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融街老李
VFA(VinFast Auto)創造了全球車企市值增長新速度,讓無數車企競折腰,它讓我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即合理。
提起 VFA,大家并不熟悉,但自 8 月 15 日上市以來,這家越南造車企業創造了美股電動車公司的市值 " 新速度 ":上市後首個交易日一度暴漲 254.64%,截至 8 月 30 日,VFA 的市值已接近 1100 億美元,不僅超越了蔚小理的市值總和,也超過了歐美老牌車企福特和通用,僅次于特斯拉和豐田,從全球默默無聞到世界車企市值前三,VFA 隻用了兩周。
VFA 在美國資本市場如此驚人地表現,引發了業内諸多猜測和讨論,老李很多朋友最近都在研究 VFA 的發展路徑,今天老李和大家聊聊,VFA 到底是何背景?VFA 如何能 " 五年磨一劍 "?資本怎麽看 VFA 的後續發展?
VFA 是何背景?
國内很多朋友都不太了解 VFA,即便是投資領域,關于 VFA 的核心信息也不多。直到 VFA 上市,國内頭部資本才開始關注這家已經進軍汽車行業五年的 " 新秀 "。相比之下,東南亞作爲世界新的經濟增長極之一,國際資本市場從 VFA 成立之初就投去了目光。
老李先帶大家起底一下這家源于越南的全球造車新秀:VFA 是越南首富範日旺(也譯爲潘日旺)企業集團 Vingroup 旗下的汽車公司,成立于 2017 年,一直在越南本土發展,每年銷量穩中有升,今年 8 月,VFA 通過 SPAC 上市,這個過程并購的公司則是黑桃公司,黑桃公司的背後,是賭王之子何猷龍的家族辦公室,資金實力十分雄厚。
看到這裏,很多朋友就明白了爲何老李說 " 存在即合理 "。大佬都喜歡 " 放狠話 ",王傳福在 2007 年曾放出豪言:"2025 年比亞迪要做到全球第一 ",比亞迪今天已經是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全球第一。
作爲 VFA 創始人,這位越南首富曾在公司創立初期也曾喊下豪言壯語:" 要在兩年之内打造出越南人自己的汽車品牌。" 這是老李所認爲的 VFA 的核心競争力。如今,大家看到了,範日旺通過資本運作,不僅成爲越南第一品牌,還成爲了全球市值第三的車企。
并不是所有的新勢力都如此幸運,外來戶 VFA 進入美國市場輕輕松松,而美國本土電動汽車品牌洛茲敦,卻在成立五年并成功登陸美股後破産:在 2020 年,洛茲敦也和 VFA 一樣,采用借殼上市的手段進入人們的視野,但公司直到 2022 年 9 月才生産出第一輛電動皮卡。由于公司把大量資金投入到了 SPAC 上市,導緻了後續研發資金短缺,加之車輛成本久增不降、供應鏈不成熟等一系列問題,公司最終宣告破産。
也有很多人把 VFA 和蔚小理對比,如果我們僅看市值,VFA 比蔚小理都要成功,截至 8 月 31 日,蔚來的市值是 184.51 億美元,理想市值 439.26 億美元,小鵬市值 156.01 億美元,而 VFA 如今市值比三者之和還要多。
蔚小理順利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但中國的造車新勢力要在美國把車賣好并非易事,這需要多方面的考量,很多朋友認爲,雖然 VFA 已經在起跑線上赢了很多車企,但其産品很難得到美國市場認可。
五年磨一劍
上市并非一蹴而就,VFA 的造車曆程老李稱之爲 " 五年磨一劍 "。大家都知道,任何一個汽車公司想要正常運轉,都少不了研發、産品、制造、銷售幾個環節,其中研發、産品和制造是核心,VFA 造車的策略就是當年許老闆的 " 買買買 "。
2017 年 VFA 公司成立,僅僅過了一年,VFA 就收購了通用汽車越南工廠,又通過自己強大的鈔能力,從通用和寶馬獲得了老舊燃油車車型的制造許可,随後,将麥格納、博世、舒勒、LG 等世界知名供應商納入朋友圈。
在強大财力支持下,VFA 在極短的時間内就推出了自己的燃油車,并成爲越南名副其實的本土制造業品牌,實際上,VFA 的車除了 LOGO 是由範日旺親自操刀,車上其它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外采,并由麥格納代工生産。
如果 VFA 一直在燃油車領域發展,國際市場不會有那麽多關注,但範富豪畢竟是資本玩家,很快就切換到了新能源汽車賽道:
2021 年,VFA 全面轉型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推出了首款電動汽車 VFe34,2022 年,公司宣布投資 40 億美元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建廠,2023 年,VFA 成功在美國上市。三年的時間,VFA 從一家越南制造商變成了 " 披着全球外衣的越南制造商 "。
雖然 VFA 是通過 " 買買買 " 造車,但其銷量也确實不錯。
