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娛樂圈審美正在經曆斷崖式降級。
這兩天,是誰也不小心在熱搜上刷到這位香港頂流姜濤的舞台直拍。
看慣了 K-pop 卷生卷死的舞台直拍視頻,
突然還能在愛豆直拍領域看到如此不靈活的 " 胖子 ",
一種 " 我上我也行 " 的自信油然而生。
承認吧,你們以前對内娛男愛豆說話太大聲了。
然而,這位哥居然是香港現下最紅的頂流。
在姜濤的 ins 評論區,不乏有諸如 " 超正 "、" 型爆 " 這樣的彩虹屁,
勇闖泰圈的羅志祥一字辣評—— " 帥 "。
你管這叫 " 超正 "?
叫 " 型爆 "?
就很難評 ...
首先,先來給不認識的朋友科普下姜濤到底是誰?
2018 年出道,香港頂流男團 Mirror 的 C 位。
組合裏的十二子,個個在香港擁有頂流的待遇。
但對于内地觀衆來說,Mirror 這個名字太陌生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誰?這誰?
不客氣的說,出道五年在内地還是查無此團的水平。
先前唯二讓大家有點印象的事件,
一次是前段時間 " 碰瓷 " 林俊傑。
再上一次,還是因爲去年的演唱會墜屏事故。
不過以上和他們本人都沒啥關系,
前者是因爲蹭上了林俊傑,後者是上升到了社會新聞。
但,這個組合卻在香港紅透了半邊天。
有人說你隻要在香港待上一天,就能切身體會到他們的 " 紅 "。
無論走到港島的哪個角落,都能見到 Mirror 的身影:地鐵,公交、餐廳、商廈 …… 到處都是他們代言的巨幅廣告牌。
辦個見面會,是萬人空巷;
辦個演唱會,是一票難求;
一些不知道真假的報道,最高票價 460 萬一張,創下香港乃至亞洲演唱會市場的新紀錄。
其中作爲團内 C 位擔當的姜濤,更是頂流中的頂流。
姜濤 22 歲生日,粉絲豪砸 50 萬爲他應援,街道、巴士、地鐵等地方應援,還租下了全港 7 棟大廈的巨型 LED 屏幕播放姜濤的生日短片。
當時狂熱粉絲跑到他住處附近聚集徘徊,導緻中環、銅鑼灣等多個商圈都發生了交通擁堵。
甚至還有粉絲用姜濤的名字做出了一種虛拟貨币,最高炒到四百多美金。
姜濤參加快閃,場面是這樣的 ↓
姜濤出現在香港機場,場面是這樣的 ↓
曾經天王天後争崩頭的 " 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 ",如今的男歌手之争也能變成 Mirror 内鬥。
以至于有段時間,香港藝人接受采訪都免不了被問到:認不認識 Mirror 啊,喜不喜歡姜濤啊。
劉德華能怎麽辦呢?
隻能說知道知道呀,非常期望和 Mirror 合作。
郭富城評價一下演唱會舞台安全,
哦,那一定是在關注 Mirror 的安危。
黃智雯客套回一句考慮去看 Mirror 演唱會,
看吧,黃智雯拍劇這麽忙也想看 Mirror 演唱會。
林峯發新歌正好和 Mirror 成員撞在同一天,
那一定是林峯在蹭 Mirror 的熱度。
陳偉霆回港給 Mirror 電影站台,
問就是,陳偉霆在香港過氣了想借機碰瓷。
最好笑的還有上月,港媒報道林俊傑 " 得罪 " 頂流男團。
原因是林俊傑在香港的演唱會邀請了 Mirror 當表演嘉賓,由于溝通上的誤會,林俊傑原以爲是全團 12 個人一起,結果在彩排時候發現隻有成員陳卓賢上台。因爲當時還有 6 位隊友陪陳卓賢一起,林俊傑方工作人員就建議不如一起上吧,可以幫隊友伴個舞。
結果就是這樣的建議,被 Mirror 成員認爲自己不被尊重,拉着其他隊友一起離開,然後還在場館外合影發 ins" 要紀念下 ",并且随後在社交平台上取關了林俊傑。
取關的理由如下," 習慣關注真正見過合作過的人,由于有機會合作所以關注,但最終沒合作成功所以取關。"
于是,上月最好笑的笑話出現了:
林俊傑蹭熱度不成反得罪香港頂流男團。
"JJ 太高估自己 "
" 就憑你還能請到 Mirror 全員 "
反正在粉絲眼裏,Mirror 就是繼張國榮、譚詠麟和四大天王之後,香港的天王巨星。
一出道就橫掃香港樂壇,拳打陳奕迅,腳踩鄭中基。
紅歸紅,實力就真的麻麻了。
抱歉的唱功,
永遠都跳不齊的舞姿 ...
