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娛先聲,作者 | 雨過炊煙,編輯 | 先聲編輯部
" 大廠被裁後,我去草原放牧了。"
這無疑是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曠野叙事。頂着 " 女版 "《種地吧》的宣傳 title 大半年後,愛奇藝寄予厚望的團綜《燃燒的月亮》終于上線了。
前段時間,迷你劇《我的阿勒泰》全網刷屏,滿足了觀衆對于田園牧歌生活的所有想象;而《燃燒的月亮》這檔新綜藝,則讓觀衆看見了真實的草原生活。
由于《燃燒的月亮》對标《種地吧》,市場對其抱有很大期待,開局便由天貓獨家冠名,還有三星、美素佳兒、銀鹭等八家品牌投放。不過,節目播出三期,燈塔實時市占率僅有 0.37%,愛奇藝站内熱度最高 4500。
那麽,同爲 " 下鄉綜藝 ",《燃燒的月亮》能否複制《種地吧》的成功?" 下鄉綜藝 " 又該如何破局?
01 " 女版 "《種地吧》的女性群像
從嘉賓陣容上看,《燃燒的月亮》邀請了廣告經理、大廠員工、模特、面包店店主、音樂人、演員等行業的 12 位女嘉賓。
先導片裏,每位嘉賓都講述了自己參加節目的目的。嘉賓荊唱 30 歲已婚未育,被裁員後找不到工作,她給出的理由很直接:" 下家公司不敢要 ";廣告公司客戶經理王榮玉在各種場合都忙着加班趕工作,終于下定決心裸辭;話劇演員王美涵則坦言," 不太喜歡自己現在的生活 ";吳玉曉則因爲家裏重男輕女,想要尋找機會證明自己;模特張歆夢則由于職業原因,一直面臨着身材焦慮……
可以看出,這檔綜藝聚集了一群處于迷茫階段的年輕人,并通過呈現她們在草原放牧的生活,與大家一起直面人生困境,探索生命的意義。
當女嘉賓們接手 18000 畝地、1800 隻羊、120 頭牛、6 匹馬後,開啓了她們的牧民生活。《燃燒的月亮》以紀錄片的鏡頭語言,記錄了姑娘們的日常生活,她們每天睡土炕、打地鋪、做大鍋飯,還要放羊、剪羊毛、喂馬、喂牛,既要面臨艱苦的環境,又要承擔繁忙的工作任務,挑戰不言而喻。
鏡頭裏,空曠的大草原一碧萬頃,成群的牛羊發時不時出哞咩的叫聲,很有幾分詩情畫意。然而,現實遠遠不如小說浪漫。
雖然内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前旗滿族屯滿族鄉烏蘭敖都噶查的美景足夠治愈,但姑娘們卻有着幹不完的活,喂牛的草料永遠不夠,羊毛似乎也薅不到二十斤。她們撿牛糞時,盆會被風吹走;好不容易把牛趕回圈後,牛會把鐵絲網蹬開溜出去,導緻一晚上的活都白幹了……好像無論怎麽努力,都幹不完活。
但女嘉賓們的表現也有驚喜。吳都都曬得黝黑,喊着:" 我勞動,我驕傲 " 的場面暖心勵志,即便從三輪車上摔下後,也能快速爬起;大姐荊唱騎馬出現的畫面又美又飒,girls help girls 的互動也符合真人秀特質。
不過,大多數嘉賓都沒有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最有記憶點的場景大概是荊唱騎馬趕羊,吳都都意外從車上摔下。在議題層面,相關熱搜詞條目前僅有 # 大廠員工被裁後去草原放牧 # 的議題貼近普通人生活,但網友對這個話題似乎早已無感,第一條高贊留言是:" 換個地方感受牛馬生活 "。
《燃燒的月亮》也存在剪輯混亂的問題。觀衆隻能看見嘉賓們确實在幹活,可連時間是上午還是下午都看不出來,也不清楚她們應該在什麽時間趕牛、放羊,牛羊該在什麽時候吃飯、回圈都沒有時間提示。當叙事節奏很亂時,觀看看起來也會比較累,節目的故事線缺乏明确的脈絡。
另外,她們看似忙碌,實際上出現了大量無效勞動,《燃燒的月亮》也被诟病成沒苦硬吃。比如《種地吧》幾乎裸播的情況下," 十個勤天 " 都能住鐵架床,《燃燒的月亮》明明有一堆贊助,但姑娘們卻連炕都需要自己徒手搭建,還要打地鋪。而且,牧民放牧尚且有代步工具,姑娘們卻需要在萬畝草場徒步放牧,确實有些刻意渲染苦難的成分。
整體來看,與其它 " 下鄉綜藝 " 相比,《燃燒的月亮》将目标定位爲女性成長,本身有一定創新性,通過女嘉賓放牧勞作的表現,也展現出了一定的女性力量,後續内容還是值得期待的。
02 《燃燒的月亮》能否打破撲街魔咒?