燃油車方面,根據越南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1 年越南市場汽車總銷量爲 30.41 萬輛,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豐田,銷量約 6.75 萬輛,第二爲起亞,銷量約 4.5 萬輛,VFA 在 2021 年的銷量是 35723 輛。以此計算,VFA 的汽車銷量在越南市場可以排到第三位,在越南的市場份額約爲 11%。
新能源方面,VFA 2021 年的電動車銷量不超過 100 輛,去年銷量爲 7400 輛左右,全部在越南本土消化,今年上半年對外公布的銷量是 1.13 萬輛,而範日旺在股東大會上預測稱:今年 VFA 電動汽車銷量将達到 5 萬輛,這個數字是迄今爲止所有銷量總和的兩倍多。
VFA 上市後,國際市場更加關心其下一步的發展,雖然市值高得驚人,但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态,大家對 VFA 的擔憂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 VFA 沒有過硬的研發和生産能力,需要更多資金用來研發、生産和銷售,公司的虧損狀态會持續很久;二是越南本土的市場規模和市場格局很難支撐一家創新型車企。範日旺預計 VFA 在 2024 年底能夠實現收支平衡,老李和大家一起拭目以待。
VFA 的優勢是越南市場和越南人民的認同感,但從産業發展的角度說,VFA 公司要想實現長期發展,還是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競争力,燃油車時代可以買買買,但是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都是核心技術,這些 VFA 沒有。
VFA 的前景光明嗎?
随着公司上市,這位越南首富的身價一夜暴漲 390 億美元。但老李的觀點是,VFA 的業績是支撐不起公司未來發展的。因此對于該公司今後的道路,老李持謹慎觀點。美國資本之所以看中 VFA 并對它進行短期熱捧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爲 VFA 正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建廠,并在 2025 年投入使用,VFA 的策略是借助海外經銷商來直接面向海外消費者,這些動作爲 VFA 在美國的長期發展打開了想象空間,也給資本市場提供了預期。
二是因爲東南亞是全球新能源車企的必争之地。此前,中國的很多車企都在東南亞地區進行了布局,比如比亞迪在泰國建立首個乘用車海外工廠,預計 2024 年開始運營,東南亞地區新能源汽車的加速滲透,給 VFA 提供了前期機遇。
從長期來看,老李身邊的朋友都認爲 VFA 公司超千億美元的市值太高了,大家并不看好 VFA 的長期發展。
從資本層面看,VFA 在市場上流通股數量少,股價易受市場炒作。VFA 與黑桃資本合并後,黑桃資本隻擁有上市公司 1% 的股份,其他的 99% 都掌握在範日旺的 Vingroup 集團。當市場上流通股數量很少時,股價會與市場脫節,因此股票的真實走勢和價值并不穩定,且這些對 VFA 公司沒有什麽實際意義。
老李也分析了一些其他通過與 SPAC 公司合并上市的企業案例,發現大多數公司在上市後股價都會走一條沖高、回落、震蕩的道路。長期看,想要獲得投資者更多的信心,老李認爲歸根結底還是要靠企業自身的實力和可持續發展性,而 VFA 在這些方面更沒有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随着市場樂觀情緒消退,越南當地的市場規模和技術完全不足以支撐 VFA 今後的發展,雖然有人将 VFA 稱爲 " 越南比亞迪 ",但比亞迪的核心優勢就是三電技術,且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較爲成熟和完善的供應鏈體系,而 VFA 至今依然依賴于收購或其他合作品牌的供應,并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争力。
二是供應鏈依賴程度高,尤其是電池和芯片這樣的核心零部件沒有競争力。
目前由于 VFA 工廠靠近中國,因此 VFA 造車獲得了很多中國企業支持:在 VFA 的供應鏈中,國軒高科提供動力電池,行易道提供毫米波雷達,華陽電子提供平視顯示系統,威唐工業提供電池箱體總成。
老李認爲," 買買買 " 是永遠不會獲得核心技術的,相較于中國新能源車企在各造車環節積極探索、敢于創新的背景下,VFA 明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雖然 VFA 股價居高不下,但長期來看,老李并不看好這家公司以後的作爲。換個方面講,美國之所以給予 VFA 公司如此寬松的環境,也從另一個層面反映了在美國看來,這家企業并不會對美國企業産生什麽威脅,對全球汽車工業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