甚至是愛豆最基本吸粉點——顔值,看着都那麽一言難盡。
去年金像獎頒獎典禮,Mirror 作爲 " 頂流 " 出席。
紅毯生圖長這樣 ↓
這樣 ↓
以及這樣 ↓
再有一點,内地觀衆看不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爲他們的确就是被内娛淘汰的。
組合的 C 位頂流姜濤,參加過 2017 年快樂男聲,止步 30 強。
另外兩位成員楊樂文和王智德,參加過《這就是街舞》節目海選,然而正片查無此人。
真,内娛海選都過不了的水平。
所以這也成了很多内地觀衆無法理解的點——
想不通,這樣的組合到底是怎麽在香港紅起來的?
Mirror 的出道和走紅,算起來都是搭上了選秀的東風。
2018 年,當我們沉浸在《偶像練習生》和《創造 101》時,香港也趁勢推出了港版 101《全民造星》。
制作單位是香港 Viu TV,李澤楷的公司,當時号稱要打造香港電視史上最大型偶像工程。
結果剛一開播,就把内地觀衆給笑到了。
一些大馬路上的群魔亂舞,
一些廢舊工廠裏做廣播體操,
一些酒吧夜店風的舞台表演,
更可怕的還有選手們的顔值,這是捅了什麽 Tony 窩啊喂!
面對一言難盡的選手質量和捉襟見肘的制作經費,節目組索性走起自嘲路線,
甚至連節目制作人也在采訪中表示," 如果最後造不了星,我們會坦白對觀衆說:對不起,我們選不到。"
姜濤如今是發福嚴重,但放在當年那一群人中 ...
講真,他可能是唯一能看得過去的那個了。
長相姣好、一路唱着小甜歌的他也是這樣順利成章拿下了冠軍。
然後制作人又挑挑揀揀一番,最終 12 人打包出道組成男團 Mirror,出道之後,Viu TV 爲 Mirror 打造了一系列團綜,又是出單曲、又是拍港劇,第一次經曆 " 選秀 "+" 養成系 " 概念港人越來越上頭,這才讓 MIRROR 慢慢吸引了很多媽粉、女友粉。
在這群粉絲的狂熱吹捧下越來越紅,一躍成爲港圈頂流。
某種意義上來說,Mirror 的爆紅更像是港娛圈地自嗨的産物。
當這個曾經 " 巨星制造機 " 越來越黯淡,Mirror 的出現像是一劑安慰劑——
哪怕隻是本土狂歡,但至少也是本土制造。
内地觀衆總嘲 Mirror 紅不過羅湖(深圳羅湖區和香港僅僅有一條小小的深圳河相隔),
但人家不管是正主還是粉絲,野心都大得很,不僅要橫掃香港樂壇,還要殺入影壇,進軍國際。
一個熱知識,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最佳新演員提名 Mirror 男團就拿下三席:成員柳應廷憑借《巨星養成記》拿下一個提名,成員呂爵安則憑借在《阖家辣》《過時過節》的演出,一個人占了兩個名額。
《巨星養成記》的女主是毛舜筠,男主除了柳應廷,另一位男主就是姜濤。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部徹頭徹尾的粉絲電影,因爲從策劃、開拍到後期營銷幾乎都是圍繞着 Mirror 的兩位愛豆來的,然而就是這樣一部粉絲電影,居然也能在香港本土市場拿下華語影片票房第三的好成績。
姜濤沒入圍最佳新演員,但是提名了最佳電影原創歌曲。
一個大膽的猜想,過幾年金像獎最佳男主的提名不會也有 Mirror 吧?
而且今年 Mirror 全員都要進軍影壇,由全員出演的電影将在年内開拍,新聞中說戲中衆人要大鬥法,上演兄弟決裂。
再一個熱知識,Mirror 還想進軍國際市場,上個月索尼音樂剛爲他們發行了首支英文單曲《Rumours》。
姜濤早前拿年度男歌手獎時就說過豪言壯志:「我們這班香港年輕歌手,相信一定可以成爲亞洲第一」。
成員呂爵安後來也在采訪中表示:「成爲亞洲第一音樂的雄心壯志,聽起來像做白日夢,但我認爲我們内心應該有這個目标,應該盡力追求這個夢想。」
很難想象吧,「紅不過羅湖」組合做着稱霸亞洲的美夢,
一個小建議,那不如在稱霸亞洲之前,
先減減肥,
再練練舞吧!