自從《種地吧》火了以後,各大平台紛紛盯上了 " 下鄉綜藝 " 賽道,争取打造出下一個《種地吧》。
比如央視推出了《出道吧!科技小院》,優酷上線了《島嶼少年》,芒果 TV 推出了《田間的少年》,樂華更是讓女團下場養豬,上線了《人不怕出名豬不怕壯》,還在籌備《請交給!鐵壁少年》,打算讓 12 位少年在非洲從零開始修公路;愛奇藝也推出了《燃燒的月亮》,意在讓這檔綜藝成爲 " 女版 "《種地吧》;騰訊視頻此前還發布了招募大學生的海報,即将推出《令人向往的種豆》。
正所謂:"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 ",《種地吧》亦是如此。這是平台第一次用紀錄片的形式做綜藝,種地題材也滿足了觀衆的獵奇感,具有真實社會體驗和人文關懷。而且,節目在疫情期間播出,在不确定的時代裏,給了很多人确定感和陪伴感,這是不可複制的天時。
反觀後續上馬的同類綜藝,要麽在沒完沒了地開會,甚至開會時間完全大于種地時間,擺拍作秀成分更多;要麽基本上拍照打卡就算完成了任務,勞動浮于表面,噱頭大于節目本身;要麽未能與《種地吧》形成一定的差異化,沒有真正打動觀衆的差異化内容,畢竟觀衆并不需要另外一個《種地吧》。
這也導緻這些綜藝大多撲的悄無聲息,由于評分人數過少,豆瓣甚至沒有開分。
從定位來看,《燃燒的月亮》本身就是《種地吧》模式的延續,在題材和嘉賓定位上有所區别,且都是愛奇藝出品,是有機會打破撲街魔咒的。
首先是先導片,嘉賓們直接抛出了一系列女性困境。張歆夢直言:" 我不希望大家一直看到的是纖弱的,蒼白的,病瘦的,女孩也可以有細膩的力量、溫柔的力量、堅硬的力量。"這樣的發言是很動人的,也說明了嘉賓本身具備充沛的表達欲,差的隻是如何在後續節目中體現,讓這些發言更加擲地有聲,呈現更生動的女性力量。
比如節目裏,荊唱騎馬趕羊,吳都都從三輪車上摔下立刻爬起,譚秋爽喂了一整天牛累到毫無力氣,也隻是哭了五分鍾而已……這些場面也讓觀衆看見了女嘉賓的勇敢和堅韌。同時,節目如實記錄下了女嘉賓遇到挫折後的崩潰與反思,這點也很真實,值得肯定。
但是節目中并沒有針對這些困境進行更深度的追問和讨論,更别提給出解決的辦法,導緻節目立意沒有上升到一定高度。
很疑惑的是,雖然《燃燒的月亮》的拍攝地在牧場,鏡頭經常切向一望無際的草原、連綿不絕的山巒,以及成群的牛羊,但給到嘉賓的鏡頭則一閃而過,這極其不利于挖掘嘉賓自身的閃光點,我現在甚至都沒記住幾位嘉賓。在幹活的過程中,每位嘉賓的分工也不明确,基本上是所有活都由大家一起來幹,這樣看似團結,實際降低了工作效率。
至于由綜藝衍生的話題,目前觀衆印象更深刻的事情大概是羊群踩踏事件、牛群逃跑事件,可這些話題也沒有在社交媒體并未形成正向反饋。
而且,《燃燒的月亮》的叙事節奏有些混亂。比如當姑娘們還沒有把牛經常從圈裏逃脫的問題解決,節目組就讓她們接手了 1700 多隻羊,進展過快。結果中途還沒有專業人士引導,還導緻羊群發生踩踏事故,五隻羊意外喪生,這些都影響了節目觀感。
目前,節目上線了三期,顯然沒有達到《種地吧》的治愈效果,姑娘們能否如期完成任務,都需要打上問号。但在當下的綜藝市場,《燃燒的月亮》本身自帶差異化,能不能進一步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和女性力量,代表了節目質感的上限。
03 " 下鄉綜藝 " 應該如何破局?
近年來,雖然屢次折戟,但各大平台依然在不遺餘力地推進對于 " 下鄉綜藝 " 的布局。原因在于,這類題材尚且有一些新鮮感,也能讓觀衆看見放松治愈的田園風光,契合當下年輕人對于慢綜藝的下飯需求。
除此之外,嘉賓基本上都是知名度較低的素人,制作成本較低;而當選秀綜藝缺位後," 下鄉綜藝 " 的養成系團綜屬性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選秀,一旦成功就具備了更大的衍生商業價值。以十個勤天爲例,節目播出期間,他們會同步進行直播電商賣貨,并舉行了線上售票的麥田音樂會,今年他們的演唱會更是一票難求。
不過,十個勤天的成功難以複制,作爲綜藝賽道的新興品類," 下鄉綜藝 " 想要破局同樣不易。
首先是前期準備上,節目組的調研工作需要做紮實,以真正了解相關的農耕文化,更要做好嘉賓的業務培訓。比如《種地吧》就在開拍前三個月讓備選嘉賓與農戶同吃同住,并根據最終表現篩選嘉賓,還對嘉賓進行了文化課、廚藝、木工、救護等方方面面的培訓。
在人物塑造層面,觀衆更加期待看見每位嘉賓的成長弧光,這需要節目組層層遞進地安排工作任務,并将鏡頭合理分配。
對于一檔綜藝而言,節目若想成功出圈,一方面取決于能否挖掘出嘉賓的人格魅力,比如《脫口秀大會 3》楊笠、李雪琴等新人就一戰成名,有效帶動了節目關注度。另一方面,則要看節目能否制造出社會議題,戳中社會情緒,從而引發觀衆共鳴,比如《令人心動的 offer》、《再見愛人》等綜藝就針對年輕人的職場進階之路,中年人的婚姻危機等問題進行探讨,諸多話題也令觀衆感同身受。
除此之外,在錄制過程中,節目組也應避免過度劇本化和刻意安排,争取展現嘉賓在鄉村中的真實反應和成長過程,這樣才更有看點。
當年輕人厭倦 996、007 的工作節奏後," 下鄉綜藝 " 呈現出的烏托邦狀态依然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理想生活。這就意味着此類綜藝仍然有一定的市場,期待各大平台可以真正打造出多檔既有觀賞性、治愈感,又能引人深思的 " 下鄉綜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