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方按】上一篇蘿蔔: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中有"僞蘿蔔一覽"章節,本文是在那段文字基礎上極力擴充而來,重複是難免的。不爲無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我可太喜歡這種集郵式的長篇大雜燴了......
人類對植物的壓榨是全方位的,莖葉、花果及種子皆可能列入食譜,藏匿地下的根也難逃一劫。不幸被人類看中的根,多是儲藏養分的肉質根或塊根,通常膨大而肥厚,隻有極少數不屬于這種情況。
01十字花科
1.1蘿蔔 Raphanus sativus
圖1.1.1 女山大根
圖1.1.2 山口大根
圖1.1.3 四季蘿蔔
主要栽培變種有二:四季蘿蔔/var. radicula,個頭較小,即英文Radish之本意,櫻桃蘿蔔亦屬此類;長羽裂蘿蔔/var. longipinnatus,東亞大型蘿蔔,英文稱Daikon。Daikon是日文大根之音譯,大根首見于《爾雅》注釋"紫花大根",總之是從中國爸爸這裏來的。
1.2蔓菁 Brassica rapa ssp. rapifera
圖1.2.1 聖護院かぶ
圖1.2.2 黃金かぶ
圖1.2.3 從上到下爲あやめ雪、あすかあかね和日野菜
亦稱蕪菁,英文名Turnip,芸薹的亞種,與大、小白菜同氣連枝。口感面而無辣味,不如蘿蔔爽脆,高寒地區可代糧。真正好這一口兒的是日本人,常連根帶葉做成"漬物"。以上各圖均爲日本品種,可見其形狀、顔色多變,并非隻有白色和扁球形。
1.3薹菜 B. rapa ssp. chinensis var. tai-tsai
圖1.3.1 薹菜
圖1.3.2 薹菜的肉質根
小白菜亞種的變種,黃淮地區特産蔬菜。據相關論文,山東有肉質根發達的品種,根的味道比葉子還好,但青島菜市場上也隻有圖1.7.1中的薹菜,肉質根極不明顯。圖1.7.2摘自一個薹菜肉質根專用肥的專利文檔,感覺與濰坊等地的"氣死孩"蕪菁差不多......有誰吃過嗎?
1.4蔓菁甘藍 B. napus var. napobrassica
圖1.4.1
圖1.4.2
圖1.4.3
又名布留克、洋大頭菜或瑞典蕪菁,英文名Rutabaga,蔓菁和甘藍的混血兒。葉似甘藍,藍綠色而被白粉;根卵球形或紡錘形,無辣味,地上的部分呈青、紫色,頂端有布滿葉痕的"長根頸";口感似蔓菁,味道略甜。可腌制鹹菜、炒食或煮食,生食亦可。
1.5芥菜疙瘩 B. juncea var. napiformis
圖1.5.1
圖1.5.2
圖1.5.3 花葉芥菜疙瘩
又名大頭菜,芥菜的根用型變種。根圓錐形或長圓形,有辣味,下面生多數須根,像圖1.4.2那種都是手工美顔過的。通常腌制成"疙瘩鹹菜",市面上少有鮮品出售。貌似中國獨有的蔬菜,外網很難搜到,也沒有英文名。
1.6辣根 Armoracia rusticana
圖1.6.1 辣根的植株
圖1.6.2 辣根
圖1.6.3 左辣根,右山葵
又名馬蘿蔔,源自英文名Horseradish。原産歐洲,我國東北等地有引進栽培。根有辛辣味,作調味品或食用。常用來代替塊莖山萮菜(山葵)/Eutrema wasabi制作調味品,"青芥辣"即用此物加綠色素制成。
1.7印加蘿蔔 Lepidium meyenii
圖1.7.1 印加蘿蔔
圖1.7.2 瑪卡
圖1.7.3 瑪卡粉
獨行菜屬唯一具肉質根的種,原産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外文名Maca,國内音譯爲瑪卡,雲南等地有引進栽培。風靡世界的保健品,國外通常制成粉劑服用,國内則更熱衷于泡水或泡酒,國内外宣傳的功效亦略有差異。就當成一種具有心理安慰作用的膳食補充劑吧......
