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在 2023 年的汽車市場獨善其身,價格戰、産品戰、銷量戰層出不窮,貫穿全年。
所謂 " 金九銀十 " 等銷售鐵律已經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幾近無存。智能電動汽車在今年被諸多車企拆解,智能、電動、汽車三個領域被做深、做透。
市場在變化,産品在叠代,用戶的消費習慣、消費能力也在日益煥新,更多企業在外部環境中不堪重負,轟然倒下。
2024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會有哪些趨勢變化?我們不妨一一展望。
01
滲透率會突飛猛進嗎?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一直是衡量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重要指标。
滲透率的走勢,通常有兩派意見:前者認爲滲透率會在達到 30% 後放緩增長,後者則認爲滲透率會高速增長到 50%,之後會有所放緩。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 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預計達到 1100 萬輛,淨增量 230 萬輛,同比增長 22%,滲透率達到 40%,新能源乘用車保持較強增長勢頭,趨勢相對樂觀。
由此來看,兩派的意見都有參考價值,30% 和 50% 将是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兩道坎,30% 後增長有所回落,但會保持較強勢頭到 50%。
從銷量走勢看,由于受到 2022 年底的車購稅優惠退出和新能源補貼退出的雙重影響,2023 年春節前車市調整力度較大。2023 年乘用車零售呈現 M 型走勢,1 月和 6-7 月、12 月的增速低,4 月和 11 月增速高。
俗話說,春節越晚,春節前的市場火爆期越長,越是會帶來車市較強節前消費增長。可以預見的是,2024 年增速前高後低,2024 年新能源車市和主流燃油車市場都會實現很強的同比增長。
02
産品大年還是小年?
2023 年,各大細分市場推陳出新,将産品戰演繹淋漓盡緻。
從乘聯會零售數據的車型結構看,2023 年的 A0 級增長帶動了純電動車市場的較強增長,而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表現較好,但尚未體現出新的強勢增長動能。
更多車企都在等待後發制人,打破了原有的價格體系,同級車型隻會空間更大、價格更低、配置更高,20 萬級标配激光雷達更是成爲一種常态。産品競争、内卷已經從 10 萬級攀升到 20 萬級。
由此,高端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是建立在價格讓利,犧牲毛利的基礎上的,流血占領市場已經不再稀奇。
2024 年,這種提前透支的增長動能想必不可持續。通過改款、relaunch 的車型,瘋狂讓利數萬元,可以攫取到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是也将 2024 年的策略提前出清,技術也無法支持高強度持續的産品更新。
可以預見,2023 年各大細分市場百花齊放的産品投放節奏,或将在 2024 年有所放緩。多數車企已經在 2023 年完成了技術平台升級切換。
2024 年,注定是一個産品小年。
或許有人還要問,增程和純電的競争格局如何?我想,增程的競争力在 2024 年不會有明顯增長,純電的産品依舊會比較穩健。
03
技術還有什麽看頭?
2023 年,我們能明顯感覺到智能電動汽車的創新速度在減慢,令人眼前一亮的技術也在減少。
智能電動汽車的技術更新,逃不脫既有的行業規律,3-4 年研發一代平台技術,逐漸成爲行業的共識。諸如蔚來、小鵬、理想新一代車型的更新大多遵循這一定律。
2023 年,是整車高壓電氣架構的大年,車企沒有一款 800V 高壓架構都不好意思開新車發布會。同期,也是城區智能駕駛功能進化的大年,從年初城區智能駕駛的跌跌撞撞,小規模試水,到年底各家大範圍開城。
2024 年,得益于高壓電氣架構的推廣及補能設施的完善,續航焦慮将會被用戶更少地提及。在智能駕駛層面,技術路線已經趨同化,考驗更多的是團隊的規模,車隊的數量,以及用戶的規模,這決定了開城計劃的快慢,以及路線的可用性。
華爲、小鵬、蔚來、理想還沒拉開實質性差距,2024 年很有可能上演反超的好戲。末端的車企如零跑、哪吒,智能化的吸引力或許會逐步走低。
值得一提的是,2024 年,智能化底盤或将是智能電動汽車發力的重點,這本是傳統車企的技術腹地,被侵蝕也是遲早的事。線控技術、四輪獨立控制等等,都是重要的看點。
04
廣積糧,緩稱王
2024 年,是衆多新造車企業相關高層預測的資格賽前夜。
未到黎明,先行倒下,是愛馳、威馬、恒大。那些無心造車,持續失血的車企,注定要在 2024 年前倒下,無人同情。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2014-2016 年創立的新造車企業,目前僅剩蔚小理、零跑、哪吒在正常運轉、堅挺。2023 年,華爲的突飛猛進讓企業競争格局發生了劇烈變化,産品、技術、營銷都給新造車陣營帶了猛烈的沖擊。2024 年,還有小米汽車的入場,注定不會那麽安甯。
傳統企業的反撲也值得關注,22 萬頂配的吉利銀河 E8 已經讓人感受到了傳統企業成本控制的能力,極氪 007 更是給小米 SU7 的定價出了個大難題。
一邊是新企業的進軍,一邊是傳統車企的反撲,新造車陣營或将陷入到腹背受敵的境地。如何突圍,蔚來選擇了持續打高端牌,小鵬和理想選擇了新品類,零跑和哪吒将性價比堅持到底。
2024 年,究竟有多少企業能沖出來,還未可知。但是每一個品牌陣營都存活 2-3 家種子選手,或許是一個可預知的結果。
2024 年,可能是近 10 年新造車之路最難的一年,也可能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
廣積糧,緩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