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1 日,豐田汽車發布,爲向中國顧客提供滿意且具有競争力的電動化産品,豐田汽車公司決定進一步強化智能化、電動化技術的本土研發。
據了解,豐田在華最大研發基地 " 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 " 将于 8 月 1 日正式更名爲 " 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IEM by TOYOTA"),豐田在華三家合資公司(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中心工程師都将加入 IEM by TOYOTA 主導的研發項目中,電裝公司和愛信公司也将參與到 IEM by TOYOTA 的研發活動中,加快電動化動力總成的研發。
在電動化領域,豐田以多路徑解決方案爲核心助力實現碳中和,強化全方位電動化車輛(BEV、PHEV、HEV、FCEV)的本土研發。在智能化領域,豐田将通過活用空間設計以及 AI 技術,加速設計、研發實現更好用戶體驗的智能座艙,以及更符合中國實際道路狀況的自動駕駛技術、先進安全技術。
豐田中國表示,爲提升競争力,将通過 " 拓展本土供應商 "、" 改良零部件設計 "、" 改革生産技術和制造工藝 " 三個領域的舉措,力争實現制造成本的大幅削減。豐田中國本部長上田達郎表示:通過以 IEM by TOYOTA 爲核心推進本土研發,迅速開發并提供令中國顧客滿意且具有競争力的産品。
據豐田汽車發布的數據,2023 年上半年全球交付新車 541.98 萬輛(包括大發 / 日野),同比增長 5.5%,其中在中國市場共計交付新車 87.94 萬輛,同比下降 2.8%。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豐田電動車(BEV、PHEV、HEV、FCEV)全球銷量高達 171.03 萬輛,同比增長 23.2%,但純電動車銷量僅 4.62 萬輛。
在競争最激烈的中國市場,豐田在電動車市場的表現也遠不及預期。數據顯示,上半年豐田在華電動化車型銷量爲 29.45 萬輛,同比增長 6.2%,但大部分銷量來自 HEV 車型,而 BEV 車型市場表現一般,目前豐田已經國産的電動車包括 bZ4X、bZ3,其中 bZ4X 上半年銷量爲 9173 輛,bZ3 爲 8222 輛。
雖然豐田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的布局相對積極,但想要進一步提升市場規模,必須提升在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争力。豐田此前宣布,公司已實現了解決固态電池耐久性的技術突破和材料解決方案,預計能夠實現搭載固态電池的電動汽車續航裏程達到 1200 公裏,并且充電時間将縮短至 10 分鍾甚至更短。豐田表示,将于 2025 年前實現小規模量産全固态電池,并率先在混動車型上應用,到 2027 年開始爲電動汽車生産固态電池,在 2027 年至 2028 年逐步實現固态電池的規模化生産,到 2030 年前豐田全固态電池要實現持續、穩定生産。
此外,豐田将在 2026 年投放市場的純電動汽車上采用一體化壓鑄技術,以此提高純電動汽車的成本競争力,從而提振銷量。值得一提的是,豐田還将考慮把這項技術應用于純電動汽車以外的車型,通過嵌入由鋁鑄造設備一體成型的大型車身零部件,可大幅減少零部件數量和生産工序。
随着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紛紛在中國市場降價,豐田汽車在内燃機時代建立的主導地位受到威脅,而雖豐田在電動化方面投資數百億元,但受限于智能座艙和高階智駕的能力,大衆電動車市場表現遠不及預期,加速智能化與電動化的本土研發 , 強化在華市場競争力已經迫在眉睫。
在内燃機時代,中國本土車企想要獲得國際車企的認可十分艱難,它們在發動機、變速箱等方面積累下來的技術就足夠我們學習數十年。在電動化時代,國産電動車開始引領整個汽車行業,合資品牌迅速潰敗,使得國際車企不得不妥協,開始與國産品牌合作或購買技術,這或許也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日前,德國大衆汽車集團宣布入股小鵬汽車,雙方計劃面向中國市場中型車市場,共同開發兩款大衆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型,首款車型計劃于 2026 年走向市場。據了解,兩款純電車型将基于小鵬 G9 的電動車平台和軟件聯合開發,小鵬汽車将貢獻整車平台以及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系統,大衆汽車則提供全球領先的工程和供應鏈的能力。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