02傘形科
2.1胡蘿蔔 Daucus carota var. sativa
圖2.1.1
圖2.1.2 普通胡蘿蔔和迷你胡蘿蔔
圖2.1.3 各種顔色的胡蘿蔔
野胡蘿蔔的變種,英文名Carrot,肉質根長圓錐形,顔色多變,赤橙黃白紫皆有之,橙色或黃色居多。生吃熟食兩相宜,考慮到胡蘿蔔素的吸收率,還是熟食爲佳。胡蘿蔔纓子也能吃。
2.2根芹 Apium graveolens var. rapaceum
圖2.2.1
圖2.2.2
旱芹的變種,又名球根塘蒿,英文名Celeriac。肉質根膨大飽滿,外面極其粗糙,内部卻十分柔嫩,典型的表裏不如一。可涼拌、炒食或煮食,也可榨汁。我買過一次,切條炒着吃的,有淡淡的芹菜味兒,還可以,唯削皮有點費事兒。
2.3歐防風 Pastinaca sativa
圖2.3.1
圖2.3.2
又名歐獨活、歐洲蘿蔔,英文名Parsnip。根粗大,圓錐形,棕黃色,富含含糖和脂肪。削皮後有濃郁的風油精味兒,熟後味甜,口感介于土豆和胡蘿蔔之間。可油煎可焗烤。
2.4歐芹根 Petroselinum crispum
圖2.4.1
圖2.4.2
歐芹根,英文稱Parsley root。雖然都以"芹"爲名,但歐芹根和根芹的形象氣質迥異,後者如面目猙獰的莽漢,前者是修長白皙的小生。維生素C含量豐富,個頭越小越嫩,可入湯或什錦燴菜,也能烤着吃。
圖2.4.3 歐芹根和歐防風
歐芹根和歐防風長得很像,分辨不易,但上圖隻指出"歐芹根細長,歐防風短粗",我認爲未能切中肯綮。仔細看,二者基生葉着生方式不同,導緻它們的"肚臍眼"有突出和凹陷之别。
2.5芹薯 Pastinaca sativa
圖2.5.1
圖2.5.2
又名秘魯胡蘿蔔、黃根芹薯等,英文名Arracacha,産于南美安第斯脈一帶,當地獨有的農作物。根形似胡蘿蔔,裏外皆黃,内心更黃,富含澱粉,口感比土豆豐富,可烤或煮。
03菊科
3.1牛蒡 Arctium lappa
圖3.1.1
圖3.1.2 滝野川ごぼう
圖3.1.3 大浦ごぼう
又名大力子、惡實,栽培種最早現于我國,920年随遣唐使傳入日本,在日本發揚光大。肉質根(其實有點木渣渣)粗大,有長根系和短根系兩大類,著名品種分别有滝野川ごぼう和大浦ごぼう,前者苗條秀氣,後者傻大黑粗。吃法太多,不勝枚舉,幹脆不舉。
3.2菊苣 Cichorium intybus
圖3.2.1 結球菊苣
圖3.2.2 菊苣的根
圖3.2.3 chicory coffee
英文名Chicory。葉可作蔬菜,微有苦味,一般調制沙拉,圖3.2.1中即菊苣的結球品種"紫球菜"。根含菊糖及芳香族物質,能吃,更重要的用途是烘焙後提制代用咖啡,稱Chicory coffee,色澤和味道與普通咖啡相似,但不含咖啡因。
3.3菊薯 Smallanthus sonchifolius
圖3.3.1 菊薯的花序
圖3.3.2
又名雪蓮果,英文名Yacon。南美土著,引入中國也就短短幾十年。塊根形如番薯,内部脆甜多汁,與番薯迥異。既能當成"水果"直接削皮生吃(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有些人吃不慣),也可以作爲蔬菜熟食,炒、炖或煲湯均可。
3.4"黑婆羅門參" Scorzonera hispanica
圖3.4.1 典型的鴉蔥屬特征
圖3.4.2
名爲"婆羅門參",實爲鴉蔥屬種類,外文名Scorzonera,無正式中文名。肉質根"黑皮白心",内部質如美玉,也被稱作"窮人的白蘆筍"(可見不是高檔玩意兒),在沒有鮮蘆筍的季節,可以用它頂替。吃法簡單,削皮煮熟後配煮馬鈴薯,再澆上點黃油,搞掂。
3.5"婆羅門參" Tragopogon porrifolius
圖3.5.1 "婆羅門參"
圖3.5.2
《中志》稱蒜葉婆羅門參,因葉如蒜葉而得名,國内部分省區有野生。肉質根也叫"西洋白牛蒡",可削皮切片炒食,亦可煮湯,據說有牡蛎的鮮美味,故又稱牡蛎婆羅門參(Oyster plant/Salsify)。
04豆科
4.1豆薯 Pachyrhizus erosus
圖4.1.1 豆薯的植株
圖4.1.2
圖4.1.3
又名涼薯、地瓜、沙葛,外文名Jícama。原産熱帶美洲,南方多有栽培。根呈紡錘形或扁球形,直徑在20-30厘米左右,味甜,生食熟食兩相宜。注意,該種除主根之外的所有部位均含有危險毒素,無法安全食用。
4.2葛 Pueraria lobata
圖4.2.1 葛的花序
圖4.2.2 葛根
圖4.2.3 粉葛
塊狀根粗壯,富含澱粉,所提取的澱粉稱葛粉,可供食用。雲南人常将葛根沖洗幹淨後煮熟,切片當零食吃。圖4.2.3可能是變種粉葛(的塊根),有大量栽培,兩廣常用來煲湯,或作爲烹調配料,廣東有一道名菜叫做"粉葛炆肥鵝",聽說不錯......
