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美國造車新勢力 Rivian、Lucid 和 Fisker 都曾風光無限,在投資者興趣高漲的情況下,這些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市值一度有向特斯拉挑戰的架勢。而今天的情況卻沒那麽樂觀,2024 年開年,造車新勢力 " 生死洗牌 " 在全球上演。一将功成萬骨枯,能夠堅持到最後的總歸是少數,畢竟連蘋果都放棄了造車夢。
岌岌可危
近日,美國造車新勢力中 2 家曾被寄予厚望追趕特斯拉的公司—— Rivian 和 Lucid 相繼公布 2023 年财報,但慘淡的數字顯然沒能達到人們期待。
Rivian 公布數據顯示,2023 财年,公司實現總營收 44.34 億美元,同比大漲 167%。但企業盈利能力仍沒有顯著好轉,2023 财年,Rivian 的息稅前利潤爲 -57.39 億美元,歸母淨利潤爲 -54.31 億美元,低于市場預期。伴随低迷業績而來的,還有裁員、訂單量下滑、股價走低等一系列負面影響。人員方面,Rivian 表示,将再次裁員 10%,以保持公司的運轉效益。
對此,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 · 馬斯克也在社交媒體 X 上表示,按照目前的發展軌迹,Rivian 将在 6 個季度内破産。
另一家公司 Lucid 更加岌岌可危,2023 财年,其總營收小幅下滑 2.12%,爲 5.95 億美元,說明公司并沒有形成有效的業務突破。其盈利能力更是巨幅下滑,2023 年,公司的歸母淨利潤爲 -28.28 億美元,下降 116.83%。
同時,數據還顯示,2023 年,Lucid 僅交付汽車 6001 輛;2024 年,公司的産量目标也僅爲 9000 輛,這與其上市初期定下的 "2023 年底,産能達到 9 萬輛 " 的目标相去甚遠。在規模效益顯著的汽車産業,Lucid 不能形成規模突破或很難實現翻身。馬斯克稱,Lucid 仍能保持生存的唯一因素,就是中東資本的維系。
另一家車企 Fisker,其市值從 2021 年的 41 億美元降至 2.58 億美元。3 月 1 日,Fisker 宣布将裁員約 15%,以節省現金并尋求更多融資。裁員主要與銷售策略轉向經銷商合作夥伴模式有關。而 Fisker 後續如果無法獲得資金,可能不得不減少對産品開發和運營的投資。據悉,該公司還計劃減少實際占地面積,并削減其他開支。當日,Fisker 盤後大跌超 35%。
大起大落
美國造車新勢力的熱潮起源于 2020 年疫情暴發。彼時美聯儲爲了救市,将基準利率下調至 0 — 0.25% 的有史以來最低水平,并啓動規模達 7000 億美元的量化寬松計劃,而電動汽車成爲熱錢流入最多的領域之一。
作爲電動汽車第一股的特斯拉,2020 年股價上漲超 650%,當年年底市值達到 6580 億美元,超過了豐田、大衆、通用汽車等一衆車企,成爲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企業。
除了特斯拉,那一年美國至少有 20 家電動汽車相關的公司通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實現借殼上市。其中就有 Lucid 和 Rivian 兩家車企,後者更是被媒體稱作 " 特斯拉殺手 ",身後還站着亞馬遜和福特等衆多大型支持者。
這股借殼上市的熱潮在 2021 年 11 月 Rivian 上市時達到頂峰。上市首日,Rivian 市值就超過了股東福特,短期内更飙升至 1500 億美元,當時成爲僅次于特斯拉和豐田的全球市值第三大車企。然而,此時的 Rivian,除内部交付了少量 R1T 電動皮卡外,對外交付量爲零。用馬斯克的話說:" 這真是奇怪的日子,因爲沒有交付任何汽車的公司就能輕松獲得如此高的估值。"
現在看來,那是美國造車新勢力的一個轉折點。标普全球移動汽車分析師斯蒂芬妮 · 布林利指出,2020 年前,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的主基調是先嘗試推出産品,再看市場反應;2020 年後,由于政策推動美國汽車業向電動汽車過渡,初創企業和投資者都開始蜂擁而至。
但漸漸地,當資本市場回歸理性,這些在上市初期仍沒有實現量産交付的造車新勢力顯然跟不上步伐。接下來,美聯儲在 2022 年 3 月開始,以 40 年來最快的速度加息,與當時熱錢流動的環境大不相同,資本市場變天了。
截至目前,根據《美國汽車新聞》對美國 10 家造車新勢力企業的資金狀況調查,大多數都面臨着現金流捉襟見肘的窘境,隻有 4 家企業手頭有足夠的現金能維持一年以上的運營。另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最新文件,隻有寥寥幾家造車新勢力企業能夠承擔兩年以上的現金消耗。
增長危機
對于全球造車新勢力來說,2024 年都将極具挑戰,即便是特斯拉對于 2024 年的預期也較爲保守。馬斯克在财報電話會上談及 2024 年的預期,明确提到 2024 年特斯拉的汽車業務增長率可能會明顯低于 2023 年,因爲公司正處在兩代産品的浪潮之間,上一個浪潮是 Model3/Y 的全球熱賣,而下一個浪潮是計劃于 2025 年底量産的下一代車型的全球性擴張。數據顯示,2024 年,特斯拉股價下滑 20%,市值減少約 1500 億美元。
就連打算十年磨一劍的蘋果,也宣布擱置并取消自動駕駛電動汽車的所有開發計劃,衆多成員将被調往人工智能部門,與汽車相關性較強的員工會被分流或者裁掉。對此,大多數人認爲是造車業務投入大、周期長、競争激烈。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顔景輝認爲,蘋果之所以選擇退出,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資金、技術資源、政策環境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整體環境等。考慮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較高的門檻,蘋果可能認爲當前的環境并不适合其長遠發展。而這或許也可以爲美國造車新勢力敲響警鍾。
爲了自救,其他美國新勢力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國市場,試圖成爲下一個 " 特斯拉 "。 去年 6 月,Fisker 宣布正式進軍中國市場,Fisker 創始人亨利克 · 菲斯克(Henrik Fisker)帶着一衆高管拜訪中國,還特地前往上海臨港新區走訪,并參加了座談峰會。要知道,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就在臨港新區,Fisker 目的不言而喻。
業内人士評論,Fisker 很可能計劃采用類似特斯拉的方案,在上海建設獨資工廠,将汽車的生産、銷售、售後等流程全部搬到中國。
但汽車專家賈新光指出,上述美國新勢力的财務狀況都不容樂觀,很難支撐他們進入中國市場。工廠建設、招募團隊、搭建銷售渠道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對于目前處于虧損的美國新勢力而言,恐怕無力負擔。即便真的搬來中國,汽車順利生産并銷售,也不見得就能賣得出多少。
顔景輝則談道,不可否認,無論是新能源汽車接受程度,還是供應鏈體系的完善程度,中國是最适合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市場。但是,中國又是最具挑戰性的市場。相比起美國市場,中國市場競争更爲激烈。
北京商報記者 趙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