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到,天氣變得舒适,
風景更加宜人,
但有些人的心情卻不美麗。
近日,不少網友稱
莫名感到 " 容易煩躁 "、
" 情緒很不穩定 " 等。
# 秋季是抑郁症等
情緒病高發時段 #、
# 醫生提醒警惕悲秋綜合征 # 等
相關話題引發熱議。
圖源:微博截圖
浙中醫大二院(浙江省新華醫院)
臨床心理科主任韓耀靜告訴潮新聞記者,
" 在杭州,每年這段時間,
醫院心理門診都會迎來就診高峰。"
秋季是抑郁症等情緒疾病的高發季節,
據相關研究顯示,
約 15% 的普通人
會在秋天有抑郁情緒體驗,
約 38% 的抑郁症患者
會在秋冬季出現加重症狀。
遇到哪些情緒
需要警惕 " 悲秋綜合征 "
" 最近這段時間我睡得不好,白天也沒精神,整天昏昏沉沉,感覺生活沒什麽意義。" 在韓耀靜診室裏,15 歲的小王(化名)傾吐困擾。
" 孩子在家躺着也不願意動,就想睡覺,也不願意和我說話。" 小王媽媽焦慮地補充道。
據了解,小王這學期升入高一年級,面臨的學業壓力更大了。國慶假期後,他就出現了入睡困難,清晨早醒,睡眠質量差等症狀,情緒也日益消沉,看到秋葉落地,天色陰沉,就暗自傷感,默默流淚。經過診斷,小王抑郁發作,幸好發現及時,沒有對自己實施進一步傷害。
17 日上午,杭州一所高中的心理教師王敏(化名)向潮新聞記者表示," 近期,來找我咨詢心理問題的學生明顯多了起來。"
最近,每逢下課或者午休期間,不時有學生來找王敏進行心理疏導,大多數學生遇到焦慮、失眠等問題。其中,高三年級的學生占比較多。臨近高考,有些學生擔心自己考不好,過度焦慮,也有部分學生陷入家庭問題或者情感問題的漩渦中,導緻情緒控制失衡。
" 秋天到來,有一部分人常常會感到沮喪、情緒低落、易疲勞、注意力分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悲秋綜合征’ "。浙中醫大二院(浙江省新華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韓耀靜解釋,抑郁症或抑郁情緒早期最明顯的特點是出現失眠或嗜睡等問題。如果出現情緒低落,莫名悲傷;精力缺乏,容易疲勞;食欲下降,失眠多夢;焦慮,自我評價低,反應遲鈍等現象,且不能自我緩解,那麽就需要提高警惕,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哪些人群更加需要
關注自己的情緒問題
悲秋現象在《黃帝内經》中就有解釋," 西風生于秋,病在肺 "," 在志爲憂。"
韓耀靜說,"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秋應于肺,憂慮、悲傷是秋季的情緒特點。有一個說法是說春夏時節精神類疾病高發,其實這個說法并不是十分準确。從臨床經驗和相關研究來看,抑郁症患者的發病率在秋季最高。"
" 悲秋綜合征 " 的誘發因素主要是因爲秋天來臨,天氣由熱轉涼,身體也會由興奮、積極向上的狀态轉入消沉、向内的狀态。同時,入秋後日照減弱,大腦松果體分泌褪黑素相對增加,會抑制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分泌,大腦細胞的功能活動就會降低,抑制過程增強,出現抑郁情緒,也使人容易疲勞。
" ‘悲秋’的人群多對寒冷比較敏感、體質較弱、體育活動較少,且多爲常年在室内工作者。另外還要關注更年期女性、孕産婦、剛經曆了負面生活事件的人群。而比較特殊的是老年人,他們更易産生垂暮之感,誘發消極情緒,嚴重者終日郁郁寡歡。" 韓耀靜說。
預防 " 悲秋綜合征 "
有哪些有效措施
調節情緒:及時進行心理調節,時刻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有不良情緒時要及時和家人、朋友傾訴。
不要過度勞累:适當休息,每天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最好不要超負荷工作,否則會出現慢性疲勞,時間長了會容易患抑郁症。每天争取在 23 時之前入睡,中午可适當午睡半個小時。
調節飲食:經常不吃早餐的人,不僅精力不足而且意志力也較薄弱。要注重養心和養肝,多喝具有清肝解郁作用的玫瑰花或菊花茶、蓮子茶。多吃應季的食物,如蓮藕、蓮子、甘草、紅棗、龍眼等,這些食物有養心安神的作用,對緩解焦慮、抑郁很有幫助。
多曬太陽:季節性抑郁的主要原因是日照少,盡可能多讓自己暴露在陽光下,每天至少 20 分鍾,同時做擴胸運動,能使人更有精神。從中醫角度上說,曬太陽和擴胸都是振奮胸陽的方法。
當然,韓耀靜強調," 抑郁症的治療還是需要專業醫生的幫助,如果一旦發現自己無法調節情緒,還是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來源:潮新聞 記者 隋雪 吳越 魯傑 通訊員 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