4.3四棱豆 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
圖4.3.1
圖4.3.2
圖4.3.3
英文名Winged bean,原産熱帶亞洲,我國南方有引種。栽培作物中罕見的"全才",不僅嫩葉、嫩豆莢可作蔬菜,塊根亦可食,而且種子蛋白質含量高達40%,可與黃豆相媲美。遺憾的是隻能在熱帶生存,稍冷一點就會死給你看。
05葫蘆科
5佛手瓜 Sechium edule
圖5.1
圖5.2
又名洋絲瓜,英文名Chayote。原産南美,我國有引進。該種是與四棱豆一樣的"複合型食材":嫩果、嫩梢可作蔬菜;塊根如番薯,英文名Ichintal,可以像土豆一樣吃掉,據說口感略似山藥。可惜塊根須經好幾年才能長成,北方常作一年生栽培,北人無緣得見。
06桔梗科
6桔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s
圖6.1
圖6.2
英文名balloon flower。根肉質,如分叉的白色胡蘿蔔,又有點像人參,東北稱"狗寶",青島呼爲"崂山參",朝鮮族民歌《桔梗謠》唱的就是采挖桔梗根的場景。可涼拌或腌制泡菜,青島農家宴慣于切條後挂面糊油炸。
07旋花科
7番薯 Ipomoea batatas
圖7.1
圖7.2
又名地瓜、紅薯等,英文名Sweet potato。塊根圓形、橢圓形或紡錘形,形狀、皮色和肉色因品種或土壤不同而異。原産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島,我國普遍栽培,塊根除作主糧外,也是食品加工、澱粉和酒精制造工業的重要原料。
08大戟科
8木薯 Manihot esculenta
圖8.1
圖8.2
又名樹葛,英文名Cassava。原産巴西,我國南方有栽培,或逸爲野生。塊根圓柱狀,富含澱粉,老品種因含氰酸毒素,需經漂浸處理後方可食用,低毒品種剝去皮層後便可除毒。我吃過,内部有些易剔除的纖維,沒什麽味道,口感極細膩,湊合吃。
09苋科
9甜菜 Beta vulgaris
圖9.1
圖9.2
英文名Beet。主要根用變種:①紫菜頭/var. rosea,也叫紫蘿蔔,根紡錘形至近球形,肥厚,紫紅色,供蔬菜用,羅宋湯裏就有這個。②糖蘿蔔/var. altissima,根紡錘形,肥厚,白色,富含糖分,可供制糖,甜菜糖占全球制糖業的30%左右。
10石蒜科
10寬葉韭 Allium hookeri
圖10.1 寬葉韭的花序
圖10.2
又名大葉韭、撇(音)菜。葉有顯著的中肋,背面隆起,與普通的韭菜差異較大,花序也有明顯不同。該種不以食葉見長(非要吃也行),供食用的是肉質化且增粗的須根,雲南部分地區年夜飯必備食材。口感脆,韭菜味兒,還挺好吃的。
11紫茉莉科
11"Mauka" Mirabilis expansa
圖11.1
圖11.2
外文名Mauka,無中文名,似可音譯爲"毛卡"。一種最不爲人所知的農作物,原産地安第斯山脈,盡管在當地栽培曆史悠久,但直至上個世紀60年代才被植物學者發現。塊根煮熟後食用,肉質緻密,味道有點像土豆和卷心菜的組合。塊根有卷心菜味兒,真奇怪......
不是什麽植物的根都能吃
圖12.1 紫茉莉
圖12.2 紫茉莉的塊根
紫茉莉科科長紫茉莉/M. jalapa,在熱帶也是多年生塊根植物。塊根通體暗黑,人送綽号"入地老鼠",清《綱目拾遺》曰"味微甘,類山藥",廣東有用它和肉類食材煲湯的,據說能令肉湯格外清甜。然而紫茉莉塊根含葫蘆巴堿等毒素,并不宜食用。
圖12.3 垂序商陸
圖12.4 垂序商陸的根
民間還有用垂序商陸/Phytolacca americana的根炖肉的,那玩意兒更不是良善之輩,吃死人的慘劇也偶有發生。切記,不能看見肉質根就覺得它是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