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ixabay
芥末堆文 日前,上海市教委制定了《上海市示範性學區和集團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年)》,提出将建設市示範性學區和集團作爲縮小校際辦學水平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點工作。
行動計劃提出,實施學區和集團一體考評。各區将示範性學區和集團建設成效作爲成員校年度考核和各校校長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校長考評中的占比不低于 50%。同時,研制市示範性學區和集團評估标準。市示範性學區和集團在上海市義務教育學業質量監測中,相關科目學生學業水平達到合格及以上比例不低于當年區域平均水平,且同學段校際差異率低于 0.15,相對薄弱學校進步明顯;涉及初中學段的,參與校在确保 " 應考盡考 " 的前提下,初中學生學業水平合格率不低于 99%,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名額分配到校計劃完成率達到 100%,優質高中階段學校入學率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家長、教師等群體對學區、集團滿意度不低于 90%。
行動計劃還明确,促進學區和集團資源共享。每學期學區、集團内每校至少有 1 門共享課程,可共享課程應不低于 5 門且逐年增加。此外,健全一體化教學研訓,促進先進理念文化共生共融。
師資方面,行動計劃提出,加強學區和集團師資流動,創建市示範性學區和集團的優質校,每年流入相對薄弱校的教師人數應不低于符合交流輪崗條件教師總數的 20%,其中在教育教學領域表現突出的骨幹教師不低于 30%,流動期限不少于 3 年。
支持優秀校級幹部和中層管理人員參與流動,加強對流入校的制度建設和文化引領。面向相對薄弱校,因需實施教師組團流入,流入教師人數不少于 3 人,開展包班上課、教研引領和項目攻關,幫助流入校建立可持續發展機制。
在教師隊伍統籌管理方面,探索教師在區域範圍内 " 學區或集團管、校用 " 制度,将流動教師在相對薄弱校跨校任職、兼課、指導的表現作爲職稱評定、職級晉升、績效工資分配、表彰獎勵、選拔任用的重要參考。将學區、集團内 2 年交流輪崗工作經曆作爲提任校級幹部的重要因素。城區教師在鄉村交流輪崗期間,按規定享受支教補貼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