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道
日前,一則關于 B 站 UP 主發起停更潮的消息沖上熱搜,并引發網友熱議。
B 站,即爲哔哩哔哩,是中國年輕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區和視頻網站。B 站于 2018 年 3 月 28 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随後于 2021 年 3 月 29 日以二次上市的方式回流香港。
B 站多名 UP 主收益大幅下滑
據媒體報道,近日,B 站一位 385 萬粉絲的 up 主表示他的賬号暫時停更,還不确定何時回歸。他表示目前整個團隊屬虧損狀态,無法養活一個團隊,另一方面目前 AI 創作的能力亦是打擊原創視頻的一個原因。
此外,B 站原創個人賬号的數量在逐漸減少,而公司包裝的賬号數量在逐漸增多,視頻制作成本也更低。一位在 B 站擁有數萬粉絲的 up 主表示,B 站的獎勵機制今年進行了很大調整。一條各項數據和去年差别不大的視頻内容,B 站給到創作者的收益可能隻有去年的 1/3~1/2。
有着 90 多萬粉絲的知識區 UP 主王濤曾對媒體表示," 内容爲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 B 站并不是好好做内容、死怼視頻質量就可以獲得很好的收益了。"
對于 UP 主而言,基礎收入主要分爲創作激勵、廣告、粉絲充電幾個部分。2018 年 1 月,B 站推出 "bilibili 創作激勵計劃 ",根據視頻播放量、點贊、投币、收藏等互動行爲進行綜合評估,給予 UP 主現金獎勵。去年 3 月份,B 站 UP 主的創作激勵規則有所變更,對不同指标的加權進行調整,調整後的激勵收益新引入了播放渠道、用戶轉化後驗證等多種考核指标。在此之後,有不少 UP 主現身說法,表示自己的創作激勵确實有降低,降幅在 50%-80% 左右。
由于王濤一個人撐起整個賬号的文案、視頻、剪輯、運營、商務等,所以盡管收益有所下滑,還是能夠支撐他繼續做下去。然而對于團隊而言,收益大幅下滑基本難以保證生存。王濤透露," 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我認識的粉絲量在 50 萬以上的 UP 主,已經有不下五個人表示自己不準備繼續做了。也有粉絲量 150 萬以上的 UP 主朋友停更半年了。"
UP 主列舉 B 站多項問題
" 我倒不是因爲收入,而是現在的環境(各個方面)真的很難讓人有更新的欲望。"
4 月 3 日晚上,一位入駐 B 站 11 年,擁有近 300 萬粉絲的 UP 主告訴海報新聞記者,在他看來,這個消息的爆出是因爲 B 站 " 太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 "," 地基都沒有打穩,就想造 800 米的摩天大樓。"
該名 UP 主列舉了多項他在 B 站創作的實際感受。他提到,B 站存在捧新人淘汰老人的情況。" 對老 UP 主從來不聞不問,因爲他們知道你和 B 站共成長,你也不經營其他平台,所以壓根沒必要待見你。"
相反,對于從其他視頻平台靠大筆金錢邀請來的視頻制作者,B 站會把所有的廣告位,資源位,推廣位,明的暗的一起上。" 幫他們做專輯,做綜藝,包裝明星,然後讓老 UP 主在這些推新人的節目中做綠葉客串,讓新人們像紅花般怒放,從而可以趕緊把老 UP 的流量給到其他平台搶來的新人,讓你盡快退休。"
"B 站鼓勵 UP 主之間的惡性競争。" 他以音樂這方面舉例,以前 B 站都是做成 UP 主之間其樂融融的同台演唱會,現在做成了 PK 形式。歌手在表演的時候,就一定要在直播間設置 " 唱的好聽 " 和 " 唱的難聽 " 兩個按鈕,讓觀衆起哄刷屏。同時再搞一個積分機制,引導粉絲買水軍,刷彈幕,罵對家,從而讓自己喜歡的 UP 主排名靠前。" 一場好好的 UP 主線下演唱會被他們弄得各種烏煙瘴氣,到處都是謾罵和暗諷。直播更加如此了,各種打擂台,列排名,走紅毯,玩虛榮。"
" 說到底就是 B 站沒有哄好自己的 UP,就想去搶别人的 UP。" 該名 UP 主認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