幾種規格,按劑量來對應服藥量更加準确的雙重考量。
其次,《管理規定》明确了藥品說明書上的藥品通用名稱應當顯著、突出,其字體、字号和顔色必須一緻,但是并未規定說明書字号大小。且說明書大小和藥企的自動化設備匹配性比較好,如果字号進一步放大,有可能會産生蝴蝶效應,最終影響生産效率。
如此一來,令人 " 看不懂 " 的藥品說明書,對大部分老人而言也成了一本 " 不想看 " 的 " 天書 "。同時,醫生的用藥醫囑或标記了藥品用量的包裝盒、紙條,常被老人遺忘或遺失,用藥錯誤便發生了。
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主任、首都醫科大學藥學院臨床藥學系主任趙志剛在學術期刊《中南藥學》2024 年 10 月刊中分析稱,大多數藥品說明書造成了非專業人群,尤其是老年患者的閱讀困境。每年約有 1/3 的用藥錯誤,源于患者不理解藥品說明書或藥品标簽。
近年,中國社會老齡化加劇,60 歲以上老人在全國人口中的占比逐年上升。同時,我國 60 歲及以上老年患者多重用藥率高達 70.8%,每日平均服用藥物數量達 8.6 種。
當藥品說明書從救命指南變爲 " 看不清、看不懂、不想看 " 的天書,許多老人不但要面臨健康上的挑戰,生活質量也大受影響。
漏吃、錯吃,
誰來守護老人的 " 第四頓飯 "?
" 我這輩子吃的藥太多了。" 在達州市宣漢縣,60 歲的陳阿姨常将這句話挂在嘴邊。
當吃藥成爲老人的日常,就好像每天要多吃幾頓飯。這些特殊的 " 飯 ",還可能影響原本的一日三餐。比如陳阿姨,2018 年前後确診高血糖時,醫生告訴她,平時要控制糖的攝入,做好血糖監控。但她喜愛美食,偶爾忍不住 " 破戒 " 了,血糖就會一下子升高。

陳阿姨在家自測血糖。
3 年前,陳阿姨因骨質增生接受了腰部手術,至今仍需佩戴護腰,定期理療。從那之後,她每天都要吃兩頓藥,早飯後兩種,晚飯後一種。在衰老和病痛的磋磨下,她常常忘記吃藥。
所幸,陳阿姨的開朗和勤勞一如既往。在經營自己生活的同時,她還會盡心盡力地照顧孫子和丈夫的父親符爺爺——一位 89 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
盡管因年紀大而耳背,但符爺爺的身體狀況整體不錯。最近,他眼睛不太舒服,每天要滴五六次眼藥水。于是,除了自己吃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和格列齊特片,陳阿姨又多了一項幫符爺爺滴眼藥水的日常任務。

陳阿姨照顧符爺爺。
符爺爺午休後,屬于陳阿姨的一天才真正開始。她每天最大的樂趣是出門跟小姐妹打麻将。巴人廣場是從家到麻将館的必經之地,也是宣漢老人的聚集地。素人主播在廣場上唱歌直播時,陳阿姨會繞過圍觀的人群。遠遠望去,人群裏的大多數都上了年紀。
四川是我國老齡化問題最突出的省份之一,達州市老年人口規模居全省第 3 位。根據全國第 7 次人口普查,宣漢縣 60 歲及以上人口爲 20.6 萬人,占全縣人口的 21.61%。
巴人廣場上的老人可分兩類:一類可以自己活動,平常不吃藥,或自己就能把藥吃明白;一類活動不便,隻能慢走或由人攙扶,平時需要吃藥,但自己吃不明白。符爺爺屬于後者。早前,他自己曾吃錯了一次藥,導緻胃疼。
在宣漢,年輕人很少。一位中年居民告訴我們,當地很多老人的生活質量不如符爺爺,因爲身邊無人照護。不難想象,他們吃錯藥的可能性會有多大,健康狀況和生活質量又打了多大折扣。也許,他們很久沒去過巴人廣場了。
這些老人的困境是所有患病老人的困境,也是每個人都可能在未來面臨的困境。
管中窺豹,我們更深刻地意識到,藥品說明書向老年人用藥的 " 簡易指南 " 轉變,是解決老人吃藥難問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藥品說明書适老化改造刻不容緩。
讓老人安心吃藥,AI 出手了
在戴茵連續三次向大會遞交有關建議期間,國家藥監局發布了适老化試點方案征求意見稿。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于 2023 年 9 月 1 日正式施行,第三十七條明确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完善藥品标簽、說明書的管理規範,要求藥品生産經營者提供語音、大字、盲文、電子等無障礙格式版本的标簽、說明書。
同年 10 月,《藥品說明書适老化及無障礙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正式出台,官方層面的藥品說明書适老化及無障礙改革試點工作開啓。截至 2025 年 2 月,全國有 1543 個藥品參與改革試點工作,涉及 21 個省(市)、343 個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
" 但相比于當前上市銷售的 10 多萬種藥品總量而言,這一數字仍然太小。" 戴茵說," 試點沒有形成固化機制,很多企業出于政策要求和成本考慮等原因,會有各方面的顧慮。" 藥品說明書的全面适老化,仍需更長時間的調整、磨合,以及各方的不懈努力。
近年,科技和互聯網産業欣欣向榮,許多企業爲缺乏技術能力的傳統藥企提供開發支持,利用自身資源推動适老化改造。陳阿姨和符爺爺用到的 AI 用藥助手,是百度健康在藥品說明書适老化上做出的嘗試。
AI 用藥助手基于百度文心一言通用大模型和靈醫醫療行業大模型,結合了 AI 數字人技術、海量權威藥品知識數據、多元健康服務能力,是全網首個可交互的用藥說明書,現已覆蓋市場上 90% 以上的常見藥品,并接入 DeepSeek-R1。目前百度的多款産品,均已接入包括 DeepSeek 在内的業内領先大模型,從用戶需要出發,提供更優的用戶體驗功能。

AI 用藥助手從用戶需要出發,提供更優的用戶體驗功能。
在侄女的幫助下,陳阿姨用 AI 用藥助手設置了用藥提醒,并通過 AI 給出的通俗版文字和語音說明,了解了藥品的用法、用量和禁忌。吃藥時間一到,她的手機就會收到提醒短信。" 這樣挺方便," 她說," 有時候我在做家務不記得(吃藥),能收到信息提醒我,挺好。"

AI 用藥助手的功能設置全面。
由此可見,AI 用藥助手不僅響應了政策号召,也替尚未完成藥品說明書适老化改造的藥企,解決了老年用戶的痛點,滿足了他們用藥過程中的訴求,使其用藥過程變得省心、放心、安心。
關閉 AI 用藥助手,陳阿姨的微笑還挂在嘴邊。這一刻," 科技的本質是讓生活更美好 " 的願景照進了現實。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有用藥需求的人都将收獲便捷、安心的體驗。包括老年人在内,我們也将離美好生活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