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經緯 3 月 19 日電 題:美國鬧 " 蛋荒 ",高集中度暴露供應鏈脆弱性
作者 鄭風田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
美國持續數月的 " 蛋荒 " 正在愈演愈烈,價格也水漲船高。最新公布的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 ( CPI ) 顯示,2 月美國雞蛋價格同比上漲 58.8%,較 1 月提升 5.8 個百分點。
這輪美國雞蛋價格上漲主要是禽流感疫情、供應鏈問題以及國際環境變化等多重原因導緻。
自 2022 年以來,禽流感疫情在美國頻繁爆發,導緻大量家禽被撲殺。根據金融服務公司 TD Cowen 今年 1 月的一份報告,2022 年和 2023 年,超過 7930 萬隻美國雞因禽流感相關感染而被捕殺。禽流感緻死率較高,且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疫苗來防控。因此一旦暴發疫情,大規模的撲殺行動會迅速減少市場上的雞蛋供應,甚至出現嚴重缺口,導緻價格大幅飙升。
另外,美國獨特的雞蛋産業體系也是導緻美國受禽流感影響較大的一個重要原因。美國的雞蛋供應鏈高度集中,少數幾家公司占據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有數據顯示,美國存欄超 100 萬隻 ( 蛋雞 ) 的公司有 60 家,生産了全美 87% 的雞蛋。在正常情況下,這種高集中度可以提高效率,但一旦出現疫情或其他突發事件,供應鏈的脆弱性就會暴露無遺。例如,某一家大型養殖公司因疫情被迫撲殺大量家禽,整個市場的供應就會受到嚴重影響。相比之下,分散的供應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風險,因爲個别公司的損失不會對整個市場造成太大影響。
當然,美國的通貨膨脹問題也對雞蛋價格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新冠疫情發生後,美國政府大規模印鈔,導緻物價普遍上漲,雞蛋也不例外。Wind 數據顯示,自 2022 年 3 月至 2025 年 3 月,美國雞蛋的現貨價格由 127.8 美分 / 打上漲至 700 美分 / 打,上漲了 5 倍多。
美國國内雞蛋供應不足,政府開始将希望寄托在 " 進口蛋 " 身上,不過,臨時抱佛腳的招數畢竟不會那麽好用。一方面,美國雞蛋需求量巨大,國際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很容易地填補這個缺口;另一方面,近年來美國一直在推行 " 脫鈎斷鏈 " 政策,導緻其與國際市場的聯系減弱,難以迅速從其他國家進口雞蛋來填補國内缺口。此外,國際社會對疫區産品的嚴格管控也限制了美國從其他國家進口雞蛋的能力。一旦某個國家暴發禽流感,其出口的雞蛋産品往往會被其他國家拒之門外,這進一步加劇了國際雞蛋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
筆者預計,美國這一輪 " 蛋荒 " 可能持續半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夠緩解。因爲大雞被捕殺之後,再重新飼養小雞直到下蛋,是需要一個過程的,而從國際上尋找可靠而足夠的貨源也需要一定時間。
對于禽流感,目前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及時撲殺和物理隔離。不過物理隔離設施的建設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因此有些企業出于投機心理,未必願意進行這樣的投資。而美國高集中度的雞蛋産業鏈,更是多年形成的,調整起來預計将緩慢而艱難。
美國 " 蛋荒 " 的教訓告訴我們,應适當降低雞蛋等農産品供應鏈的集中度,避免因個别企業的損失導緻整個市場供應中斷。分散的供應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場的抗風險能力。同時,一些國家也應該重新審視全球化政策,保持與國際市場的合作,隻有這樣才能确保在供應短缺時能夠迅速從其他國家進口産品,緩解國内市場的壓力。
( 中新經緯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